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威宁高铁规划图,威宁高铁规划路线,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威宁高铁规划图,威宁高铁规划路线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威宁高铁规划图,威宁高铁规划路线

2019年1月20 日,网友“深海幽蓝”在威宁贴吧上发帖:“今天在看卫星图的时候无意中看见金钟镇独乍村后山崖上有几处桥墩状的东 西,好奇这难道是六十年代废弃的内昆铁路的遗 迹吗? 有知情的吧友出来说说吧。 ”网友的回复有:1. 据说是以前苏联打算修铁路的遗址;2.这段路是民国时期修建的叙昆铁路;3.以前修的铁路,不知道什么原因停修了,现在还能看见桥墩和隧道;4.在威宁到六盘水这段我也看到过废弃的隧道(坐火车时看到的),金钟的簸箩湾这边也有几个桥墩……

威宁县龙场镇金龙公路附近内昆铁路遗址

网友讨论的铁路遗迹分两段,第一段起点在龙场镇国有沙子坡林场内(海拔略高于2012 年12月6 日停止运行的树舍火车站),经龙场镇龙丰、开嘎、金钟镇独乍等村(社区),终点至金钟镇金钟社区簸箩湾,直线距离约20公里;第二段 起点在二塘镇产底村梅花山火车站,经二塘镇沿海村钻天坡、冷家坡一带,延至东风镇抹倮村臭水井,直线距离约10公里。

经笔者实地查看,走访了解,沙子坡林场至簸箩湾隧道、桥墩、路基工 程完成将近一半;梅花山火车站至臭水井路基大 部分未完工,钻天坡、冷家坡、臭水井一带隧道基本完工。 这么浩大的工程,为何半途而废? 当地许多老年人说不清来龙去脉,年轻人一头雾水,也未见官方史料。为此,笔者查阅了内昆铁路、滇黔铁 路、贵昆铁路、叙昆铁路的文字、影视、网络资料, 询问了十多位知情人,结合我父亲的讲述,综合分析出各种说法的共同点,得出了这两段铁路修建的整个经过。

一、威宁境内内昆铁路滇黔铁路修建的历史背景

1953—1957年,新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的重要时期。在遭受全球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封锁、禁运的环境下,中国通过等价交换的外贸方式,接受了苏联的资金、技术和设备援助,建设了以“156项重点工程”为核心的近千个工业项目,使中国以能源、机械、原材料为主要内容的重工业在现代化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1958—1959年是“大跃进”的年代, *** 提出反教条主义,主要是针对苏联发展经济的一套做法。1958年10月, *** 拒绝赫鲁晓夫在中国建立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的要求,中苏领导人之间发生严重分歧,中苏关系破裂。1960年7月16日,苏联 *** 片面撕毁了同我国签订的600个合同,至9月1日撤走全部在华专家1390名,带走了全部图纸、计划和资料,停止供应我国建设急需的重要设备,大量减少成套设备和各种设备中关键部件的供应,致使我国250多个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建设处于停顿、半停顿状态,给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了重大损失,加重了我国的经济困难。六十年代初期,我国分期偿还苏联贷款,国家处于赤贫状态。

六十年代中期,中国面临严峻国际形势,中苏的意识形态严重分歧,导致分道扬镳,从两党内部争论演变成为两国直接敌对对抗,苏联直接在中国东北工业基地的对面陈兵百万,虎视眈眈。在南边,美国派出美海军第七舰队100余艘战舰开进北部湾,全面介入越南战争;西部的印度利用中国忙于应付南北两线时机,不断蚕食中国在 *** 传统实际控制区,不断制造各种军事摩擦;在东部,侵略我国长达14年之久的日本,当时未同我国恢复正常邦交,我国海上防线被美日封锁。

1964年4月25日,中央军委总参谋部作战部提出一份报告,对我国经济建设中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有些情况相当严重:一是工业过于集中。全国14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就集中了约60%的主要民用机械工业和52%的国防工业;二是大城市人口多。全国有14个百万人口以上和25个50万至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大都在沿海地区,防空问题尚无有效措施;三是主要铁路枢纽、桥梁和港口码头多在大城市附近,还缺乏应付敌人突然袭击的措施;四是所有水库的紧急泄水能力都很小,一旦遭到破坏将酿成巨大灾害。总参作战部的这份报告,引起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国家经济工作中备战的问题摆到党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为了防止核战争发生,进一步做好全面战争准备,以 *** 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 *** 人,高屋建瓴提出建设“大三线”目标,向全国人民发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大三线”建设是我国国防和重要工业布局的大迁移,涉及国家机密,官方鲜有报道。

支援“三线建设”,修建贵昆铁路烈士纪念碑(反面)

二、这两段铁路到底属于什么铁路?

(一)内昆铁路雏形。文献记载:国民经济建设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1958年开始),国家将滇黔铁路、内昆铁路列入修建计划;当时,贵阳至树舍属滇黔线,树舍至昆明属内昆线;铁道兵五师(以下简称铁五师)负责威宁至下马房(即今威宁县龙场镇红光村红木沟火车站——笔者注)142公里地段,云南军区公安内卫二团和步兵一二五团及4.7万民工配属施工。1958年7月许,云南省宣威市乐丰乡且午(凡涉及地名,均用现名,下同)至贵州省威宁县龙场镇树舍社区内昆铁路动工。铁五师负责威宁至下马房段,改为威宁至树舍接轨,先由民工修建(树舍至金钟半边山公路全部由民工建成),后期铁五师加入修建(此段铁路大部分为民工建设,民工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根据威宁县龙场镇树舍烈士陵园1961年春节所立的修建内昆铁路纪念碑碑文所示,第一段铁路遗迹应为内昆铁路(计划从树舍修到威宁)。

(二)滇黔铁路雏形。1958年7月26日,人民日报文章《闽滇铁路滇黔段动工》报道,滇黔铁路动工。水城至树舍42.2公里(包含梅花山、乐居、罗盘地),为滇黔线的一段,先由铁道兵六师负责。梅花山隧道全长3986米,是当时西南地区海拔最高、最长的隧道,该隧道1959年动工,由于气候、地质条件极其恶劣,工程进展极其缓慢,几度陷入绝境。1960年,线路改走金钟接轨方案(梅花山隧道停建),铁路大军立即赶赴新的方案路线,在今金钟、龙场、东风、二塘镇之间大兴土木,经过两年的奋战,一条铁路基本成形,今龙场境内依然保留完整的隧道、桥梁和路基,就是见证。根据威宁县龙场镇津海村烈士陵园2015年清明节所立墓碑所示,第一段第二段铁路应为滇黔铁路(沙子坡林场至簸箩湾路段与内昆铁路并线)。

(三) 内昆铁路和滇黔铁路并线(统称贵昆铁路),内昆铁路停建。1960年2月11日新民晚报《滇黔铁路加速修建 昆明至宣威段就要铺轨》报道:“全线工程最艰巨的宣威至金钟段,路基工程已完成将近一半,重点工程且午隧道即将打通;以艰险闻名的天生桥也基本建成了。”据此,第一段第二段铁路公认为滇黔铁路。1962年,根据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缩减工程战线,铁道部确定滇黔线与内昆线仍在树舍接轨,内昆铁路停建,于是,从梅花山经二塘、东风、金钟至龙场镇国有沙子坡林场的滇黔铁路停建。同年,铁道部确定滇黔铁路贵阳至树舍段和内昆铁路树舍至昆明段合并,称贵昆铁路。贵昆线修建之时,梅花山站所在的梅花乡从水城县转隶威宁自治县,是为了让毕节地区通火车。1998年6月,60年代停建内昆线云南水富站至威宁县梅花山站开始兴建,新线路选择经过金钟、东风、二塘镇至梅花山站, 上述两段铁路再无利用价值,留下了铁路史上的一段辛酸往事。

三、威宁境内内昆铁路滇黔铁路修建遇到的艰难和挫折

(一)开启“大三线”建设,调整 *** 。 1964年8月,为加快西南地区战略后方的建设, 中央决定成立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并建立工地指挥部对成昆、贵昆、川黔3条铁路干线建设实施统一领导。铁道兵部队和铁道职工共30多万人,展开了西南铁路建设大会战。9月,中央作出贵昆铁路于1966年6月底修通的决定。当时,这条铁路未完工程主要在六枝、水城到树舍间,剩余工程量较大,成为能否按期和提前通车的关键。因此,在 *** 上作了适当调整,除铁一、五师继续在原管区施工外,另调铁七师和西 南铁路工程局(即第二工程局)参加施工。以水城为界,水城以东至六枝由第二工程局负责,水城以西至树舍由铁七师负责(其中,梅花山隧道仍 由铁五师继续施工)。

(二)攻克咽喉工程梅花山隧道。1964年8月,有名的“隧道团”、“老虎团”———铁五师二十 三团(中国人民 *** 7662部队)全体官兵,担负早日攻克梅花山隧道的艰巨任务。在施工过程中,他们根据各种不同的地质情况,采取按段落进行、全断面开挖、上下导坑开挖和台阶式开挖 等工艺。为防止瓦斯爆炸造成伤亡事故,他们在 施工机械机具上安装防爆设备,在洞内安装防爆 报警装置,这种创新当时在全国、全军是独一无 二的。1965年7月,师长罗崇富请中国科学院华罗庚学部委员亲临现场,指导研究解决工程进度 的办法。华罗庚来看到隧道里工作面狭窄,机械用不上,劳动力展不开,提出用“统筹法”来解决施工中的矛盾,将部队“三班倒”作业改为“四班 倒”作业, 将每天在工作面劳动的有效时间12小时延长为16小时, 使劳动效率大大得到提高。1965年9月,隧道出口平行导洞掘进中遇到暗河, 洞内涌水量很大, 每昼夜最大涌水量达5.4万吨,给施工造成很大困难。 指战员们知难而进,采取排堵结合等综合整治办法,征服了汹涌的地下水,施工进度不断刷新纪录,使双口平均月成洞达213米,单口月成洞最高达400 米, 创当时全国隧道施工最高记录。经过1年半的艰苦奋战, 提前于1966年2月20日完成隧道全部工程,为全线提前通车创造了条件。

(三)铁五师攻克天生桥等三个重点工程。一是天生桥特大桥。天生桥横跨云南省宣威市和贵州省威宁县界河———可渡河, 该地处乌蒙山脉, 峡高谷深,天坑和暗河密布,地质特点较为复杂。 天生桥的建成,结束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云南“火 车不通国内通国外”的历史。 二是蜈蚣岭隧道和观音岩大桥(蜈蚣岭隧道属威宁县龙场镇颜租块 村地界)。 蜈蚣岭隧道全长1884米,紧邻梅花山 隧道,施工难度仅次于梅花山隧道。 观音岩大桥紧靠悬崖绝壁,下面数百米处就是大峡谷,施工难度仅次于天生桥。 三是树舍火车站。 铁五师二十三团修建的树舍火车站,海拔略低于龙场镇国有沙子坡林场滇黔铁路遗址。树舍火车站向东连 接罗盘地、乐居、梅花山火车站,线路里程大约只有金钟接轨方案的一半。

威宁自治县滇黔铁路、内昆铁路走向示意图(梅花山至红布沟为贵昆铁路)

(四)其他工程。观音岩大桥以西(起点观音 岩一号隧道) 至树舍的工程, 为铁七师修建。 1963年至1965年期间,铁七师攻克观音岩一、 二号隧道(小地名跛子沟附近)工程时,中国人民 *** 8704部队21连连长仇忠美等9人不幸遇难,埋葬在龙场镇青友村小地名军功坟处。 树舍以西至天生桥狮子口隧道(中途有老扒挪 块火车站),主要为铁五师和民工修建。1965年5月1日,铁五师(中国人民 *** 7659部队) 从云南河东站接铁一师向北铺轨, 年底铺到沙拉坪2号桥,1966年3月4 日与西南铁路工程局铺轨队在观音岩大桥(属威宁县龙场镇青友 村地界)接轨,全线通车,党中央、国务院电函祝贺。

(五)民工回忆。1960年,我父亲某某某是铁路民工, 负责从天生桥运物资到龙场镇河块公 社小地名王家水井处(树舍火车站附近)。 其时正在办食堂,粮食极度紧缺,工地每天只发给他几斤小豆, 他到龙场镇裸砂沟农户家找火和炊具煮吃。铁路动工,男女女都有,漫山遍野搭了简易的帐篷,也有的住在岩洞里。有几个夜晚, 找不到住宿的地方, 父亲同伙伴住宿在大森林里。 那时,没有现在先进的机械,搞的是人海战 术,施工工具是钢钎、大锤、铁镐等,整天整夜炮 声不断,几年时间,森林里的狼群等野兽不知跑哪里去了。到1961年时,由于民工饿了没有力气干活,只好陆陆续续地停工了。1962年起,为争一口气,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周恩来总理带队到苏联分次还清了所欠苏联的贷款和抗美援朝时购买武器的费用,龙场、金钟境内铁路修不成了!

四、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

(一)无法衡量的损失。 梅花山隧道实在神秘,“无法修建”, 当地干部、群众至今还对此津津乐道。可是,龙场镇国有沙子坡林场至金钟镇簸箩湾停建, 则引起了各种传闻。 有说是前苏联为中国修建的铁路,因苏联专家撤走而停建;有说这条铁路设计错误,参与设计的中国工程师总负责人被枪毙了…… 其实铁路停建的主要原因, 是国家经济极 度危机,舍弃了一些在建项目,把资金集中在重点项目上(比如研制原子弹,“大三线”建设等)。工程半途而废,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责任,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个人能够承担得起,要怪只能怪当时中国所处的国情和动荡的国际局势(有人担心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发生)。

(二)人员伤亡情况。 笔者统计因公殉职、因病病故安葬在烈士陵园的铁道兵和民工,共 117人,其中铁道兵49人,民工68 人(有几个不明 身份的烈士,并入民工)。 据网友披露,其实牺牲 的人远不止这么多,比如一位网友记载:“梅花山隧 道,牺牲了49 人。 ”受伤是常有的事。为了医治伤员,梅花山山王庙、龙场镇青友村猫猓组卫生地等处,搭建了密密麻麻的油毛毡房子。 笔者小时候到卫生地玩耍,经常捡到部队卫生员丢弃在大坑里的青霉素瓶子。

1、 龙场镇树舍烈士陵园共 66 人, 其中 8530 部队 13 人,约占 19.7%;民工 53 人,约占 80.3%,他们是:(1)8530 部队 13 人。杨树奎、李竹林(云南大姚人)、魏贤(云南昆明人)、环育华 (云南祥云人)、蒋周库(广西福钟人)、曾英云、朱 绍明(贵州贵阳人)、雷以志、范南辉(贵州遵义 人)、徐荣珍(贵州郎岱人)、万有伦(贵州开阳 人)、万学良(贵州黔西人)、周发昌(贵州安顺 人);(2)赫章民工 18 人。 陈文书、张永安、杨天 六、陈绍先、陈忠贤、罗成学、徐少荣、张忠荣、刘 少荣、王现伍、龙德祥、杨贵虎、许明正、王玉明、 杜少清、何孝明、文贵华、李锡武 ;(3)纳雍民工 14 人。 毛俊林、王成武、李从兴、冯少明、王瑞 银、王科珍、陈勝方、王义孝、尚德银、向福生、胡昌华、熊少周、季善志、路希知(纳雍民工二大队, 贵州大方人);(4)毕节民工 14 人。 代万发(民工 十二营,云南永善人)、蔡成贵、唐代发(民工一支 队,云南永善人)、何绍成、吴天成(毕节民工八 营,贵州水城人)、王瑞秀、鲍朝珍、张继珍、龙仕 淮、杨世华、吴甘林、金世光、赵忠祯、陈占清(毕 节民工七营,贵州毕节人);(5)大方民工 5 人。 周成友(贵州毕节人)、高克顺、陈先益、陈福昌、 李明秀;(6)其他 2 人。 吴有福(铁道兵 8503 团 2 营 12 连,云南文山州卯北县人)、余腊英(义亡重长)。

2、龙场镇津海村军功坟烈士陵园共 17 人, 他们是:无名氏一( *** )、无名氏二(中国人民 *** 8702 部队)、何永光(广西人)、陈汗明 (云南省富宁县北云区那安乡人)、赵士发(云南 省宣威人)、陈汗明(中国人民 *** 8505 部队 民工 2 营 12 连, 云南省富宁县博罗区那宁乡 人)、杨国华(贵州人)、何小发(贵州省威宁县观 风海镇人)、黄安宝(贵州省大方县青杠人)、杨绍明(贵州省大方县长春人)、李天华(贵州省大方 县八区人)、陈小双(贵州省威宁县么站区东山乡 人)、赵士登(贵州省威宁县板底区人)、朱二胖 (威宁县民工大队三中队, 贵州威宁县黑石公社 麻乍管理区人)、李长林、王明武、李少明(此三位烈士没有地址)。

3、龙场镇青友村军功坟烈士陵园,中国人民 *** 8704 部队 9 人,他们是:仇忠美(连长, 中国人民 *** 8704 部队 21 连连长, 江苏高 邮人,1963 年 8 月 18 日牺牲)、陶祥树(江苏南 京人,8 连班长)、刘正景(25 连战士,贵州施秉 人,1965 年 3 月 28 日牺牲)、 郭树申(一连战 士,湖南省长沙人,1965 年 3 月 28 日牺牲)、檽 承云(12 连战士, 贵州三惠县人,1965 年 4 月 13 日牺牲)、张楚强(23 连,湖南长沙人,1965 年 5 月 18 日牺牲);1965 年 8 月 18 日同日牺牲的 3 人:龙光文(21 连战士,贵州施秉人)、卢光明(21 连战士,贵州黄平人)、魏录成(21 连副班长,江苏南京人)。

4、梅花山烈士陵园 25人,其中中国人民解 放军 7662 部队 24 人:相统生、相通奎、王永孝、 王桂晔、唐文应、钟荣炳、张光明、翟秀全、杨世仁、肖隆全、罗祥永、唐道德、罗安文、刘元忠、刘 明福、李学忠、蒋达国、黄贵元、冯正松、邓树祥、 陈子章、邓忠德、饶洪喜、罗秀武;中国人民解放 军 8097 部队潘光才 1 人。

五、滇黔铁路、内昆铁路的历史功绩和启示

在今天的年轻人看来,60 年代的铁路建设, 算不了什么;威宁境内滇黔铁路、内昆铁路遗迹, 也没有多大价值。 但在那时的时代背景下,每一寸滇黔铁路、内昆铁路都是用血汗铸就的,是人间奇迹。 只是,当时中华大地发生的奇迹太多太多,掩盖了在乌蒙山区修建的滇黔铁路、内昆铁路奇迹。滇黔铁路、内昆铁路与成昆铁路建设的意义一样重要。

*** 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 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它 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 ”身处乌蒙腹地的威宁,滇黔铁路(后称贵昆铁路)、内昆铁路的开通, 打开了联系外界的大门, 从此走上快速发展、脱贫致富的道路———我们怎能不铭记家乡这段辉煌的历史?

2014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 *** 发表 2015 年新年贺词:“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滇黔铁路、内 昆铁路的修建者,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英雄。 铁道兵“逢山凿路、遇水架桥”,“为有牺牲多 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 礴力量。

今天的青年一代,相对而言,缺乏的是吃苦 耐劳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红色精神和国家、民族情怀。 青年一代唯有认真了解、反思威宁铁路建设史上的这段辛酸往事,才能感知幸福确实来之不易,才会珍惜当下的生活,也才会觉得:我们所做的工作,与先辈们比起来,哪叫什么苦和累?

主要参考资料:

1.《滇黔铁路加速修建 昆明至宣威段就要 铺轨》,1960 年 2 月 11 日新民晚报;

2.《西南铁路大会战回忆录》,彭光全,《毕节春秋》2020 年第 2 期;

3.《支援三线建设的回顾》,六盘水市建委朱启雪;

4.《闽滇铁路滇黔段动工》, 人民日报 1958 年 7 月 26 日;

5.《铁道兵重要铁路干线:贵昆铁路(中)》, 梅梓祥;

6.刘洪浩:《父亲的山——梅花山》;

7. 刘林林:《铁道兵五师二十三团的光辉 历程》《贵昆铁路——铁道兵竖起的一座丰碑! 》 《铁五师子弟难忘“贵昆线” 》;

8.丁目:纪录片《铁色乌蒙》;

9.《国家记忆》,中央电视台 2017 年 9 月 13 日《大三线》系列第三集《秘筑铁路》,理论文献审字(2017)第 12 号;

10.《纪念成昆线牺牲的 1304 名铁道兵官 兵》,林建军;

11.《您是铁道兵哪个师的? 您知道您所在部队的历史吗? 》,董跃;

12. 纪录片:《1958 年赫鲁晓夫秘密访华的 背后》;

13.《毕节“三线”建设概述》,彭恩泉,《毕节 春秋》2019 年第 3 期;

14.廖娟:《徒步跨越半个世纪的老贵昆铁路 威宁段》,乌蒙史话 2017 年第 4 期;

15.网友滇山黔水:《有条“退休”的铁路,半 个世纪都是云贵两省的唯一大通道》《西南曾有 一个铁路项目“烂尾”,多个县受影响,有你家乡吗? 》;

16.历史文献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

17. 中华铁道网通讯员周安才:《铁道兵精神是“三线建设”遗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8.《凿通梅花山隧道,牺牲 64 名战友——— 我当铁道兵参建贵昆、成昆铁路》,老聂讲故事, 何于忠讲述;

19.《内昆铁路》,国搜百科;

20.《内昆铁路》,百度百科;

21.《寻找梅花山隧道建设牺牲的烈士》, 张年先、 彭康,贵州六盘水网;

22.《中铁十五局医院(铁道兵第五师医院)——云南篇》,赵良勇,军旅警营;

23. 宣威档案:《你坐过宣威至六盘水那趟 逢站就停的火车吗?一组图片唤起记忆》;

24.《数学家华罗庚亲临贵州测算的这条铁 路隧道,为什么退出历史舞台? 》,网友“大展黔 途”;

25.《乌蒙行首站:梅花山》,网友“西南铁 路”;

26.《六盘水三线建设大事年表》;

27.《苏联撤走专家的前前后后》,刘晓;

28.《苏联专家撤华前的真实情况》《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沈志华;

29.《中国工业化进程与 50 年代苏联在华援建“156 项工程”始末》,网友“现代毛诗左 传”;

30.《当年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项目》,网 友“一带一路金融工程”;

31.《百年凝梦圆 铁龙越乌蒙——回顾内昆铁路史》,网友“蛮子”,天涯杂谈;

32.《铁道兵开山劈路修贵昆铁路, 华罗庚 亲临现场致辞》《铁道兵重要铁路干线——贵昆 铁路(上)》,网友“吟月白鸽”。

重要走访了解人员:(略,不便公开)。

更多威宁高铁规划图,威宁高铁规划路线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