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近代上海城市的发展史(上海城市的发展史),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近代上海城市的发展史(上海城市的发展史)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近代上海城市的发展史(上海城市的发展史)

众所周知,上海是我国最早崛起的现代化大都市。上海见证了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蒙辱”历程,列强的侵略欺压对近代上海造成了难以抚平的创伤。但在被动开放的过程中,西方先进的物质精神文明得以传入,中西文化在上海产生交流碰撞。从一定程度上说,上海形成独特的城市精神品格,乃至上海城市文明的确立和发展,与开埠后“西风”的输入有密切关联。

开埠以前,上海不过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普通县城,在文化方面也多是从属于江南吴越文化圈。1843年开埠后,来自西方世界的物质文明、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逐渐深入渗透到上海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从家用的电灯、自来水、电话,到交通方面的马路、汽车、火车、轮船,再到娱乐休闲的看电影、逛公园、跳舞、观剧等,无所不包。

比如,上海是最先引入西餐的中国城市。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就有不少西餐馆,时人眼中“楼房器具都仿洋式,精致洁净,无过于斯”。吃西餐很快成了近代上海流行的时尚,“异味争尝,亦沾染西俗之一端也”。西餐对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一种新的烹饪和饮食方式,在丰富上海饮食文化的同时,也将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合理膳食与营养结构等观念带入中国,精致、洁净、卫生的现代餐饮观,从此开始为国人所普遍接受。在交通出行、娱乐休闲、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许多代表西方近代文明的器物都在这一时期进入上海,给中国人带来一种新型的城市生活方式。

与物质文明输入相伴随的是近现代思想文化的传播。西书中译和新式传媒的风行,使上海成为近代中国接受西方文明成果的最重要窗口。近代中国系统学习西方思想和知识,正是从上海起步的。

在上海开埠的同年即1843年,就出现了第一个翻译介绍西书的出版机构——墨海书馆。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与京师同文馆齐名,甚至在译书质量上略胜一筹。据统计,1843年至1898年,中国共出版西书561种,其中上海出版的有434种,可以说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西书向先进知识分子传播西洋知识的同时,迅速发展的大众传媒则大大扩展了近代文化影响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近代上海报刊的种类、发行量和影响均为全国之冠。举其著名者,综合性报纸有《万国公报》《申报》《新闻报》等;外文报纸有《字林西报》《密勒氏评论报》等;政治性影响较强的有《苏报》《神州日报》《民立报》等。报纸是一种与近代科技、生活方式紧密结合的新式信息传播渠道。如《申报》设法扩展订户,凡火车、汽车、轮船能够当天抵达的邻近地区,都通过邮局尽量送达当天报纸。《申报》发行量最高时在15万份以上,足见其影响之广泛。诸多新式传媒的发展,开阔了上海人的视野,扩大了上海人的认知空间,使他们同世界之间形成了顺畅的信息交流网络。

基于上述背景和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得到广泛传播。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称《新青年》),开启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五四运动之后,上海成为我国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基地。1920年,《新青年》编辑部迁回上海。在陈独秀周围,团结了李汉俊、李达、陈望道、沈雁冰等一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很快,他们就成为中国 *** 建党的酝酿者和参与者。因此,中国 *** 在上海诞生有其必然性,而这与上海的城市精神品格是密不可分的。

中西文化接触之初,由于存有较大差异,不乏剧烈碰撞。在文化输入、排拒与认同的复杂过程中,上海人通过思索和实践,渐渐接纳了新思潮,形成自己的城市文明特色。

其一是积极参与城市治理的自治精神。在传统的同乡会馆和行业公所等组织的参与下,近代上海的市政服务得到扩展,包括维持治安、消防、公共照明、街道清洁、城市卫生等多个领域。1905年成立的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成为实行城市管理的自治机构,所有马路、电灯以及城厢警察一切事宜,均归地方绅商董事承办。这是中国城市社会自治的较早实践,加强了近代地方自治的观念。当然,这一时期的上海城市自治,实际上局限于绅商阶层,其民主范围相当有限。

其二是注重实效的专业理性。从清末积极响应“新政”开始,上海绅商就体现出重视实务的特点,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成为一时之风潮。为此,上海吸纳了大量新式专业人才。他们有的是由旧式知识分子转化而来的,有的本身就是新式教育培养的结果,后来上海又大量接纳了学成归国的留学生。根据历史学家熊月之教授的估算,戊戌变法时期上海大约拥有新式文化人才1200人,至1909年则增至4000人左右。

其三是开放多元的文化心态。上海在地理上处于南北之间,在国际上是东西往来之窗口。租界里长期华洋杂处,多样的文化在上海均能得到包容,展现出强大的城市文化吸引力。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日本人都把他们的城市生活方式带到了上海,使上海呈现出多元荟萃的国际大都市面貌。像过去法租界里有名的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在20世纪20年代吸纳了大量来自俄罗斯的侨民,他们把俄式的饮食点心、衣装服饰、音乐舞蹈带到这里,使其成为当时与南京路不同风格的另一条著名商业街,直至今日人们仍然可以在这条街上看到不少当年享誉沪上的名店。吸收融会贯通国内各地和世界各国文化,并在此基础上锻造城市文明样貌,体现了“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

(作者单位:《探索与争鸣》编辑部)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曹立媛

来源:作者:杨义成

更多近代上海城市的发展史(上海城市的发展史)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