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文化巷:古为荒地,以前称“寻麻地”,上世纪50年代院校扩建,成为连接云南大学、昆明师范学院、昆工师生往返的通道而得名。
护国路:1915年,袁世凯称帝,云南发动护国首义,出师讨袁,获得成功。1919年在南屏街口建护国门和护国桥,又将其南北两段路拓宽,取名护国路。
瓦仓村:昆都附近,以前是一个叫瓦村庄的村子,因明代在此建仓库囤积军粮而得名。
中和巷:原来昆明最长的一条巷,连接翠湖和武成路及景虹街,内又有吉星巷等三条支巷,石屏会馆、昆明二幼均在巷内,以儒家思想“致中和”而得名。
长春路:现人民中路东段,新中国成立前被卢汉改为绥靖路,因以前长春观在此而得名。
巡津街:清代在此设巡视汛情的岗哨,故名巡津堤,街也因此而得名。
威远街:清朝时的潘台衙门驻地,声威远扬,街也因此而得名。
穿心鼓楼:元代在此建鼓楼用于军师通讯,楼下有道路穿过可供行人通行,俗称穿心鼓楼。
桃源街:此地历史上曾有一片桃林,清光绪年间,昆明县令谢幼侯府地在此,刻对联于门“曾经沧海难为水,寻得桃源好避秦”,后来此地便叫桃源口,后打通道路,便称桃源街。
青年路:这个地名来历不凡,此路是1954年昆明市的共青团员青年学生利用假期和周末开展义务劳动,拆除旧城墙,填平污水沟所建,故命名为青年路。
青年路—我生长的地方,它热闹的时候像年轻人一样有活力、安静的时候很恬静
长春路青年路更多昆明街道名字的来历作文,昆明这个名字的来历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