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原创 抚顺李延国
如果将大夫分为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大夫......,方便患者就医,谁也不为奇怪。那么说有“政治大夫”你肯定会吃惊不小。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改革开放后,是抚顺龙凤矿招工的高峰期,龙凤人唠嗑挂在口头的860那批,指的就是1981年招收的860名新工人。全部分配到采煤一线,补充采煤一线用工的不足。
昔日的抚顺龙凤煤矿
特别是1981年3月,为落实全国煤炭工作会议精神,矿务局提出“全局职工为党分忧,为国分忧,全面完成今年生产和调整任务”。龙凤矿煤炭已经开采到负635米水平,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断层多,所以井下的工作条件特别艰苦。由南翼向北翼开采,矿井生产能力从设计180万吨下降到140万吨左右,主要原因是地质结构的复杂性。
龙凤矿采煤作业“两采一充”。就是两个采煤班采煤,充填班完成充填,循环作业。当时新工人试用期月工资45.18元,转正后52.87元,加上入井费、津贴也就不到100元。比地面多不了多少,很多人都愿意到地面工作。
为了稳定采掘一线,矿里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矿领导的孩子下井都不允许调动。有一时期,矿里整顿通过关系调到地面的人员,重新“回流”到原来的工作岗位。这时候全局开始实行吨煤包干,原煤产量与工资、奖金挂钩,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井下艰苦到什么程度,担任过煤掘进区机电队党支部书记的高玉良说:“特别是遇到工作面条件不好,采煤破头幅活儿难干,冒顶的掌子危险不说,加班连点更是家常便饭。头班早6点多下井,晚上7、8点升井,家住刘山、望花的,干脆不愿折腾,有时在连队会议室睡一宿。明天接着上头班。”
当时是炮采作业,靠打眼放炮,拉锯给棚子,劳动强度高。放炮后掌子里烟雾弥漫,呛得嗓子呼吸困难,下井的人管这叫“吸炮烟”。打眼、拉锯、给棚子,铁锹往运输溜子上攉煤,没点力气玩不转。有时断面小,干活腰直不起来,打眼都得爬着。
新华社拍摄的龙凤矿
为了控制出勤率,矿里出台规定,旷工三天由车间上报工资科,经矿务会讨论开除矿籍或留矿察看。
人们印象最深的是,在矿里花园经常出现白纸黑字写的公布开除、留矿察看人员的通告。每次都有二、三十人。
遇到不好干的活,怕累、没有养家糊口任务的青年工人,不安心采煤的中年人,想方设法躲过这段时间。开始琢磨道,玩起煤矿流传已久的“泡病号”。
有人便打起病休诊断书的主意。矿里为了控制大夫开人情诊断,采取了一个日后产生争议的做法。想开诊断书休息的职工,由采区连队党支部书记开可以看病的“条子”,大夫见“条子”才可以诊断看病,是否可以休息。
“八十年代初,采煤、掘进、巷修每月生产任务繁重,还有超产指标。生产人员不够,完不成任务干部脸面挂不住,也影响到全车间每个人的奖金。想开诊断书的时候书记劝你小病、小伤就不要休息,下井干活照顾一下。”在龙凤矿井巷区工作过的刘立新回忆当年的情景。
连队党支部书记身在基层第一线,对职工的身体状况基本了解,对有“泡病号”嫌疑的工人卡死了这条道。通过这一措施,确实有效地控制了人情诊断。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书记不光做思想工作,需要配合队长搞好安全生产,党委还要求书记每月至少13个入井。书记下井了,真正有病的矿工找不到书记或等书记升井才能开“条子”,导致工人怨声载道,影响了稳定。工人背地里管支部书记叫政治大夫。
书记又不是大夫,遇到难缠的主儿,是左右为难。皮外伤好办,肉眼能观察到,要是内科疾病就凭感觉了。有一次采煤一区的工人与书记产生矛盾,工人到矿里找领导,说得不无道理:“书记没拿听诊器,也没化验,凭什么说我没病,不给开条?”
龙凤街
而另一个矿里意想不到的事,本来有些权利的大夫半道杀出了个程咬金,断了交人的渠道,干脆跟着搅合、和稀泥。你书记不是开“条子”吗, *** 脆见“条子”就给开休息诊断书。把矛盾推给书记。结果是诊断书漫天飞,并没有控制住“泡病号”。
这种繁琐的诊断流程,到最后出现了先开诊断后补“条子”的被动局面。加上靠“政治大夫”控制“泡病号”弊大于利,矿里及时取消了这种形式。
煤矿“泡病号”的手段真是五花八门:
1铤而走险,制造脑外伤。在掌子、管道趁没人,把矿灯帽用石头砸一下,然后就装迷糊,工友陪着升井到医院,查不出所以然,既然伤着脑袋休息10来天再也正常不过。
2软磨硬泡,小打小闹。没有病痛症状,在大夫面前一副难受的样子,大夫心知肚明。给你开完一天诊断书,告诉你明天别来了,算是给你面子。
3疏通关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时龙凤矿医院在矿内设有井口保健站,每个车间有分管大夫,负责职工因公、私伤的看病诊断。找个熟人,开两天诊断,应付井下难干这几天或个人办私事。
龙凤医院没关系的,通过市里其他医院开盖有“急诊”条戳的诊断,但有效时间限制在三天内。
我在采煤工作期间,赶上同学结婚,不好意思跟领导请假。便拿着朋友的条子到医院肠道门诊,他爸爸给我开了一星期病休,我已经出门便听到他说“儿子给老子写条,什么事?”我尴尬得恨不得钻到地缝里。
4玩点技巧,瞒天过海。请有肾炎、肝炎、糖尿病的熟人出场,代替化验,偷梁换柱。但不能玩大了,容易穿帮。抚顺摄影家朱广君提到,在龙凤矿工作的时候,矿工们经常讲这样的笑话:说有一个工人冬天到保健站看病,说自己感冒发烧,一量体温40多度。大夫一摸工人脑门冰凉,工人撒腿就跑,从腋窝掉出烤地瓜。这个故事历史上龙凤矿确实发生过,是60年代的井巷区,故事被龙凤人不断演绎。
作者与抚顺历史研究者
5真假难辨,后人评说。有的人“泡病号”整得挺像,有的人有病又像没病。采煤二区刘建某,脑袋在井下脑外伤,社会上很多人都说他装的,后期龙凤矿黄了他已经严重到反应迟钝。现在看来,真不是完全装的。
大夫开出的诊断,必须在每月报工前【一般是20号前,27号开工资】交到连队,否则连队视情况划为旷工或事假。
像井下事故造成的重伤,恢复期漫长,一般大夫开出的诊断书休息1至3个月。如果休息超过半年,进行鉴定,划归后勤五连【东机电车间】。
工伤、私伤每年进行一次医务鉴定,达到1至6级调离井下,分配到地面选煤厂、西机电、行政科、供应站等地面单位。
这是说得抚顺龙凤矿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事,如今“泡病号”早已成为历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听朋友说,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抚顺老虎台矿现在控制下井人数,定期检查身体,发现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不用鉴定把你调离井下。
当年“泡病号”已成为龙凤煤矿的历史,今天提起来变为笑谈。你还知道其他“泡病号”的招数吗?
后记:在即将完成此稿,龙凤矿退休工人老毕【化名】跟我讲了自己的一段故事。
老毕口述:我的身子骨单薄,在龙凤矿开拓区工作,整天搬料石、装车真干不动。“泡病号”弄几天诊断,跟朋友钓鱼、捕鱼是最开心的日子。大概1981年,我所在的开拓区410队成建制转到铁法矿务局晓南矿,当时交通不便,吃住条件不好,有钱都花不出去。
到了新单位,也想“泡病号”,医院大夫不买账。领导也说出去代表龙凤矿,不许没事请假,更不允许“泡病号”。
下井乘坐罐笼,我故意反上罐,气得开罐笼师傅说我是彪子。罚款,我还是分不清方向,气得矿工资科直骂抚顺矿务局怎么把废物派到铁法,并把我退回抚顺矿务局。
局里把我返回龙凤矿,我继续装傻,他们哪敢让我下井,出了事谁负责。就这样,我到了行政科。
现在想起来,“泡病号”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也是没办法。我从没有跟孩子提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