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命之一义,古传有之。散见于《尚书·高宗肜曰》的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诗经.大雅.文王》的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大抵都是将天与命联系起来,古人信天,亦不能不信命了。而发展至后来,命的含义逐渐分化,演变成三命说。三命说,旧义大致略同,分别为正命、随命、遭命,唯是“正命”或称为“大命”“受命”“寿命”而已。
三命说源远流长,至少可以推溯至《孟子》“正命”这一概念的提出:
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孟子将为道而死看成正命,非为道而死则是非正命,此说拉开了三命说演变的浪潮。荀子也讲命,将它解释成“节育之谓命”。梁启超理解这句话为
偶然碰上,就叫节遇,就叫命。遗传是节遇,环境亦是节遇。
荀子“命”的观点较孟子而言,认识到了了命运的不可捉摸性与偶然性。孟子注重自身的修养,荀子注重外在的条件,这两种思想成为三命学说演变的基石。
荀子像
一、西汉董仲舒对孟、荀命运观念的继承
在西汉时,大儒董仲舒谈到命时说:
人始生有大命,是其体也。有变命存其闲者,其政也。政不齐,则人有忿怒之志。若将施危难之中,而时有遭随者,神明之所接,绝属之符也。
董子并没有明确提出三命的概念,但不难发现三命的雏形已经在他的理论中开始出现。董仲舒认为“时有遭随”,就是说人生有遭命与随命,而“遭随”二命是后续发展中三命观的主力军。在董子看来,每个人生下来都带有大命,每个人的大命都是相同的,这是个人天生的本质属性。后天环境以及个人情绪的影响,使个人的大命也随之变化,这就是“变命”。
董仲舒的大命有点类似于性善性恶之“性”,其“变命”亦是阐明后天对人的影响。董仲舒并不是独立开来说“性”的问题,而是引申出“情”,认为性善情恶,并采用阴阳家的阴阳用来解释性情,“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阴阳也”。
内蒙古赤峰市董仲舒像
二、东汉初白虎观经学会议对三命的讨论
在东汉章帝建初自白虎观经学会议上,对三命问题也成进行过热烈的讨论,而其成果则是得出以下结论:
命有三科,以记验:有寿命以保度,有遭命以遇暴,有随命以应行习。习寿命者,上命也,若言文王受命唯中身,享国五十年。随命者,随行为命,若言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矣。又欲使民务仁立义,无滔天。滔天则司命举过,言则用以弊之。遭命者,逢世残贼,若上逢乱君,下必灾变暴至,夭绝人命,沙鹿崩于受邑是也。
这里明确提出三命的理念,将其分为寿命,遭命以及随命。寿命是持道而行,修身安人带来的上命;遭命是遭遇不可选择的外力施加于己身,陈述的是外在环境的恶劣性以及不可抗拒性对命运的影响;随命是“随行为命”,就是说命运随着行为的变化而变化,它的目的是为了劝民“务仁立义”。寿命立足于内在修养,遭命立足于外在压力,随命则是指行为与命运的关联。
与西汉时董仲舒相比较,可以看出东汉早期的三命论有了不小的变化,其中已经脱离了“性善性恶”这个议题,纯粹就“命”本身进行探讨,而最大的发展在于提出了人的行为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的随命。随命就是后世三命论的主体,它说的是自己的行为决定自己的命运。
白虎观会议
三、东汉中期王充与王符对三命的发展
东汉中期,三命学说又有所发展。王充在《论衡》中说道:
正命,谓本禀之自得吉也。性然骨善,故不假操行以求福而吉自至。随命者,戮力操行而吉福至,纵情施欲而凶祸到,故曰随命。遭命者,行善得恶,非所冀望,逢遭于外而得凶祸,故曰遭命。
王充已然将“性”“行”“报应”结合起来,他的哲学思想观中“正命”如同董仲舒所说的“大命”,是个人天生的本质属性,“谓本禀之自得吉也。”但董仲舒的“大命”是每个人生下来都具有的,如心、肝、脾等,而王充的“正命”是一部分人生下来才具有的,如“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生而知之的人总是那么一小部分。“随命”沿承着白虎观经学会议上的观点,并无多大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随命”中的行为,如“务仁立义”“戮力操行”,并不带有任何善恶属性,他们吸纳儒家中的“仁义”而发展得来,是纯粹的操守行为,与善恶无关。王充的“遭命”观对三命论有了剧烈的冲击,他将“因果报应”引用进来,“遭命者,行善得恶”,将遭命看成行动与结果的反差与谬误。
比王充稍后一时期的王符,也说:
君子未必富贵,小人未必贫贱,或潜龙勿用,或亢龙在天。
将“君子、小人”的内在修养与“富贵、贫贱”的外在利禄对接起来,“遭命”讲述的就是内外对接关系的不平衡。王充与王符均把“遭命”看成对接的误差,但具体的缪差则有区别。东汉初仅仅把遭命归结于不可抗拒的恶劣的外在环境,而东汉中期讲的则是内在修养与外在利禄对接关系的不平等。
王充《论衡》
四、东汉末期赵岐对三命观的补充
东汉末期的赵岐,在注疏《孟子》时道:
命有三名,行善得善則曰受命,行善得恶則曰遭命,行恶得恶則曰随命,惟顺受命为受其正也已。
赵岐已经明确地把三命观与善恶因果报应联系起来,善有善报是正命,恶有恶报是遭命,行善遇恶报是随命。三命说的观点发展到汉末,已经逐渐成熟,尤其是它和“因果报应”的结合,更是成为后世三命说的另一支线。如宋代卫湜:
命有三科,有受命以保庆,有遭命以谪暴,有随命以督行,受命谓年寿也,遭命谓行善而遇凶也,随命谓随其善恶而报之。
其说与赵岐基本一致,都是将三命观与因果报应联系起来,而这种观点也成为后世的主流观点,尤其是随着佛教因果报应逐渐深入人心。个人的行为受到报应的意志的注视,个人的行善的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由此,可以教化世人,令他们多行善事,少作恶事。
发展到此,三命观对维护社会的稳定,保证风俗的感化,有着莫大的积极作用。对注重以风俗教化社会的士大夫来说,三命观对他们政治理想的实现有着一定的帮助,久而行之,他们也就逐渐将这种观点稳定下来。
赵岐《孟子章句》
五,宋代刘敞与陈祥道对三命观的继承与深化
宋代承续发展着三命说的内涵继续发展深化,刘敞认为:
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桎梏死者,在文王则正命也,在阳虎则非命也。
在这里,桎梏而死亦可为正命,唯是看其人是否有德。这已经与孟子的“桎梏死者,非正命也”的观点不同,刘敞已经不再考虑是否桎梏而死这一死亡的外在环境,而更加看重个人的内在修养与品德,即看重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君子则无论做什么都是正命。刘敞在此把正命与否和历史上的传统命题“君子,小人”结合起来,赋予了它新的涵义。
而陈祥道对遭命而死有所阐发,虽然同是遭遇不幸而死,但他依然从不幸中看出正命与非正命:
颜渊之死正命也,子路之死非正命也……颜渊全于人而未全于圣,子路全于义而未全于人……全于人而未全于圣,则其死者天也;全于义而未全于人,则其死者人也。
陈祥道详细分辨子路颜渊的不同之处,认为颜渊已臻至人道,即拥有仁义礼智信等五常之性,但未达圣道;而子路只有五常之中的“义”性,还未达到人道。达到人道而死是正命,其死属于天意所决定;而未达人道而死是非正命,是犹有所缺的人事未尽。陈祥道拈出“义”“人”“圣”三种说辞,对遭命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补充。宋代学者的主要功绩在于对三命说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分析与深化,进一步完善了三命说。
刘敞《刘氏春秋意林》
一种学术思想的形成除了深化地阐述外,更需要经过反复的驳难与论辩。三命说从西汉至东汉逐渐成熟,而同时沿着反方向发展的质疑反思之风不绝于缕,面对历史上盗跖寿终,颜渊夭折的现象,王充提出“性自有善恶,命自有吉凶。使命吉之人,虽不行善,未必无福;凶命之人,虽勉操行,未必无祸”行善行恶由秉性决定,吉凶祸福有天命判决,二者并无必然的联系。
性和命之间的分离性,使王充对善恶有报的因果关系的境况产生疑问,王充从传统思想那里抽象出“性”,以此与“命”进行二重辩证,解决世俗中行为与结果的非等价对等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性”的观念的提出对三命说有很大的补充作用,佛教的报应思想本就有其自我的缺陷,但他们自有一套理论系统来完善其缺陷,例如他们用“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说法来推迟报应的时间,或者干脆将报应寄托于死后的地狱。“性”作为一个中国传统的哲学命题,将“性”与“命”联系起来,是对命运因果报应的本土化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