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提起财阀,韩国人表示有话要讲。
韩国的十大财阀掌握了国家70%的GDP,一个三星左右韩国人生死,但就全球影响力来说,韩国财阀在日本财阀面前终究还是个弟弟。
日本有六大财阀集团,分别是三菱集团、三井集团、住友集团、劝银集团、富士财团和三和财团,像什么富士通、索尼、丰田、三菱重工、松下电器、朝日啤酒...咱们能叫得上名字的或者叫不上名字的日本企业,大多出自这几个财团。
三井集团
韩国人说自己一生逃不过三件事:死亡、税收和三星,其实日本人也差不多,在日本,20%的就业人口为六大财团打工,从事行业覆盖了国家经济的方方面面。只不过,日本社会在这方面处理的要比韩国人好,所以日本人对财阀也没那么讨厌。
日本的经济完全由六大财团支撑,它们掌握的财富约占日本总资产的60%。2021年日本的GDP是5.1万亿美元,六大财团大概贡献了3个韩国的体量(韩国的GDP是1.8万亿美元)。
日本人自己说,日本经济从80年代后就一垮再垮,以前说失去的二十年,可二十年过去了,日本的经济还是没什么起色,如今又说失去的三十年,日本人在反复的纠结中错过了互联网又错过了电动车。
但不能否认的是,日本经济的底蕴还在,特别是日本财团在海外广泛布局,在材料领域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日本的很多企业对全球产业链影响巨大。只不过,日本人很少打榜胡润或者福布斯,所以大家就误以为日本企业不太行,这是个非常大的误区,因为日本的大部分财产都在财阀手里,而不是个人。
这就好比大家都知道马斯克是世界首富,但对他背后的投资集团却一无所知,日本财团也是这个套路。
中国人对财阀不了解是情有可原的,因为最近这一百年咱们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世界里的那些旧时代的物种,早就被打死在了历史的滚滚洪流中。但在这个世界上,有几样东西是没办法彻底改变的,其中一个就是绝大部分的财富都是几代人积累的结果,跨越百年的财富通常离不开政治权贵的庇护。
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样,当然也包括日本。
01
现代日本是从明治维新开始的,但日本财阀在中国明朝那会儿就已经声名显赫了。
就拿日本最大的财阀三井集团来说,这个家族的创业可以追溯到日本元和年间,大概也就是1615年到1623年的样子,最初三井家只是开当铺、兼营卖酒和酱料,后来进军服装业和钱庄,积累了原始资本又把生意拓展到了幕府的对公业务,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三井家族就和幕府集团建立了密切关系。
到了明治时期,三井家果断站队天皇那一边大力资助维新派,随后又在官营企业的私有化过程中,借助 *** 的资金一口气收购了大量矿产、纺织厂和银行,一跃成为日本最大的政商混合体。
日本最早的现代纺织工业就是三井集团跑到英国引进的,棉花这些原材料也是三井物产负责海外采购。
早在1877年,专做中间商赚差价的三井物业就在上海开设了分店,这比甲午战争早了17年。由于当年日本并没有获得在华利益,所以三井在中国的生意也不太顺利。
不过很快,日本的军头就找到了掌握大量资本的财阀,鼓励他们投资军工产业,为接下来发动的战争做物资准备。
起初财阀们对军工并不感冒,毕竟挖矿、金融和物流在当时都是暴利,而且他们对于军工生产也没有经验。但随着军部反财阀情绪高涨,财阀为了缓和与军方的关系,开始向军方提供大量捐款和贷款,并且进军不太熟悉的军工产业。
三井、三菱这些财阀就是从那时起和日本军方搅合在了一起,在随后的殖民岁月,这些财阀表现地非常积极,他们以综合商社的形式渗透当地的贸易、金融和物流,私下里还帮助军方收集情报。虽然这些财团没有直接拿枪上战场,但对殖民地的经济掠夺一点也不含糊。
二战期间,三井集团负责给日本军方搞钱、跑运输,三菱则负责造军舰、飞机和大炮。那个大名鼎鼎的“帝国银行”就是三井家族的产业,而三菱在二战中为日本军方制造了1.7万余架军用飞机,114艘战舰,4600多辆坦克,那个在太平洋上和美军硬刚的零式战斗机就是三菱集团搞出来的。
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日本高层又和这些财阀相互联姻,早就形成了一张巨大的利益网,所以日本政坛就出现了个奇葩现象,他们既是 *** 大员,又是横跨几个行业的财阀大佬,两者就跟贾府大院似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02
二战结束后,美国人发现日本除了国民性格极度扭曲外,还有两样东西不太正常,一个是海军,另一个就是财阀。战败后的日本一片废墟,老百姓普遍吃不饱饭,生活水平并不比中国强多少,但这个国家却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战舰和富可敌国的财阀。
在美国人看来,国民性这个玩意儿太难改了,而且还跟日本的文化结构有关,属于系统化的大工程,一时半会改不了,但改造军头和大财主就简单多了。
美国人做事向来雷厉风行,麦克阿瑟来到日本后还不到一个月,马上就制定了对日本的改造措施,首先针对的就是在二战中出钱又出力的财阀集团。
对于那些为日本现代化作出贡献的财阀大佬,日本 *** 还是想抢救一下的,说财阀们都是被军部胁迫,赔本给军方造军火,他们也是受害者,真正赚大头的是那些行业新贵。
但美国人根本不上当,他们在太平洋上吃了大亏,恨不得把日本改造成农业社会,甚至直接放话,如果财阀们不能自己体面的话,那盟军就会帮他们体面。
就这样,猥琐发育几百年的日本财阀开始了自我肢解,母公司被拆分,财阀家族被赶出管理层,股票和财产也全部被冻结。战后的三井、三菱,除了名字还在,但和他们的家族已经关系不大了。
根据麦克阿瑟的计划,除了要改造财阀集团外,还要对日本政坛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换血,但是很快发现这事没办法操作,一是日本人普遍享受阶级统治,对美国民主那一套东西非常不适应,社会秩序也开始混乱;
二是冷战不合时宜地爆发,日本的战略地位被动提高,美国希望把它培养成远东地区遏制苏联的桥头堡。
于是吊诡的一幕出现了,财阀集团解体了一半,突然又收到了美国的经济援助,而日本的官僚体系不但没有更换,反而还启用了一堆甲级战犯,安培晋三的姥爷岸信介就是侵华战争的甲级战犯之一,按理说是要被清算的,结果不但放了出来还担任了 *** 高官。
从1945年到1951年,日本 *** 拖拖拉拉搞了近6年,才正式宣布财阀解体完成,但根据事后的统计,原本被要求分割的325家大企业,最后仅有11家被正式分割,比例还不到总数的4%。
前面咱们也说了,日本官僚集团和财阀早就形成了利益联盟,所以这些人恢复编制后就开始找机会让财阀回到工作岗位。
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开始武装日本,三菱这样的军工企业又给安排了生产计划,还有那个三井集团,本来都已经被美国人搞崩溃了,随后又在日本 *** 的帮助下偷摸回归,如今依然是财阀届的扛把子。
当然财阀直接控制企业的这种传统形式肯定是不能用了,他们搞了一套定期 *** 的方式来控制董事会,比如三菱每个月的第2个周五组织的“金曜会”,形式上是集团内部公司社长的聚餐,但本质上仍是财阀召开的内部懂事决策会议,就是换了个马甲继续掌握企业的控制权。
伴随着战后日本的经济起飞,财阀们也迅速膨胀,很快就变成了体量庞大的垄断集团。
03
咱们都知道垄断的形式有好几种,日本财阀则属于垄断组织的高阶形态,书上叫做康采恩式垄断,翻译过来就是利益共同体,几个不同行业的大公司,以其中实力最强大的垄断企业为核心,通过持股对成员企业进行控制。
在日本财阀集团中,贸易公司就是“现金奶牛”,旗下银行为产业扩张提供资金保障,物流企业为产品提供运输服务,相当于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一切需求基本都可以在内部解决。
那大家可能就会问了,如果出现新的需求,集团内部满足不了怎么办?
也好办,那就是孵化新的公司去满足。
丰田就是被三井集团拿钱砸出来的公司。丰田的前身只是个纺织机厂,属于三井物产的旁系子公司,二战期间开始生产军用卡车,结果车还没卖完,日本就战败了,一度陷入经营危机。
好在有三井银行的不断输血,丰田才勉强撑到朝鲜战争并拿到了美军订单,这才把库存清理干净。在丰田汽车的全球销售网络中,三井物产也给予了丰田极大帮助,可以说是丰田汽车全球战略的最大推手。
这种内部自我满足模式,一方面使得财阀的体量越来越大,一方面也限制了社会的创新活力。
在日本流行一种渐进式的创新,就是在局部功能上小打小闹改进一下,社会主流是搞精细化管理,也就是不断提升生产效率把人的剩余价值压榨到极限。
对于那些有想法的创业年轻人来说,无论资金、还是资源都无法与财阀的孙子们竞争,一旦崭露头角很快就会被收购或者打压下去,与其苦哈哈的创业被毒打,还不如踏踏实实地找个大企业去上班,所以整个社会就是一潭死水。
日本的经济停滞,说白了就是财阀们锁死了社会的上升通道,“蛋糕”没办法继续做大了。
这些年日本 *** 搞的经济改革,本质是怎么重新分蛋糕的问题,但由于日本特殊的门阀结构,政治家只能在经济改革中小修小补一下,从来不会对财阀集团动刀动枪。
一直以来,日本的经济始终存在两大顽疾:日本社会的人口危机和美国对日本的国防限制。
如今这个国家的老人纸尿裤要比婴儿纸尿裤卖得好,说明这个社会的消费需求没怎么少,但干活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大家要知道,一个国家要维系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至少需要4000万劳动力。2022年,日本的劳动人口也就刚过6000万,如果按照现在的人口下降速度,用不了二十年年,日本人将无法匹配现代的工业体系。
另外,美国对日本国防的限制,其实也是对军事工业的限制。
日本民用制造领域的产业升级空间已经基本到顶,而中国等新兴工业国的崛起,又让日本的制造业腹背受敌,日元不断贬值的根源就在于出口贸易的持续下滑。日本政治家绞尽脑汁想要重建军队,实际是要打破武器出口限制,这里面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背后的财阀盯着军工丰厚的利润,两眼都快滲出了血。
2008年经融危机爆发之后,日本社会的一系列问题就跟着暴露了出来,不过好在经济实力在那摆着,修修补补换几个首相也就这么勉强“混”过来了。
不过, *** 之人终将逃不过死神的追杀,自从2020年口罩病爆发以来,日本赌上国运的东京奥运会全打了水漂,国内经济一蹶不振,对外贸易还出现了逆差,国家债务甚至突破了1250万亿日元,约合9.4万亿美元。
显然日本 *** 已经没办法继续“混”下去了,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日本又躁动了起来。
只不过历史的教训并没有走得太远,蘑菇云始终笼罩岛国的上空。
此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