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没有一点点防备,一点点在厦门开业了。
这家元老级的网红奶茶店,自信到不做一点宣传,就在厦门一夜之间连开3店。
而事实证明,制霸奶茶江湖的一点点确实也不需要宣传,信众们早已经前仆后继地排起队来了。
是的,厦门从来不缺网红店。
2018年初,沸点小火锅在中华城开业,火爆的人潮印证了它的店名,厦门人都沸腾了。刷爆ins,全球开店,还上过《天天向上》,冲着任意一个关键词,都足以让大家甘心排队。而这些在沸点门口等位的你们我们,可能也排过大龙燚与小龙坎。
早在90年代,厦门坊间并无“网红店”的概念,有一些店,以独特的口味闻名于邻里乡党,大家奔着“好吃”而来。而在互联网普及之后,社交焦虑引发了“秀炫晒”,去过,吃过,体验过,才可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去店里拍张“好看”的照片,最能表明自己一直在生活的潮头。
从“好吃”到“好看”,厦门的网红店都经历了什么?这一切得从1997年说起…
1997-2005
尝 鲜 时 代
水煮活鱼,爸妈们都吃过
90年代至两千年初,商业体未兴,当时厦门新潮人们逛街的重点,还在中山路,局口街,围绕着厦门老城区辐射开来。大川菜,大火锅,大干锅也在这些路上风靡起来,我们开始尝试酱油水外的其他味道,“蜀”字头的麻辣味,开始引领厦门人的吃辣热潮。
而这一切,据许多厦门吃货回忆:是因为“水煮三鲜”这道菜的出现。
水煮三鲜,改良了川菜和闽菜的做法,选用厦门人喜欢的虾、花蛤、鱿鱼这三种海味,再加上川菜常见的黄瓜、花菜、豆芽做底料,灯笼椒调味,红油泼辣。
这道菜一时间风头无俩,据说是将军祠“小鱿鱼”店老板发明的,几乎成为当时所有川菜师傅必学手艺。那一年,正好1997香港回归,在湖里区甚至还衍生出水煮活鱼一条街,大部分厦门人都赶热闹去吃过。
如今,川味园、渔王川菜、天香阁、二娃川菜馆、香牌坊……这些在厦门开了十几年的老牌川菜店依旧生意火爆,足以说明厦门人对川菜的喜爱。
但这些在厦门走红的川菜馆,可以说都对菜色进行了进行改良,做到了“川厦融合”,也正是这四个字,才奠定了川菜在厦门的江湖地位。
虽然有部分餐厅对外标榜,自己做的是正宗地道的川菜,包括连食材都是从四川空运过来的。但事实上,这些说词,更多只是用来抬高价格的噱头。
真正的川菜,厦门人不一定吃得惯。
就比如当年美仁宫附近的李老六火锅和糊涂火锅,这两家做的就是正宗四川味道。但很多厦门人对此评价却是“吃不惯”,红过一阵子之后,李老六和糊涂就先后退场了。
但也正是川菜的进入,厦门人的味蕾开始放飞自我。人们开始尝鲜日本料理,泰国菜,西餐牛排披萨,各地美食开始拓展。金象湾,战锅策,西部牛扒,亚马逊自助,你大概都去过。
虽然有些店现在已经消失了,但却在不少厦门人记忆中留下了难忘的味道,例如亚马逊自助——
@阿祗:大学时代去过…自助餐…然后就吃撑了~~~厨师们会拿著一串整大块的烤肉来问你要不要,对于那时候来说性价比挺高~@小宁:环境确实是很不错的,能够看到整个对面鼓浪屿的夜景,自助式的,由你吃到饱各式各样的烤肉,烤内脏,还有水果沙拉,意面,小点心。2005-2010
平 价 时 代
学生党撑起廉价自助的黄金年代
曾经火遍全城的正新鸡排,仿佛在一夜间就打开了新派鸡排的天下,“比脸大的爱心鸡排”几乎成为了好吃的衡量标准。在这之前,比哥鸡排的盐酥鸡,可以说是独占厦门的“鸡排天下”,但不久之后,GIGI香鸡排后来居上,时光鸡、G乐部相继出现,阿布到家的爆浆鸡排口碑爆棚,最后,甚至连麦当劳都出了“那么大鸡排”来瓜分天下,是学生党们开始撑起了平价美食的半边天。
紧接着,团聚,团购接踵而来的,百元的套餐只要79就能拿下,平价美食正式上路了,甚至开始奔跑起来。
一人一锅的转转乐自助小火锅,由于人均39元的亲民价格,很快就引爆追捧的人潮。而这样的单价,更是因为有近百种菜品挑选和多种甜点、水果,结合自助餐加持,成功在年轻人当中打下一片天。
而这背后更深层的原因,可能还是与备受学生党欢迎的自助模式脱不了干系。要知道亚马逊、韩国自助烤肉,桔地烧烤,世纪烤王,曾填饱了一个个不满足于食堂的胃口。
直到现在,“吃到扶墙出”也还是攻占众多美食商铺的口号之一。
更奢侈的,还有单人近百元的谭火锅。好容易到了吃得起它的年纪,开了19年的谭火锅却因租约到期、成本上升,无奈从厦门黯然消失了,取代它的是火锅“巨头”海底捞,每天大排长队,火爆异常。
2012-2014
排 队 时 代
“张三疯”打开了鼓浪屿的一片天
2012年时,“排断腿”餐厅,街巷情怀小吃,随着博客风靡,大家旅游的目的从去别人过腻的城市看一看,变成了去吃一吃。
许多美食热贴都围绕着鼓浪屿,甚至开始风靡全国。
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张三疯奶茶”五个字,它总能和“鼓浪屿特色”、“不容错过的地方”、“小清新必去”、“浪漫攻略”这类词条同时出现,这家奶茶店似乎成为了鼓浪屿的一个……景点(?)
厦门人也好,游客们也罢,大家趋之若鹜,纷纷在店门口排起长队,就因为它有这样一个故事:
张三疯是生活在厦门鼓浪屿的一只猫。他喜欢自由自在,小时候很疯,长大了挺深沉。长大的他经常有艳遇,偶尔和隔壁旅社的狗一起在鼓浪屿上私奔几天。如果不是大海阻拦,他们早就浪迹天涯了。
值得一提的是,先有了这个故事之后,才有了张三疯奶茶的:一只被领养的猫,活泼可爱、不怕狗。仅此而已,可这一切却成了情怀的注解,让络绎不绝的游客们甘心排队,还催化出了一篇篇鼓浪屿游记和豆瓣帖子。
奶茶好不好喝呢?一点都不重要了。
曾经一个冰激凌,不过是一个冰激凌。
景区的一杯饮料,不过是为了解渴。
但有了故事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在鼓浪屿上,像张三疯这样有故事的店,比比皆是。
赵小姐的店卖的是馅饼和红茶,传闻是赵小姐旅居海外的孙女出资开设的,从小在国外的她,特地回来开了这个店纪念她的祖母。至于赵小姐何许人也?她曾是鼓浪屿上一大户人家的千金,有豪宅一座,此外再无更多信息。
小资的店面和隔代人之间的故事,让大家纷纷排队买饼,毫不手软。
毫不夸张的说,张三疯和赵小姐在鼓浪屿上开的店,就是“排队神店”的鼻祖。而之后也同样大排长龙的叶氏麻糍、林家鱼丸、金兰饼店和康家龙头海蛎煎,又是另一回事了。
当然,在“排队时代”刚刚起步的时候,这样的“盛况”也不仅仅限于鼓浪屿上。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厦门还出现了一家叫瑞可爷爷的起司蛋糕店,仅仅一款产品日销近千单,长队一次次突破记录,一度成为餐饮业的一个现象级事件,引发了社会关注和热议。
它究竟是来自台湾还是日本,已无从考证,但也不重要了。如今它已消失在厦门的大街小巷,谁又还记得它曾创下排队7小时的历史记录呢?
这些因为排队而爆红的美食,也随着排队的减少而陆续淡出了美食界。与此同时,新一轮的人气狂潮正蓄势待发。
2015
老 店 新 生
一篇微信文章,老店突然一夜爆红
2015年到现在,你一定曾因为最厦门某个探店贴而去排过长队,开始时候“带个眼镜吃饭打5折”到“火遍全网,排断腿也要吃”,你也一定为常在自媒体推荐的老店爆红而惊叹过。
位于成功大桥下的桥底麻辣烫,曾是夜班人的聚集地。在一轮探店贴的轰炸后,突然就成了夜猫子们的打卡处,即使听说老板总是一张臭脸,也依然排着长队。
这家麻辣烫不是四川那种传统的汤汤水水型的,而是用花生酱干拌的。炸几串腌制的肉串过过嘴瘾,再烫些青菜顺便补充维生素,还不够吃就扔片厦门泡面。就是这独门的厦门麻辣烫。
简陋的设备并不影响他在厦门吃货界屹立20年不倒,桥底麻辣烫也不是它的店名,只是深夜吃货们的接头暗号,随即成了这家麻辣烫的爱称。
看着长队满头雾水的还有莲欢海蛎煎,本就生意红火的局口拌面“夜宵食堂”更是排起了更长的队,还有高阿二酸笋面,502花生汤,这些夜归人的秘密基地,突然就坐满了特意熬夜来打卡的人。
原本属于厦门人的独享美食,经过探店贴热潮后,在百度地图上也出现了标注。毕竟,这些藏在深巷的“黑暗料理”,如果不跟着导航,游客们几乎是不可能找到的。
扒完了老店,陆陆续续地,就连公厕旁的苍蝇馆子,居然都成了来厦打卡的热门体系。深田公厕旁的吴记煸豆干和丽友咸水鸭因为“情怀”火了,距离斗西公厕不远的金宝油葱粿成了“到厦门不可错过的代表性小吃”;顶澳公厕旁的阿姨麻辣烫火了,思北公厕旁的佘阿姨花生汤在开店30多年后,也成了新晋“网红”。
老店的崛起,还带火了面线糊、酱油芒果、肠粉、四果汤这一类的老小吃,“情怀风”成了衡量排队长度的又一利器。
这是新媒体崛起的时代,流量的力量开始在“老店爆红”的趋势中初见风头,也在为之后的新网红时代做铺垫。
2016
明 星 时 代
偶像开的店,捧场是必须的
不管是谈“网红”还是谈情怀,其实都离不开国民岳父的很高兴遇见你。
2017年3月,很高兴遇见你中华城店开业时,前来“朝圣”的人群甚至排了2个多小时的队,只为直面韩寒的“文艺情怀风美食”。
遗憾的是,这家店的评价并没有像排队的人潮一样充满热情,严重两极分化的食评让这家店一直处在“去了不值、不去可惜”的尴尬地位。
2017年各地的“很高兴遇见你”爆出“欠薪门”、“食品安全门”,很高心遇见你中华城店也结束了属于它的时代,目前点评上剩余的几家店也口碑也令人唏嘘。
虽然很高兴遇见你并没有迎来一个高兴的结局,但这并不影响明星们开店的热情,他们依旧看好厦门,并且纷纷进军。
周杰伦的J大侠中华料理,以老板周杰伦的歌名命名菜名,墙上的电视评论不断轮播着MV画面,在这里吃饭,仿佛是在咀嚼一代人的青春回忆。
除了一人下海,也有明星选择抱团创业。陈赫、叶一茜、朱桢三人合开的贤和庄18年初在瑞景商业广场开业了;爱情公寓里的小姨妈邓家佳把店开在了和平码头,坐在她的Hi辣火锅店,对面就是鼓浪屿,晚上去夜景非常美!
甚至连韩国明星姜虎东都在湾悦城开了一家姜虎东白丁烤肉店,看来,厦门人还是很吃“明星效应”这一套的。
2017
流 量 时 代
“抖音”捧红的那些店
还记得学生时代风靡的珍珠奶茶吗?还有之后带来新潮流的奶盖茶。喝得饮料越来越稀奇。2018年底,喜茶和奈雪の茶终于也登陆了厦门,又一次掀起了厦门网红店的新 *** 。
喜茶SM新生活广场店开业
这样想来,其实这些年很多我们排过的网红店都是从厦门外先火起来的。
在北京爆红的鲍师傅,初到沙坡尾时排着长龙;在成都春熙路需要等位的小龙坎,进驻湾悦城后也叫到了两百多号;
上海鲍师傅排队
成都小龙坎取号近千
鹿角巷进驻前连冒牌的“李鬼店”都先火了一把;还有前两年排队的牛蛙面,也是从上海一路火过来的。
不同的是,这些在进入厦门前已保持高人气的店大部分都只火了很短的时间,就因为多家分店或是其他原因而回归平静,甚至退出厦门。
答案茶以新奇的“奶盖解读心灵”方式,在抖音上爆红。登陆厦门后,果然也在开业时排起了长队。可是,产品无特色,后续更新少,火的却如流星。
泡面小食堂作为厦门本土品牌在爆红后风靡全国,批量式开业、短暂的辉煌后又渐渐恢复平淡;
珍珠爆浆蛋糕、沙皮狗蛋糕、舒芙蕾松饼……每一个被推到风口的网红美食都离不了社交媒体和自媒体平台的助推。但同时,他们也伴随着拓展而失去光环。
2018
颜 值 时 代
好看就行,我们都活在朋友圈里
不久前,网友@构长城 爆料,在他的微信插件里突然多了一个小红点,点进去后,他的「发现」出现了一个新东西——「附近的餐厅」!
据说,「附近的餐厅」里分成3个栏目:美食圈、找餐厅、我。但目前这个功能还在灰度测试阶段,你我的微信界面都还没出现。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将来专注于吃饭前拍照“试毒”的人会越来越多,社交媒体效应将带来更多的餐厅和美食爆红。
截止到2017年,厦门继续蝉联全国咖啡馆密度最高的城市。
到厦门探店,成为了大量年轻人到此旅游的目的之一,他们对那些风格各异的“网红店”表示出集邮般的记录热情:
例如,锅炉咖啡的极简性冷淡工业风;
藏在溪岸路花鸟市场旁的RA HOUSR-BAMN Coffee,走的就是怀旧的vintage风;
还有大学路上的A LU Mini Kitchen,是晒圈头牌的ins风,又潮又骚的粉红色火烈鸟路线;
还有Chello和Chos cafe&bars的日系北欧zakka风……
当然,最后再来一点怀旧风,年轻人也是不会抗拒的。昔物所和旧物仓就做得很好了。
对于这批爆发于2014-2016年间的新生代咖啡馆而言,食物好不好吃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在这些人心中,能上镜才是关键。你下单了一杯意大利人通常一口喝光的espresso后,摆拍了至少半个小时。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照片拍够了,今日份的朋友圈美照达标了,至于到底在店里吃了什么,who care?
20年,网红店迭代越来越快,我们的口味也不再“从一而终”。只是,在这样的飞速变化中,“网红店”的保鲜期也在不断缩短。
眼前的厦门日新月异,开开关关的“网红店”在时代的浪潮中,被冲刷得面目模糊。多年后,谁又将想起它们曾经的无限风光?
转载来源:Yes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