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怎么评价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怎么评价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讲的是什么)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怎么评价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讲的是什么)

今年也39了。前前后后看《天道》多少遍记不清了,可以说《天道》里的灵魂人物丁元英,对我的影响极大极大。看过天道之后,后来从网上买了原著以收藏。电视剧也早就down好在硬盘里,啥时想看就打开看。

一直到现在,为了能参透《天道》里的“天道”,苦苦参悟。但到现在也其实还是一知半解。如果论它的现实意义,那其实引用剧中(我不想再区分小说与电视剧的区别,一个是台词与小说几乎完全一致,另一个是就算有不一致的地方,也基本可忽略不影响主题,最后一个也是我对王志文等所有演员演技的认可)丁元英”无所用,无所不用“来形容。而题主的答案自然也在小说中。现在就摘抄下来并重新品读、梳理一下,当然之后是我试着用的我理解去解释,但我不并认为我的理解或解释就是对的,其实我一直特别希望能有高人指点我的迷惑。

原文摘抄如下:

忽然问他:“你整天关在屋里受得了吗?就什么都不干吗?” 丁元英说:“上网,学习,什么都看看。”芮小丹问:“研究什么?” 丁元英说:“谈不上研究,关注而已,对文化属性感兴趣。” 芮小丹问:“文化属性?没听过这个词,这个很重要吗?” 丁元英说:“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芮小丹问:“什么是强势文化?什么又是弱势文化?” 丁元英说:“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强势文化在武学上被称为“秘笈”,而弱势文化由于易学、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种。” 芮小丹把烟灰缸往他跟前推了推,免得他弹烟灰时落到旁边的食物上,说:“还是有学问的人会骂人,真尖刻。从字面上能理解一点,但知道又如何,怎么用呢?” 丁元英说:“无所用,无所不用。” 芮小丹说:“无所用,活个明白也行。无所不用呢?举个例子。” 丁元英想了一会儿,举例说:“比如说文化产业,文学、影视是扒拉灵魂的艺术,如果文学、影视的创作能绿色更高思维空间的文化密码,那么它的功效就是启迪人的觉悟、震撼人的灵魂,这就是众生所需,就是功德、市场、名利,精神拯救的暴利与 *** 麻醉的暴利完全等值,而且不必像 *** 那样耍花招,没有心理成本和法律风险。” 芮小丹笑笑说:“那个我没看出来,倒是越看你越像个精装歹徒。” 丁元英说:“那个暴利不是由我决定的,是由人的主决定的,主让众生把他口袋里的钱掏出来,由不得他不掏,因为不是我让人有了灵,是上帝。” 芮小丹说:“你信主?” 丁元英说:“没有主,主义、主意从哪儿来?主无处不在,简单地说,支配人的价值取舍行为的那个东西就是主,就是文化属性。” “不可思议。”芮小丹想了想,说:“比如一个心理素质非常稳定的死囚,如果知道了他头脑里的主,现在需要让他开口说话,有可能吗?” 丁元英说:“理论上讲只要判断正确就有可能,但在判断的实践上通常会有错误,所以可能的概率取决于错误的大小。” 芮小丹说,“今天差点打死我的那个人已经够判十次死刑了,常规的审讯已经根本不起作用,我能让他开口吗?”接着,她把王明阳的情况向丁元英介绍了一遍。 丁元英沉思了一会儿,说:“这个人需要一个句号,你可以帮他画一个。” 芮小丹问:“句号是什么?” “灵魂归宿感。”丁元英解释说:“这是人性本能的需要,是人性,你帮他找块干净的地方归宿灵魂,他需要的不是忏悔,而是一个可以忏悔的理由。” 芮小丹问:“如果他不需要呢?” 丁元英说:“文明对于不能以人字来界定的人无能为力。” “有道理。”芮小丹点点头,接着问,“那具体我该怎么做呢?” 丁元英又沉思了一会儿,说:“你至少需要3天的准备时间。”

以上为原文。

为了不影响我本人的解释逻辑,也不至于让我自己说乱,我把我的理解和要说的每个问题前都加一个序号,以便于理解:

1、题主所问的现实意义。

用最通俗的话其实可以描述为“这本书讲的这些东西让人看了有什么用?” 刚才我说”题主的答案自然也在小说中“。这个答案我认为在原文中披露的”举个例子“中的所谓“无所不用”,也即“用处”有二:

(1)原文中举例显性提到的文化产业。(2)原文中不是用举例的方式非显性的提到的、用于帮助芮小丹成功审判王阳明的策略。

当然,这只是就我引用的这段原文中所提到的所谓“现实意义”,其实,在书中整个的大脉络中,所有的小说中的“现实”其实都可以理解为“现实意义”,大大小小有很多。大的例如,丁利用用无名众生的“弱势文化”,把股市当成提款机;又例如王庙村扶贫的整个“神话”的商业案例。小的包括但不限于 丁在书写王庙村“神话”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例如如何组织一个会议,如何确定每件事的先后顺序,资源如何协调(包括由谁来干什么,什么时间完成,在哪里完成、完成结果是什么 怎么完成5W1H)(注:5w1h: who when where what why how)。等等。

2、我认为的现实意义补充:

我个人理解,其实从狭义上的“现实意义”就是 1 所述的那些,用稍微市井一点的话讲,就是功利主义。但从广义上讲,我认为小说的现实意义还应包括对读者开智这一层面。而这也正是“无所用”故“无所不用”。用原文中肖亚文对小丹的对话:

芮小丹说:“仅仅是认识有什么意义?你总得为点什么。”

肖亚文说:“认识这个人就是开了一扇窗户,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能让你思考、觉悟,这已经够了。其它还有很多,比如机会、帮助,我不确定。这个在一般人看来可能不重要,但我知道这个人很重要。”

”总得为点什么“其实就是世俗的现实意义。但亚文所说的前半句也即我要表达的”无所用“,后半句即”无所不用“,"比如机会、帮助”。但,无所用即“能让你思考、觉悟,这已经够了”。说的多好,这还不够吗?如果不够好,那么正应了书中所说:

丁元英说:“晚辈以为,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这是一个沉积了几千年的文化属性问题,非几次新文化运动就能开悟。晚辈无意评说道法,只在已经缘起的事情里顺水推舟,借英雄好汉的嗓子喊上两声,至少不违天道朝纲。”

小说给了你觉悟,让你思考,后边”现实意义“层面的事,就要靠自己,我认为,其实这已经够了。

3、 关于 “ 是否真的存在丁元英这类的人?之我见

(1)也许有,也许没有。但至少,小说中存在,那么小说的真正作者,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或许就是这样的人物。(参阅:缠中说禅相关资料)

(2)有也好,没有也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看了这部小说,思考了吗?开悟了吗?如果你思考了,开悟了,或者正在思考,正在开悟,这难道不够吗?或许,做为一个男人,没准哪个读者也会成为丁元英(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一分痞气),或许,你成为了另外一个版本的丁元英(N分+N分+N分+N分+N....=10)。呵呵

4、丁元英这种高人是否会真的避世,避世之人是否会真的得到人们的欣赏 ?之我见:

这个问题其实是对“避世”问题的讨论。

(1)先说第一个问题,“丁元英这种高人是否会真的避世?”

高人避世,古已有之。陶渊明有: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元代马致远有:

利名歇,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便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

古往今来,不论其物质生活是否有保障,保障程度如何,避世的还是大有人在。所以丁元英避世丝毫不见怪,他的避世也是可以理解的,其理由也与古人无二:

丁元英沉默了许久,说:“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总有一种自卑感,老是格格不入,就想找个地儿一个人呆着,没有主义,也没观念冲突,相互之间谁都不妨碍。过去做不到,现在有了俩钱儿,有可能了。”

....

韩楚风

说:“其实哪个不想清静?可周围所有的一切都推着你随波逐流,根本就由不得自己。仔细想想,北京这么大个都市还真找不着个犄角旮旯能养养神。”

丁元英说:“北京像个淘金场,个个都觉着自己是龙胎凤种,太闹了。”

读书人多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胸怀天下苍生,但也深对社会积弊叹无奈。唯有独处自我、以求清静自在。李白就曾多次入仕又多次下野,一生在文人的浪漫主义用世情怀与污浊现世的失望与无奈中徘徊而不得清静。小说中,丁元英所说的”对传统文化的自卑感“ ,我个人理解是” 对传统文化的不能苟同,恨不能当个小市民”的大爱情怀与个人无法随波逐浪的无奈。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我也改不了自己融入这个世界,只好找个清静地方呆着算了,谁也不招谁也不惹,没有主义冲突,其避世情结是完全可以被理解的。

(2)避世之人是否会真的得到人们的欣赏?之我见

这真的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问题,哲学问题。到现在为止,有正确答案吗?我们的教科书中或许有,或者如果这篇小说放入教科书,他一定有正确答案,那就是,避世是消极的,是不被主流价值观所推崇的。我们应该积极的面对社会问题,尽力去推动社会进步,让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但从哲学角度,我认为不存在所谓的积极和消极。积与消,是不适合哲学层面的。例如,我们努力积极的改变这个社会,从吃不上到吃不饱,从吃不饱到吃饱,从吃饱到吃好,从吃好又到吃不放心,住也是如此。现实无不如此。那么,积极的努力的结果也有不健康,不安全,不快乐。是对呢还是错呢?有对错之分么?又例如,有了网络,我们方便了,沟通,购物,这是人类积极改变技术的成果,但是我们快乐吗?我们真的需要这么高的效率吗?我们也不难发现,我们失去了信息安全,电话遭到各种骚扰甚至被监听等等。这是积极的结果还是消极的结果呢?

富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兼济也好,不兼济也罢,独善也好,不独善也罢,都是一种选择。谁又能说你的选择是对的,别人的选择一定是错的呢?生命的本来,首先是维持生命本身的存续,至于意义,说起来真是玄之又玄。

更多怎么评价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讲的是什么)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