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吴小晖彻底出局
安邦接管工作组今天正式公告,启动安邦保险战略投资者遴选。
公告称,2018年3月28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同意保险保障基金向安邦保险集团增资608.04亿元。增资后,安邦保险集团注册资本619亿元。
这意味着,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将“临时性、阶段性”持有安邦绝大多数股份。此后,保险保障基金将“有序转让”持有的安邦股权,保持安邦保险集团民营性质不变。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是保监会、财政部、央行等发起成立的非 *** 性行业风险救助基金。
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向安邦保险增资608.04亿,增资后安邦保险集团注册资本仍为619亿元,这说明被监管部门认可的安邦保险合法注册资本仅为10.96亿元。
大摩财经注意到,安邦保险集团的股权结构中,最早投资安邦的两位国资股东分别为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上汽历史出资额为7.58亿(持股1.22%)、中石化历史出资额为3.38亿(持股0.56%),合计正好为10.96亿。
这也意味着,安邦保险此前所有的非国资持股均被监管部门撤销。安邦保险集团除上汽和中石化外共有37家股东,财新在2017年5月曾公开报道揭露安邦股权迷雾,称安邦的这37家股东背后,层层穿透到86名个人股东,均为安邦保险集团实际控制人吴小晖在浙江老家的亲属团。
这86位个人投资者通过5.6亿的资金,通过层层控股方式撬动了安邦超过600亿的注册资本金,资金杠杆高达100多倍,资产杠杆更是达到惊人的3400多倍。今年初,现任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公开表示:“少数不法分子通过复杂架构、虚假出资、循环注资,违规构建庞大的金融集团,已经成为深化金融改革和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的严重障碍,必须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大摩财经发现,安邦保险集团在2018年3月12日已变更法定代表人,由吴小晖变更为何肖锋,何肖锋即安邦保险集团接管工作组组长。此前保监会公布的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接管工作组名单显示,保监会发改部主任何肖锋任组长,太平洋人寿董事长徐敬惠、发改部副主任罗胜、中华人寿董事符飞任副组长。
谁能成为战略股东
工作组今天的公告称,安邦保险集团将正式启动战略股东遴选工作,积极引入资本实力强、核心主业突出、投资行为稳健、依法合规经营,特别是具有养老、健康、互联网科技等与保险主业协同资源的大型民营企业,参与安邦保险集团的股权重组工作。
大摩财经注意到,有传言称某大型险企有可能接盘安邦。但保险行业内人士对大摩财经指出,某大型险企不太可能成为安邦的新股东,实际上,不久前保监会公布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已经针对类似安邦的问题做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
中国保监会2018年2月23日起,对安邦集团实施接管,接管期限一年。3月初,保监会正式公布了新版《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新版对2010版本进行了大幅修订,从原来37条扩到94条。新版办法在下周即2018年4月10日起将正式施行。
新办法根据持股比例、资质条件和对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影响划分为四类股东:财务一类、财务二类、战略类和控制类。
安邦保险接管工作组下一步要遴选的正是属于其中的战略类股东。
新版《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规定:战略类股东是指持有保险公司股权百分之十五以上,但不足三分之一的股东,或者其出资额、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保险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
因此,安邦保险未来引入的单个战略股东持股将在15%-33.33% 之间。
事业单位、社会团队、自然人均不能成为安邦保险的战略股东。新办法规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只能成为保险公司财务Ⅰ类股东,自然人只能通过购买上市保险公司股票成为保险公司财务Ⅰ类股东。所谓财务Ⅰ类股东,是指持股5%以下的股东。
新办法对保险同业持股做出了限制,即同一投资人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只能成为一家经营同类业务的保险公司的控制类股东,成为控制类股东和战略类股东的家数合计不得超过两家。
由于监管部门不鼓励保险公司投资保险公司,这意味着安邦保险的战略股东基本排除了同业险企。
新办法“鼓励具备风险管理、科技创新、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等专业能力的投资人投资保险业,促进保险公司转型升级和优化服务”。安邦保险接管工作组在今天的公告中也表示,引进战略股东会特别考虑“具有养老、健康、互联网科技等与保险主业协同资源的大型民营企业”。
这意味着,符合上述要求、又未持有两家保险公司15%以上股份的大型民企将成为安邦保险的优选目标。
当然,候选者必须符合新办法规定的保险公司战略股东基础条件,包括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净资产不低于10亿人民币、权益性投资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等。
大摩财经注意到,保险保障基金暂时持有安邦股权的情况在新办法中也预留了政策空间。办法规定,“经中国保监会批准,参与保险公司风险处置的,或者由指定机构承接股权的,不受本办法关于股东资质、持股比例、入股资金等规定的限制。”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并非首次出手救助保险公司。
2006年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巨额亏损资不抵债,由保险保障基金受托管理75.13%股份,代行股东权利。 2011年底,保险保障基金正式控股中华联合保险,持股57%,并在随后注资增持至91.5%。
直到2016年,保监会批复同意辽宁成大、中国中车和富邦人寿受让保险保障基金持有的中华联合60亿股,2017年底富邦人寿又受让保险保障基金持有的中华联合剩余股份。
纵观救助中华联合保险的过程,保险保障基金从受托介入到彻底完成退出长达10年之久。
安邦保险引入战略股东,到保险保障基金退出,或许也将是个长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