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我们积极引领(我在 引领下),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我们积极引领(我在 引领下)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我们积极引领(我在 引领下)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中科院受体结构与功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华强是一个真诚的人。

他的爱国之心是真诚的:在面对回归美国实验室优渥的生活,还是留在上海的实验室奋斗时,徐华强说“中国的学生更需要我”,便毅然全职回国。

他的科研之志是真诚的:从核反应堆专业到结构生物学,从跨国公司的高级资深研究员到基础研究实验室,徐华强始终坚守在生命科学领域探索的初心。

他的言传身教也是真诚的:徐华强一直告诉学生们要充满对科学的好奇,更要拥有不畏挫折、坚持不懈的毅力,他的一批学生已经成长为课题组长。

过去的20多年科研生涯中,在《细胞》《自然》《科学》三大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32篇,论文被他引超30000次,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高被引学者”,这位国际顶尖科学家却说:“我是中国这个时代的幸运儿,不仅踩准了时代的节拍,更得到了从国家到上海、从中科院到研究所各种平台的支持。”

“中国人能做出国际上最好的药”

2018年,徐华强又一次面临抉择。一方面是他在美国Van Andel研究所已经工作了17年的实验室,需要徐华强放弃在中国的科研工作,回到美国进行全职工作;另一方面是他在2010年回国后在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建立的实验室,徐华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究竟何去何从?这道选择题的答案还要追溯到20年前。

2002年,徐华强在日内瓦的一个国际会议上结识了来自上海药物所从事药物设计工作、后来成为中科院院士的蒋华良研究员。此时的徐华强刚刚在Van Andel研究所组建了实验室,意气风发,但对国内科研情况知之甚少。后来,蒋华良的一位学生来徐华强的实验室学习,告诉他中国发展很快,应该去亲眼看一看,勾起了徐华强的兴趣。

2008年,徐华强回到国内,亲眼目睹、亲身感受了国内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之势,让他怦然心动。在蒋华良的力邀之下,徐华强推动上海药物所与Van Andel研究所于2009年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建联合实验室。

10多年间,徐华强在上海药物所建立的上海药物研究所药靶中心、中科院受体结构与功能重点实验室不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还培育了一批中国结构生物学的科研人才。

“最终让我选择留在中国的是学生。”每当徐华强提起那次选择,总会说到这个关键因素,“在美国的实验室里,即使我离开了,也有接班人可以持续工作。但中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正在攀登的阶段,中国的实验室正是发展的关键期,中国的学生更需要我。”2019年,徐华强毅然决然全职回国。

而在徐华强的内心深处,还有一个更加雄心勃勃的理由。“中国人能做出国际上最好的药,我们要有引领世界、敢做敢为的自信。”徐华强说,在国内的实验室里,他能够从绿色生命科学的基础原理出发,跳出传统药物研发的框架,创新药物设计思路,“从底层开始,遵循基础逻辑,一步步向前推进,中间不掉链子,就是改变目前十个新药开发九个失败的问题”。

在深耕基础研究领域多年之后,徐华强的团队主导解析了30多种与神经、免疫和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的GPCR结构,为这些疾病的药物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如今,他正努力将基础科学成果演化为临床药物。目前,他参与和主导的3个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药物研发进展顺利。其中,治疗脂肪性肝炎候选新药CS0159分别在美国(2021年)和中国(2022年)获批临床。该药物从靶点研究到药物设计,皆由徐华强团队及其合作团队完成,是一个颇具发展潜力的原创新药。

“自己更爱好科学研究”

徐华强踏上结构生命科学研究之路颇有戏剧性。高考进入清华大学时,他被分配到核反应堆专业。那时,徐华强问自己:“建设核电站是自己想追寻的事业吗?”反观内心,他清楚意识到,“自己更爱好科学研究,而非工程技术”。

当徐华强本科快毕业时,恰逢清华建立了生物系。于是,徐华强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生物系生物物理专业的研究生,成为该系恢复后的第一届研究生。硕士毕业时,他申请到去美国杜克大学植物遗传系攻读博士的机会,还是因为科研的爱好,从原来的基因枪研制转到了酵母基因转录调节,用了五年半才拿到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徐华强决定将自己喜爱的物理与遗传学结合起来,从事结构生物学的研究。当时,结构生物学正在兴起,他选择去麻省理工学院,跟随卡尔·帕博教授做科研。在博士后研究工作完成后,却选择了葛兰素·史克公司,成为结构生物学研究团队中的一员,并很快晋升到高级资深研究员。而就在大家都觉得徐华强一帆风顺时,他又做了一个重磅的决定,在2002年离开企业回到学术界,到Van Andel研究所建立自己的实验室。

正是对于科研的热爱引导着徐华强一次次变道,也让他一次次感受到科研发现的乐趣。2014年,他与国内学者合作解析了调控水稻分蘖和株型的独脚金内酯受体D14,以及D14和配体GR24复合物等结构,阐明了D14催化酶活性与独脚金内酯信号通路的关系,为独脚金内酯信号通路分子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该成果入选“201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15年,徐华强领衔由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10多家研究机构28个实验室的60余名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世界上最强X射线激光(XFEL),首次解析了视紫红质与阻遏蛋白完整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决了GPCR转导阻遏蛋白信号通路机理的世界级科学难题,同时为开发选择性更高的药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该成果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201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徐华强也因此项成果得2016年的“国际蛋白质学会Hans Neurath奖”和“药明康德生命化学杰出成就奖”。

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成长

中科院药物所研究员、课题组长尹万超是徐华强的学生,从2011年进入徐华强的课题组到2017年博士毕业,8年里始终围绕GPCR复合物解析进行科研。“徐老师总是告诉我们,科学研究要保持好奇心,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生搬硬套;同时还要有坚持不懈的态度,失败多次不要紧,重要的是有再战的勇气。”尹万超说,如今他正在把徐华强的这种科学精神带到自己的课题组。

让尹万超印象深刻的是,当新冠疫情出现时,徐华强召集了科研团队,要求所有人停下手上的工作,全力投入新冠相关的科研中。2020年徐华强带领团队奋战一线,联合合作单位经过46天的日夜奋战,成功解析新冠肺炎病毒RNA复制酶单独结构以及结合RNA和抑制剂瑞德西韦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阐述瑞德西韦等核苷类药物抗病毒的精细机制。

冷冻电镜局部构造

2021年底,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全球肆意传播,徐华强又带领团队日以继夜开展研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迅速解析奥密克戎 BA.1变异株刺突蛋白以及结合人源受体ACE2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揭示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迅速和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并攻克了BA.1变异株刺突蛋白与特异性治疗抗体JMB2002的结构,阐述了抗体JMB2002具有广谱抗新冠病毒的分子机制。

2022年3月中旬,上海新冠疫情形势严峻,他和团队一起主动要求封控在园区,针对感染上海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BA.2变异株,徐华强研究员领衔团队在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解析BA.2变异株刺突蛋白结合人源受体ACE2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并从结构上解释了初代疫苗引起的抗Omicron变异株的免疫保护机制,为提倡尽快尽早进行第三针新冠疫苗全员接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些研究成果第一时间公布以便全世界共享结构,为人类抗击疫情的药物研发提供重要基石。而徐华强在疫情中挺身而出的科学家担当,更是给学生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如今,在徐华强培养的学生中,蒋轶、尹万超已成长为课题组长,一批90后学生以第一作者在CNS上发文,29岁的庄友文在今年入选了“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是年龄最小的当选者;26岁的段佳获被誉为华人生命科学领域在读博士最高奖项“吴瑞奖”。

“上海科技”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企业及专家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

作者:耿挺

更多我们积极引领(我在 引领下)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