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缘起
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名字会被我们逐渐淡忘,他们的事迹和留下的精神却依旧深刻且鼓舞人心。我想,这就是“感动”的魅力所在,就是“感动山西”的价值所在。
时代发展很快,我们似乎产生了很大的焦虑,很多人发出质疑: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是否值得?诚实守信是否真的被社会推崇?他们犹豫、踌躇、彷徨,但我恰恰觉得,这正是整个社会进步的表现,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吃饱、穿暖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内心道德底线的提升,“感动山西”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策划人语
十余年间,百余个故事,浸润其中,如沐春风,有潸然落泪之喟叹,有山呼海啸之澎湃,抑或是生活气息里的秉烛探幽、锲而不舍。“感动山西”是唤醒真善美的一面镜子。什么是感动?不同时代有不同理解,不同人有不同理解,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它一定是一种普遍的社会价值判断。
——叶恒
守护平凡人性的美好
从2010年诞生,到即将走过的2022年,12年里,山西晚报始终坚守,始终保持本色,在活动得以延续的同时,也让“感动”的精神内涵得到升华,让“感动”的力量影响着更多的人。
为什么要做“感动山西”呢?谈到当年创立这一品牌活动的初衷时,山西晚报社委、品牌策划中心主任叶恒这样说:这档活动能为奔腾的时代河流筑起一个堤坝,不让洪水泛滥,不让欲望驱使下人性中很糟糕的东西泛滥。作为参与多年“感动山西”策划执行的记者,我自己也确有同感,每一年,采写每个人故事的时候可能感触没那么深,但是当你做多了,做了10年之后,会有一种信心,这种信心是“别担心”,别担心时代怎样,你身边依然有这样的人,你会觉得能跟这些人生活在一起并不差,甚至因为他们的存在,感觉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真的挺好。
12年里,每年从诸多推荐的候选人中诞生10位年度最具精神引领价值的感动人物,山西晚报为此不遗余力。每一个寒冬,我们都会派出精兵强将组成采访团,深入全省11个市,循着感动足迹,去挖掘、去记录。作为一名活动亲历者,我被读者甚至同事问过最多的一个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感动人物的事迹或多或少会有一些雷同,面对这样的重复,情感会不会有一些疲惫?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正如我们每天做的日常新闻,热线新闻部每天都会有火灾、车祸等突发事件的稿件,时政消息每天都有停水、停电预告等需要滚动更新。千百年来母爱是一样的,但是人们不会厌倦;千百年来看着父亲的背影,我们不会厌倦。人性中的东西不复杂,不是每天都有新的发明、发现,把那些简单、纯粹守住了就好,这个时代需要一定的重复,让人性最美好的东西重复。“感动山西”最可贵的是,所传达和标榜的东西都不复杂、不全是高精尖,大部分都来自生活中的普通人。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事迹普通人做不到,我们只能仰望,但是“感动山西”大多数平凡人的感动事迹、行为却是我们可以效仿、学习的,这些平凡人爱岗敬业、重信守诺、勤劳勇敢、孝老爱亲、朴实纯粹……这才是“感动山西”更想传递的。
坚守汇聚磅礴精神力量
12年,100余位“感动人物”,在全社会形成独特的“感动现象”及话题热度,山西晚报成功地塑造了一档不可复制却又可以被无限借鉴的品牌活动。
每一年春天,“感动山西”走近读者,获奖人物的事迹感动着三晋大地,他们走进大众的心里。每次颁奖会过后,组委会总会收到读者的反馈,在他们带有温度的言语中,我能感受到炙热的血液在涌动,这正是这档活动得以延续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正是和社会的共振。
“讲真,当初我们对活动并没有那么高的预期。‘感动’这个话题是否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其实我们心里也在打鼓。”“感动山西”活动的创始人叶恒曾坦言。然而,伴随着每一届“感动”名单的出炉,这些人的名字迅即成为其他媒体关注的焦点,甚至成为山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历程的写照。这样的担忧终于被愈发的坚定所取代,且年复一年。
从2010年到2022年,每年举办的“感动山西”十大人物评选活动都吸引无数人参与,所评选的人物也感动着山西乃至全国。从爱惜每一粒粮食,到孝顺老人;从抗灾到抗疫;从脱贫攻坚到航天梦圆,这些或微小或巨大的感动感染着三晋大地,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留下了很多,“感动山西”把其间以生命赋使命、用挚爱付苍生、舍小我顾大局的时代英雄的名字,写在赞美、勇气和荣誉书中。活动始终契合时代主题定位,采写讲求精益求精,坚守鲜明的价值导向和深切的人文关怀,这些无疑成为支撑它的内在灵魂。
社会在变革,时代精神却历久弥新。回望建党百年,无数有勇气、有信念、有大爱的平凡人,用他们对国家的热爱、责任感和拼搏精神,创造着历史,让我们有了一段段弥足珍贵的集体记忆。当我们与他们在史书里相遇,感动不会化作转瞬即逝的烟火。从温暖到鼓舞再到启迪,由感动而心动进而行动,才是我们应该肩负的责任。与时代共振,让温暖常存,“感动山西”让社会汇聚起更加磅礴的精神力量!
成为山西人年度精神盛宴
自创刊以来,每一个山晚人都深知,作为主流媒体,自己身上担负着比人们想象更多的责任。以媒体的视角和立场去评论一个人不难,难的是你让这个人物走向读者、走向大众,本身会被解读为一种评价,而这种解读的后果却是不可预估的。以至于十余年来,叶恒对活动的把关尤为看重,大到候选人本身,小到颁奖会的每一个细节,必须充分采访了解、依据事实考量,而后做出客观公正判断。
创立之初,有限的活动费用一度是“感动山西”推进的瓶颈。一名参与过早期活动的山西晚报记者曾回忆说,在第一届颁奖会上,因为经费有限,大家仔细掐算着每一分钱的用处,可到颁奖会之际,会务组还是因为没钱给来宾买矿泉水而向报社请求支援,社委会冒着活动前景未知的风险,前前后后对活动给予了多方支持,好在活动最终引起较好的社会反响。从第二年起,“感动山西”逐渐受到社会认可,一些热衷公益事业的爱心企业主动找上门,经费问题解决了,团队的分工也逐渐清晰,大家有了越挫越勇的底气和持续做好这档活动的决心。
十余年坚持下来,“感动山西”这一品牌活动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山西晚报转型发展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从2010年到2022年,12年中,活动得到全省各界群众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好评。在报道、宣传这些优秀典型人物的过程中,作为承办单位,据统计,仅2022年度活动社会投票环节,社会参与人数就达到470多万人次。
作为“感动中国”的联盟成员,“感动山西”也陆续推送了一些典型人物参与到“感动中国”的评选中。其中,背着养母上大学的“孝亲女孩”孟佩杰、山西籍英雄航天员景海鹏和刘旺、“拼命支书”段爱平、临汾红丝带学校校长郭小平也先后荣获当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可以说,“感动山西”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目前已成为三晋大地家喻户晓的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山西实践的生动写照,成为山西人一年一度的精神盛宴。
山西晚报记者 胡丽娜
(责编:马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