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北宋第一名将狄青之死,北宋第一名将狄青简介,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北宋第一名将狄青之死,北宋第一名将狄青简介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北宋第一名将狄青之死,北宋第一名将狄青简介

喜欢读历史的人都知道,北宋缺将,南宋缺相,话说北宋太祖建立宋朝,历经九帝,经济繁荣,军事落后,偃武修文,积贫积弱,民富国弱,徽宗当朝期间,重用蔡京、童贯、杨戬、朱勔,大兴土木苑囿,爱好吃喝玩乐迷恋风尘女子导致朝政荒废,以至于天怒人怨,不得民心。女真政权趁火打劫、烧杀抢掠,把巍巍华夏变成生灵涂炭的屠宰场,直接导致徽、钦二帝俱变成阶下囚。后来高宗泥马渡江,偏安一隅,纸醉金迷,莺歌燕舞,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由于整个宋朝的崇文抑武,导致北宋和南宋都毁于异族人之手。

北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之初,为了发展经济、巩固统治,曾大量启用人才,但受“崇文抑武”国策的影响,朝廷为了防止“杯酒释兵权”的事件重蹈覆辙,为了牵制武将尾大不掉、喧宾夺主,武将一直受到猜忌和轻视,这个痼疾就像一颗毒瘤一样贯穿于整个宋朝。武将的地位和权力都收到很大的限制,无论武将表现的再怎么优秀能干,始终得得不到朝廷的认可,任何努力都付之东流。所以在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斗争中,一直都处在被动挨打屈辱求和的局面。

提及北宋的武将我们会说杨家将和呼家将,但问题是这是小说演义,不是真实的历史。小说演义的完美结局只是当时人们的美好愿望,是造梦者做普通老百姓编织好的黄粱美梦,普通百姓衣不遮体、食不裹腹,生灵涂炭,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为现实生活比较残酷,他们就愿意生活在美梦之中,不愿意醒来。

真正称得上是北宋第一名将的是狄青,但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武将没有战死疆场而是被皇帝猜忌,在那些文官的谗言下活活吓死,他的下场跟岳飞一般凄惨。狄青作为一个沙场悍将,在战场上骁勇善战,有勇有谋,叱咤风云,遇敌从不退却,力挽狂澜,改变了北宋前面连连吃败仗的局面,他爱护士兵,赏罚分明,报请军功时候都是先报手下,而并不是优先考虑自己,这样一员名将,最终的下场不是战死沙场,而是死于流言蜚语的猜忌。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是一个民族的悲哀,也是宋代武将的悲哀。

宋太祖的重用文官的政策加强了皇权,集大权于一身,重用了没有带兵打仗的文人,并重用太监做监军,限制了武将的发展,宋朝的募兵制,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这为狄青的悲剧和宋朝在后续与少数民族战争中节节败退埋下了伏笔。

就此也就可以想见在北宋武将为何无法出头,难以效命疆场了,待遇不好,经常收到文官的打压和掣肘,缺乏认同感。在我看来,狄青并没有岳飞那样的冤屈,但是功高震主,拥兵自重,是历朝历代武将的大忌。狄青的悲剧在于宋朝“抑武崇文”的国策,使得整个社会乃至于官场从来就对武将有非议,所以就有宰执几乎从来没有从武将中选的惯例。而狄青的枢密使自然是众矢之的。那些文官时常告诫皇帝吸取陈桥兵变的教训,让皇帝不要重用狄青。官场的排挤让狄青郁郁不得志,抑郁成疾,终病死于任上。

狄青这一生最大的不幸和痛苦,都是因为他是一个武将,命运多舛,抑郁而终。狄青之死,造成的危害太大了。一代将星陨落,让照亮那个时代的萤火之光渐渐熄灭,北宋的最后一点点希望随之化为灰烬。

狄青是从普通一兵做到当朝宰相的,而且担任了北宋最高军事长官枢密院使,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这是除开国武将曹彬之外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武将担任枢密院使的,要知道后来就算岳飞也不过是枢密院副使,不仅如此,狄青还是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可是宰相职衔。而且一干就是四年。与他同殿称臣大名鼎鼎的范仲淹也不过是枢密院副使,参知政事。但狄青与当时所有的宰相都不睦包括韩琦,文彦博,庞籍,范仲淹这些贤臣和一代名相都站在了狄青的对立面。你很难说他们是刻意针对狄青。而狄青确确实实是一位难得的智勇兼备的武将,这些文官虽然没有杀狄青,但是狄青的死,与这些文官的猜忌和谗言打压分不开,最后活活被恐吓而死,结局竟如此凄惨,让人唏嘘不已。

当时,狄青在民间威望极高,军队士兵以认识为荣,就此也引发朝廷疑心。不懂政治的狄青却硬要掺合到两府级别的政争之中 ,这不是你一个武将可以玩的。 后来文彦博虽然直言不讳说“朝廷疑尔”。但至少场面上仍是给狄青留足了面子。狄青不过是“善罢” 。朝廷对狄青很宽容,并没有认为狄青意图造反。

狄青操守,人品无可挑剔,战功显赫,可是没有赢得朝堂上下的尊敬,反而是处处刁难,处处为难,就连一个 *** 都敢于嘲讽他。

当年,韩琦在定州领兵,狄青只是他下面的一员总管。一日宴会宾客,陪席 *** 中有一叫白牡丹的喝多了些,向狄劝酒时,说了句:“劝‘斑儿’一盏。”狄青脸上有士兵的黥记. 人所共知,却无人敢道,如此场合揭狄将军的短,狄青当然不会作罢,第二天,这个白牡丹就让狄青着实打了一顿,韩琦对此很不以为然。

再牛,战功能牛过狄青吗?人品好,能好过狄青吗?对皇上忠心,能比得过狄青吗?都比不上!一个近乎完美的武将,都是这样的下场。作武将还有什么意思。

狄青的经历告诉所有武将,武将是没有尊严的,哪怕是再好,再优秀,即便是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又如何,在那些士大夫眼中依旧是卑贱之辈,依旧是一坨臭狗屎。既然如此,何必要人品好?何必要建立战功?何必要忠于皇上?

  于是,渐渐的武将开始自暴自弃,开始变得没有信仰,开始吃喝嫖赌,开始贪生拍死,开始吃空饷,开始变得无赖……

  狄青之后,再无良将;岳飞之后,再无名将。

身为武将,时刻要在战场上征战厮杀,可能今天还能看到太阳,明天就看不到月亮了。在这种朝不保夕中,他们只是渴望得到尊敬,得到尊严,立下战功后,有人夸奖;取得成绩时,有人欣赏。

而不是刚刚立下战功,就引来一群莫须有的弹劾,一群子虚乌有的责骂。这是多么的冷人心!就好似一个孩子考下好成绩,兴冲冲的返回家中,可是父母却是甩了一个耳光骂道,这是何等的伤人心!

历史上,世人总是惋惜若是没有十三道金牌找回岳飞,若是岳飞没有被害,说不定北伐就成功了。可实际上是,即便是没有十三道金牌,岳飞没有被害,北伐也不会成功的。

岳飞最大的悲剧,在于他试图建立一只强军,依靠强军,直捣黄龙,迎回二圣。却是疏忽了,宋金之战,不仅仅是他岳飞与完颜兀术的对决,也不仅仅是岳家军与金军的对决,而是金国的整体国力与宋朝国力的碰撞。

  宋朝的政治依旧腐朽,内部倾轧不断,百姓赋税沉重,各种矛盾纠纷不休,好似一个病夫,本就是体弱多病,却想要玩灭国大战,这可能吗?

不从根源上,清理解决宋朝固有的顽症,单纯的想要依靠军队的强盛,覆灭另一个强盛的国家,是完全不可能。

  军事上的优势,完全被政治上的疾病抵消了。

没有良好的政治环境,军事上的优势难以长久保持,即便是狗屎运爆发,也会很快消失。

而历数那些开国皇帝,都成功革除了前朝痹症,创造了一个稳定而良好的政治环境,从而造成了军事上的优势,即便是战场上偶尔有败绩,也会被政治上的强势抵消,形成压倒性的军事优势。改革痹症,是北伐的前提,变法势在必行。不过变法风险太大了。

明代思想家王夫之在《宋论》中说狄青之所以“颠倒于廷臣之笔舌”,是由于皇帝“忌大臣之特权”“以图固天位耳”。这一论述可谓一针见血、切中时弊。

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宋朝覆灭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是要靠文臣武将的齐心协力才能取得的,只有夜犬晨鸡各司其职,团结一心,才能保证国家的安定团结。

更多北宋第一名将狄青之死,北宋第一名将狄青简介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