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经历上海出城公路拥堵的时候,看着近处挨挨挤挤的各型车辆和远处望不到尽头的车灯形成的红色长龙,心里想:这就是年年小长假时新闻报道的大都市的堵车呀,如今我也参与其中了!
上海城里有那么多人要出城回家或出游啊!而我们是要出发前往吕四渔港。
有两处堵得厉害:一处是向东的出城路与外环高速交汇处,堵了有五公里长,停在路边有许多大货车都载着集装箱要运往全球最大集装箱全自动化码头——上海洋山深水港;还有一处是上海市区至崇明岛的越江隧道,因为有多辆车爆胎,隧道的堵车绵延了10公里长,好在处理事故效率挺高,车队很快就开始挪动,然后车速就渐渐快起来了。
在暮色中,我们出了崇明越江通道后,就上了长兴岛与崇明岛之间的长江大桥。只可惜夜色苍茫,看不到大桥的壮观美景。
这上海长江隧桥是多么声名赫赫啊!上海长江大桥、上海长江隧道统称为上海长江隧桥,又称崇明越江通道、沪崇通道工程,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隧桥结合工程。
只好安慰自己:我已经在大桥上真真实实地走过了。在夜色中又跨过崇启大桥后我们终于到达了启东。
吕四短暂的停留,一扫我路途的奔波劳累,给我这长居内陆的人留下了深深地印象!
吕四北临黄海,按当地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四次云游此地,当地居民为表纪念,命名为吕四。
“吕四渔港”,全称“吕四国家中心渔港”,是全国四大渔港之一。
原来渔港是这个样子。海岸边建成了一道道覆盖着白色帆船般棚顶的停船码头,百吨位级别的渔船停靠在岸边。
走到船跟前,船舷高高在上,需要使劲仰着脖子才能见到渔船一角:鱼头形状的船头微微翘起来,出水很高,船体的海蓝色油漆已经不很鲜艳光亮,侧面印有渔船编号,能想象出这船头在深海里劈波斩浪、溅起万丈波浪的情景。
船上装过鱼的空塑料筐摞得高高的,也有船家洗晾的衣服在微风中飘扬,打鱼人应该是以船为家的。船纹丝不动,是用粗粗的缆绳固定在了岸上黄色的栓船铁桩上。
远方接近水平线处,有出海捕鱼的渔船正在随着涨起来的潮水缓缓归来,其实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是看不出船在移动的,所以看着苍茫的大海和模糊的船影,仿佛眼前就是世界的边缘,一派安宁祥和……
岸边的礁石上爬满了小小的海螺,紧紧地吸在石头上,不使劲都拽不下来。礁石上斑斑驳驳,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年海水的冲刷、岁月的侵蚀,表层像是贝壳类的化石,那层层叠叠的贝壳嵌进石头里了,硬硬的浮雕一般,不小心会剌破手。
石头间时时出现灰黑色的小螃蟹们,看到人影便飞快地窜到石头后面了,快得几乎没意识到它们是横着跑的。
在带有腥味的海风中,我们远远眺望到了闸桥,捕鱼归航的渔船通过闸桥进入渔港休息。也看到在闸口的岸边石壁上写着“吕四渔港欢迎您”几个醒目大字。
不远处还有翻斗车在运载石头泥沙填海造地,要继续扩建渔港。
之后我们又来到热闹的水产市场,新鲜的海产品都用冰屑包围着,品质太多了:银鲳鱼、螃蟹、大小黄花鱼、文蛤、贝类、墨鱼、鲨鱼皮……还有很多我说不出名的。外面的一条街也都是等到批发海产的商店和摊子。
多次见到了制冰的小工厂。坐在轿车里经过一个小制冰厂,看到从一个大漏斗往一辆车的车斗里哗啦啦倾斜冰碴的瞬间,飞流急下,颇有气势。海鲜保存离不开制冰啊。
到了渔港自然得尝尝海鲜了。
螃蟹吃了好几种:大闸蟹、河蟹、海蟹,吃黄的吃肉的,吃完就忘记了味道,也不知道哪个好吃。
印象深的是那种用黄酒醋盐腌制过的生螃蟹,叫醉蟹,切好几瓣儿,当咸菜吃似的。也有生虾、生鱼,都仅仅是尝了鲜,说实在话,并没有感觉到其中的美味。
价格昂贵的大黄鱼真是好吃,肉质细腻味道新鲜,一点点鱼的腥味也没有,放在舌上仿佛又生发出另外的醇香,而且余香饶舌齿间很久不去。
还有好几样本地特色菜名记不住了,味道都不错,如新鲜紫菜、鳝鱼、文蛤、海蜇等为食材做的……不过,在尝试过各样海鲜后猛然想起一个词——生猛海鲜,吃的这些海鲜应该算是吧?
第一次这样近距离地走进渔港,虽然并没有很深入地了解,但那海洋的气息已经进入我的皮肤,我也喜欢上了那潮湿的海风和空气。
可能久居内陆的我从小对大海就充满了向往,吕四渔港的海风海景又一次让我感到了一份满足和幸福。渔港,希望有机会能够再见!
@真知新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