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每到一个新的城市或国家旅行的时候,相较标志性打卡景点和热门的美食城,我总倾向于先逛逛旧货市场,看看这个地方过去独有的文化精髓。比如泰国曼谷美功铁路集市、土耳其大巴扎、西班牙马德里旧货市场等,身处其中,这些经历过时光的物品,总让人有亲切之感,是比看景点更能体会风土人情的方式。
在北京的旧货市场里,最知名且最具规模的当属潘家园了。北京有句老话:“逃不开的潘家园,绕不过的琉璃厂。”如果来北京想要找地方淘上两件老物件,那一定离不开潘家园和琉璃厂。至于两者的区别,琉璃厂偏“文化街”氛围,潘家园则“地摊化”一些,更以“鬼市”传奇和捡漏传说,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前往。
追溯潘家园买卖旧货的鬼市传说要到清朝末年,那时候皇室贵族的古玩书画向民间大量流出,很多没落贵族拿家中的古玩来此站街变卖。这些交易一来有失身份,二来部分古董渠道不明需要秘密交易,于是只能在天亮前进行,才得了“鬼市”称号。
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潘家园市场也还没有出现,彼时只是一大片居民区叫“潘家窑”,后来觉得此名不雅,就改为了如今的潘家园。
潘家园成了古玩旧货市场,已是90年代初了。但在80年代末期,华威桥古玩摊和劲松百货商场北侧的建筑工地地摊,应该属于潘家园地摊的雏形。一些当地居民会在路边摆摊,把自家的瓷器、旧家具等物件拿出来卖,不过也只是“打游击”,蹲在土坡上头摆摊,所谓“站得高看得远跑得也快”。久而久之,这个自然形成的旧货市场被称为“劲松土坡儿”。
这些散摊一直坚持到1992年底,在现在潘家园古玩城的地方,出现了两三亩砖墙围起来的空地,摊贩就在这盖起了简易店铺,形成了最初的潘家园市场。再往后,市场开始名声鹊起,逐渐成为北京城内乃至中国最大的旧货市场,不仅北京商贩,外地商贩也慕名而来。甚至潘家园的名字还随着各种影视剧蜚声国内外。
究竟潘家园旧货市场该怎么逛呢?进了大门便是一个大照壁,市场分东西两区,东区紧邻地铁,商户们在大棚下的石台上摆摊。西区则是露天的地摊,玩家自带马扎讨价还价,颇接地气。
初入市场,很容易被琳琅满目的物件吸引,东瞅瞅,西看看,觉得什么都和自己有缘,只要价格合适,恨不得统统买回家。多在市场逛几圈,又有了新的觉悟,可心的东西太多了,多看、多听、多选、多走,自然成了潘家园市场一门必修课。
其实来潘家园市场,买不买东西倒不是关键,光用眼睛看和耳朵听就已经不枉此行了。且不论津津乐道的古玩捡漏传说,单是那旧书摊上古董级的藏书、古币摊上从开元通宝到乾隆通宝的“发行币值”、来自马达加斯的“玛瑙”,甚至连奶奶级的百种绣花鞋垫,都足以叫人看花眼。据说常逛这里的人会得一种“病”,叫做一天不去潘家园溜达,手里盘的核桃都是假的。
在市场里面还有个特殊的区域——二区一排,是真正文玩老炮呆的地方。他们从来不屑于挤在一堆游客中淘宝,能入他们法眼的,永远只有核桃、橄榄和菩提。无论人来人往,在靠近道边上的座位一坐,溜溜地呆上一天。哪怕这些老炮什么也不买,摊主也笑嘻嘻,俨然一个活招牌,熟客自然就围上来了。
比起看古玩旧货更好玩的,是潘家园形形 *** 的人和事。比如文玩圈“四大天王”:东盘、西撸、南揉、北刷,要是有幸在市场内看到脖子上挂着大蜜蜡、手上戴着翡翠镯子等奇特造型的“大仙”,没错,准是这几位了。正所谓大隐隐于市,在潘家园这个卧虎藏龙之地,也流传着颇多神秘高手卖家,成为市场内独特一景。
许多人都说潘家园比任何一个博物馆的藏品都要丰富得多,私以为除了旧货,人生百态同样吸引人,即便对古玩不感兴趣,也能来此大开眼界。潘家园“鬼市”更成为京城一景,在热闹都市中保持着古老的情趣,也算是潘家园市场的独特魅力吧。
TIPS:
地址:北京朝阳区华威里18号
开市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8:00;周六:4:30-18:00;周日:6:00-18:00
注意:“鬼市”只在周六开放,记得自带手电筒,以示 “懂行”
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已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