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2020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行榜2020),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2020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行榜2020)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2020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行榜2020)

文:任泽平团队

智联招聘课题组专家

导读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才更是第一资源。我们在前期系列报告中提出“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的逻辑,指出人口正持续向大城市及大都市圈集聚。随着人口红利消逝、人才价值日益凸显,我们已经连续三年与智联招聘合作推出“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以期准确把握人才流动特点、持续跟踪人才流动趋势。核心观点数据说明:智联招聘拥有约2.6亿用户,月均活跃用户数约4632万;其中8成以上为专科及以上学历,远超全国就业人口总体的22.1%。在求职者中,约四成为流动跨城求职者,2021年跨城求职者比2020年增加7.4%。2021年流动人才特征逐渐恢复至2019年水平。从性别看,流动人才中男性占58%,高于求职总体的53%,男性更有可能跨城求职;从年龄看,流动人才中18-30岁人才占比64.4%,高于求职总体的59.4%,30岁以下人才更有可能跨城求职;从学历看,流动人才中56%为本科及以上学历,高于求职总体的47%,高学历人才更有可能跨城求职;从工资水平看,流动人才中30%月收入为8K以上,高于求职总体的26.7%,收入较高者更有可能跨城求职;从行业看,流动人才中52%分布在IT互联网、房地产、制造业,高于求职人才总体的49.5%。榜单概览: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且流动性下降。1)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京沪深居前三。从结果看,2021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苏州、南京、武汉、长沙位居前十。2021年应届生、硕士及以上人才将简历投向一线城市的占比为20.7%、30.0%,均高于流动人才流向一线城市占比,应届生和硕士及以上人才更倾向往一二线城市集聚,尤其是硕士及以上人才更倾向往一线城市集聚。2)人才流动趋势: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且高能级城市人才跨区流动性减弱。分地区看,得益于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较高的战略定位,东部人才持续集聚,中部、西部、东北持续净流出。分线看,2021年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5.4%、0.4%、-1.0%、-4.8%,受政策放宽影响一线人才持续流入,二线人才集聚放缓、三线较为平衡,四线持续流出。分城市群看,超6成人才流向五大城市群,2021年长三角、珠三角人才持续集聚,京津冀人才净流出趋势放缓,成渝基本平衡,长江中游人才持续净流出。

重点城市:北上苏 *** 才净流入占比上升,城市群内人才流动为主流。1)一线城市:北上人才净流入占比上升、深广上升趋势休止。北京因严控人口、疏解产业,人才净流入占比逐年下降,直至2020年有所回升,2021年继续创新高,主因收入水平最高且2021年人才引进政策放宽;上海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重回榜首且创近五年新高,主因上海新经济促进政策初见成效且落户政策放宽;2021年上海代替天津,成为北京人才流出第一目标城市,人才从北京净流向上海;深圳近两年人才集聚明显,主因经济发展速度快、创新发展水平高,但是由于人口承载力有限,近年也开始控制人口有序增长;深圳和广州互为人才外流目标城市的第1位,人才从广州净流向深圳;广州2017-2021年人才净流入且持续稳定增长,主因广州经济发展速度快、生活成本在一线城市中最低。2)二线城市:苏 *** 才净流入且占比呈上升趋势、杭宁人才净流入且占比稳定。杭州2017-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始终为正且逐年攀升,人才吸引力排名稳居前列,主因杭州电商等产业发展迅速且平均薪酬超越广州在重点城市中位列第四;成都2017-2021年人才净流入呈现由负转正的趋势,主因成都经济发展活跃、创新产业发达,并且“筑巢引凤”吸引人才;苏州2017-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苏州经济实力雄厚、2021年GDP增速位列重点城市之首,同时离上海最近、区位优势明显;南京2017-2021年人才净流入始终为正且较稳定,主因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且南京“宁聚计划”实施、落户政策宽松;武汉2017-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呈现上升趋势,主因“学子留汉”政策实施效果好,落户门槛宽松;长沙2017-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较稳定,人才流入主因长沙生活成本低、文娱产业繁荣。目录1 数据说明:通过跨城求职数据解密流动人才特征

2 榜单概览: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且跨区流动性减弱

2.1 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TOP100:京沪深居前三,百强中东部城市占比超五成

2.2 人才流动趋势: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且高能级城市人才跨区流动性减弱

3 重点城市:北上苏 *** 才净流入占比上升,城市群内人才流动为主流

3.1 一线城市:北上人才净流入占比上升、深广平稳

3.2 二线城市:苏 *** 才净流入且占比呈上升趋势、杭宁人才净流入且占比稳定

正文1 数据说明:通过跨城求职数据解密流动人才特征数据说明及特征:智联招聘拥有约2.6亿个人注册用户,月均活跃用户数(含登录、有求职行为的用户)约4632万,其中,求职人才即当年有简历投递行为的用户中约8成以上为专科及以上学历,远超全国就业人口总体的22.1%;在求职人才中,约四成为跨城求职者,即现居住城市和简历投向城市不同的流动人才,2021年跨城求职者比2020年增加7.4%。1)从性别看,2021年流动人才中男性占58%,高于求职总体的53%,男性更有可能跨城求职。2021年求职人才中男女比例为53:47,其中流动人才男女比例为58:42,男性更有可能跨城求职。2019、2020年流动人才男女比例分别为60:40、57:43,求职人才性别比逐渐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2)从年龄看,2021年流动人才中18-30岁人才占比64.4%,高于求职总体的59.4%,30岁以下人才更有可能跨城求职。2021年流动人才中18-25岁、26-30岁、31-35岁、36-40岁、41-45岁、46岁及以上分别占比34.5%、29.9%、18.5%、9.2%、4.2%、3.7%,各年龄段分别较求职总体高4.8、0.3、-2.8、-1.4、-0.6、-0.3个百分点,说明30岁以下人才更有可能跨城求职。2019-2021年流动人才中30岁以下占比分别为64.8%、68.6%、64.4%,各年龄段流动人才占比逐渐恢复至2019年水平。3)从学历看,2021年流动人才中56%为本科及以上学历,高于求职总体的47%,高学历人才更有可能跨城求职。2021年求职人才中初中及以下、高中、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历占比分别3.6%、7%、42.1%、41.8%、5.6%,其中流动人才各学历分别占比2.3%、4.8%、37.2%、47.8%、7.8%,流动人才中本科、研究生学历比重均高于整体水平,2021年流动人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55.7%,较求职总体高8.3个百分点。2019-2021年流动人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分别为50.7%、56.7%、55.7%,流动人才学历占比逐渐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

4)从工资看,2021年流动人才中30%月收入为8K以上,高于求职总体的26.7%,收入较高者更有可能跨城求职。2021年总体求职人才与流动人才中月收入在8K以下占比分别为73.4%、70.4%,月收入在8K以上占比分别为26.7%、29.6%。2019-2021年流动人才中月收入在8K以上的占比分别为26.4%、24.4%、29.6%,高收入者更有可能跨城求职。

5)从行业看,2021年流动人才中52%分布在IT互联网、房地产、制造业,房地产行业人才异地求职比例明显增高。2021年求职人才最多的前三行业是IT|通信|电子|互联网、房地产|建筑业、生产|加工|制造,分别占比19.5%、16.1%、13.9%,合计占比49.5%;流动人才最多的前三行业也是上述三个行业,分别占比18.7%、19.3%、14.1%,合计占比52%,说明流动人才分布更加集中,且流动人才在房地产|建筑业的分布远高于所有求职人才。

2 榜单概览: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且跨区流动性减弱2.1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TOP100:京沪深居前三,百强中东部城市占比超五成从人才吸引力指数观察,2021年北京、上海、深圳位居前三名,北京连续两年占据榜首,广州、杭州、成都、苏州、南京、武汉、长沙位居前十。为衡量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定义人才吸引力指数为人才流入占比、人才净流入占比、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十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的加权结果。人才流入占比=流入某城市的人才/全国流动人才总量,人才净流入占比=(流入某城市的人才-流出某城市的人才)/全国流动人才总量,分别反映该城市引得来和留得住的能力。其中,流入某城市的人才指现居住地不在该城市、但简历投向了该城市的人才;流出某城市的人才指现居住地为该城市、但简历投向了其他城市的人才;全国流动人才总量指现居住地和简历投向地不一致的人才。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投向某城市的应届生人才/应届生求职人数总量,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投向某城市的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硕士及以上求职人数总量,分别反映城市对年轻大学生和高学历人才的吸引力。从结果看,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市人才吸引力指数连续两年第一;由于薪资优势明显,北京对求职者保持较高吸引力,随着人才引进政策放松,北京人才流入增加、外流趋势缓解,人才保持净流入,近两年排名占据榜首;上海市经济体量大且增长稳定,2017-2021年分别名列第1、1、1、3、2位;深圳则位次顺次下移,2017-2021年深圳排名第2、2、3、4、3位;广州2017-2021年排名第4、4、4、5、4位,较为稳定;杭州因以电商为代表的产业发展迅速,排名一直位列二线城市首位,2017-2021年排名分别名列第5、5、5、2、5位;成都、苏州、南京较为稳定,成都为7、6、7、8、6名;苏州为8、9、9、7、7名;南京为第6、7、6、6、8名;武汉2021年跻身前十;长沙为第10名,近两年保持稳定。2021年TOP50城市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有34、6、7、3个,分别占各区域城市总数的39.1%、7.5%、7.4%、8.8%;一二三四线分别有4、30、14、2个,分别占一二三四线城市总数的100.0%、85.7%、17.3%、1.1%;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分别有16、7、3、3、2个,分别占各区域城市总数的61.5%、77.8%、23.1%、11.1%、12.5%。

2021年应届生、硕士及以上人才将简历投向一线城市的占比为20.7%、30.0%,分别高于流动人才流向一线城市1.6、11个百分点,投向TOP10的二线城市合计占比分别为19.3%、20.7%,分别高于流动人才整体的3.5、5.4个百分点,应届生和硕士及以上人才更倾向往一二线城市集聚,尤其是硕士及以上人才更倾向往一线城市集聚。从应届生看,应届生人才流入前十城市合计占比39.9%,高于人才流入占比的34.9%,和整体流动人才相比,应届生人才更加向一二线城市。与2020年相比,2021年流入北京、成都的应届生人才占比均增加0.3个百分点。从硕士及以上人才看,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前十城市合计占比50.7%,高于人才流入占比的34.9%,其中一线、二线城市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分别比人才流入占比高11、5.4个百分点,和流动人才相比,硕士及以上人才也更倾向流入一二线城市集聚,尤其是向一线城市集聚。与2020年相比,2021年流入北京、成都的硕士及以上人才占比分别增加0.05、0.1个百分点。

2.2人才流动趋势: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且高能级城市人才跨区流动性减弱人才净流入占比是人才吸引力指数的核心指标,等于(流入某城市的人才-流出某城市的人才)/全国流动人才总量。1)分地区看,2021年东部人才跨区流动性继续下降,中西部地区人才流动性增强,人才加速洗牌;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2.9%、-4.7%、-3.8%、-4.4%,东部人才持续集聚,中部、西部、东北持续净流出。从人才流入流出占比看,2017-2021年东部地区人才流入占比从63.2%降至58.5%,人才流出占比从57%降至45.6%,东部地区人才流动性下降,但全国仍有近6成人才向东部流入;中部和西部地区人才流入占比和流出占比均呈上升趋势,人才流动性提升;2017-2021年东北地区人才流入占比从5.9%降至5%,人才流出占比从8.2%增至9.3%,人才流动性保持稳定。从人才净流入占比看,2017-2021年东部地区人才净流入占比从6.2%增至12.9%,人才持续向东部集聚,得益于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较高的战略定位;中部地区人才持续净流出,且2021年净流出占比略有下降;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才持续净流出,且2021年净流出占比加大。

2)分线看,2021年一线城市人才跨区流动性下降,三四线城市人才流动性增强,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5.4%、0.4%、-1.0%、-4.8%,受政策放宽影响一线人才持续流入,二线人才集聚放缓、三线较为平衡,四线持续流出。从人才流入流出看,2017-2021年一线人才流入从22.8%降至19%、流出占比从23.3%降至13.6%,流出占比降幅远大于流入占比;二线人才流入占比下降、流出占比增加;三四线城市流入流出占比均有所增加,且流出占比增幅大于流入占比。从人才净流入占比看,2017-2021年一线城市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5%、-0.9%、-2.7%、3.5%、5.4%,受政策放宽影响2020年开始人才净流入占比由负转正,且2021年继续增加;二线城市分别为3.2%、3.6%、1.1%、3.4%、0.4%,主要受人才流出占比增加影响;三线城市分别为-0.3%、-0.3%、1.8%、-1.0%、-1.0%,人才持续净流出;四线城市分别为-2.5%、-2.3%、-0.3%、-5.8%、-4.8%,人才持续流出,2021年净流出占比略有下降。

3)分城市群看,超6成人才流向五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人才流动性下降,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人才流动性小幅增加;2021年长三角、珠三角人才持续集聚,京津冀人才净流出趋势继续放缓,成渝基本平衡,长江中游人才持续净流出。从人才流入流出看,长三角人才流入占比从23.7%降至20.9%,人才流出占比从19%降至13.4%;珠三角人才流入占比小幅下降,流出占比从12.2%降至8.9%;京津冀人才流入流出占比均呈下降趋势,2021年小幅上升;成渝和长江中游人才流入占比和人才流出占比较为稳定。2021年五大城市群人才跨区流动性下降,2017-2021年五大城市群合计人才流入占比从64.7%降至61%,人才流出占比从60.7%降至51%。从人才净流入占比看,2017-2021年长三角人才净流入占比从4.6%增至7.4%,人才净流入且占比高于其他城市群,人才大量向长三角集聚;珠三角从2.0%增至4.1%,人才净流入且逐年上升;京津冀分别为-1.9%、-2.9%、-4.0%、-0.7%, 人才保持净流出但占比有所缩小,北京人才净流入占比增加带动京津冀整体净流出占比下降;成渝人才流入流出基本平衡;长江中游人才呈净流出,2021年由于流出人才占比下降,净流出占比略有下降。

3 重点城市:北上苏 *** 才净流入占比上升,城市群内人才流动为主流3.1一线城市:北上人才净流入占比上升、深广平稳从人才净流入占比看,2021年北上深广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0%、2.1%、1.4%、0.95%,上海最高、广州最低。从人才净流入占比变动趋势看,北京因严控人口、疏解产业,人才净流入占比逐年下降,直至2020年有所回升,2021年继续创新高,主因2021年人才引进政策放宽;上海人才净流入占比变动呈“V”型,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为2.1%,重回榜首且创近五年新高,主因上海新经济促进政策初见成效且落户政策放宽;深圳、广州2021年人才净流入较去年基本维持不变。

1)北京:2017-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2.3%、-2.7%、-3.9%、0.2%、1.0%,2021年净流入占比继续增加,主因企业招聘恢复较快、2021年北京放宽人才引进政策;2021年上海代替天津,成为北京人才流出第一目标城市,人才从北京净流向上海。从人才流入流出看,2017-2020年北京人才流入占比从7.3%降至6.0%,2021年回升至6.4%。近年人才流出占比明显下降,2019-2021年人才流出占比从10.2%降至5.3%。北京的人才流入和人才流出均居全国城市首位,但过往流出逐年攀升、流出明显大于流入,使得人才呈净流出趋势,直至2020年之后人才流出明显放缓,净流出转为净流入,2019-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3.9%、0.2%、1.0%。

从来源看,2021年人才向北京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36%,其中天津占比第一,为7%,北京对周边城市虹吸作用明显。人才流入北京主要因为北京经济体量大、收入水平高,2021年GDP规模达到4.03万亿、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8.15万元,仅次于上海、排名第二。根据智联招聘数据,2021年北京市平均招聘薪酬为12993元/月,为重点城市中最高水平。2021年7月北京人社局印发《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适用对象新增“毕业两年内初次就业”的毕业生,同时放宽年龄限制,本科从24岁增至26岁、研究生从27岁增至30岁,人才引进政策明显放松,2021年北京人才流入占比提升。从去向看,北京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43.2%,高于2020年的42.8%。其中,流出北京的人才中9.1%流向上海,流出上海的人才中9.7%流向北京,北京和上海互为人才外流目标城市的第1位,北京流向上海和上海流向北京的人才在全国流动人才总量中占比分别为0.5%、0.2%,人才从北京净流向上海。北京持续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与津冀对接协同产业。根据北京市发改委,截至2020年底,全市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累计达2.34万件,全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2872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980余个。北京周边城市群人才承接能力则较弱,人才从北京流出的前十城市中津冀城市有3个,仅占13%,低于20年的14.5%。

2)上海:2017-2021年上海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2%、0.9%、0.5%、1.2%、2.1%,2021年人才集聚明显,主因上海新经济促进政策初见成效且放宽落户政策,减少了人才流出。从人才流入流出占比看,2017-2020年上海人才流入占比从6.1%降至4.7%,2021年人才流入占比基本保持稳定,而人才流出占比明显下降,2019-2021年上海人才流出占比从4.8%降至2.6%,降幅明显。

从来源看,2021年人才向上海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38.8%,高于2020年的37.8%,上海人才来源集中度有所上升。其中,长三角城市有3个,合计占比10.5%,低于2020年的15%。人才流入上海主要因为上海的经济体量大、薪酬水平高,新经济促进政策初见成效且上海放宽人才引进政策。2021年上海GDP规模超4万亿、人均可支配收入8.2万元,均位列全国城市第一。根据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数据,2021年上海的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数、企业互联网业务累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0家和35%,居全国各省市第2位和第1位,“在线新经济”发展效果明显。2020年11月新版《留学回国人员申办上海常住户口实施细则》中取消留学生回国后首份工作地不在上海的限制并新增3个留学生激励政策;上海市2021年新版《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将人才引进落户通道由16个增加到18个,落户通道明显放宽;在21年底放宽五大新城和自贸区的落户政策,本地应届研究生可直接落户。从去向看,2021年上海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49.0%,低于2020年的53.3%,流出上海的人才集中度下降。其中,长三角城市有3个,合计占比17.8%,低于2020年的34.6%。人才流出上海主要因为上海控制人口规模和产业转移,2016年上海“十三五规划”及《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5-2040)》均要求2020年及之后上海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2021年上海人才流出占比明显下降,主因落户政策放宽,包括放松居转户评价标准,张江科学城用人单位引进的人才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5年、重点产业的骨干人才年限由7年缩短为3年,2021年上海居转户公示落户人数3.77万人,是2020年的2倍。

3)深圳:2017-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1%、0.4%、0.2%、1.3%、1.4%,近两年人才集聚明显,主因深圳经济发展速度快、创新发展水平高,引才留才能力强,由于深圳人口承载力有限,近年深圳也开始控制人口有序增长;深圳和广州互为人才外流目标城市的第1位,人才从广州净流向深圳。从人才流入流出占比看,2017-2021年深圳人才流入占比从5.1%降至4.3%,人才流出占比从4.9%降至3.0%,人才跨区流动性下降。由于流入流出占比降幅相当,近两年人才净流入占比保持平稳,2020、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3%、1.4%。

从来源看,人才向深圳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41.2%,低于2020年前十来源地的43%,深圳的人才来源集中度有所下降。其中,珠三角城市有3个,合计占比18.7%;流入深圳的人才中10.8%来自广州,流入广州的人才中9.8%来自深圳,深圳和广州互为人才来源城市的第1位。人才流入深圳主要因为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创新发展水平高。2016-2021年深圳年均GDP增速为9.5%,高于北京、上海、广州9.4%、8.9%、7.6%,也高于全国的8.3%。深圳还拥有华为、腾讯、平安等众多著名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吸引大量人才。根据《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草案),2035年深圳常住人口或将控制在1900万,七普数据公布后深圳也开始控制人口有序增长。2021年5月《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中将核准类的学历型人才底线从全日制大专调整为全日制本科,同时收紧落户年龄。根据深圳人社局数据,2021年深圳新引进人才22.9万人,较19年减少18.2%。从去向看,深圳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52.9%,低于2020年前十来源地的53.7%,深圳的人才去向更加分散。其中珠三角城市有5个,合计占比32.4%,高于2020年的31.0%。流出深圳的人才中12.4%流向广州,流出广州的人才中16.9%流向深圳,深圳和广州互为人才外流目标城市的第1位,深圳流向广州和广州流向深圳的人才流出在全国流动人才总量中占比分别为0.37%、0.47%,人才从广州净流向深圳。2021年流入、流出深圳的行业人才中IT|通信|电子|互联网占比达30.7%、29.0%,均远高于其他9个城市,深圳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人才流动频繁。

4)广州:2017-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5%、0.5%、0.6%、0.9%、1%,人才净流入且持续稳定增长,主因广州经济发展速度快、生活成本在一线城市中最低;广州人才流向珠三角城市占比42.1%,高于北京流向京津冀、上海流向长三角城市,珠三角城市群人才内循环更强。从人才流入流出看,2017-2021年广州人才流入占比从4.3%降至3.7%,人才流出占比从3.8%降至2.8%,呈逐年下降趋势,人才跨区流动性下降,由于流入下降幅度小于流出下降幅度,使得总体人才呈净流入,并且占比不断增加。

从来源看,人才向广州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39.1%,低于2020年前十大来源地的41.0%。其中珠三角城市有3个,合计占比20.2%,占比较去年略有下降。人才流入主因广州经济发展速度快,并且生活成本在一线城市中最低。2021年广州GDP两年复合增速为9.3%,为重点城市中最高。根据英国经济分析智囊机构经济学人智库(EIU)发布的《2019年全球生活成本调查报告》,在全球133个城市样本中,上海与深圳排名并列第25位,北京、广州分别排名49、68位;2020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房价收入比分别为25.5、19.1、30.6、15.3,广州房价和生活成本在一线城市中最低。从去向看,广州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55.5%,低于2020年的58.2%。其中珠三角城市有6个,合计占比42.1%。与之相比,北京流出人才中13%流向京津冀城市群,上海流出人才中17.8%流向长三角城市群,深圳流出人才中32.4%流向珠三角城市群。广州人才流向珠三角城市群城市的比重明显更高。一方面是因为珠三角多为粤语城市、文化相近,另一方面是广州高校数量较多,广东省人才为求学向广州集聚,毕业后从广州回流至省内其他城市。根据教育部数据,广州普通高校数、211高校数分别为37、6所,分别排名第5、6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广州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为130.7万人、位列全国第一。

3.2二线城市:苏 *** 才净流入且占比呈上升趋势、杭宁人才净流入且占比稳定从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看,6个重点二线城市杭蓉苏宁汉长分别为1.63%、-0.04%、0.9%、0.88%、0.52%、0.04%,杭州最高、成都最低。从2017-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变化看,杭州从1.0%逐年升至1.6%,因电商为代表的产业发展迅速、环境宜居且薪酬相对较高;苏州、武 *** 才净流入占比呈上升趋势,分别从0.3%、0.03%升至0.9%、0.5%,人才集聚明显,2021年苏州GDP同比增长12.6%,为重点城市最高,武汉2017年开始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留住人才;南京人才持续净流入,且占比持续保持稳定,南京2018年“宁聚计划”实施、落户政策宽松吸引人才;成都近年人才净流出占比逐渐下降,有集聚趋势,且对高学历人才和年轻人吸引力增强;长沙近年人才净流入占比较稳定。

1)杭州:2017-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0%、1.2%、1.4%、1.6%、1.6%,始终为正且逐年攀升;人才吸引力排名稳居前列,主因杭州以电商、直播等为代表的产业发展迅速、宜居的人文环境且平均薪酬在重点城市中位列第四。从人才流入流出看,2017-2021年杭州人才流入占比较稳定,始终维持在3%左右,人才流出占比从2.3%降至1.4%,杭州留才能力逐渐增强。人才流入明显大于流出,使得人才净流入逐年攀升,2017-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0%、1.2%、1.4%、1.6%、1.6%,2021年人才流入流出占比降幅相当,使得净流入占比较去年维持不变。

从来源看,2021年人才向杭州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达32.5%,相比2020年人才前十来源地的36.2%下降。其中有3个来自长三角地区,合计占比达10.7%,相比2020年下降明显,其中北京代替上海成为杭州人才第一大来源地,杭州人才来源地区更加多元,引才范围更广泛。人才流入杭州主要是因为产业发展迅速,尤其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行业发展较快,并且收入水平高。根据杭州市统计局,2021年杭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4905亿元,同比增长11.5%,两年平均增长12.4%,高于其GDP增长速度。作为“电商之都”,杭州2021年流入人才中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占比27.3%,明显高于除深圳外的其他重点城市,其中10.3%流向互联网/电子商务二级行业,高于其余的重点城市。同时2021年杭州平均招聘薪酬10943元/月,在重点城市中位列第四,高于一线城市广州,较有吸引力。从去向看,杭州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达43.0%。其中,有7个去向长三角地区,合计占比达30.5%,相比2020年提升4.1个百分点,杭州人才主要向长三角地区流动,区域内交流日益密切。

2)成都:2017-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 -0.8%、-0.3%、-0.3%、 -0.6%、 -0.1%、0.0%,整体上呈现由负转正的趋势,对高学历人才和年轻人吸引力增强,2021年成都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位列全国第四、第二,人才流入主因成都经济发展活跃、创新产业发达,并且“筑巢引凤”吸引人才。从人才流入流出看,2019-2021年成都人才流入占比从2.9%增至3.3%,逐年增加,人才流出占比从3.6%降至3.3%,呈下降趋势,所以人才净流入占比逐渐增加,呈现由负转正趋势。2021年成都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4.2%、4.7%,较2020年分别提升0.1、0.3个百分点,分别位列全国第四、第二,对高学历人才和年轻人才保持较高吸引力。

从来源看,人才向成都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达38.2%,与去年持平。其中,重庆为成都人才流入的第一来源地,流入占比9.5%,主因成渝双城经济圈规划落地,助力经济圈内城市人才流动、互通有无。人才流入成都的主要原因是成都作为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较为活跃、文创与电子信息产业发达,根据我们此前发布的《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排名2021》,成都在创新发展维度得分仅低于苏州。同时成都推出“蓉城人才绿卡”、“蓉漂人才码”等人才服务配套体系,构建“租售补”并举的人才安居体系,“筑巢引凤”吸引人才。从去向看,成都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达42.5%,高于2020年的40.7%。其中,北京代替重庆成为成都人才外流第一大城市。2021年成都流出人才的33.7%来源于房地产|建筑业,显著高于其他重点城市,且远高于成都流入人才流向该行业的比例13.8%。

3)苏州:2017-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2%、0.3%、0.4%、0.3、0.7%、0.9%,整体呈上升趋势,人才持续集聚,主要得益于苏州经济实力雄厚且发展快、创新发展领先,且区位优势明显。从人才流入流出看,近年苏州人才流入占比保持平稳,维持在2.3%左右,人才流出占比下降明显,2017-2021年人才流出占比从2.5%降至1.4%,人才流入占比大于流出占比使得人才净流入占比呈上升趋势,2017-2021年苏州人才净流入占比从0.2%升至0.9%。

从来源看,人才向苏州流入的十大城市合计占比达到36.5%,其中5个城市为长三角地区城市,合计占比达到22.4%,苏州与长三角中城市的人才交流密切。人才流入主因苏州经济实力雄厚、创新发展领先,并且地处长三角腹地、距离上海最近,是资源外溢最大受益者,吸引人才集聚。2021年苏州GDP为2.27万亿,居全国第六、全省第一,位列长三角第二、仅低于上海。2021年GDP同比增长12.6%,为重点城市最高。根据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科技企业合合信息旗下启信宝发布《科技企业地图》,2017-2021年苏州市对科技企业吸引力最大,净流入600余家科技企业。从去向看,苏州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达到50.3%,其中6个城市为长三角区域城市,合计占比为39.2%。苏州制造业全国领先,202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全国第二、增加值全国第三,苏州制造业人才流动性明显高于其他城市,2021年苏州流出人才的23.1%来源于生产|加工|制造业,流入人才的21.9%来源于生产|加工|制造业。

4)南京:2017-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均为0.9%,始终为正且较稳定,主因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且南京“宁聚计划”实施、落户政策宽松,吸引人才。从人才流入流出看,2017-2021年南京人才流入占比从3.0%降至2.5%,人才流出占比从2.1%降至1.6%,人才流入占比明显大于人才流出占比,使得南京人才净流入占比一直保持0.9%的水平,基本稳定。从来源看,人才向南京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达31.7%。其中,有6个是长三角地区,合计占比达22.3%。人才流入南京主因其高端产业发展迅速、落户政策宽松。2021年南京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6.6%,进入“快车道”。2018年“宁聚计划”即《人才落户实施办法》实施,不再以就业为落户前提,年龄条件也从35岁放宽到40岁。2018-2020年南京户籍人口每年增量均超过10万人。从去向看,南京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达49.2%。其中,有8个是长三角地区,合计占比达40.3%。南京和长三角的人才互动非常频繁,部分因为南京高校较多,长三角人才为求学向南京集聚,毕业后从南京回流至长三角其他城市。根据教育部数据,南京普通高校数、211高校数分别为37、12所,分别排名第5、3名。

5)武汉:2017-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0%、0.8%、0.1%、0.2%、0.5%,呈现上升趋势,2017年由负转正,主因“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开始实施、生活成本较低,2021年武汉落户门槛继续放宽,推动其人才净流入不断上升。从人才流入流出看,2017-2021年武 *** 才流入占比分别为2.2%、2.7%、1.9%、2.1%、2.4%,人才流出占比2.1%、1.9%、1.8%、2.0%、1.8%,基本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使得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0%、0.8%、0.1%、0.2%、0.5%。

从来源看,人才向武汉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北京、石家庄、深圳、郑州、上海、西安、长沙、广州、黄冈,合计占比达38.3%,高于2020年的37.5%。人才流入武汉原因主要因为2017年开始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吸引毕业生,包括给大学生提供低于市场价20%的安居房或租赁房、放宽落户条件、规定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等政策。2021年武汉成立人才集团有限公司,专门为城市引进人才,并且武汉继续放宽落户条件,接近“零门槛”,落户开放度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最大。作为在校大学生数量全国第三的城市,武 *** 才流入明显增加。2021年新增留汉大学生34.5万人,超额完成“学子留汉”工程计划,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从去向看,武 *** 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杭州、成都、长沙、襄阳、南京、苏州,合计占比达43.9%,高于2020年的42%。6)长沙:2017-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0%、-0.3%、0.2%、0.2%、0.04%,占比较稳定,人才流入主因长沙生活成本低、文娱产业繁荣。从人才流入流出看,2019-2021年长沙人才流入占比从1.6%增至1.8%,人才流出占比从1.4%增至1.7%,长沙人才流动性增加,整体人才净流入占比保持稳定,近三年为正。

从来源看,人才向长沙流入的十大城市合计占比36.6%,其中包括4个一线城市和5个湖南省内城市,合计占比分别为17%、16.3%。人才流入长沙主要因为生活成本低、文娱及美食产业发达。2020年长沙房价收入比仅8.6,远低于其他重点城市,作为“房价洼地”的长沙更能满足人才安居的需求。同时长沙文娱产业繁荣、“新国潮”崛起、“夜经济”盛行,城市魅力提升。2021年流入长沙人才中2.9%为文娱行业,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三,占比仅低于北京、杭州。2021年长沙首提“强省会”战略,2022年4月湖南省 *** 发布《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国家中心城市”和“强省会”作为目标,长沙城市能级提升。从去向看,长沙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别深圳、广州、北京、武汉、株洲、上海、岳阳、湘潭、常德、衡阳,合计占比分别为43.5%。长沙流出人才主要去向是一线城市,特别是距离较近的深圳和广州,流出合计占比13.9%。

更多2020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行榜2020)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