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陕北民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陕北民间的传说与音乐融为一体,展现出陕北人民的精神风貌。
《兰花花》最初是一个民间故事,具体的事件并不详细,只是由人们口口相传的流传了下来。改编之后的《兰花花》是陕北一首经典民歌。主人公兰花花原名姬延玲,是陕西安南川临镇人,心地善良,美丽大方,同时性格十分的刚烈,敢于反抗世俗的不公。十几岁的时候兰花花出落的亭亭玉立,十里八乡都知道她的美名。之后兰花花与红军战士相爱,随后红军战士奉命出征,兰花花不得不与爱人分离。而兰花花的父母又把她许配给地主任小喜,兰花花悲伤过世。红军战士归来之后,得知兰花花被迫嫁人过世,悲痛欲绝,编写了这首凄凉的《兰花花》。经过后人整理,成为陕北的经典民歌。歌词如下: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格英英(的)彩,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的爱死人。
五谷里(那个)田苗子,数上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呦),就数(那个)兰花花好。
正月里(那个)那个说媒,二月里订,三月里交大钱,四月里迎。
三班子(那个)吹来,两班子打,撇下我的情哥哥,抬进了周家。
兰花花我下轿来,东望西照,照见周家的猴老子,好像一座坟。
你要死来你早早的死,前晌你死来后晌我兰花花走。
手提上(那个)羊肉怀里揣上糕,拼上性命我往哥哥家里跑。
我见到我的情哥哥有说不完的话,咱们俩死活呦长在一搭。
整首歌曲都透露出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农民阶级的反抗,这样通过民歌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手段,很有效的把中国古代社会的阶级矛盾呈现在群众面前,也使得红军的主张广为传播。事实上当时陕北地区流传的戏曲、舞台剧都受到了这样的效果,从而为红军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