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道滘裹蒸粽,道滘粽配料,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道滘裹蒸粽,道滘粽配料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道滘裹蒸粽,道滘粽配料

道滘粽,是东莞道滘 特产,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即已驰名,被誉为“天下第一粽”。道窖粽味道浓郁,馅料丰富,香软可口。道滘棕用料讲究,选上等咸 蛋黄 、 湘莲 、 绿豆 、五花腩肉、 糯米 ,加上 蒜蓉 、 沙姜 、 五香粉 等调味品配制。明火滚煮数小时,方可大功告成。

一. 分类

道滘粽应分两种:咸粽(或直称裹蒸粽),灰粽。

著名的则是咸粽,人们直称为道滘裹蒸粽,简称道滘粽。

二.创始人

道滘粽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已驰名于粤莞一带,并通过返乡的港澳同胞将其作为返乡“手信”(小礼品)而载誉香港、澳门。据老一辈人回忆,道滘裹蒸粽的创始人叫叶潮(外号叫红脸潮)。而令道滘裹蒸粽更上一个台阶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道滘冠华酒家的大厨李绍裘。当时由他主持制作的咸粽是在解码了叶潮的配方基础上有所改进,使之味道越来越好。加上以当时冠华酒家的独特地位(是当时道滘唯一一家食、住、玩功能齐全的酒店,担负着接待外地贵宾、上级领导、回乡华侨、港澳同胞等任务),他把裹蒸粽作为早、晚美点供应茶客,并成批供货给东莞当时的高级酒店华侨大厦及东信酒店。使道滘裹蒸粽的名气一下子传了开来。

三. 造作

道滘裹蒸粽之所以成为道滘头号美食,在于其最大的特色是味道浓郁,馅料丰富,切开时色香味俱全,卖相极佳,吃起来香软可口。而其根本原因是在于它一贯以来的讲究在选材用料及其规矩严格的制法上下功夫:糯米必须是优质的本地晚造矮脚糯,以保证其米粒饱满有粘性,且透明绵软;咸蛋黄必须是提前两天打开捞出晾干备用,使之口感更加甘香(其中有单料、双料之分:即放一个蛋黄与放两个蛋黄之分); 五花腩肉也是提前两天腌制后再出水去掉猪臊味;湘莲、绿豆(以前是以绿豆为主的)是按配方比例,加上蒜茸、沙姜、五香粉等调味品混和。这些主辅料目前全用人手按照顺序包入专用的粽叶之中(粽叶即是一种棕榈叶,市场有售,用前洗净炊软备用。以前民间也有因图省钱改用芭蕉叶的,但不正宗)。裹粽的技术较高,必须把粽子裹得密不透风,里面的米不能漏出来,煮浸的水也不能渗进去。故必须用咸水草结结实实地扎紧。水乡女人力大,捆扎起来毫不手软。蒸煮裹蒸粽,掌握火候也是关键(一般必须是猛火煲煮5个小时以上)。刚出笼的裹蒸粽是粽香扑鼻,令人垂涎。

四.吃法

裹蒸粽要趁热吃才香(故离锅久的裹蒸粽吃前最好再作加热处理),解开粽叶,用刀切开(正宗吃法是用原来捆粽的草绳绞开,更得天然之趣),再撒上一层白糖粉。

五.相关的诗句

“珍珠白姑娘,许配笔叶郎,穿衣去洗澡,脱衣上牙床”

六. 灰粽

灰粽,是碱水粽的统称(以前农村土法取碱,是用禾秆草灰浸水后隔灰,作碱水用,故称灰粽)。做法是纯用糯米,不加馅及味,吃时切开沾上糖浆(蜂蜜更佳)调味,浸过碱水的糯米粽清爽可口,别有一番风味。由于灰粽太素白,故大多数人在做时外添加了苏木浸出的红水,或在粽心里直接插入一根小苏木条,熟后变成红皮的灰粽或白皮红心的灰粽了(苏木也写作崧木,是一种可浸出红色液体的树木,学名待考)。另有一种灰粽:用豆沙、莲蓉再加白糖等一类作馅,变成一种纯甜的灰粽。

更多道滘裹蒸粽,道滘粽配料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