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犇赴2021(2021备战备荒),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犇赴2021(2021备战备荒)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犇赴2021(2021备战备荒)

一、金句十条

1、“行动最有说服力”,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脚踏实地好好干。

2、有思想上的“破冰”才会有行动上的“突围”。

3、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4、守土尽责的“卫士”,改革创新的“干将”,真抓实干的“能手”。

5、这个招,那个招,不落实都是虚招;这本事,那本事,落实好才是真本事。

6、 “出手必出色,完成必完美”,体现出一种“山到绝顶我为峰”的卓越追求,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责任意识,一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良好信誉。

7、“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9、“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梦想不会自动变为现实,初心只能用行动去体现。

10、提振“一日不为、三日不安”的责任心,激发“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奋斗的征途才会通向理想的彼岸。

二、超提分素材集锦

Ⅰ-陈立群:扎根苗乡、烛照学子

高额年薪,无偿支教,你会选哪个?因为放不下贵州山区的孩子们,陈立群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无偿支教。

他的头上,顶着诸多光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 教授、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学军中学原校长。但在他心中,“给我高额年薪,不如让我帮助一个个贫困生考上大学。”

陈立群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3年下来,贵州省台江县民族中学从“差校”变“名校”,万千桃李尽芬芳。

大山深处 义务支教

台江县与杭州市,相距1400多公里。陈立群怎么也想不到,遥远的台江县会成为自己人生的新起点。

与台江结缘,源于一场讲座。2016年4月,陈立群受邀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做讲座,目睹当地教育困境。两三千人的村寨,直到2014年才有人考上大学;因为贫困,有的孩子十四五岁便辍学……

陈立群感同身受。自己出生于浙江农村,曾因家境贫寒一度辍学,直到重返校园,考上大学人生才得以改变。2001年,他创办了浙江省首个专门招收家境贫困、品学兼优学生的宏志班。在近40年的从教生涯中,他始终坚信:对于贫困生来说,难时帮一把,就能改变他们的一生。

从贵州回来,他夜不能寐。正巧,台江县唯一的普通高中——台江民族中学正处在校长空缺、发展艰难的十字路口。全校3000多名学生中,来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就有1300多人。中组部驻台江扶贫工作组负责人与台江县领导来到陈立群家,力邀他出山。

即将从杭州学军中学校长任上退休的陈立群,此时面临更好的选择。杭州多家民办学校伸出“橄榄枝”,并许以高额年薪。

谁也没想到,陈立群最终决定到台江县赴任。“看到眼神里充满纯真和渴望改变命运的苗族孩子,我的脚步再也无法挪开。”

2016年8月,陈立群奔赴苗乡。出发前,他告诉九旬高龄的母亲:儿去贵州,不为功利,只为心愿。

既有严管 也有厚爱

又是一年开学季。台江民族中学校园里,琅琅书声此起彼伏,孩子们脸上的自信让人印象深刻。

然而,陈立群刚到学校时,“那叫一个乱”。早自习,一个班里10多个学生趴着睡觉;老师上课无精打采,学生听课心不在焉;食堂里只用一口大锅烧菜,周围苍蝇乱飞……

看起来文弱的陈立群,干起工作来雷厉风行:要求全校3000多名学生一律住校;改善硬件,全校3个年级分3个食堂用餐;重振学风,严明课堂纪律。

严管之下,更有厚爱。“陈校长是真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台江民族中学老师粟高胜记得,有个学生摔伤了双腿,家里付不起医药费,陈立群拿出1万多元交给家长。每次到学生家里家访,陈立群从来不在学生家吃饭,看见条件差的还会留下几百上千元。

“亲爱的陈爸爸,请允许我们这样叫您……”这是一封从门缝塞进陈立群办公室的信,落款是“高二某班全体同学”。时不时的,总有人往陈立群办公室里送信,陈立群也被学生们称为“校长爸爸”。

一名学生在校园公开栏张贴 *** ,写道:“您像天上的星星,我可以循着光亮的方向,一直向前。”

“陈校长把学校带得这么好,支教结束了怎么办?”每次招生、家访、座谈会,都会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

“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骨干教师队伍,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在陈立群的推动下,台江民族中学启动《青年教师培养行动计划》,针对工作3年以内的年轻教师、工作3到8年的骨干教师和工作8年以上的资深教师,分别设立不同的培养目标。

每周六下午,台江民族中学都会开展一项特别的活动——同课异构。同样一门课,邀请名师讲一节,台江民族中学老师讲一节,互相听课,互相评课。陈立群还推动建立了“走出去”培养制度,3年来,已有8批134名教师到杭州重点中学学习。

陈校长主动接手了许多“分外之事”。义务授课,担任方召镇小学名校长工作室导师;义务作报告、开讲座60余场,接受培训的校长、教师超过1万人次;把多年来获得的20多万元奖金拿出来奖励优秀教师……

陈校长的努力,最终反馈在学生学习的成绩上。台江民族中学办公室副主任李贵说,3年时间,学校招生录取分数线提高了近200分,很多学生走出大山,被国内知名高校录取。

励志笃行 精神脱贫

走进台江民族中学教学楼,两幅巨大的红色条幅格外醒目:一生诚做基,不装不作不混,励志笃行出大山;万代勤为本,用力用脑用心,真才实学报家国。

这是陈立群撰写的。在大量的走访调研中,陈立群深刻地感受到,扶贫必须先扶志。

于是,从陈立群上任伊始,台江民族中学的师生就多了一个节日——“12·9励志节”。每年这一天,高三年级以班为单位,在校园里种一棵“志向树”。树下,埋有一个瓶子,里面是全班学生的高考志向和人生理想。如今,这片“志向林”已是满眼葱茏。

2018届毕业生张二里走进大学,专攻英语专业。她说,台江县缺少英语教师,自己毕业后要回到家乡做一名英语教师。她的这个愿望,就种在“志向林”里。

“我的心愿就是让苗族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走出大山,摆脱贫困。”陈立群号召老师们走进寨子走进学生家中,大力宣传“考出一个孩子、脱贫一个家庭、带动一个寨子”,启发群众重视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与此同时,通过班会、成人仪式、升旗演讲、朗诵比赛等手段,陈立群激发师生们养成“高远的志向、高昂的志气、高雅的志趣”。

让陈立群感到欣慰的是,一位高三学子在《让精神脱贫》的作文中写道:“不以贫穷为借口,要以改变贫穷为志向,寒窗十载,背水一战,来年的花儿也为我绽放。”

【素材解读】

【角度1】励志办学,唤醒心灵:从陈立群上任伊始,台江民族中学的师生就多了一个节日——“12·9励志节”;“我的心愿就是让苗族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走出大山,摆脱贫困。”

【角度2】潜心育人,无私奉献:给我高额年薪,不如让我帮助一个个贫困生考上大学。

【创新增分点】用爱与责任助力精神脱贫:“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骨干教师队伍,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考出一个孩子、脱贫一个家庭、带动一个寨子”;“不以贫穷为借口,要以改变贫穷为志向,寒窗十载,背水一战,来年的花儿也为我绽放”。

II—最美逆行者:没有生而英勇 只有选择无畏

4月6日下午,又有470名上海白衣战士凯旋。他们是上海市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中的主力队伍,在完成留守雷神山医院的任务后终于脱下战袍。

雷神山的认真坚守

武汉的疫情攻坚战进入尾声,支援湖北的各地医疗队开始陆续撤离。留下的“战士”所面对的并不是简单的收尾工作,而是获得全面胜利前需要啃下的“硬骨头”,因为还未出院的患者大多病情复杂和危重。

4月1日的武汉雷神山医院,略显冷清、空旷,但战疫仍在紧张进行。上海医护接管了全院130多名患者中的103名,重症、危重症患者占六成。

早上8点,狭小的办公室里,四个医疗小组的晨间交班依然忙碌而有条不紊:昨天又新收了一个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需要大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明确当天的工作重点、梳理新病人、重点病人的治疗方案;护士长反复关照,最后冲刺阶段,大家一定不能松懈,不能放松防护、不能放松对病情的观察和患者的照护……

9点是ICU缓冲区最忙碌的时候。更衣区开始人头攒动,大家在感控人员的监督下分批进舱查看病人。

踏入重症病区,护士们逐一开始床边交接班,或为患者翻身,或核查用药情况,或为即将外出检查的病人做着准备。一切如昨,进入雷神山的每一天,都是紧张而忙碌的。

在仁济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葛恒负责的医疗组中,最危重的一名患者系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治疗,他们组帮着这名患者闯过了新冠肺炎呼衰、胆道感染并发脓毒血症、多发浆膜腔积液、脑出血等一个个关卡。

徐欣晖是ICU的副主任,他负责的医疗组里最危重的患者是一位心脏复苏后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患者,同时合并心脏支架植入史、糖尿病、感染等。患者病情一直不稳定,徐欣晖放在心头惦记着。下午徐欣晖二次进舱,与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毛青一起为患者实施气管切开。经过该组医生的精心治疗,患者终于转危为安,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而毛青负责的医疗组,最危重症患者也经过他们医疗组积极抢救成功渡过新冠肺炎的呼吸衰竭、气管切开、感染等重重难关。

下午5点换班时,ICU病区仍然有多名危重症患者,又一轮救治开始……

把每一个操作做到最好

4月2日下午,雷神山医院C4病区最后一名患者顺利出院,病区正式关舱。C4病区于2月23日正式收治患者。其间,累计收治患者52人、出院51人、转出1人。

医护人员完成仪器设备、药品耗材、病史资料等交接工作。对全病区环境进行消毒清洁,并由雷神山医院院感办终末采样测试合格后,C4病区科主任陈盛和护士长乐叶在负压病房舱门贴上了封条。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上海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负责武汉雷神山C1、C2、C3、C4普通重症病房192张床位以及B区ICU病房31张床位。他们是与病毒战斗的亲历者,初到第一天,马上对病房进行特殊的“装修”:物资搬运、信息培训、房屋配置、卫生打扫、仪器安装调试、感控标识张贴……48小时,普通病房改建完成;96小时,重症监护室开启。把每一个操作、每一次监测、每一分呵护做到最好,是他们对自己的要求。

C4病区主任陈盛说:“C4病区‘关门大吉’意味着我们离胜利更进一步。”上海市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总领队、仁济医院副院长张继东则表示,作为最后留守的上海市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将继续坚定不移抗击疫情,啃最硬的“骨头”。

团结一心的胜利

在长达48天的战疫中,上海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们与病毒抢时间、抢生命。截至4月4日,累计收治了326名患者,其中危重症患者30名,重症123名,使用ECMO技术成功救治了一名危重症患者。

好消息背后,是众志成城的力量。3月7日,上海仁济医院ECMO团队出征武汉,成为第八批医疗队的“尖刀连”。团队到达后的第五天,第一位需要ECMO抢救的病人出现了,经过170小时的精心治疗,这名病人顺利脱机。

“零感染,我们做到了!”傅小芳是上海市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中专职院感防控人员,她的心愿只有六个字:平安来,平安回。如今,她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仁济医院急诊科黄欢医生,曾和护理部副主任奚慧琴一起,护送雷神山医院感染二科ICU病房的首位出院患者离开。在即将告别武汉之际,他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下了自己作为一名医生,此生最珍贵、最值得回忆的这段经历——

“武 *** 民是不幸的,但是他们的勇敢、真挚和感恩时刻给予我力量,让我坚持奋战与前行。感谢在雷神山医院一起战斗过的每一位战友,你们都是最棒的。”“即将脱下英雄的战袍,收拾行囊,回归平凡。但我还是一名急诊室医生,救死扶伤依然是我最大的幸福源泉。”

【素材解读】

【角度1】逆行而上,无所畏惧:在长达48天的战疫中,上海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们与病毒抢时间、抢生命。截至4月4日,累计收治了326名患者,其中危重症患者30名,重症123名,使用ECMO技术成功救治了一名危重症患者。

【角度2】坚定信念,潜心工作:武汉的疫情攻坚战进入尾声,支援湖北的各地医疗队开始陆续撤离。留下的“战士”所面对的并不是简单的收尾工作,而是获得全面胜利前需要啃下的“硬骨头”,因为还未出院的患者大多病情复杂和危重。

【创新增分点】感恩英雄,珍惜当下:“武 *** 民是不幸的,但是他们的勇敢、真挚和感恩时刻给予我力量,让我坚持奋战与前行。感谢在雷神山医院一起战斗过的每一位战友,你们都是最棒的”。

III-敦煌英雄:用一生守护敦煌 以生命抗争毁灭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从海外留学归来,或从名牌大学毕业,却在最炙热的青春年华放弃更为优越的生活,远离故土、告别亲人,选择去人迹稀少的荒凉大漠里,苦苦守候半个多世纪,挽救了遭受数次劫难的中华文明宝库,让曾经危在旦夕的“万佛之国——敦煌莫高窟”“起死回生”。

择一事终一生 不为繁华易匠心——64年他在敦煌修文物

在敦煌,时间变得既慷慨又奢侈。面对穿越时光而来的莫高窟,千年只是一瞬间,而对于守护着敦煌的人来说,要做成一件事,动辄就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

1956年,正读高二的李云鹤响应国家号召前往新疆,本来只计划在敦煌逗留几日的他,竟逗留了一辈子。

李云鹤当时被安排了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文物修复师。当李云鹤以新的身份开始仔细观察壁画时,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几平方米的壁画会突然砸下来,风一吹的时候,四壁上破损的壁画就像雪片一样哗啦啦地往下掉。看着壁画在眼前灰飞烟灭,李云鹤急得眼泪都掉了下来。

一刻也不能再等了,必须马上把这些文物保护修复起来!可当时既没有技术更没有材料。李云鹤开始一次次尝试、一次次摸索,硬是靠着自己的双手发明出了小滴管、纱布包、注射器,在日复一日的精雕细琢下,莫高窟里被病害缠身的壁画和塑像慢慢开始“起死回生”。

他耗费了自己64年的时间,让4000多平方米壁画和500多尊塑像“起死回生”。64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已是一生,对于1600多岁的敦煌而言,只是一瞬。莫高窟一共4.5万平方米,李云鹤忙碌了一辈子,也就只修复了不到十分之一。

用近十年捕捉一束光 用四年光阴临摹一幅画——他们穿越千年对话文明

上世纪八十年代,更多的年轻人成为“莫高窟人”。

18岁的吴健成为一名文物摄影师,24岁的娄婕从西安美院毕业,怀揣着当艺术家的梦想来到敦煌。很快,他俩都觉得自己委屈。吴健觉得拍照片算不上艺术,娄婕认为临摹别人的作品根本不算创作。当时的院长段文杰对他们说:“年轻人,喝惯这儿的水,吃好这儿的饭,先做敦煌人,十年以后再说创作。”

十年,在这荒漠上能做什么呢?娄婕在想,吴健也在想。

敦煌158窟长15.8米的涅槃像是莫高窟里最大的卧佛,也是大家眼中最美的佛。可如何通过一张照片体现出涅槃像神情安详的神韵和意境?吴健尝试了很多角度,却怎么也拍不出来。吴健每天从宿舍到洞窟两点一线地奔波、日复一日地尝试,近十年的时光从快门中滑过,直到一天下午,他终于找到了那束光。

那束光穿透了千年洞窟的黑暗,刚好映在了佛祖的嘴角上。那一瞬间,吴健有些错愕,光芒仿佛带他穿越了千年。他赶紧按下快门,一张前所未有的涅槃像被记录在了胶片上,那束光是吴健用无数个晨昏昼夜丈量过的千年时光。

时间让吴健找到了那束光,也让躁动的娄婕静了下来。1989年,娄婕接到了临摹莫高窟第3窟南壁千手千眼观音的任务,这是敦煌现存唯一以观音为主题的洞窟,中国人物画中的线描手法几乎浓缩在这一面壁画上。原本学油画专业的娄婕,发现自己拿了十几年的画笔,突然在手里陌生起来,连一根线都画不流畅。她大哭了一场,把毛笔扔出去很远。那时候她才猛然领悟到,就是这样一根看似简单的线,才是东方壁画线描最大的魅力。

为了寻找到千百年前画工在创作时的心境想法和运笔气势,娄婕从画圆圈开始练习,时光从她的毛笔尖上流淌而过,画布擦去了往日的烦闷与焦躁,慢慢地,娄婕落笔后的一切变得不一样了。一幅8.4平方米壁画,她用四年光阴才完成了临摹。她和莫高窟的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现在已经完成复制原大洞窟15个、壁画临本2200多幅。

时间在这些莫高窟人的眼里是积淀、是历炼,是只有潜下心来抛却杂念,才能有机会和千年的华夏文明对话。

与毁灭抗争 留住敦煌——用12年在戈壁上创造奇迹

1998年,年近60岁的樊锦诗,成为继常书鸿、段文杰之后的第三任院长。眼看着壁画和塑像一天天变化,樊锦诗心里着急,“莫高窟是人类的无价之宝,万一有闪失,我们就是罪人。”

一边是千年文物亟待保护,一边是百万游客期待观赏,樊锦诗开始琢磨着,怎么把洞窟里的瑰宝搬到洞窟外面给游客参观。

2000年前后,计算机开始进入中国老百姓的家庭。樊锦诗一接触到信息技术,脑海里产生两个大胆的构想:一是要为每一个洞窟、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建立数字档案,利用数字技术永久保留莫高窟的“容颜”;二是以球幕电影的形式,让观众以身临其境之感,近距离体验和欣赏洞窟文物。尽管当时反对的声音很大,但樊锦诗做事只有一个标准,只要对保护莫高窟有好处,克服万难也要上。

2006年,敦煌研究院成立数字研究中心,用了整整七年时间,拍摄了10万张单张照片,才终于完成了27个洞窟的数字化。

2015年7月,数百人的团队用4年的时间成功创作出了20分钟球幕影片《梦幻佛宫》,500平米的超大球幕,使观众恍若置身于一个个异彩纷呈、如梦如幻的洞窟之中。

2015年8月,外观造型飘逸灵动、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这是樊锦诗带领着莫高窟人,用12年的时间,在戈壁上创造的奇迹。

2016年4月“数字敦煌”上线,高清数字化内容向全球发布。游客在电脑前就可以看到莫高窟清晰全景,宛若在石窟中游览一般。

在这些巨大工程一一落地的时候,樊锦诗已经快80岁了,劳累奔波半个多世纪,她为敦煌做了她所能做的一切。

从18人到1463人——我心归处是敦煌

如果说76年前,岌岌可危、濒临消失的莫高窟是民族的阵痛、是国之伤心史,那今天熠熠生辉、重焕光彩的莫高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人类文明的骄傲。而今天所有这一切,我们不能忘记这背后的一群人,一代一代赓续相传的“敦煌守护人”。

从新中国成立前的18人,到如今的1463人,樊锦诗曾经这样描述敦煌的守护者,“没有可以永久保存的东西,莫高窟的最终结局就是不断毁损,我们这些人用毕生的生命所做的一件事,就是与毁灭抗争,让莫高窟保存得长久一些,更长久一些。”

老一代的莫高窟人,用坚守和奉献传承着莫高精神。而新一代莫高窟人,更肩负着担当和创新。

2020年1月17日, *** 中央宣传部授予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时代楷模”称号。

今天,当我们站在戈壁深处,为千年光阴留下的瑰宝惊呼时;当我们站在九层楼下,听风铃作响、遥望星空时,不应该忘记他们,把敦煌当做一生归宿的“守护人”们 。

【素材解读】

【角度1】用生命守护追求:从新中国成立前的18人,到如今的1463人,樊锦诗曾经这样描述敦煌的守护者,“没有可以永久保存的东西,莫高窟的最终结局就是不断毁损,我们这些人用毕生的生命所做的一件事,就是与毁灭抗争,让莫高窟保存得长久一些,更长久一些。”

【角度2】铭记英雄:如果说76年前,岌岌可危、濒临消失的莫高窟是民族的阵痛、是国之伤心史,那今天熠熠生辉、重焕光彩的莫高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人类文明的骄傲。而今天所有这一切,我们不能忘记这背后的一群人,一代一代赓续相传的“敦煌守护人”。

【创新增分点】文化需要更多的人保护和传承:老一代的莫高窟人,用坚守和奉献传承着莫高精神。而新一代莫高窟人,更肩负着担当和创新。

IV-李东英:国家的需要,就是最大的兴趣

2020年9月22日,我国稀有金属冶金及材料专家、稀有金属工业创始人之一李东英院士与世长辞,享年100岁。

从1920到2020,一个世纪的时间可以改变什么?

于己而言,期颐老人李东英走完了他的一生;于国而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东英不仅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还伴随了新中国稀有金属工业一步步发展壮大。

对于自己奉献了毕生精力的事业,在一段摄于94岁时的影像中他这样说道:“国家的需要 、组织的需要,就是最大的兴趣”。

为国炼“金”

新中国成立前一年,李东英获得了辅仁大学理学学士学位。从旧时代走向新中国,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都站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1949年,东北解放。

当时正值各有色金属选矿厂恢复生产之际,李东英被选派研究“黄药”。黄药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硫化矿捕收剂,1815年由蔡斯首先进行合成研究,因其外观呈黄色,故而称之为“黄药”。为了缓解黄药缺乏的状况,李东英仅用两周时间就研究出第一批液体黄药,而当时日本人研究了几个月都未能成功。为解决黄药的运输和储存问题,他还研制了可以生产固体黄药的工艺设备。时至今日,这套基本生产工艺仍在沿用。

这是李东英第一次把国家需要与个人选择结合在一起,这一结合就是一辈子。

开“金”拓“土”

随着科技发展,有色金属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的稀有金属是指那些自然界中储量、分布稀少,并且人类应用较少的金属。其中稀有金属常用于制造特种金属材料,是飞机、火箭、原子能等工业领域的关键性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只能生产8种有色金属,与17世纪末期被人类明确认识和应用的有色金属总数相当。有色金属生产的大面积空白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进程。1951年,李东英再次受命,前往苏联学习稀有金属冶金。学成归国后,他一举攻克22种有色金属的冶炼,为两弹一星所需的金属材料能够自给自足提供了坚实保障。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以研究稀有金属主流程为主、系统地开发我国稀有金属工业的技术路线。

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开展的杂交水稻研究正在突飞猛进。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李东英此时也正完成了人生中一次重要“跨界”。

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小到心脏支架、节能家电,大到两弹一星、磁浮列车都可以找到稀土的身影,然而把稀土应用于农业,可谓前无古人。

1972年,燕郊干校的麦田和棉田里一组对比实验正悄然展开。主持者就是李东英。通过把稀土元素添加到农作物土壤中,作物不但显著增产、优质和抗逆效果明显,而且稀土元素并未进入果实。

此后,李东英连续担任国家计委稀土专家组首席专家,在全国大面积示范和推广稀土农用。20世纪90年代初,稀土农用范围已经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平均年推广面积达到5000万亩,增产粮棉100万吨,年增加经济效益6亿元以上,并向林业、牧业、养殖业发展扩大,累计获经济效益近百亿元。

李东英曾多次转换专业,每一次转身都很坚决。他退休时正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国家发展,他再一次担任包头、攀枝花、金川三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带头人,这一干又是20多年。“一般我们应当60岁就退休了,但是我正是60岁工作的开始。抓三大资源综合利用,我不客气说,我工作没停止过。”在生前影像中,李东英中气十足。

点才成“金”

李东英把自己从50-90年代的科研笔记全部捐献给了科研部门,当2014年这些笔记出现在首届“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上的时候格外引人注目。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他曾经提出“信息新、装备新、人才新、项目新、发展思路新”的五新思维,又认为最首要的是人才要新。为人师长,他要求年轻人实事求是,努力增加自己的本领。他为新中国有色金属事业培养了整整三代人。

“人生到这个世界上来,应当是有所作为才对的。不能光是饱食终日,只要国家的需要组织的需要,就是你自己最大的需要,完成这事就等于完成自己的任务,所以这是最大的高兴事。任何时候我看都需要这样子。”2014年,94岁的李东英面对镜头,说出了他一生的写照。

【素材解读】

【角度1】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从1920到2020,于己而言,期颐老人李东英走完了他的一生;于国而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东英不仅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还伴随了新中国稀有金属工业一步步发展壮大。

【角度2】个人选择服从国家需要:“人生到这个世界上来,应当是有所作为才对的。不能光是饱食终日,只要国家的需要组织的需要,就是你自己最大的需要,完成这事就等于完成自己的任务,所以这是最大的高兴事。任何时候我看都需要这样子。”

【创新增分点】树人创新:一举攻克22种有色金属的冶炼,为两弹一星所需的金属材料能够自给自足提供了坚实保障;把稀土应用于农业,可谓前无古人;提出“信息新、装备新、人才新、项目新、发展思路新”的五新思维,认为最首要的是人才要新。

V-陈薇:勇探生物安全领域“无人区”,铸造生物防控剑盾

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陈薇,怀着从军报国的理想,走进原军事医学科学院,踏上攀登医学高峰的征途。

“病毒是公共健康的最大杀手,是国家安全的隐形威胁。”凭着职业敏感和军人使命,陈薇将抗病毒药物作为主攻方向,积极申请国家和军队课题支持。

任研究室主任后,陈薇率领团队历时10余年,成功研制首个纳入国家战略储备的重组疫苗。这一科研成果,奠定了陈薇团队在该领域的领军地位。

面对实验室里10年如一日的寂寞艰辛,陈薇说:“除了热爱,还有身为军人的使命和责任。”

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凭着敏锐的科研直觉,陈薇预判自己正在研究的ω干扰素,对SARS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

疫情防控十万火急。为了尽快验证这一判断,她率课题组冒着生命危险,连夜进入生物安全三级负压实验室,与当时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病毒零距离接触。

身着厚重防护服、每次持续工作八九个小时,其间不吃不喝甚至不能上卫生间。实验关键阶段,整个课题组连续奋战,在最短时间内验证了干扰素的有效性。

历史不会忘记陈薇团队的付出:1.4万名预防性使用“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的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

危急时刻见行动,防疫战场显担当。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陈薇再次临危受命。担任“国家减灾委科技部抗震救灾专家委员会”卫生防疫组组长的她,组织编写《震后卫生防病30问答》和《卫生防疫与心理援助知识手册》,冒着余震危险率队在废墟上打响一次次战“疫”……

给任务就是给信任。在她看来,身为军人,就必须随时准备应对下一场战争;作为军队科技工作者,更要善于在科研领域下先手棋、打主动仗。

2014年2月,西非大规模爆发并迅速向外蔓延的埃博拉疫情引发全球恐慌。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陈薇在疫苗研发中挺身担当:“做真正有效的疫苗!”

这一年年底,陈薇率团队研发出世界首个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世界为之瞩目,国人为之振奋。

荣获“求是杰出青年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当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2次……陈薇赢得了诸多荣誉,但她始终把荣誉的取得归功于团队。

推进重大技术创新、自主创新离不开强有力的创新团队和平台。伴随军事科研机构的调整改革,陈薇乘势而上,瞄准生物安全领域学科交叉的特点,积极引入自动化、物理学、信息安全、应用化学、工程力学等专业人才,搭建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梯队;同时积极建言献策,为建立相关领域国家级实验室,为应对颠覆性生物技术威胁奔走呼吁。

“科研创新永远在路上。”这是陈薇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这条路上,她带领团队夺得许多个第一,未来还有无数个第一,等着她和她的团队去创造。

【素材解读】

【角度1】不忘使命,主动出击:“病毒是公共健康的最大杀手,是国家安全的隐形威胁。”凭着职业敏感和军人使命,陈薇将抗病毒药物作为主攻方向,积极申请国家和军队课题支持。2014年2月,西非大规模爆发并迅速向外蔓延的埃博拉疫情引发全球恐慌。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陈薇在疫苗研发中挺身担当:“做真正有效的疫苗!”

【角度2】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为了尽快验证判断,她率课题组冒着生命危险,连夜进入生物安全三级负压实验室,与当时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病毒零距离接触。身着厚重防护服、每次持续工作八九个小时,其间不吃不喝甚至不能上卫生间。实验关键阶段,整个课题组连续奋战,在最短时间内验证了干扰素的有效性。

【创新增分点】不忘初心,坚定信仰:怀着从军报国的理想,走进原军事医学科学院,踏上攀登医学高峰的征途。“科研创新永远在路上。”这是陈薇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这条路上,她带领团队夺得许多个第一,未来还有无数个第一,等着她和她的团队去创造。

VI-钟南山:中国脊梁,国士无双

花甲明志,他临危领军战非典;耄耋生辉,他星夜逆行奔武汉。不一样的年纪,同样的义无反顾。在许多人心中,他是医界泰斗,是社会良知,是必胜信心,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最有望力挽狂澜的勇者。17年过去了,我们最相信的,仍是他——钟南山

“全国帮忙,武汉能够过关!”镜头里的钟南山,眼眶含泪,言语哽咽。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而来。“没有特殊的情况,就不要去武汉了!”迷雾笼罩的春节前夕,一个让人踏实的声音响起,钟南山重新走进人们的视线,为社会重重敲响了警钟。

然而人们很快发现,钟南山一边在提醒民众,一边自己却逆行深入武汉。1月18日傍晚,一张钟南山坐高铁的照片“刷屏”朋友圈:在奔赴武汉的高铁餐车一角,他满脸倦容,眉头紧锁,闭目养神,身前是一摞刚刚翻看的文件……这次小憩,是他连续4天96小时奔走北京、广州、武汉的一瞬间。谁能相信,他已是84岁高龄的老人。

疫情发生后,钟南山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抗非”功臣再挂帅,他的真诚、他的勇毅、他的志气,如尖锐的刻刀,在抗击疫情的顽石上划下印记。这背后,是 *** 人的初心、无私医者的精诚、朴素学者的大义。

“我们只相信钟南山”

1月20日晚,钟南山接受央视白岩松的连线采访,宣布了新冠肺炎病毒会人传人的警示,但旋即又加了一句:有信心不会让“非典”重演。

  每次在媒体面前发声,他似乎带来更多坏消息,却总能一下子稳住舆论的惊恐之心。

“我们只相信钟南山。”这是疫情暴发之后,网络上最常见的留言。网友说,他是全国人民的新晋男神。“几时才动?钟南山说动才动!”他说的话,每一句都是强心针;他表的态,每一个都是定心丸。

“我长期在一线工作,就是应该讲实话”。80岁生日那年,朋友将“敢医敢言”四个字送他作为礼物。如今挂在他办公室墙上的这幅字,正是他为人的真实写照。

“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与其说是南山风骨,不如说是家风的传承。

钟南山一直很敬慕自己的父亲:“父亲一生说话很少,但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有依据的。”2003年,他站在父亲坟前很久,最终下定了讲真话的决心。

“我们用了四五个月的时间战胜非典,总结出来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说起那场全社会的恐慌,钟南山语气中透露着坚毅。

  在关系抗击非典成败的重大问题上,熟悉那段历史的人,都会记得他所做的一切:他反对权威定论,曾经亲密的朋友与他疏远,来自学术界的质疑不断;面对错误疫情报告,他冲锋在前揭开真相, 成为扭转局面的关键。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万众喧哗中,他又千山独行,几次关键现身,适时“叫醒”大家。

  两次真话,两度坚持,尽显大医精诚。

用真话的力量,保百姓的安康。多年来,钟南山一直关心国计民生,他批评空气污染、炮轰医改、质疑公立医院违规创收……时常在全国两会上“高调问政”。

  因为直言不讳,他一度被封为“炮王”。“真话和真药一样重要”。钟南山坚信,以人为本,起码要从讲真话开始。

一丝叛逆,带来些许困扰。“我好像专门喜欢跟谁较劲,觉得不管走到哪儿,自己都不太受欢迎。”钟南山笑说。

  而如今,中国所有的民众,都发自内心欢迎他、喜爱他。

  永远不会怂的逆行者

网上有一条点赞几十万的微博是这样介绍他的:2003年非典时期,说“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的钟南山。

  多年过去,那句铿锵有力的话,至今回响在人们耳边。

无硝烟的战争,惊心动魄。从收治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例非典患者开始,67岁的钟南山就以非凡的勇气站在战斗的第一线。面对病人,他亲自接诊,制订治疗方案;检查患者口腔时,为了了解到最实际最直接的现状,头凑到和病人距离不到20厘米处,有时为了给病人示范张嘴,他还多次不戴口罩。

“狭路相逢勇者胜”,如此冒险,钟南山得到了令世界医学界震惊的结论:非典病人并没有咽喉部的症状。

  艺高人胆大,靠着经验和果敢获取宝贵的一手资料,钟南山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鲜有人知,为了与疫情拼速度,当时夜以继日工作的钟南山,还曾病倒过。那次,他一连38个小时没合眼,导致发烧乏力,左上肺发炎。根据自己的体会,他暗暗觉得不像非典。为了不影响士气,他选择回家治疗,没地方挂吊瓶,就在门框上钉了一根钉子,至今没拔掉。

5天后复查胸片,肺炎的阴影消失了!钟南山心里有底了。再出现在同事面前时,他整整瘦了一圈,面对关切,他轻描淡写:“我不过是有点不舒服。”不久,他在新闻发布会上以院士的名誉担保:非典并不可怕,可防,可治。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钟南山挂帅出征,几无停歇。1月28日,接受媒体采访谈抗疫;29日,远程会诊5例危重症患者4个多小时;30日早晨6点,会见“病毒猎手”利普金教授探讨疫情,当天奔赴北京,在飞机上研究危重病人的治疗方案。

用今天的话说,钟南山真是个狠人,对自己尤其狠。

“劝是劝不住的,因为他太在乎病人了。”看着他熬红的眼睛,妻子李少芬既生气又心疼。

《人民日报》曾这样评价钟南山:既有国士的担当,又有战士的勇猛。他回应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不过是一个看病的大夫”。

  穿上这身白衣,便选择全力以赴。以钟南山为榜样,全国已有上万名年轻医务工作者奔赴湖北。他们恪尽职守、一丝不苟,只因医者仁心,不辱使命。

  唯愿英雄不老

和高铁照一起刷屏的,还有钟南山的健身照。腰背挺直、精神焕发,一身腱子肉,给人强大的安全感。

  回顾80多年人生,除了赤诚和热情,钟南山最珍视的,还是健康。他深知,进出传染病流行最危险的地区,靠的不仅是雄厚的科研储备,还有这副强健的体魄。

“作为一名医生,首先应该时刻想着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这个春节,钟南山不遗余力、苦口婆心劝导人们做好防护、加强自我隔离,甚至亲自示范如何洗手、戴口罩。如此重视健康的他,自己却不顾安危,深入疫区,四处奔波。

当看到疫情防控难度增加时,他眼含泪花;当谈及因新冠肺炎去世的李文亮医生时,他忍不住在镜头前痛哭。

  有人说,激动的钟南山,和印象中沉稳的他“不一样”。

细想之下,他本就是如此。既是权威、严谨、专业的钟院士,也是有血有肉、有温暖情怀的平凡人。

  带着对家国、对同胞、对道义炽烈的感情,以及对专业、对苍生、对良心负责的态度,钟南山才能在一次次以命相搏的生死战中领军,为大家指点方向。

在钟南山身上, *** 了广东人敢为人先、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者悬壶济世、追求真理的品格,以及 *** 人心系人民、砥柱中流的风采。

  正是这样一位可爱、可敬、可亲的老人和无数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工作者、 *** 战士们,构成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脊梁”。

唯愿英雄不老,岁月常青。待凛冬散去,定有新的相逢将温暖延续!

【素材解读】

【角度1】时代英雄,奋不顾身:“全国帮忙,武汉能够过关!”镜头里的钟南山,眼眶含泪,言语哽咽。“没有特殊的情况,就不要去武汉了!”,然而人们很快发现,钟南山一边在提醒民众,一边自己却逆行深入武汉。

【角度2】家国情怀,医者仁心:疫情发生后,钟南山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检查患者口腔时,为了了解到最实际最直接的现状,头凑到和病人距离不到20厘米处,有时为了给病人示范张嘴,他还多次不戴口罩。《人民日报》曾这样评价钟南山:既有国士的担当,又有战士的勇猛。他回应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不过是一个看病的大夫”。

【创新增分点】追求真相,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我们用了四五个月的时间战胜非典,总结出来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三、精品社论赏析(采自相关报刊赏评)

I-向逆行者致敬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

有一群人,他们却坚定地踏上了离家的路。面对疫情,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选择逆行,驰援武汉。

有人说:“不是觉得自己高尚,只觉得一线医护人员紧缺,自己一辈子没当过逃兵。这一次也不能离开。”

有人说:“我是一个有25年工作经历和15年党龄的党员,如有需要,我申请加入医院的各项新型肺炎治疗活动,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有人说:“越是危险时,医务人员越是冲在最前面。并不是不怕疾病,而是义不容辞,必须迎难而上。”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医务工作者。大家更愿意叫他们白衣天使,口罩、防护服、护目镜代表他们职业的颜色,救死扶伤的风险和付出建构了他们的职业形象。

在这群逆行的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中,有的人放弃休假,有的人已退休又重返岗位,有的人已踏上回家之路却毅然返程……他们迎难而上,只为赶赴前线尽自己所能救人治病。

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在建议公众“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的同时,他却义无反顾地赶往防疫最前线。

广东南方医院千名医护人员请战、上海三批华山医院医疗队、四川派出135人组建第一批援助医疗队、江苏数十位医护人员集结完毕……驰援武汉,他们说无怨无悔,义不容辞。

他们是医生,是请战者,更是勇士。他们时刻准备,他们全力以赴,奔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前线,他们筑起了健康防线,也在人们心里筑了一道名为安心的防线。

感动!春节本应是团圆的日子,他们也是平凡的普通人,背后有无数个等待的家庭。职业精神让他们毅然决然选择“我报名”。厚厚的防护服遮住了他们的汗水、泪水,但挡不住他们毫不犹豫的勇气和战胜病毒的决心。

致敬!他们不害怕感染,不畏惧生死吗?他们虽是春运大潮的逆行者,却是人们健康的守护者。用再多的赞美之词来形容他们,都不为过。那一张张印着红色手印的请战书,更像是他们的铮铮誓言,扛起所有人的希望,他们为职业精神增添了新的注脚。

在安危面前,他们选择了先人后己。正是因为他们逆行的背影,我们才更坚信平安与幸福。

除了奋战在前线的白衣天使,与时间赛跑建设武汉“小汤山”的工人们、第一时间发出报道的前线记者、日夜奋战的各行各业的坚守者……同样值得掌声。

当然,对逆行者的关怀仅体现在感动远远不够。各岗位工作人员防护是否到位?工作是否过度劳累?医疗防护物资供给是否充足?一系列切实的保护举措,还需相关部门行动起来。

如果你也心疼逆行者们,至少还可以这样做:春节期间减少外出,亲友聚会改为线上祝福;外出做好防护措施,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加强健康知识,不信谣、不传谣。

在疫情面前,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便是对坚守奉献的逆行者新春最大的祝福。

向逆行者致敬!

愿所有医护人员,早日平安归来。这个春节,注定会被铭记。

《光明日报》

II-致敬守护万家灯火的最美“逆行者”

今年的元宵节不同以往,人们不能出去游玩,不能赏花灯、猜灯谜、欣赏民俗表演。还有许多人不能阖家团圆,要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坚守阵地。

今年的元宵晚会也不同以往,一是取消了现场观众的设置;二是调整为抗疫特别节目,整台节目围绕打赢防疫阻击战振人心传真情,由多个情景报告和诗朗诵组成,将主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鼓励信心、为武汉加油、打赢阻击战”理念。

不一样的元宵节,氤氲着一样的情感,坚定着一样的信心,传递着一样的信念。情感不因时空相隔而变淡,信心不因重重困难而减弱,信念不因诸多挑战而动摇。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期,今年的元宵节被赋予特殊的意义。

值此元宵佳节,要向最美“逆行者”致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医护人员、人民子弟兵、基层党员干部、建筑工人等等,各行各业劳动者担当作为,坚守阵地,冲锋在战“疫”的最前线。他们是最美“逆行者”,是勇敢的战士,用行动守护着万家灯火。疫情警报响起,他们毅然决然地勇往直前,放弃了休假,放弃了安逸,放弃了团圆,用坚固盾牌保卫着万家平安,用无悔付出成全了万家团圆,用家国情怀守护着万家灯火。

因为有最美“逆行者”的坚守付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相继交付使用,多所“方舱医院”加紧建设,赴鄂医疗队从全国各地驰援,缓解了湖北医疗资源紧缺的情况。2月7日,在湖北宜昌,一名91岁的老人治愈出院,这位曾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军人说,“只要有信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这份信心源自最美“逆行者”的奉献付出,源自祖国的强大后盾,源自同心协力、众志成城。

致敬守护万家灯火的最美“逆行者”,因为他们心中有大家,胸中有大局,肩上有大任;因为他们在这场阻击战中选择了坚守,选择了坚持,选择了坚韧;因为他们是不怕困难、不惧挑战、不畏艰险的最可爱战士。正是因为有他们的担当奉献,有“万众一心加油干”的磅礴合力,有“越是艰险越向前”昂扬斗志,我们相信,一切困难都能战胜,一切沟坎都能跨越,一切战斗都能打赢。

元宵佳节,愿此刻所有的汗水,都将化为幸福之花的甘霖;愿此刻所有的付出,都将托举起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愿此刻所有的坚守,都将奔向以后的阖家团圆。向战斗在最前线的“逆行者”致敬,普通人能做的也有许多,比如,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拒野味,等等。做到这些,就能为前线的战士守护住后方,就能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天上一轮满,人间万里明。”致敬最美“逆行者”,尽己所能,同心协力,纵使万水千山、不能相聚,心是连在一起的;纵使岗位不同、职责各异,劲是用在一处的,这就是家国情怀,这就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带来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情感积淀。

《光明时评》

以上是学姐从各个报刊等相关材料汇编中找到的热点素材与时评内容(个别内容可能有所重复,非原创),其中很多也给出了精彩的范例(范例不仅仅只用来看哦,其中的格式建议大家背诵下来,是非常经典的文学格式,用在考试中是非常精彩的上下句,很添印象分的噢!!!

如果大家在临近高考的这几天对于新高考中语文科目的相关题型依然有什么疑惑,欢迎来私戳学姐噢~~同时也可以加入到二丫学姐的学习交流群中噢!与众多小宝贝们一起,进行互相的勉励与讨论!!!

最后,祝大家6.7早晨都能取得好成绩!!选择全对,作文超顺!!

更多犇赴2021(2021备战备荒)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