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2018年7月24日
今天,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洪泉沟村我四姨家温暖的小院,我们一家人在最热的时候来到了火海般的开封,下午六点半到达时,温度依然为37度。
KEN前一天通过“爱彼迎”定好的房间在开封老城区,位于晋安路上的一个崭新的高层住宅。房东在这里拥有7套房源,他在楼下接我们,热情地领着我们参观位于11楼的精致一房一厅。
这里装修简洁、舒适,设施非常实用,洗衣机、冰箱齐全,衣柜里挂着足够的衣架,洗衣机旁放着洗衣液和洗衣粉,橱柜里摆着一应俱全的调味品。房费一个晚上160元。
我们非常喜欢这间公寓,因为它不像我们之前在成都、长沙和其它一些城市短租的房子,充满粉色幻想和罗曼蒂克的女房东喜欢在里面塞满华而不实的轻纱和珠串,却偏偏没有我们最需要的晾衣架和洗衣液。
把我们从郑州送到开封的表姐和表姐夫邀请我们在晋安路上的黄家老店吃著名的开封灌汤包。表姐夫点了荤、素和蟹黄三种不同风味的灌汤包,还有一大桌让人眼花缭乱的凉菜、热菜和这里的招牌菜生汆丸子汤。
(开封著名的黄家老店的蟹黄灌汤包)(开封黄家老店的灌汤包,请客的河南亲戚豪爽地点了10笼)吃完晚饭,依依不舍告别了一直送我们到开封的四姨和表姐、姐夫后,我们沿着晋安路散步,被烈日烘烤了一天的马路蒸发着烫人的空气,让我们头昏脑涨。
我开始怀念刚刚离开的红泉沟村我四姨家的小院,那里的夜晚凉风习习,虫子叫声织成一片宽广的网。
豌豆睡熟后,我和KEN经常在深夜沿着村里曲曲折折的小路散步,四外完全没有路灯光,半个月亮像亮晶晶的桔子,明亮的月光仿佛轻纱笼罩着乡间小路。我们走过沙沙作响的玉米地、一个膻味刺鼻的羊圈和一个在院子里吊床上听豫剧的光膀子男人......
我们一个月的漫长旅行已经到了第二站,离开了如诗如画的乡村,来到了塞满噪音和尾气的都市。
开封满大街都是我第一次见到的三轮电动车,前后两排,前面是司机位,后面可以坐一个人或两个人,经常看到一家老少人快乐地坐在里面,倏忽飘过。
(开封满大街跑着这样的三轮电单车)(开封满大街跑着这样的三轮电单车)我很奇怪,这么古老的城市路边却没有大树,而只有一些气若游丝的小槐树,完全没有阴凉。我在晋安路上只看到一棵两人才能合抱的古杨树,它孤独突兀地立着。我不敢想象白天走在这条路上会被炙烤成怎样的肉干?
和其它城市不同,在最中心的开封老城区依然遍布七八十年代建造的三层-六层的旧旧家属楼,看来,疯狂的房地产商还没有来得及对开封的旧房子下手。
2018年7月25日
今天,开封最高温度39度,我起床时KEN和豌豆依然在酣睡。上午九点,我打着伞,鼓起勇气下楼去买早餐。
小区里一群带孩子的老太太们全都躲在大楼一角窄窄的阴影下,她们拼命挥舞着扇子,大家都在说:“这几天热死人!”
在没有任何遮阴的光秃秃的晋安路上,骑电动车的人们从头到脚全副武装,戴宽沿太阳帽、口罩、披面纱、穿着五颜六色的长袖防晒衣。
和深圳“摩拜”单车一统天下相比,开封的共享单车基本是“哈啰”的世界,马路上都是骑蓝色Hellobike共享单车和Hellobike共享电动车的人们,虽然偶尔能看到OFO小黄车东倒西歪地停在路边,但是我没有看到一个骑小黄车的人。“摩拜”在开封处于极端劣势,我只零星看到几辆“摩拜”孤单地停在路边,却没有看到一个人骑它。
我在白花花的太阳下绝望地走着,脸被晒得发烫。以美食著称的开封似乎非常不重视早餐,整条大街上都没有卖早餐的路边摊,我路过的几家餐馆都是从11:00开始卖午餐。
我只好在一个小摊随便买了三个里面夹着大量青辣椒丝的灵宝肉夹馍和两杯豆浆,落荒而逃。
今天,没有勇气冲进火海里游玩的我们一家人基本窝在房间里,吹着26度的空调,豌豆写英语和语文暑假作业,我处理工作,打着地动山摇呼噜的KEN一口气睡到12:30。
中午,我深吸一口气,拉着豌豆冲下楼,在离小区最近的小餐馆潦草吃了一碗除了麻味没有一点香味的四川燃面,除了这一次短暂的外出,整个白天,我们哪里都没有去。
我们上网查了资料,开封有很多著名的夜市,其中,鼓楼夜市主要是游人去的,而本地人最爱去的是西司夜市。
很巧的是,我们住的公寓离西司夜市只有一公里多。我们耐心等到晚上八点,才慢慢步行去夜市。
高温炙烤了一天,大街上依然蒸腾着滚烫的空气,此时,温度终于缓缓降到34度。顶着一片片尖利炸响的蝉鸣,我们来到了一段城墙边,明显看得出,其中只有一小段是真正的古城墙,大部分城墙都是崭新修复的。
开封有璀璨的历史,夏朝、战国的魏,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以及金朝都在开封定都。
可是,让我们很痛心的是,八朝古都开封的古迹基本都被毁掉了,除了某些地段小规模残存或者仿造的城墙,开封没有保留下相对完整的城墙,开封的十大景点基本都是后来人工仿造的,这样被复制的“古城”,我们根本不想去看。
开封这座本该由于深厚的历史沉淀而璀璨耀眼的城市,却被抹去了几乎全部的历史记忆而变得黯淡无光。走在这个基本没有城墙,绝大部分古迹和老房子、胡同都被毁掉的城市,我和KEN都心情沉重。
(夜色下流光溢彩的开封大梁门)这一年,我们一家背包行走的的脚步永远追不上推土机疯狂的速度,从2017年8月的成都之行开始,我开始越来越厌倦在各个城市间的行走,我们看到的都是美好的古迹和从前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被毁掉后一模一样的麦当劳、肯德基和玻璃幕墙包裹下的摩天大楼、巨大空洞的城市广场。
于是,我们只有寄情于每个城市还没有被完全毁掉的林林总总美食了。
开封西司夜市没有南宁的中山路夜市规模宏大,也没有遵义的捞沙巷夜市人声喧腾,西司夜市基本处于无序管理的状态,无数歪歪扭扭的摊子在丁角街散乱地一路排开。据说,夜市上最有名的是开封灌汤包、焖烤羊肉、炒凉粉。
很多家小摊都标榜这里有最正宗的开封灌汤包,我们并不知道哪家味道最好,随便选了一家坐下,点了两笼肉包,15元一笼。只等了几分钟,热气喧腾的包子就上桌了。
和我们第一天吃的名气很大的黄家老店灌汤包相比,开封夜市小摊上的小笼包水准更高出几层。它出锅后十来秒就热气腾腾地上桌,半透明的包子皮非常薄,肉馅坠坠地沉下去,我轻轻咬开细密的包子褶,小心地吸吮着里面鲜香微烫的汁水,满口都是缭绕的美。必须承认,开封灌汤包名不虚传。
(开封西司夜市上口味上乘的灌汤包,15元一笼)(开封西司夜市)(开封西司夜市)(开封西司夜市)(开封西司夜市)(开封西司夜市)(开封西司夜市)(开封西司夜市)(开封西司夜市)(开封西司夜市)(开封西司夜市)(开封西司夜市)(开封西司夜市)(开封西司夜市)(开封西司夜市)(开封西司夜市)我们桌子旁小贩们穿梭不停,她们向大汗淋漓的食客恰到好处地推销着10元一碗的老酸奶、王老吉或者老冰棍。我们点了两碗老酸奶,粘稠酸甜,味道非常好。
西司夜市上的尚记烘焖羊肉也非常有名,羊肉串不是在烤架上烤出来的,而是用回形针穿起铁签子,一个个挂在烤炉里烘焖出来的,所以肉串口感比传统的烤羊肉串更细嫩、柔软。焖烤羊肉串6元一串,两笼包子下肚后的我们又要了5串烘焖羊肉,在渐渐升起来的凉凉晚风里慢慢品尝。
(尚记烘焖羊肉)(6元一串的尚记烘焖羊肉串)西司夜市紧挨着包公湖,吃撑了的我们沿着包公湖慢慢行走,湖边五颜六色刺眼的的LED小灯让我的眼睛很不舒服。湖旁摆满小桌,开封本地人一边吃着烤酸奶、喝着鲜榨果汁,光着膀子的男人们大笑着坐在湖边享受着酷暑之后难得的清凉。环湖一圈,本应寸土寸金的宝地还在沉睡,遍布六十年代风格的三层旧旧家属楼。
(开封包公湖畔遍布旧旧的三层小楼)(开封包公湖畔遍布旧旧的三层小楼)(开封包公湖)我们沿着包公湖整整走了一圈,下午没有睡觉的豌豆打着大大的哈欠,走回我们的公寓,已经23:30,我的脚已经疼了。
2018年7月26日
既然古迹基本被拆毁,我们只能寄希望在博物馆里能看到被局部保留的古老开封。
今天上午,我们打“滴滴”来到开封博物馆。一下车,我完全震惊了:一个土黄色崭新庞大的建筑周围是广大无边的黄色石子铺地,整座博物馆外基本没有一棵能够遮阴的树!
34度高温,我们打着遮阳伞走在毒辣的太阳下,入口还在很遥远的地方。豌豆气喘吁吁地说:“妈妈,这里就像是沙漠一样。”
(室外没有一丁点树荫还铺着黄色石子的开封博物馆新馆)开封博物馆老馆在包公湖旁,那里已经停止使用。这里是今年三月才开馆的新馆,展厅里还弥漫着让我胸口发闷的甲醛味道。一个个穿黑衣服的保安在我们身后巡逻,紧紧盯着参观者的一举一动,让人非常压抑。
博物馆的设计非常不人性化,除了扶手电梯旁有少量座椅,诺大的博物馆一楼没有任何座椅,走得筋疲力尽的我刚刚在台阶上坐下来休息了两分钟,就被穿黑衣的女保安阻止了。
(开封博物馆一楼仅有非常少量的座椅可以休息)(走累的参观者只能坐在台阶上)(博物馆展厅里一直有穿着黑衣的保安紧紧盯着参观者的一举一动)据说,开封博物馆收藏了一些国宝级的镇馆之宝,但是,这里的文物说明牌却潦草敷衍,就像一个漫不经心的小学生作业:上面只有文物的名称和含糊的朝代,没有出土地,出土日期和文物被考证出的大概年份。
和我们2017年7月去的馆藏丰富、治学严谨的甘肃省博物馆相比,开封博物馆对文物的研究和考证工作几乎是一片荒凉。
(开封博物馆展品)(开封博物馆展品)(博物馆文物介绍牌上的文字少得可怜)(只有老照片几乎没有实物的博物馆老开封展厅)现实中的开封城里老屋、小巷和古迹已经被无情地毁掉,而博物馆一个专门展厅里呈现出的老开封生活也非常苍白,只有一些西方传教士留下的老照片和一些不许游人靠近的现代人的雕塑作品。
我们在博物馆二楼终于找到了长椅休息,KEN去洗手间的时候发现几个保安聚在“严禁吸烟”的牌子下肆无忌惮地抽烟。当他走出来时,又听到一个保安地动山摇地和保洁阿姨吵架,整个二楼都能听到他愤怒的吼声。
这个博物馆基本没有自己的文创产品,唯一有的竟然是在帆布袋子上印着《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和《红色娘子军》的版画作品。一个本应以文化输出为己任的博物馆怎么能以一个疯狂毁掉文化的时代里的符号来开发文创产品呢?
(让我吃惊的是,开封博物馆销售这样的文创产品)我们一家人走出这座外观仿佛是埃及法老陵墓的博物馆时已经快到闭馆时间,层层灰色云雾下太阳已经收起 *** ,我们走在黄沙般的石子路上没有上午刚到来时那么痛苦了,我和KEN都心情低落,一句话也不想说。
2018年7月27日
我们在开封只住了三个晚上就匆匆离开了,来之前,我对这座八朝古都美好热烈的期待如今都变成了隔夜的蛋糕。我们只有安慰自己,或许,下一座古城洛阳会有不一样的精彩等待着我们。
就像从前无数次离开“爱彼迎”短租的公寓一样,我们在12:00退房前,都会把房间恢复原样并收拾打扫得一尘不染。在“爱彼迎”网站上,我们的每一个房东对我们的评价都惊人地一致:“他们一家人总会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再离开。”
前往洛阳的火车19:37发车,为了在酷暑中消磨漫长的下午,我们在附近找了一家快捷酒店,在那里静静休息。
在烈日下,KEN用他刚刚注册的Hellobike驮着我的大背包,我紧紧拉着豌豆的小手,走了几百米,转移到下一家酒店。
(开封晋安路上的一个非常低调的家庭饺子馆)(15元一份皮薄馅大的韭菜猪肉馅饺子,鲜美莫名)下午五点,我们在晋安路上一家很小的家庭饺子馆里吃晚餐,小馆子简单到招牌就是一个“饺子馆”,它是八十年代的旧家属楼里的一套房子改造的,里面简洁干净,只有三张实木桌,店里是抱着孙子的老太太和一个瘦瘦高高的小伙子。
我们点了三份饺子,两份韭菜猪肉、一份茴香猪肉,每份饺子20个,15元。
让我开心的是,饺子肥大饱满,在铺租昂贵的深圳,饺子馆里根本看不到这么大个头的饺子。更惊喜的是,饺子馅醇厚丰富,尤其是韭菜味道非常浓郁热烈。这与我童年记忆中爸爸包的小肥猪一样皮薄馅大的饺子一模一样。
豌豆一口气吃了七个大饺子,三盘醇香肥美的饺子仿佛特地为了安慰在开封行走几天不停失望和伤心的我们。
我们和小伙子聊天后才知道,这家小饺子馆刚刚开业,他妈妈从前就是厨师,退休后在带孙子之余,包包饺子消磨时间。
(我们告别开封前看到这轮彤红硕大的夕阳)(完全没有游客、空空荡荡的开封北站)下午六点,路边,一个老先生正在卖摆在大竹匾里堆成山的北方老面馒头,只要5毛一个。我买了两个后,我们一家人坐“滴滴”前往开封北站。
因为今天有淡淡的雾霾,夕阳呈现出让人惊叹的红色,它又大又圆,低低地悬挂在西边天幕,安静、壮美而诗意,忽左忽右,在车窗外紧紧跟随着我们。
我久久地盯着这轮很难见到的彤红夕阳,感动又感伤,这轮红色的落日会永远镶嵌在我开封行走的记忆末端,就像一个戛然而止的红色句号。
(全文完)
(本文图片为原创,图片拍摄:KEN)
---------------------
喜马拉雅FM: 微型法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