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视频来源 梨视频
封面新闻记者 杨帆
俗话说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不过金庸15部小说也曾翻译成英文,法文,日本,韩文等各种版本,他的小说在全球范围内也颇具影响力。金庸去世后,因《摔跤吧爸爸》为中国观众所熟知的印度著名导演、演员阿米尔汗发文悼念金庸。他称,自己最喜欢看《鹿鼎记》,而且不止看了一遍。
金庸2001年在浙江大学演讲,曾被学生问起笔下的主角谁的武功最高。他当时回答:“这个不太好说,男主角我最喜欢令狐冲、杨过、萧峰。而且他还说,自己非常不喜欢韦小宝,“见到这种人要远而避之”。不过《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却是阿米尔汗心中最爱。
阿米尔汗在文中称自己是金庸的big fan(超级粉丝),他说:“听到金庸先生去世的悲痛消息,我感到非常难过。 他的书《鹿鼎记》给了我很多快乐。几个月前我才读到它。我希望我能见到他。他为这么多代人带来了如此多的快乐。我是他的忠实粉丝。 我想向他的家人表示衷心的哀悼。愿他安息。向他表达爱和尊重。”
前不久,阿米尔汗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中也透露自己喜欢《鹿鼎记》,他还向记者打听这部小说的中文名,此外还头头是道的给大家描述了小说的故事梗概和韦小宝的成长经历,看来经典是不分国籍。
阿米尔汗看的《鹿鼎记》就是其英文版。金庸小说英文版最早出版的是1993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雪山飞狐》(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及1994年为配合金庸先生赴澳洲参加作家节的《鹿鼎记》( 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由知名汉学家闵福德翻译)两个章节。
闵福德除了与霍克思1994年合译《鹿鼎记》部分章节,还在他任教于香港理工大学期间,组织翻译《鹿鼎记》,由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于1997年陆续出版。
英译本的《鹿鼎记》,只有三卷本,原著共五卷,也只是原著的五分之三,已于2000年全部出齐。换言之,在《射雕英雄传》英译本之前,还没有金庸作品的英文全译本。
2004年,《书剑恩仇录》英文版缩译本在香港面世,《书剑恩仇录》英文版的书名是《The Book & The Sword》(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版为两卷本,英文版节译成一卷,译者Graham Earnshaw为英文杂志的主编。他花了十年时间翻译此书,最后由闵福德夫妇加以修订。
英译者之中,金庸似乎对闵福德的译本最感满意。金庸在《鹿鼎记》英译本写道:“此书译本之能成为事矣,由于柳存仁教授热心提议并给予极大鼓励,作者以感激之心,谨与闵福德教授共同将此译本献给我们敬爱的柳教授,庆祝他的八十华诞。”
闵福德教授原还计划陆续翻译《连城诀》、《侠客行》及《射雕英雄传》,后来却激流勇退,戛然而止。之前,闵福德教授访港,曾私下问他的原委,他只是简单地表示,因为与原作者的翻译意向不一致云云。
闵福德为什么没有全译金庸作品?他曾表示,金庸小说里的招式很难以英语来表达。硬译出来,读者也不懂。此前金庸唯一的外文全书翻译就是法语版《侠客行》法文版之可以全译,因金庸与法国作家大仲马的《侠客传》相近,对法国读者较易理解。
2017年,BBC发表了一篇报道讲述了英国80后女翻译家郝玉青翻译金庸小说的艰难路,该报道提到,金庸60多年前写的“现象级”畅销书很少有人翻译,在英语世界冷冷清清。金庸的著作难翻译是翻译界公认的,据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独特的“金庸体”语言半文半白间杂律诗,四字格和成语典故比比皆是,感觉像是传统话本小说,同时,大师作品里文化深奥,语言独特,意境难以捉摸,令许多人望而生畏。
郝玉青表示,对她来说,最难的是要那些招数在译本里“打”得流畅,没有违和感,读来不生涩,重点是情节、故事,翻译时忠实细节到什么程度,应该视情节而定。金庸的中文读者或许陶醉于他描述高手交锋场面的语言,在英语译本里或许达不到十全十美,只能抓重点,那就是故事情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 *** ,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