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他曾经靠摆摊掏耳朵赚钱,维持生计从日赚27元到身价千万,这其中他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他的古法掏耳朵,可以让人们享受到仙仙欲飘的神奇感受,他将这种技艺发扬并传承下去,他就是黄烈华。
讲述匠人故事,品鉴独运匠心,传播华夏文明,本期子牙童趣匠人观察就为大家介绍这位非遗采耳传承人黄烈华的故事。
黄烈华,1963年3月出生,家住在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黄烈华成为了黄氏采耳技艺第三代传承人,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将这门古法手艺发扬光大。然而,如今功成名就的他却说出了这样的话,即使现在每天能挣到几千万,可是却仍然比不上当时每天只能挣27元的生活。
最初采耳是理发师的工作,后来随着社会地发展才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
黄烈华在自己年轻的时候,为了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他只能在路边摆个小摊给别人挖耳朵,在当时这种挖耳朵的技术并没有被人们所了解,也没有人知道他这是一门古传的手艺。
为了能够有更多的顾客,每天黄烈华只能够骑着自行车到处跑,哪里人多就在哪里停下来,摆上自己的摊位。每天他能够挣到27元的生活费,但是这对他来说已经是非常开心的事情了。
因为这是靠他自己的努力辛辛苦苦挣来的,是他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工作换来的,所以对他来说具有与众不同的意义。
随着时间的流逝,黄烈华对采耳这门古老的手艺越来越喜爱,久而久之,他就生出了想要将这门手艺发扬光大,并且传承下去的想法。
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黄烈华便走遍了大街小巷努力,寻找着和他一样,有着共同梦想的采耳师。在2008年的时候,皇天不负苦心人,在经过他多年的考察之后,走访成都及周边许多县市,他终于聚集了30多位民间掏耳高手。
在自己的反反复覆劝说之下,他们最终统一和自己一起组建团队,交流技艺,探讨心得。都说众人拾柴火焰高,群众的力量就是伟大的,很快他们便形成了一套独属于他们自己的采耳方法。
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所有人共同努力之下,他们将自己的交流心得加以记录、总结、编汇,最终形成了一套严格规范的采耳职业操作规则。
并且在经过严格地培训后,他们才正式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在成都的宽窄巷子,我们常常能够看到这样的场景:一把藤椅,一名手艺人,一套采耳工具,一位采耳客,他们组成了这幅美丽的画面。
由于采耳师遍布街头巷尾,他们随身携带的工具总会发出“叮叮”的响声,许多人就会闻声而来,一边喝茶品茗,一边享受着采耳师的服务,像神仙一样逍遥自在。
掏耳朵的感觉让人非常安逸。在每次采耳之前,采耳师总会先将所有器具用酒精消毒。采耳的时候,首先用云刀通过刮耳让客人放松自己的身体,然后再及时更换工具,慢慢进入耳道,对耳道进行 *** 。
当客人处于一种非常享受且放松的状态时,就立马换上耳勺和镊子,把耳朵中的“垃圾”清理出去,最后用一根特制的鹅毛棒放入耳朵中,耳道中响起沙沙的声音,不轻不重,让客人非常舒适,再拿音叉敲打鹅毛棒,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叮”声。
随着采耳技术不断发展,有很多外国人也被这门古老的技术所吸引,纷纷前来中国体验,他们正是被这种古老的文化气息所吸引。
虽然采耳很舒服,但是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采耳师,这背后必然付出了常人所想象不到的辛苦。黄烈华告诉我们要想学会采耳这门技术必须要会三件事情。
首先,需要做到的是用镊子挑蜡燃烧的蜡烛芯,并且在镊子非常烫手的情况下,还要将蜡烛芯里面的残渣挑选干净。
其次,将煮熟的鸡蛋轻轻敲碎用挖耳勺在剥去蛋壳的过程中,丝毫不损伤包裹着鸡蛋的鸡蛋膜。最后一件事情就是从香烟卷中加出烟丝,然后再把它放进去,可是。卷烟的那层纸不能损伤分毫。
这三件事情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做起来却非常难,因为这不仅仅对力道的把握要求非常严格,并且还要做到十分的稳,因为耳朵是人体器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的空间非常狭小,所以只有在十分有把握的情况下才能够在耳朵中进行采耳。
随着采耳越来越大众化,很多人对此产生了质疑。他们认为,采耳是一件充满危险的事情,一不小心就会有什么意外发生。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作为一名合格的采耳师,必然是经历了各种磨练,因为每一位顾客都将自己交给了他们,他们也会用自己的技术和名誉为每位顾客负责。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门古老的技术逐渐面临着无法传承的窘境。因为如今的年轻人很少愿意去学习。黄烈华这一辈的采耳师已经逐渐年老,到了退休的年纪,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继承人。所以他将目光放在了自己的女儿身上。
他的女儿因为看到了黄烈华的辛苦与不易,也在不知不觉中对采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她便继承了父亲的手艺,成为了这门手艺的下一代继承人。
然而,苦心人天不负,在所有人的努力之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到采耳的魅力。他们来到了黄烈华这里学习采耳技术,许多人刚开始非常抗拒这门行业,可是当他们自己尝试了一次之后便深深地爱上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生活中任何事情都需要我们亲自去经历亲自去感受,只有在自己体验之后才能对它有一个彻底的了解。
如今的黄烈华已经退休在家,但是他依然非常尽心地教导着每一位前来学习的学员。他想通过自己和大家的共同努力,让采耳不再是一门冷门的技术活,而是走进大众的视野中,让所有人都了解到我们中华民族这门古老的传统技法。
为了能够帮助采耳走得更远,国家还特意制定了非遗扶贫这种模式。由于采耳这门技术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它能够成为一门炙手可热的技艺,成为大家口中夸夸其谈的职业。
采耳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古代开始,就已经出现在了历史舞台,出现在了人们的眼中,虽然最开始,它并没有专门的采耳师,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相信它也会不断发展。听了这个故事你们对黄烈华有什么想要说的话吗?你们认为在不久的将来采耳会成为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职业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