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清河崔氏世系(清河崔氏后人),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清河崔氏世系(清河崔氏后人)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清河崔氏世系(清河崔氏后人)

关注“方志河北”,我们一起长知识!

河北是中华民族早期的活动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历史的长河中河北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灿若群星。而且做为几代都人才辈的家族也是屡见不鲜。中国历史上的士族政治时期,河北的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都是当时顶尖的名门望族。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望出清河的古代贵族:清河房氏。

据《广韵》《通志》等文献记载,房氏源于祁姓,出自古代房邑(今河南省遂平县),始祖为上古五帝之首——尧的长子丹朱。史载尧帝年老之后,禅让帝位与舜。舜感戴尧的恩赐,封其长子丹朱于房邑。丹朱便以封地为姓,给儿子起名叫房陵,房姓由此起源。

周穆王西征

由于房姓出于上古贵族,是故传世史迹很多。丹朱之后,被世封房邑侯,历夏商周1000余年,爵位一直世袭。周王室还与房氏家族屡通婚姻。周昭王的正房妻子,就是一位房姓皇后国名为氏。她的儿子周穆王,是古代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他制定了今见中国最早的法典《吕刑》,两伐犬戎,西征昆仑,东攻徐国,开疆拓土,非常有作为。在中国古代神话里,周穆王甚至曾和西王母见过面,言谈甚欢,还互有酬唱。

东周时期,列强兼并,房姓失国,由诸侯沦为普通贵族。房姓家族成员由于求职、战乱等原因,开始离开受姓地,走向四方。据《广韵》《古今姓氏书辩证》等记载,公元前32年,房姓子弟房雅被汉成帝任命为清河太守,从此房雅一脉开始定居清河,史称“清河房氏”。东汉时期,清河房氏出了一名非常有名望的宰相叫房植,字伯武,才干出众,世人咸服,民谚传称“天下规矩房伯武”。在房植带引下,“清河房氏”一举成为全国闻名的望族、普天下房姓中最尊贵的一个门支,“清河郡”成为房姓首席郡望,“清河堂”成为房姓家族的总堂号,号称“天下房氏,无出清河”。清河房氏和当时的权贵家族清河崔氏、平原刘氏、范阳卢氏、渤海封氏等世代通好,互相联姻,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的风云门第,屡出辅政要员,限于文章篇幅,此处仅列其中较有代表性的10名人物:北魏清河子房思安、清河太守房景伯、平东将军大中大夫房悦、荆州刺史房法延、谯郡太守房诠、光禄大夫房昭,北齐行清河太守房熊、黎阳郡太守房超,南齐前将军、宁蜀太守房叔安,隋考功郎中房山基。进入唐朝,清河房氏出现“五代三宰相”,整个家族备极荣光。房玄龄,大唐开国功臣,是古代著名宰相,任职于太宗朝,以善于出谋划策闻名,也善于修史,著有《晋书》等著作。房融,唐武周时期宰相,佛学精湛,文笔优美,曾翻译《楞严经》。房琯,唐玄宗、唐肃宗时期两任宰相,喜欢交友,兼通佛学、道学,和清河外甥、诗圣杜甫交好,还曾为发起倡议募捐资金,为重建清河隆兴寺做出巨大贡献。

和大多数高门士族一样,兴盛的“清河房氏”也经历了开枝散叶的一个过程,又衍生出很多分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公元4世纪末,一支清河房氏因战乱迁移到山东半岛,成为慕容氏南燕国的上层家族——青州房氏。《古今姓氏书辩证·十阳》记载:东晋时,清河人房乾被朝廷派到北方的高车国作使者,不料出使后中原开始战乱,房乾一时无法回国,只好留居北地,并按照当地方言改称“屋引氏”。北魏时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南下,房乾后代乘机回迁中原,在都城洛阳定居,同时恢复为房姓,这一支房氏后被称为“河南房氏”。在中华房姓家族史上,清河房氏、青州房氏、河南房氏是最重要的三个门支,据统计今天他们的后人占整个家族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从传承关系看,后两支也和清河房氏有着密切关系,由此可见清河房氏在房姓家族中地位之隆盛。

房琯像

清河房氏在经历“唐代三相”之后,看透世事炎凉,萌生出远离政治的家族共识。特别是房琯被免官之后,房姓家族政治上逐渐没落,但他们仍保持着传统士族的清高和傲气,较少通过应试出仕,也较少务工从商,而是大多选择了隐居乡野的消极避世态度,最终导致房姓在中唐以后大多为“农”业人口,在“士”“工”“商”等门类人才零落,成为散居各地的小姓,并因生计所迫流离失所,迁居到山东、河北、陕西、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省份,形成了今天的房姓人口分布格局。

服务人民群众

服务领导决策

服务中心工作

宣传河北省情

微信号:hbdfzxh@163.com

更多清河崔氏世系(清河崔氏后人)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