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想来三家店村很久。
几岁的时候就听爷爷讲过三家店,那时他和几个弟兄从城里蹬着三轮儿去三家店送货,每天辛苦劳顿,全都为了生计。
所以“三家店”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个遥远且神秘的地方,心向往之。
(1933年地图,来源于网络)
长大以后看过很多讲述三家店的文章,开始慢慢关注起它的历史与过往。但一直也没机会亲自来这儿逛逛。
曾经的那座水闸公路桥已经废弃,爷爷口中的往日光景也早已天翻地覆(京西旧日遗存第二篇中我们详细记录过这座桥)。
北京这两天一直阴霾着,今天终于等来一个大晴天,走进我心心念的三家店。
它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三家店村微历史:
村内曾出土过汉代青铜腰带,史料明确记载成村于辽代辽代时因有三户人家居住于此,初名三家村(图片来源于网络)
元朝时,利用靠近永定河之利,修筑兴隆坝渠,人口聚集,繁荣发展明清时期,主街商店鳞次栉比,三里长的街道两旁有店铺200余家(图片来源于网络)
京西所产的煤炭、石灰、琉璃制品和各种山货从这里运往京城地处京西古道的永定河渡口,是连接京城和西山的京西门户,被誉为“京西古道第一村”(图片来源于网络)
2002年,入选北京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2012年,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8年,入选北京首批市级传统村落名录从西边进村要穿过这几道拱门(也可从北口龙王庙、南口三家店市场进村),出示72小时核酸绿码。里面的旅游导引牌做得很清楚,顺着走就能把文物古迹都转到。
来之前提前做了些功课,把想看的地方都记了下来。到这儿一看,它们都在这块导引牌上呢。
顺着村路随便走着,西街这边很多房屋都翻修一新,很少能见到古老的屋宅。
刚走了没两步,就听见一位大哥说:“二郎庙去了吗?” 心里一惊:这难道是城里胡同游的套路?
顺着声音找去,一位看着有四十多岁的大哥正坐在门口儿乘凉。他见我们背着相机,很热情地跟我们介绍起来。聊天中得知大哥年轻时候在德胜门附近上班,后来到了首钢。
大哥跟我们说二郎庙现在是一家幼儿园圈着呢,进不去。不过从两边的道儿能绕过去看看。又说村里最著名的是龙王庙,由于上世纪用作堆化肥的货仓,所以幸免于那场大规模文物破坏,幸存了下来。
跟大哥告别,觉得自己刚才那么想太惭愧。或许人与人本该就是这样热情而亲近,可能久居城市遇到的坏人太多,设下的防备也变多了。
无论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总之是让更多的人把原本温暖的心都裹在冷漠之下。
进村遇到的第一个人,让我一下子就喜欢三家店了。
▎铁锚寺
我们先朝着铁锚寺的方向前进,不一会儿就看到了。果然像网上说的,大门紧锁。门额上可见“关帝庙铁锚寺”。提前做了心理准备,进不去也不失望。
查了资料说这铁锚寺建成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正殿供奉关帝爷,还有一只铁锚。关于铁锚的传说有不少,就不一一记录啦。总之是跟河水有关,据说自打供奉了这铁锚,村子一直是风调雨顺的。
南墙上嵌着一块碑,是老物件,只不过损毁腐蚀极其严重,已经完全辨不出字迹。读不到有用的信息比进不去门更让人扫兴。
求助个子高的田同学拍了一张里面的样子:
▎龙王庙
再往北走就是龙王庙,也不开放。只好在门口拍了几张照片,试着往里面张望。
据说龙王庙现存无数精品文物,比如龙王、雷公电母等彩绘泥塑十余尊,大型壁画三幅,佛牌五百余幅,碑刻三通,古树一棵,木雕佛像、牌匾若干……
唉,可惜啊,都无缘得见。
这会儿又一个声音出现了:“你们还可以去前面的马王庙看看。” 我的天,三家店的人民真是热情啊哈哈。感觉我的社恐都要治好了。
跟树荫下抽烟的小哥又聊了会儿,他说三家店因为紧邻着永定河,丰水期会经常泛滥,所以龙王庙和铁锚寺都是保佑河水太平、人民平安的。再往前的马王庙里供奉的是马王爷,就是有三只眼的那个马王爷,它保佑古时踏着京西古道往来运送货物的商队。
小哥指着西边的琉璃渠村说那儿也值得看看,还有圈门的窑神庙…… 这小哥滔滔不绝的样子让我想起了《这里是北京》曾经的阿龙。
收获了一堆信息之后该去二郎庙碰碰运气了。哦对,个子高的田同学再次显身手了:
▎二郎庙
看到幼儿园之后我们就开始找两边的路绕上去,可惜前后转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找到。
(回来看了卫星图,应该就在树后的这排房北边)
站在幼儿园门口的空地上倒是能看见二郎庙的一个大殿屋顶,黄琉璃瓦的。
以后有机会再说吧,万一能再碰见村口的大哥呢,得仔细问问路。
这是那张卫星图,红圈的地方就是那棵树:
▎马王庙
炎炎夏日,正午的太阳很毒辣。
可是就这么烤着,跟着路牌一圈圈转也没看见马王庙,这就有点儿不友好了啊。按说路牌指的就是这里,可眼前只有社区服务中心。
田同学凭经验说应该这就是马王庙了,我一抬头看见墙上挂着 “重点文物保护,注意防火” 的牌子,心里也有了谱儿。不过还是跟里面社区工作人员打听了一下,得到肯定的回答:“对,这儿就是马王庙,不过什么都没了。”
得嘞,谢谢您。
马王庙后身儿:
还记得文章开头儿提到的一进村口的导引牌么,实际上这块牌子后面的屋顶就是马王庙。可我们跟着它的指引绕了一圈又一圈…… 都怪没见到文保牌!
▎天利煤场大院
从马王庙去往白衣观音庵的路上会路过天利煤场大院旧址。
天利煤场由祖籍山东青州府的殷姓人家创建于清道光年间,同光时期达到鼎盛。现在里面是大杂院,住满了人家,也不便进去打扰。就在门口到影壁这段拍了拍。
大院建筑为硬山清水脊,砖雕细致而华丽。门口的门墩石雕刻也很精细,足见功力。
▎白衣观音庵
白衣观音庵很好找,同样也是大门紧锁。从进村到现在,看到的所有文保都是锁着的,大院都是杂居的。跟东西城的胡同儿里有一拼,不过好的是没在门口挂着 “私人宅邸,闲人免进” 的牌子。
这座坐东朝西的观音庵建于唐代,重修于宋、明。据说庵中有两方石碑:
清咸丰二年(1852年)《京都顺天府宛平县玉河乡三家店白衣观音庵重修碑记》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西山大路碑记》庵门口还挂了块“三家店村乡情村史展览馆”的牌子,透过窄窄的门缝凑合看了一眼里面的样子。
▎山西会馆
被接二连三的闭门羹顶得饱饱的,再加上太阳越来越毒,等我抬头看见“山西会馆”的时候已经没有刚进村时的兴奋劲儿了。
反正现在是所小学,也一样进不去。看看墙上的介绍牌子得了。
“明代以来,山西各处商人来此经商渐多,清代时建起了山西会馆。”
▎古民居
最后再提两处古民居院落:
1、三家店东街78号院
是殷家义源记商号原址,门楼下檐的砖雕精美细腻,木门扇上雕刻的门联依稀可见:“忠孝持家远,诗书处世长”。
2、三家店中街59号院
原是梁姓商人的宅院,距今已有三百年历史。现在院内由梁家后人与外姓居民共同居住,是标准的一进院。没进去。
这处文保没挂着 “重点防火单位” 的牌子,在里面开了家烧烤店,值得商榷。
————
这趟算给童年圆梦的三家店之行就此结束,说不上完美,但挺顺利。
这是爷爷脑海中三家店的“未来”,也是我们的现在。
永定河水连绵不绝,它孕育的村落和百姓就会生生不息。生命就这样延续,也延续着文化和文明,顽强地对抗一切想毁掉它的力量。
京西还有很多古村落,每一处都有悠远丰厚的历史。无论它们现在是什么状态,旺盛也好,凋零也罢,都刻画着岁月的印记。
期待与下一个村庄,相遇在美好的季节。
- F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