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富士山
轻途文化-日本 文化意象
文/H喵 图/H喵
目录
引子——离天空最近的山
富士山的地理变迁
富士山火山活动记录
富士山的登山史
“三峰富士”——神化富士山的起点
富士信仰的进化之路
富士山与大和政权
古代文学作品里的富士山
Go!攀登富士山!
图:富士山周边手绘地图(感谢我的好友 微博@-Anker- 基情绘制)引子——离天空最近的山
“佳人一去难再见,心悲泪流满衣襟,不死灵药亦无用!”
这首和歌出自日本物语文学的开山之作 《竹取物语》的最后一章。诞生于竹子中的辉夜姬遗忘了尘世的一切回到月宫,思念心上人的天皇向周围的大臣询问哪座山离天最近,有大臣奏曰:骏河国有山,离京都不远,且离天最近。于是天皇作此和歌,命令近侍调岩笠前往那座山的山顶,将和歌与辉夜姬留下的不死灵药一同烧掉。
调岩笠带领大批武士来到山顶,焚尽和歌与不死灵药,此山也由此得名“富士山”注1,同时也被称作“不死之山”。据传山巅所燃之浓烟至今注2喷吐,直冲云霄,达于月宫。
富士山,一座只要提到日本就绕不开的山。从《万叶集》到《富岳百景》,从《伊势物语绘卷》到《富士三十六景》,时光流转,抹不掉的是深刻在每一位日本人心中的富士情节。富士山、不死之山、不二之山。她是何时伫立于日本列岛的?她的活动又对列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一座来自东国的山,如何走进建国日本之西的大和民族的文化体系?又为视之为信仰的人们提供了怎样的精神寄托与启示?富士山又是为何变成了私人领土,让日本 *** 每年花费大量的金钱租赁呢?
本篇文章,我将为您讲述日本的象征——富士山。
注1:调岩笠带领众多武士登山,富在日语中有众多之意,同时日语“富士”亦与“不死”为谐音。
注2:此处的“至今”为书中原文,应理解为直到成书之时)
富士山的地理变迁
富士山,位于本州南部临近骏河湾,标高3776.12米,属于典型的成层火山。所谓成层火山的含义是几乎同一个火山口多次喷发后,由岩浆和火山碎屑不断堆积而形成的圆锥状火山。因此,富士山并非一开始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
据考证,富士山所在位置原本是一片汪洋大海,在距今2-300万年前,随着板块运动逐渐抬升,于距今70-20万年前,在与今天富士山火山口不同的位置形成了小御岳火山和爱鹰火山。约8万年前,此时小御岳火山约高2500米、爱鹰火山越高1500米。两座火山喷发出的熔岩阻挡了原本流淌在小御岳火山东西两侧的河流,形成剗海(古代日本文献中“海湖”不分)和宇津湖两个大堰塞湖,并最终演变成了如今的富士五湖和忍野八海。
约在距今10万年前,在小御岳火山和爱鹰火山之间,古富士火山开始活动。由于古富士火山的岩浆富含二氧化硅,因此更具流动性。这些岩浆不断的累积在原本小御岳山和爱鹰火山的地势之上,使得古富士火山的高度进一步增高至3000米。
在距今1万5千至6千年前,古富士火山山顶西侧不断喷发,大量流动性强的玄武岩质的岩浆流出,最远流动到了距火山口40千米处。如今发现的距今约11700年前的三岛熔岩流、约8500年前的猿桥熔岩流,约8000年前的马伏川岩屑均属于这个时期。原本位于富士山北侧剗海被岩浆隔断,古河口湖出现。与此同时,东侧的宇津湖由于地质活动逐渐干涸。
距今约5000年前,不断喷涌的岩浆形成了新的高山并将原本古富士火山包裹在新富士山山体的东侧,仅有部分火山口露在外面,新富士火山出现。同时古河口湖与宇津湖干涸,忍野八海(即宇津湖的湖底遗迹,如今仍有泉水涌出)出现。约2300年前,东侧的古富士火山山顶因风化大规模崩塌。富士山基本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样子。也是在这个时期,熔岩流再次阻断河流并将古剗海剩余的部分,如今富士五湖中的河口湖、本栖湖出现。
公元864年,富士山大规模喷发,除山顶外还有多个喷口,火柱约高六七十米,十日间伴有3次地震,之后停歇。熔岩流入剗海将大湖一分为二,富士五湖中的西湖与精进湖出现。在这之后,在长尾山熔岩之上,茂密的青木原树海拔地而起。公元937年,鹰丸尾熔岩再度阻断了富士山东侧的河流,富士五湖中最后的山中湖出现。
至此,富士山及其周边成为了我们如今所看到的样子。
2004年4月由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进行的调查发现,在小御岳的山体之下还存在有更古老的、以安山岩为主的山体,被命名为先小御岳火山。
富士山火山活动记录
结束了史前时代波澜壮阔的火山喷发,富士山在进入有史时代后也并未就此安静下来。对于居住于古代日本东部的人们来说,富士山一方面是和歌中美轮美奂、虚无缥缈的神仙乡。另一方面也是招致天灾的令人生畏的地方。古代的日本人坚信,富士山的喷发是神的愤怒,为了平息神的怒火,富士山在历史上先是被授予正四位上的官位,后又提升至正三位。可以说,富士山的一举一动都深刻着影响着人对于富士山的看法。因此,想要了解富士山就要先熟悉富士山在史书中的记录。
现存文献中,明治之前涉及富士山喷发的记载共计有53次,其中有10次记录来自于可信度较高的史料。这10次记录中有3次喷发规模和影响较大,分别是延历大喷火(800-802)、贞观大喷火(864-866)以及宝永大喷火(1707)。本节将借助史料对这三次喷发的规模、破坏和影响做简要叙述。
延历大喷火平安时代末期成书的《日本记略》对本次喷发记录如下:
「延暦十九年六月(中略)癸酉,駿河国言,自去三月十四日迄四月十八日、富士山巓自焼、昼則烟気暗瞑、夜則火花照天、其声若雷、灰下如雨、山下川水皆紅色也。」
「延暦廿一年正月(中略)乙丑(中略)駿河相模国言,駿河国富士山,晝夜烜燎,砂礫如霰者,求之卜筮,占曰,于疫,宜令両国加鎮謝,及読経以攘災殃(中略)五月(中略)甲戊,廃相模国足柄路,開筥荷途,以富士焼碎石塞道也。」
上述记录 *** 有两次不同的喷发。其一是公元800年,旧历三月十四至四月十八,富士山喷发。白天时因为火山降灰一片漆黑,夜晚时山顶火光照亮天空。喷发时伴随如雷鸣般的声响,火山灰如雨点一般落下,附近河流皆呈现出一片红色。其二是公元802年旧历正月,富士山无论白天还是夜晚皆有火光闪动,碎石沙土如冰雹般落下。同年五月,由于富士山喷发引起的落石阻塞的相模国足柄路,不得已开辟箱根路。这里补充说明的是,这条箱根路在一年后被废弃,重修足柄路。
贞观大喷火成书于延喜元年(901年)的编年体史书《日本三代实录》中记载了这次至目前为止仍是最大规模的喷发:
「(貞観六年五月)廿五日庚戌(中略)駿河國言。富士郡正三位浅間大神大山火、其勢甚熾、焼山方一二許里。......光炎高二十許丈、大有声如雷、地震三度。歴十余日、火猶不滅。焦岩崩嶺、沙石如雨、煙雲鬱蒸、人不得近。大山西北、有本栖水海(みずうみ)、所焼岩石、流埋海中、遠三十許里、広三四許里、高二三許丈。火焔遂属甲斐国堺。」
「(貞観六年七月)十七日辛丑(中略)甲斐國言。駿河国富士大山、忽有暴火、焼砕崗巒、草木焦殺。土鑠石流、埋八代郡本栖并剗両水海。水熱如湯、魚鼈皆死。百姓居宅、与海共埋、或有宅無人、其数難記。両海以東、亦有水海、名曰河口海;火焔赴向河口海、本栖、剗等海。未焼埋之前、地大震動、雷電暴雨、雲霧晦冥、山野難弁、然後有此災異焉。」
上文中也是两次不同的喷发。第一条记录的是贞观6年旧历五月二十五日,富士郡正三位神山喷火,且异常激烈,山顶方圆一二里(此处的“里”约等于现在650米)焚烧殆尽。火焰高二十多丈,伴有如雷般大的声响,大地震三回。喷发十日后仍不减弱,火焰不灭,岩石崩裂,砂石如雨。富士山附近烟灰浓密,人不能够靠近。岩浆向西北流入本栖湖中,整条熔岩流长约30里,宽约3-4里,高2-3丈。所造成的的大火甚至烧至甲斐国边界。第二条记录发生在2个月后的旧历七月十七。富士山突然喷发大火,烧碎岩石,焚尽草木。岩浆流入八代郡本栖湖并将湖水一分为二,且湖水沸腾,鱼鳖皆死。百姓和房屋或被岩浆吞没,伤亡人数、财产损失难以估计。岩浆还向东流向河口湖,在流入湖水之前,大地震动,暴雨如注,天昏地暗。
据现代估算,贞观大喷火的喷出物总量在14亿立方米,岩浆将富士山西北山林焚烧殆尽,原本位于富士山北侧的剗海被填埋大半,被分成了西湖与精进湖两处。不仅如此,贞观7年(865年)年末记录显示喷发仍未结束。
宝永大喷火宝永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1707年12月16日)富士山东南斜面喷发,所造成的新喷火口被称为宝永火口。由于发生的年代较近,且富士山下不远处即是当时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江户,本次喷发留下了数量众多的文字、绘图记录。这些记录多以地方县市町史志为主,数量繁多且内容相似度高,这里不再一一展示,仅简要叙述宝永大喷火的过程。
宝永大喷火发生十数日前,富士山每日皆有带产生有震感的小地震。12月16日上午10点-12点喷发,最初的火口出现在富士山东南面植物与荒山的界限附近。16日晚开始有火山灰下落,最初是白色而后逐渐向灰色、黑色转变。25-27日喷发达到 *** 。落灰约持续到28日凌晨,喷烟持续到31日白天。31日夜晚,观测到一次爆炸性喷发,随后喷发渐止。
宝永火山口宝永火山口
同时,对于这次喷发带来的灾难的记录也是三次中最为详尽的。富士山所在小田原藩在有6成的土地被火山灰掩埋,连较远处的江户降灰都厚达2寸。受灾最重的足柄上郡和骏东郡房屋和仓库或倾倒或烧失,损失了几乎所有的粮食储备。外加岩浆阻断引水渠,水供给断绝,火山灰掩埋耕地,土地无法耕作。整个小田原藩陷入了严重的饥荒之中。
此外,宝永喷发也带来严重的二次灾害。在喷发发生的几年后,火山灰流入造成附近河流,尤其是酒匂川的河床上升引起水灾。喷发后的第二年的暴雨外加河床上升直接导致酒匂川大口堤溃堤,足柄平野被夹杂了大量火山灰的泥石流吞没。
值得一提的是,宝永大喷火为现代日本火山灾害预防敲响了响亮的警钟,并提供的合适的参考。以宝永大喷发为样本,日本制定了应对同等规模喷发的详尽防灾预案。过去的苦难正在变得越来越有意义。
富士山的登山史
翻阅日本名山的登山史,富士山和立山、御岳、鸟海山等高山一样,最初都是从远处眺望时令人心生敬畏的山,后来这种敬畏之心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原始的信仰,人们开始在山脚下顶礼膜拜。由于富士山的高度和火山活动,出现开拓性登山者的时间约为公元7-8世纪,也要晚于日本其他山岳。
最初登上富士山的人如今已经无法考证了,仅有几种传说。除去一些明显站不脚的和对富士信仰体系毫无影响的传说,为大家介绍以下三种。其一是神话中富士山的主神木花开耶姬第一个登上富士山,并向上天祈求无尽的生命。这一传说后来也被认为是本文引子中出现的《竹取物语》的原型;其二是圣德太子曾骑一匹黑色的名驹飞上天空,后降落在富士山巅。以此传说为样本,在镰仓时代绘制出的《圣德太子绘传绘卷》中的三峰富士隐藏了富士山神化之路的大门,我将在后面的章节为大家详述;其三是役小角,也被称为役行者,一位传说中的人物,据传是修验道和山岳修行者的鼻祖。他因修行获得神力但却因神力招来诬陷,被流放伊豆半岛。据说他白天停留在半岛上,晚上如履平地般的越过大海登上富士山修行。
圣德太子绘卷(部分),注意富士山和黑马在画的右上角虽然最初登上富士山的人依然未知,但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献却能帮助我们锁定一个大概的时间——9世纪中叶。彼时,日本著名的汉诗人、文章博士都良香从未知的攀登者那里取材,用汉语写成《富士山记》。其中虽有一些描述明显不是事实,比如文中说有白衣美女二位,在富士山顶双双起舞;以及山顶处长有颜色发深的竹子。但也有部分内容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比如文章中清楚的说出了山顶中间是洼地,底部有水池,池中有似卧虎一般的石头。像这样的细节除非是亲眼见到,否则是不会这样记述的。因此可以确定在公元9世纪甚至更早之前,就已经有人登顶富士山。
奈良时代开始,日本陆续出现山岳宗教,到了平安时代这些自古以来出现的山岳宗教开始和外来的佛教、道教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日本独有的宗教、或者说是修行方式——修验道。由于修验道讲求隐居深山的修行,日本的寺庙也渐渐从城市周边转移至山中。以最澄在比叡山建立延历寺(785年)、空海在高野山建立了金刚峰寺(816年)为开端,在山里兴建寺庙的情况越来越多,在山中修行修验道的僧侣也越来越多。这些修验道僧侣以传说中役行者开山的吉野金峰山为大本营,称为当山派,后来又拓展到熊野,称为本山派。众多的名山成为修验道活动的地区,著名的有葛城山、鞍马山、白山、立山、羽黑山等。当时的天皇与贵族也经常参拜熊野、金峰山,贵族的背书为修验道的快速普及增添了不小的力量。出现了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僧人不断的开辟新的名山修建寺院。
热闹的“名山抢注”活动却唯独冷落了被誉为神山的富士山。倒不是因为富士山过于高耸,而是在864年贞观大喷火之后,富士山进入了一个相对活跃的期间,以20-30年为间隔,直到公元1083年才逐渐平息下来,前后共历300多年,期间根本无法攀登。
公元1132年,静待许久的富士山终于迎来了属于它的那份缘。根据《浅间菩萨缘起》的记载,在这一年末代上人与同为修验道僧人的赖然一同登上了富士山顶。之后末代上人多次登顶富士山。公元1149年,末代上人在富士山顶建立了大日寺。并于当年劝说鸟羽上皇及朝廷显贵抄写大般若经供奉于富士山顶,富士山修验道借此走进日本统治阶级的眼中。末代上人将富士信仰与佛教结合在一起,巩固了富士信仰的基础,并未后来江户时代之后富士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进入室町时代后,攀登富士山逐渐盛行。除了修验道的登山者外,由于镰仓时期在山顶祭祀带大日如来和浅间大菩萨,因信仰佛教而登山的普通人也急剧增加。富士山的须走口、大宫口、村山口、吉田口、须山口,这些登山口都是室町时代设置的。此外,室町时代还出现了最早的登山遇难记录,有13人因为风暴而遇难(《妙法寺记》)。
进入江户时代后,由于富士讲组织的出现,富士山的攀登者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富士讲的来源是战国末期的长谷川角行,原本是日本贵族,18岁时出家修行。据说在梦里得到了役行者的启示攀登富士山。但角行没有直接登山,而是在富士山下一个叫做人穴的洞穴修行了1000天,直到元龟三年(公元1572年)才开始攀登富士山,一生中攀登富士山达126次。角行一边修一边传授富士信仰的教义,在江户地区尤其受到欢迎。借助免费的祈祷和医疗等服务,初步奠定了富士讲的基础。之后第六代领导人食行身禄创办富士讲组织,江户时期一度变得非常繁荣,但在江户后期受到幕府的禁止,在明治时期大幅衰退。幸运的是,直到现在富士讲也未完全消失,关于“富士讲组织”的具体人物、事件、影响等,我将在后文的“富士信仰的进化之路”章节中为您展开讲述。
对于富士登山来说,幕末与明治时期并未出现类似末代上人和长谷川角行这样的特别值得一述的人物,但却有两件事开了先河。一件是第一次有外国人——英国公使阿礼国登顶富士山。另一件是 *** 于明治5年(1872年)颁布太政官布告,解禁了自室町时期末期就开始的女性登山限制。
“三峰富士”——神化富士山的起点
下面是一张富士曼荼罗图。
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的曼荼罗细心的读者一定已经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画上的富士山竟然有三个山峰。或许您会认为这可能只是一个绘画错误,毕竟古往今来富士山从未出现过三处山峰的时期。但现实是像这样把富士山画成三座山峰的表现手法广泛的出现在各个时期的富士绘画,尤其是镰仓时期的富士绘画作品中。江户时期的汉诗人菅茶山曾写过“当初谁始画三峰,具瞻非今日之容”的诗句,亦可为旁证。
这种绘画方式源自一种观点——富士山是神仙乡,而且一开始也不是三峰,是三层。并且这种观点的产生,又有极大可能是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
成书于我国五代十国时期的留下文献《义楚六帖》中有这样的记载:来自日本的僧侣弘顺曾这样介绍日本的富士山——“东北千余里有山,名富士,徐福至此,谓蓬莱”。然而找遍整个中国的史籍,像这样描述富士山的,《义楚六帖》是独一份。可见这并非是古代中国人普遍持有的观点,而是日本人独有的想法。极有可能是留学中国的日本僧侣在了解到中国关于徐福的传说后自行脑补出来,并在日本散播的。毕竟传说仙山蓬莱就在神州大地东边的大海中,而神州大地东面、且位于海中的土地有且仅有日本国。如果再要从日本选一座山和传说中的蓬莱仙山作对应的话,高大巍峨、喜怒无常的日本第一高山富士山的确是最合适的对象。因此,古代的画家把富士画为三峰,并非是画的现实中富士山,毕竟富士山无论从任何角度看都没有三座山峰。画家们展示的,更可能是观念中的富士山,即蓬莱山。那么,为什么是蓬莱山就是三峰呢?
日本现代的东方绘画史研究家成濑不二雄在《日本绘画风景表现:从原始时代至幕末》一书中指出:镰仓时代的《圣德太子画卷》中的富士画就有三层山峰,这应该是继承自上一历史时代的古老样式。并指出,此种样式应是受到中国唐代青绿山水画的影响。这位不二雄先生作出如此判断的自信来自于一张至今仍收藏于法隆寺的《圣德太子绘卷》。与镰仓时期的《圣德太子绘卷》不同,它的时间要更早——创作于延久元年,即公元1069,日本的平安时代,是日本现存最早的平安时代富士画。在这张画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小角度的多层山形象。
我国的《水经河水注》、《淮南子》、《尔雅 · 释丘》等书籍中,将公认的神山昆仑山记叙为三层。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画论《画云台山记》中天师所坐之山也是画成三层。极大可能是在以上种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昆仑山是三层,逐渐演变为富士山是三层,又最终变成了富士山是三峰的绘画表达习惯。这些来自古代的富士绘画,或许默默的为我们指明了日本富士信仰来时的方向。
富士信仰的进化之路
看完上面的几个部分,应该有不少人心中对“富士信仰”怀有疑问。几乎各个时期都会有与“富士信仰”有关的新内容出现,而且一会儿是神道、一会儿是佛教,中间还夹杂着“富士讲”这样的民间组织,十分混乱,毫无头绪。所以本节内容,我们将为您梳理富士信仰的前后脉络,带您领略一遍富士信仰之路。
1、原始山岳信仰
富士信仰最开始时只是一种原始的山岳信仰,并且可能最早出现在距今好几千年之前。在富士山周边,陆续发现了如千居遗迹(静冈县富士宫市)、牛石遗迹(山梨县都留市)等绳纹时期的人类居住遗迹,其中都包括有祭祀遗址。虽然没有明确证据证明这些祭祀遗迹的对象是富士山,但至少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或许富士信仰的原型可能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千居遗迹原始山岳信仰时期的富士山神多元且不统一。第一次出现在文字记录中的富士山神是《常陆风土记》中的福慈神。除此之外还有《万叶集》中出现灵母屋神香闻、《日本书纪》中的常世神、《富士山记》中的浅间大神。
2、原始神道时期
在奈良时代末期至平安时代末期之间,富士山多次喷发,为周边地区带来许多灾难。古代人没什么科学观念,富士山越是喷发就越认为富士山具有神性。于是乎祭祀火之神的浅间大神的浅间神社在富士山周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富士信仰进入原始神道(受外来宗教影响之前的日本本土宗教)时期,富士信仰的核心也从最初的自然山神,变成了火神浅间大神。
说一说这个浅间大神吧。あさま(浅间),在古日语中表示火山,这是富士山的神是浅间大神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还有一些涉及宗教概念的因素,这里不再赘述。如今如果我们去浅间神社参拜,高坐在神座之上的是前文中有提到的木花开耶姬,神职人员也会亲切的告诉你木花开耶姬就是浅间大神。但实际上在一开始,浅间大神和木花开耶姬是两位不同的神,浅间大神是个男神,而木花开耶姬是位女神。
关于二者到后期为何成为了一体,至今也没有统一的说法,占据主流的是说法是“木花开耶姬孕育火神”这一记载在记纪神话中的传说。传说中降临人间的天孙琼琼杵尊与木花开耶姬结合生育了三位神——火照命、火须势理命和火远理命,都为火神。而且,由于木花开耶姬在一夜间怀孕,琼琼杵尊就怀疑木花开耶姬孕育的不是自己的孩子。为了自证清白,木花开耶姬发誓说,如果肚子里的孩子是琼琼杵尊的,那么生产时无论发生什么事,孩子都会平安降生。于是木花开耶姬生育时,在产房里放了一把火,在着火的房子里安然无事的生下了三个孩子。火山、生育了火神的木花开耶姬、本身为火神的浅间大神,奇妙的联系可能就这样产生了。至于二者性别差异的转换,日本的富士文化研究家竹谷靱负在他的《富士山的精神史》一书中说道,进入室町时代后,随着神佛习合的发展,浅间神被赋予菩萨名号变成了浅间大菩萨,以《竹取物语》中辉夜姬的形象示人,到了江户时代,辉夜姬被记纪神话中的木花开耶姬取代,至此木花开耶姬与浅间大神成为一体。
公元853年《日本文德天皇实录》中,浅间神第一次被国家记录。6年后,根据《日本三代实录》中的记载,将浅间神从“从三位”升阶至“正三位”。贞观大喷火还在持续中的公元865年,为了平息这位“浅间大神”的怒火,大和朝廷在甲斐国八代郡设立官社祭祀浅间大神,但选址营造和神位的确定并没有立即完成。公元871年出羽国鸟海山喷发,在自然之力的不断的“催促”下,大和朝廷最终决定将富士浅间大神列为国家祭祀的对象之一。
3、修验道时期
先说说什么是修验道。这是一种将日本原始的神道信仰融合了佛教与道教而诞生出的一种日本独有的宗教形式。他的开宗鼻祖也是我们上文中提过的役小角,也是传说中第一位登上富士山的人。后经过末代上人将传统的神道的富士信仰与佛教初步结合,开辟出了富士修验道。
然而此时的修验道还是不成熟的,它与佛教的结合还不彻底,仅仅是借鉴了一些观点和名词,神道和佛教之间更像是各干各的。然而神佛习合(宣称佛或菩萨是“本地”, 日本神道教所奉之神是佛或菩萨的“分身”或“垂迹”,并把日本诸神作为佛教的护法神的本地垂迹说是神佛习合的核心)的道路既然已经开始,就注定双方之间的联系会不断加深。镰仓时期成书的《吾妻镜》中般若心经的提唱对象中出现了“富士大菩萨”,标志着属于富士山的本地垂迹说已然确立。在当时的僧人眼中,世间由“十界”组成,而当时的富士修验道将富士山从山脚到山顶划分为十合目,与“十界”相对应。修验者通过十界的修行至山顶,则可自身成佛。
富士修验道在镰仓时代不断完善的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信众登山修行。因此,进入室町时代后,攀登富士山的人数开始急剧增加,除了修验者、僧侣之外,普通的信众也加入了登山的大军。富士山有许多登山扣,都是室町时代设置的。须走口是1384-1387年,大宫口和村山口是1429-1441年,吉田口和须山口是1469-1487年。这些登山者下山后,通过口口相传又进一步扩大了富士信仰的范围,为富士讲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富士讲时期
从时间的角度来讲,富士讲所在的时期富士信仰确实产生了诸多变化,以致于如今几乎所有的资料都把它单独拿出来介绍。但富士讲的内容与富士修验道并无本质上的不同。不像之前原始山岳信仰转原始神道信仰、原始神道信仰转修验道信仰那样几乎是全新的东西。上文中我们说过,富士信仰的庶民信众的大量出现是富士讲出现的基础,换个说法也可以说富士讲是富士信仰在庶民中的实践,它随着江户时代庶民文化的兴起而繁荣,也随着政治强权的干涉而衰败。
说回富士讲本身。富士讲其实一个组织的名称,由前文中提到的长谷川角行的第六代弟子食行身禄创建,他在各个村和町建立名为“讲”的组织,用来宣扬角行传承下来的这一脉富士信仰。需要补充的是,“讲”组织在身禄生前并不算特别有名气,而是在身禄死后在身禄弟子的努力下发扬光大的。与其他修行者更注重自身修行不同,角行这一脉更注重自身的道德实践。在角行亲笔书写的《每日心得》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必须将父母与仙见(角行将浅间尊称为仙见)放在第一位、不与别的女子或 *** 有染、努力从事日常工作、爱惜米和水、不心烦气躁。简单来讲,角行这一脉告诉你,过去你或许没得选,但现在你要做个好人。他坚信只要所有人都这样做,就必定会“人心安定、天下太平”,也必定会“人世繁荣,佛法兴旺”。但实际上,在实践这套教义的时候,角行和他的弟子们实际上更多的回应了百姓的现实利益,比如祈福和获得医疗。到了第六代食行身禄手中,这种对现实利益的追求已经到了本末倒置的夸张地步。根据1775年出版的《新版插图占梦》中 =的说法,梦见富士山的人,会有意想不到的运气来临,会成为首领,出人头地。由此可知,当时人们的心中,向富士山祈祷已经直接和富贵画上等号。更直接的证据来自身禄的弟子小泉文六郎所著的《小泉文六郎觉书》,上面写着身禄对当时情况的描述——“参拜一次就会成为一支矛的主人,参拜两次就会得到一对器具。人们受此利欲之诱、受此名誉之诱,于是散发金银......”。从用词中我们可以看出,身禄对这样一种追求利益的教义有所不满,这促使他思考富士信仰的未来。公元1722年至1730年间,步入老年的身禄完成了新的教义书《一字不说之卷》,他要——救济众生!
食行身禄像《一字不说之卷》的核心内容只有一个,如何才能达到传说中的“弥勒之世”。“弥勒之世”不是一个新概念了,它是佛教理念中的人间的最理想状态,物质丰富,精神富足,众生平等,风调雨顺。在这本书中,身禄提出只要每一个人都以身作则,勤勉于家业的话,就会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整个社会也会变得富足。对于政治,身禄提倡统治阶层要尊重身份低下的人的意见,以众生的繁荣为目的。而对于前文中令身禄反感的追求利益的问题,身禄则认为,人心和社会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轻易地祈愿神佛已达到愿望的信仰,只要克制住这股追求轻易可得的信仰和利己的欲望,世界就一定能成为弥勒之世。而《一字不说之卷》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关于弥勒之世的书籍,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进步的一点是身禄提出弥勒之世不在遥远的未来(佛教认为,弥勒之世的出现要在释迦圆寂56.7亿年后),只要人的心发生了变化,这个世界就会实现。并非是人类漠然等待的世界,弥勒之世可以通过所有人锻炼各自心内以及端正生活方式就可以实现,在这个理想世界中,任何人都可能变得幸福,但幸福并非是通过祈祷而是靠统治者的善政与人民的努力获得的。
公元1733年,在当时的江户城里发生了饥民袭击米店的事件,而之所以会发生这种事情是因为德川吉宗要求稻米批发商囤积大米从而抬高米价,正巧还遇上日本稻米歉收,结果引起米价暴涨。身禄批评德川吉宗的政策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坏法度”,这一年夏天,为了祈求众生得救,身禄在富士山顶绝食圆寂。身禄死后,其留下的富士讲组织以身禄的教导为教义迅速扩大,甚至发展到“江户八百零八讲”,范围则扩大到近乎整个日本东部,衍生出诸多流派。
江户幕府后期认定富士讲的教义违背其制定的宗教原则,从而被官方禁止。明治时期时宗教政策为了鼓吹民族主义而提倡日本传统神道教,富士讲因为其带有鲜明的佛教特色而受到非常激烈的弹压,其结果是富士讲被迫与明治时期的教派神道同化,成为了教派神道中的一支,改名扶桑教。今天,富士讲在东京还剩大概十多讲仍在活动。
富士山与大和政权
现在我们都知道富士山是日本的代表,这似乎是个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富士山=日本”才成为一个常识呢?或者,作为读者您看到我这个标题,会不会产生——“为什么是写的是大和政权而不是日本?”这样的疑问呢?本节内容,我们与您探讨一下富士山与大和政权的关系,以及政权又是怎样对富士山施以影响的。
先来回答一下标题的问题吧。要使公式“富士山=日本”成立,其实是必须要有一些前提条件的。先说第一条,即日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居住在日本国内的民众是一个国家的国民。这放在现在当然没有问题,江户时代也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如果回到室町时代、镰仓时代、平安时代呢?是不是越来越没有底气对这个前提条件说出“没问题”了呢?也就是说,富士山作为日本象征是有其历史过程的。现代日本是以大和民族建立的政权为国家主体的,因此推导“富士山=日本”这一公式的钥匙就藏在富士山与大和政权的关系里。
大和民族的政权起源于日本西部的大和地区(现在奈良平盆地东南部),根据《魏志倭人传》的记载,至少在公元3世纪时,日本列岛仍不统一,此时富士山尚未出现在大和政权的版图之中。再往后一些,到了富士山明确出现在大和政权版图之下时,这种联系也依然是零。《日本书纪》与《古事记》两本最重要的史书中,富士山或者富士山的其他称呼均没有出现。这似乎说明在《记纪》所记录的时期,以大和政权为视点的国家历史中,富士山并不重要。无独有偶,在《记纪》同一时代的地方志《常陆国风土记》所记载的关于富士山的一则神话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不被重视,甚至被冷待的富士山。
传说在新尝祭的时候,“祖神尊”来到了福慈岳(富士山),向他孩子福慈神请求留宿,福慈神说“今天是新栗初尝的特殊日子,有禁忌,不能留宿”,而拒绝了祖神的请求。祖神愤恨的诅咒“为什么你的父亲向你求宿,你都不答应呢?从此以后你所居住的山的生命就到了尽头。无论春夏秋冬都会降霜,十分严寒,不会有人攀登此山,也不会有人供奉食物。”与此相反,筑波山的神对祖神的来访十分欢迎,不仅给与留宿,更是款待周到,说“虽然今晚是新尝祭的日子,但我还是按照您所说的那样去做了。”于是祖神十分高兴,对筑波山祝福:“只要天地日月存在,人们都会到你这里来,赞美你向你供奉食物,代代相传,直到千秋万代”。
即使抛开传说,回到真实的历史中,这样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筑波山所属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大和政权统治日本东部的中心,附近的香取神社、鹿岛神社、息栖神社合称为东国三社。
有日本学者如镰田东二猜测,当时富士山地区可能还保留有与大和民族文化完全不同性质的文化,笔者也认为这是很有可能的。这是因为大和政权初期虽然号称统一但却是以联合政权的形式存在的。也就是说,在大和政权的领地之上,依然存在保有独特性的部族生活在各个地区。与此相关联的是在《日本书纪》中记载的虫神“常世神”的记录(皇极天皇三年七月)。根据记载,当时不尽河(富士川)地区的大生部多(日本古代宗教家)祭祀一个叫做常世神的妖神,并且一度在富士川区域非常流行,但最终被讨伐。富士山开始真正进入大和政权的视线是在9世纪的贞观大喷火后。我们上文中有说过,此后富士山的浅间大神正式被列为国家祭祀的对象。而后末代上人攀登富士山,创建大日寺,并邀请鸟羽上皇及朝廷显贵抄写大般若经供奉于富士山顶。再经过富士修验道与富士讲的发展,富士山才算真正走进了部分日本人的心里。然而此时,富士山也不足以说是日本的代表,顶多算是日本名山之一。
日本古代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盛世——“江户时代”结束后,经历了幕末短暂的战乱,新生的大和政权重新以天皇为核心,走向了列强之路。其中就包括了加速使富士山成为日本代表的催化剂——“民族主义”。这里我们不去讨论日本的民族主义的究竟如何,历史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总之在那时,为了培养所谓的“国民精神”,大和政权必须也急须树立一个所有国民都能拥有相同感情的对象。历史选择了富士山,而这个选择让富士山达成了成为日本代表所需满足的第二个条件——富士山不仅仅是日本国土上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而且还表现出了在那之外的某些东西。
《日本风景论》是那个时代证明国民精神与富士山之联系的最重要著作,是作者志贺重昂在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下写成的作品。在这本书中,志贺以现代自然科学的理念重新介绍了日本风景的独特之美,同时又展现其与文学作品的联系。他用这样的方式,强调了日本地理风景与日本人的精神联系。它认为,日本的风景具有三大特征——潇洒、秀美和跌宕。志贺特别强调火山,火山对应着跌宕。这是因为日本当时正处于甲午战争时期,志贺通过火山在隐喻“勇猛进击”的日本形象。
在《日本风景论》中,志贺不仅强调了火山,只要是山岳都是他的心头好,尤其钟情于富士山。他将富士山称为名山中的名山,用对数曲线在展示其数学上的“绝对优秀”。除了介绍,志贺极力鼓吹登山,他觉得登山不仅是了解山岳之美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精神境界的一种方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今的我们要辩证的去看待这本书,说到底这是一本鼓吹民族主义的著作。在那个时代,它对日本影响深远,但也仅限于此。在志贺以及《日本风景论》的影响下, *** 官方审定的教科书中除了介绍富士山是名山之首,还收录了攀登富士山的方法。这就引出了富士山称为日本代表的最后的一个条件———大众的知名度与认可度。而培养知名度与认可度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教育。
让我们看一下对于富士山的教育中,政权的意志可以做到怎样的影响。
首先是1904年之前,没有国家编订教科书的时期。在那时日本的课本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坪内雄藏的《国语读本》(富山房)。此时对富士山的介绍还算客观,并未出现主观上的引导。一年下册时仅告诉学生这是日本最大的一座山同时配上了一张非常写实的绘画;三年下册时学习了一首赞美富士山的古诗,六年级上册用了两课的篇幅介绍了攀登富士山的方法和富士山的美景。
紧接着是1904年之后,第一版由国家编撰的教材。与之前相比,增加了对富士山抽象画、形象化的学习。在《普通小学国语读本 卷四》(1904)的第三课《富士山》中收录有这样的课文。
文吉在院子里堆起了一堆土,做成山的形状。他在最上面开了一个洞,又在顶部撒上白色的沙子。
文吉的父亲看到这个土堆,赞赏的说:
“哦,好漂亮的一座富士山。”在中高年级的课本中,这样抽象化的学习又被重复。同时也介绍了攀登富士山的方法。
1910年编撰的第二版教材中,情况就开始了些许变化。首先删除了所有关于攀登富士山的内容,仅保留了赞美富士山的诗歌,出现在《普通小学国语读本 卷四》(1910)的第五课中。同时,这首诗歌还在音乐教材中用歌唱的方式被重复学习。
1918年的第三版中出现一些变化。由于台湾被日本强占,富士山不再是日本第一高山了,甚至连第二和第三都不是。教材忠实的向学生介绍了高山的顺序,这固然好,但其中有一句就显得有些奇怪
“又高又著名的是那座山呀?” “就是富士山呀!”(《普通小学国语读本 卷六》(1918))由此可见即使失去了全国第一的地位,日本也在想方设法的在小孩子心中树立富士山的崇高地位。这种做法在接下来的1933第四版教材中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第四版教材的教师配套用书《小学国语读本解说 普通科用 卷一》中明确提出:应该讲述富士山的秀丽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有必要采取让儿童在自然中焕发出国民性自觉的意识和方法。
第五版教材编撰于二次大战时期的1941年。这本教材极大的提升了富士山在书本中的比重,同时也开始出现了大量主观上的引导。《读法 二》中课文明确将富士山与日之丸(国旗)、君之代(国歌)相并列,声称其是日本的标志。《读法 四》中收录的赞美富士山的诗歌则在最后强调——“全世界的人们都在瞻望着你。”而在音乐教材《歌本 下》中关于富士山的歌词中更是出现了“直到几万年后,也是世界第一的神山”的句子。教师用书更是直接,关于《读法 四》中的诗歌,教师用书写道:“不管是否实际接触到富士山,国民都同样崇敬它,富士山作为日本的精神化身已经完全神格化了。将这座灵山的特征以最具体的形象浅显易懂的表现出来,以此报答儿童们的憧憬,以及培养国民性格,这就是教材的主旨”。也就是说,通过教科书向儿童灌输富士山是日本这个国家精神性的东西是这本教材的目的。
这些内容在战后1947年编撰的第六版教材中被删的一干二净。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国家意志对教育影响的体现了。诚然,富士山本身具有的一些特质的确使得它天生能在一众山岳中脱颖而出,但那长达四十余年的教育对富士山在日本全国民众心中地位的影响也不可不谓之深远。富士山是日本的代表,自此之后,再无争议。
再补充一点后来的故事。一直以来关于富士山都有一种说法,说它是私人所有。这种说法对了一半。准确的说法是富士山顶部八合目至十合目地区(3250米-3776米)属于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而且还拥有的十分微妙。
据说富士山最初的所有者是德川家康,庆长11年(1606年)捐赠与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之后一直为神社所有。明治时期由于推行国家神道政策而将所有的神社私有土地收归国有。二战结束后,日本实施政教分离,将所有战前收归国有的神社土地归还原神社。像是大神神社的三轮山、白山神社的白山等都很顺利的完成了土地交接,然而到了富士山这里卡住了,交接不下去了。原因是负责此事的大藏省(现在的财务省)出于各种原因考虑只愿意归还山顶和山顶附近的一小撮土地,面积还不到原来浅间神社持有的二十分之一。对此,浅间神社自然不愿意接受,强烈要求返还全部土地。具体负责寺社土地归还事务的“国家社寺境内地处分审查会”认可了浅间神社的要求,并向大藏省提出了处理建议,大藏省对此做了一个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模棱两可的回复。没想到这个回复又惹恼了第三个群体——本来就不支持私有化的群众。明治以来对富士山的宣传使得“富士山是日本的代表”这一观点深入人心,因此大量群众对富士山私有化表示强烈的不认可。部分人不满意大藏省模棱两可的态度,在国会周边竖起旗帜,最终演变成一场大范围的“私有化阻止”国民运动。事态最终以国会众议院特别委员会宣布决定将富士山国有化,并准备为此进行特别立法而告一段落,此时是1953年。
四年后,浅间神社以 *** 为对象,就富士山土地归还一事起诉至法院,争议再起。地方法院与高等法院均判决神社胜诉, *** 上诉至最高法院。这场官司一打就是18年,1974年最高法院裁定神社胜诉,将富士山八合目以上的土地作为宗教活动的必须土地判给浅间神社。然而胜诉的神社并没有立刻拿到土地,大藏省以各种方式无视了浅间神社递交的土地让渡手续,直到30年后的2004年才正式移交。浅间神社胜利了,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又被套路了。由于富士山处于山梨县和静冈县交界处,富士山顶的归属问题两县一直都有争议,至今为止日本国家地理院官网上地图的两县县界还会在富士山顶处断开。这种情况下,浅间神社无论把手续递交给哪一方,都会激起另一方的强烈不满。两县的知事为此特别约定,为了两县县民的感情,无论哪一方都不会受理富士山顶的让渡手续。
所以至今为止,富士山顶地区也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私人领地。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只有浅间神社受伤的世界(摊手)。
古代文学作品里的富士山
富士山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时候打出过这样一句口号——信仰与艺术之源。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时而被神话的面纱笼罩,时而化身成人们信仰的对象,时而展现它的秀美与柔情,时而倾泻它的暴戾与愤怒。夏目漱石曾在小说《三四郎》中写过:翻译富士山的话,大家都会用拟人的词汇如崇高、伟大、雄壮等。而对于无法翻译成人格词汇的东西,大自然一点也不会给与它人格上的感化。本节中,我们将向您介绍富士山在古代日本文学中的形象变迁,顺带也向大家介绍一些日本古代文学尤其是和歌的相关知识。
1.《万叶集》
《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自公元四世纪至八世纪的长短和歌。其中有几首吟咏富士山的和歌。因此和歌可以说是关于富士山最早的艺术创作。和歌有短歌、长歌、片歌、旋头歌等多种形式。我们来看一首山部赤人关于富士山的长歌以及这首长歌的反歌(跟在长歌后面的短歌是反歌):
(长歌)天地初分时,富士高耸入云端,高贵且庄严。晴空万里抬眼望,骏河富士山,太阳因你藏身姿,月亮不再露天边。白云把脚驻,时时雪飞散。富士山峰高,千秋万代口相传。
(反歌)泛舟田子浦,富士入眼帘,高处一片白,飞雪飘山巅。歌中吟咏了富士山的高耸和山上的积雪。作者从田子浦乘船仰望富士山,高耸的山峰上白雪皑皑,形象美丽、神圣,难以言表。表达了对富士山庄严且神圣的姿态的赞美。
在这首和歌中出现的一些名词如“云”、“晴空”、“飞雪”等被称作“歌枕”,其含义类似于我国古诗中的“意象”。好比“青松”出现在古诗中一般用来比喻正直的品格,歌枕往往也有着独特的含义。在有关富士山的几首和歌中,最常出现的就是“雪”、“烟”、“白云”等等,这些歌枕一般用于表达神圣、孤高、难以亲近的意境。这也反映出古代日本贵族心目中富士山的形象。
2.《竹取物语》与《富士山记》
平安时代早期的《竹取物语》和《富士山记》,是我们在前文中经常提到的两部作品。前者开辟了日本的独有的“物语文学”,而后者是古代攀登富士山的最直接、可信的文字记录。在《竹取物语》中,富士山作为一座不可思议的山出现,天皇派人在此山山顶点燃书信与不死灵药,以向在高天之上的辉夜姬表达自己的思念。
「据闻骏河国之山,与京城与天皆近。」——《竹取物语》有意思的是,文中提及富士山时使用的是“据闻”一词。也就是说,身在京城的人,没有人实际抵达过富士山,只是听说有这么一座山在骏河国。从当时京城人的视角来看,虽然听说过它其实距离京城不远,但实际上却是一个遥远的世界。这一点在《富士山记》中也有所体现。
「富士山是骏河国的一座山,高高的山峰直入云霄。它也是神仙迅游的神山,两位身着白衣的美女在这座仙山上翩跹起舞。即使到了夏天,山顶的积雪也不会消融。半山腰以上的部分一片雪白。」——《富士山记》之前的《常陆国风土记》中介绍过,自古以来富士山都是一座神山。《富士山记》中所描述的天女起舞的仙山形象以及半山腰以上永不消逝的白雪都在极力描述一座人不可及之山。
总之,对于生活在日本古代京城里的人们来说,富士山是一座无法亲近的山。它与传说中的神仙相结合,表现出独有的神性和灵异。在《竹取物语》与《富士山记》写作的时代,富士山是人们既想要接近的“远景”,又与现实生活毫不相干的遥远的山。
3.《更级日记》
《更级日记》是日记文学作品,写作于平安时代晚期的康平2年(1059年),作者是菅原道真的五世孙菅原孝标的女儿菅原孝标女(真名未知),借用日记文学的形式撰写的回忆之作。菅原孝标女出生于上总国(现千叶县东南部),13岁时跟随地方官的父亲前往京城,这本书就从这段旅途的开始写起。在书中她渡过隅田川,翻越足柄山,沿着东海道一直往西走,在半路上遇见了富士山。原文如下:
「富士山在此国,从我生之国方向看,可见其西坡。此山形状乃世上罕见之形状。形状相异之山,犹如涂有青蓝,积雪堆积,常年不融,看上去如同艳装上披着白色的衣服一般,山顶略平之处,烟雾袅袅,傍晚时分望去如火燃烧。」——《更级日记》在上文中,使用了和歌歌枕中富士山的形象来描写富士山,如“雪”、“烟”、“燃烧”,向京城的读者(当时日记文学是贵族文化的一部分)展示了京城人通过和歌所熟知的富士山形象。但如果仅仅是这样,我这里就不会拿出来介绍了。《更级日记》的价值在于作者同时还向京城贵族展示了超越传统和歌中富士山的形象。孝标女幼年时在上总国可以远眺富士山的西坡,形状匀称、非常优美,很容易与和歌中缥缈优雅的富士山形象产生联想。但当少女实际靠近富士山,那威严高耸的山脉横亘在眼前之时,将对少女的心灵产生多么大的震撼。所以作者连用三个“形状”来强调富士山与其他山岳的与众不同,不可思议。正如文中所描述的那样,从山顶略平处的地方喷发着阵阵白烟,日落时分竟然能够看到火焰。(作者看到富士山的年代应该是宽仁4年(1020年),当时富士山处于活跃期)
而在那之前对富士山的比喻句也十分有趣。“艳装”在古代日本特指深紫色的衣服,是当时的贵族服装,而白色的服装则是天皇专属的服装。这种搭配在现实生活中是基本不可能出现的,而作者恰恰用这种与现实格格不入的服装搭配来比喻富士山。天皇是在人间的神,白色作为天皇服饰的颜色代表神力、灵性。深紫色则是高贵之人的颜色。作者在近距离看到富士山后,也许像是看到了一个不怒自威的老贵族,他的威严压倒一切,同时还带着只有神才会拥有的优雅气质。敬畏与憧憬,这种复合的感情以“艳装+白衣”的形象体现出来。《更级日记》展示了两种不同视角的富士山,一种是和歌中京城人想象中的富士山,一种是近处看到后震颤灵魂的富士山。打破了传统国风文学中对富士山的固有印象的同时,似乎也向我们暗示了古代日本文人对富士山所拥有的复杂感情——憧憬与恐惧的不可思议之山。
4.《海道记》与《东关纪行》
这两本书写于《更级日记》之后200年,作者不详。此时富士山已经停止了喷发,日本也进入了镰仓幕府统治的时代。此时日本的出现了以武士和庶民为代表的新文化与之前遗存下来的贵族国风文化相对立,呈现出两极分化的二元性。新的文化风格偏向质朴、写实,与充满着风花雪月的贵族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海道记》与《东关纪行》就明显带有与贵族国风文学相反的气质。
于都城闻富士山高耸,屹立于半空之中,高过群山。(......)白雪恰似头巾,笼罩山顶,一片白色。(......)果然,此山乃无与伦比之灵山。
高山白雪积,富士山高何时堆?山巅一片白色飞。
空中不见烟,来问富士山。白云立山头,疑是烟依然。——《海道记》
前往田子浦,见富士山高,有积雪,不分时节,然并非尽如白色,青山入云端。较之于画中之山,看上去更加特别。(......)有白衣美女二人,于山顶间起舞,都良香为何写入《富士山记》中,不知其详。——《东关纪行》在《海道记》中,作者将描述的富士山的高耸入云,正如在京城中所听说的那样,同时将富士山的白雪朴素的比喻为头巾,十分形象。后面吟咏了两首短歌,前者赞美富士山颠之雪,后者则表达了对之前文学记录的疑惑,同时也自顾自的找了一个略显浪漫的解答。
而《东关纪行》就更加直白了。作者十分耿直的写出有积雪、不分时节,然并非尽如白色,和自己之前在画上看到的富士山相比,真正的富士山更加特别。更加有趣的是,作者特别点名了《富士山记》中白衣美女的描述,并且坦率的表示不理解。好似一个男性探险家拿着前人留下的记录来找美女,但最终什么都没有发现,于是在记录中发着牢骚。
总之,在摆脱了国风文化束缚的日本文学所展现的富士山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到旧文学对新作者的在情感上的影响。但结束了贵族文化故步自封的目光之后,更多的作者亲自前往观赏富士山则碰撞出了不同于旧时代京城贵族的新的火花。
5.《耳底记》、《东道记》
《耳底记》是一部歌论集,由日本战国时期的武将、歌人细川幽斋口述,其弟子乌丸光广笔录,主要记述了1598年-1602年细川幽斋关于和歌的释义、典故等方面的见解。其中长庆四年(1599年)2月15日的日记有如下内容:
在关东打仗的时候,我想就富士山吟咏一首诗,于是就带上了“木料”去了。到那里一看,“木料”的形状都不一样。只见有歌吟道:
朝阳照山顶,白雪深深天气晴,河雾挡不住,富士之倩影。
我觉得这首和歌十分有趣,将富士山的形态原封不动地吟咏了出来。——《耳底记》所谓的“木料”是将和歌比喻成建筑,指的是素材,也就我们上学时口中的“诗歌的意象”。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当时日本人创作和歌的方法——将传统的和歌素材组合在一起进行和歌创作。这种方法在当时并非是细川独有,相反是一种常用手段。从室町时代开始一直到江户时代结束,和歌的吟咏方式原则上就是这种被称作“依题吟咏”的方式。具体方法是:首先给定一个题目,然后根据题目从传统和歌中选取素材以及前面所说的“木料”,将他们组合起来创作一首和歌。但在面对富士山时,情况渐渐出了些许变化。
每当看此山,时时有惊叹。一次胜一次,富士常换颜。——《东道记》这首和歌选自《东道记》,创作于1618年的一次旅途中。和歌中描述富士山“常换颜”,事实的确是如此。根据眺望富士山的地点、季节和时间的不同,以及各种气象变化,富士山经常展现出别样的形象。对于此,《东道记》中还有一段记载。
自远江看过以来,现在在骏河再次看富士山,更胜一戳。
朝夕屡眺望,富士山雪白茫茫,近观更胜自远方。
——《东道记》此后,描写富士山形象变化万千的和歌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这表明这种描述变化的情趣依然成为吟咏富士山的一种模式。每次眺望富士山,都会产生新的情感、体会,看到新的景色、面貌。日本江户时期的国学大师多田义俊在《和歌物语》中有一句话,很好的点出了这种特别——“古人吟咏富士山的名篇均为时尚之作。和歌贵正风体,然只富士和歌不受此限。”
GO!攀登富士山!
先来猜测一个问题吧。1972年联合国缔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那么富士山何时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呢?
答案是2013年的6月。而且如果从筹备申报之日算起,前后用了20年。
是不是感觉有点出乎意料?一座可以作为一个国家象征的名山,居然这么晚才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世界文化遗产审核之严格,富士山的确有其在文化方面上代表性。
既有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又有深刻久远的文化内涵。若您曾经攀登过我国的华山、泰山等高峰名山,不如在未来计划一次富士山之行吧。相信这座异国的山,会带给您另一种奇妙的感觉与珍贵的体验。不过遗憾的是,由于新冠病毒的肆虐, *** 关闭的富士山的登山道路,即使您现在身在日本,也无法攀登富士山。但若从长远来看,却并不妨碍我向您介绍关于攀登富士山所需要了解的相关知识。
通往富士山顶的登山道总计有四条。从北向南分别是“吉田路线”、“须走路线”、“御殿场路线”、“富士宫路线”。四条路线全部集中在富士山的东侧的不同方位,且四个登山口均位于五合目,攀登时所经过的路线也完全不重叠,甚至每个路线的开放时间也有差别,但都集中在每年的7月-9月。四条路线距离山顶的距离也不尽相同,登山服务站的数量和开放时间也有差异,所以有些路线会不适合缺乏登山知识的人员攀登。在这种情况下,了解每一条路线的特点,根据自己和同伴的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路线是您在攀登富士山时首先要考虑的事情。
吉田路线在四条路线中,吉田路线基本是人气排名第一的路线。这条路线沿途有两个急救站和最多的山间小屋。选择这条路线的登山者很多,也完全不用担心会迷路。但偶尔也会有过于拥挤的缺点发生,尤其是在日出前后。综合来看,吉田路线十分推荐登山新手攀登。
五合目- *** 目:穿过五合目广场即是登山口。但是先别急登山,广场的另一侧分叉路通向“泉瀑布”(泉ヶ滝)。虽然瀑布很小,但这里却是十几万年前小御岳火山的顶部,也是小御岳火山目前唯一还 *** 在外的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泉瀑布是吉田道路上必须要看的风景。从泉瀑布那里的右侧登山道前进,穿过树林即可到达富士山安全指导中心所在的 *** 目。
*** 目-七合目:从这段道路开始,你将失去由树木组成的天然遮阳伞,剩下的仅有灰褐色的沙土和曲折的登山道,请一定准备好遮阳用具。抵达第一间山间小屋的“花小屋”就抵达了七合目。
七合目-八合目:这段道路中多是陡峭的岩石,请一定要注意脚下。路上分布着很多山间小屋,大概每10分钟就能遇到一个。
八合目-本八合目:这段路程位于海拔三千米以上,气温会变的比较低,从这里开始要注意防范高原病。
本八合目-山顶:这段路程坡道会变得比较陡峭,位于八合五勺位置的御来光馆是最后的山中小屋。穿过位于九合目的鸟居,距离山顶就不远了,但也是最为陡峭的路段。石阶的尽头即使位于山顶的久须志神社。
下山:吉田路线的下山道路位于久须志神社旁边的山小屋前,从山顶到八合目与须走路线重合,之后会在八合目的下江户屋前分开,请务必停下确认好路标。七合目设立有公共厕所,有需要可以停下休息。需要注意的是,吉田路线的下山路上没有小卖部和便利店,在山顶好好补充水分吧。
须走路线须走路线是四条路线中高山植物和树木最丰富的路线,位于富士山的正东方。由于此路线上山中小屋比较少,适合经验丰富的登山者。在本八合目会与吉田路线合并,道路上同行的登山者会大量增加,请做好会变得拥挤的准备。
五合目-本 *** 目:开始登山后不久,穿过两间山间小屋就可以抵达古御岳神社。这里祭祀着富士山主神木花开耶姬的父亲——大山衹神。从很久之前,攀登富士山的人习惯于在此参拜以祈求登山安全,并在下山时还愿。参拜结束后,继续在茂密的树林中前进便可抵达长田山庄所在的本 *** 目。
本 *** 目- *** 目:这段路线坡度缓和,容易行走。可以一边观察高山植物一边晃晃悠悠的登山(但请务必控制好攀登时间)。是一段可以充分享受大自然之美的舒适道路。
*** 目-本八合目: *** 目之后就没有树林了,视野在这段路线变得开阔,可以一边看着山顶一边登山。但同时坡度也开始变陡,抵达本八合目后便与吉田路线的登山者汇合。
本八合目-山顶:参考“吉田路线 本八合目-山顶”
下山:在抵达八合目的下江户屋之前与吉田道路共用同一登山道,请务必在八合目时确认好路标。从七合目开始下山道会变成可以直线下山的沙土路,可以一路小跑冲下山,但请务必量力而行,注意安全。当灌木开始出现时便到了“扬沙五合目”(砂払五合目),这里距离起点须走五合目已经不远了。
御殿场路线起点位于海拔1440米的御殿场道路是四条中距离山顶最长的道路,也是难度最大的道路,十分不推荐给新手攀登。由于路线最长,十分推荐在山中小屋中过一晚。需要注意的是御殿场路线只在七合目以上才有山中小屋,因此一定要规划好出发的时间。
新五合目-新 *** 目:御殿场路线的起点“新五合目”原本被称作二合目,从这个侧面也反应出御殿场路线的距离之长。穿过鸟居即可进入登山道,由于在七合目之前没有山中小屋,所以请务必带足水和食物。当然,这些物品的重量也加剧了御殿场路线的难度。
新 *** 目- *** 目:新 *** 目那里原本有一座山中小屋,但现在已经暂停营业,但可以当做一个地标。从这里开始登山道将会变得陡峭,最好在这里稍事休息。往上爬可以看到废弃山中小屋的石头遗迹,那里就是 *** 目了。
*** 目-七合九勺:再向上攀登就能看到登山道与下山道的分岔路口,岔路口再往前一点就能抵达山中小屋“日出馆”,也是七合目的地标建筑,海拔高度已经超过3000米。从日出馆开始至七合九勺一共有3间山中小屋,强烈建议在这里休息一夜再继续攀登。
七合九勺-山顶:从八合目开始登山道上会夹杂大量的岩石,请注意脚下。到山顶之前,会是较为单调的攀登,但为了健康着想,请一定要放慢脚步。最后你将穿过一个鸟居,抵达山顶。
下山:从山顶到七合目的下山路线与上山路线重合,但由于选择御殿场道路的人比较稀少,几乎不会出现吉田路线那样拥挤的情况。抵达七合目后可以看见岔路口,有标明“大砂走”,此处右转就可以进入滑沙道下山路,可以快速下山,但一定要注意安全。下山路线上有可以前往宝永火山口的分叉路,时间充足的话,可以去看看。
富士宫路线富士宫路线是四条中距离山顶距离最短的路线,也是海拔差距最小的路线。在人气度排名上仅次于吉田路线。缺点是上下山共用同一道路,且坡度较大。和吉田路线一样,富士宫路线上也有很多山中小屋,从这一点上说对新手也相对友好。由于处于富士山的南侧,在攀登时一回头就能看到骏河湾美丽的景色。这也是富士宫路线高人气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合目- *** 目:富士宫路线的登山口不远处就是宝永火山的登山口。若您选择从这里前往,在之看宝永第一火山口的情况下需要花费一个小时多一些的时间,但可以直接从宝永第一火山口前往 *** 目,请务必注意时间规划。选择不游览的话,则从富士山综合指导中心前面的阶梯进入登山道。
*** 目-新七合目:云海庄和宝永山庄是富士宫路线 *** 目的标志性建筑。此处,有分叉路前往宝永第一火山口。若此时您前往游览,往返只需要半个小时。向山顶前进则继续沿着登山道攀登,抵达御来光山庄就是新七合目。此处地面分布有大量的小岩石,高山植物随处可见。
新七合目-八合目:抵达山口山庄即是七合目,从这里开始高度超过了海拔3000米,请把握好自己的身体状态。
八合目-九合目:这段路途的登山道会变成岩石道路,且坡度比较陡峭,记住每一步都要留神脚下,步幅尽量小一些。
九合目-山顶:看到胸突山庄的时候,这段最后的道路就已经完成了一半了。再坚持一下,穿过鸟居即可抵达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的奥社,这里就是富士山顶了。
下山:富士宫路线的下山道与上山道共用同一道路,没有分叉口。从山顶到八合目较为陡峭的道路此时更会成为下山的阻碍,请务必小心翼翼,避免造成落石。若遇到登山者,要主动避让。与这段路相比,八合目之后的下山路就会比较顺心了。另外,下山途中前往宝永火山一游也是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富士山的图像学与日本人的心性》竹谷靱负
2、《富士山的绘画,其发展与形态》山下善野
3、《古事记》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年8月第1版
4、《日本书纪》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11月第1版
5、《近代日本教科书与富士山》阿部一
6、《富士信仰与日本的灵性》镰田东二
7、《登山史上的富士山》小泉武荣
8、《向富士山祈祷:江户富士讲中救济观的发展》宫崎文子
9、《时尚吟咏富士山:近世诗歌中的富士山》大谷俊太
10、《平安时代的富士山:在憧憬与恐惧之间》和田律子
11、http://www.fujisan-climb.jp/index.html 富士山における適正利用推進協議会
12、https://www.fujiyama-navi.jp/entries/7Jaye#001 富士山に登るために必要な知識や持ち物など丁寧に解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