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00后10后20后30后40后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10后,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00后10后20后30后40后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10后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00后10后20后30后40后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10后

- 风物君语 -

大家好~

我是地道风物的图编Geethan

一个月前,地道风物联合今日头条图片频道,

发起了“家里值钱的老物件”话题征集

那些陪伴你或你的家人长大的“老伙计”

你还记得它们吗?

大多数人的生活用品中并不存在什么集成化的精品,大多都是纷繁记忆的碎片。

当我们拾起这些“碎片”,我们同样拾起了一个个无法复制的故事。

▲ 来源@King of the Hill

在惊讶于投稿作者们老物件存量丰富度的同时,我更被物件背后的故事所吸引。钟表生锈了,书脊破烂了,但故事还在,温度就还在。

以下正文叙述来自各个供稿作者~

机械与电器:和时间对抗的老伙计

讲述丨@马健彬,30后

▲ 技能:DIY一盏台灯。供图@史家胡同博物馆

这个台灯,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我老伴儿做的。老伴儿原来是电子部电子研究所的。反右运动时,他人虽然闲下来了,却经常在家里捣鼓着自己做具,这盏台灯就是那会儿做的。

做台灯的材料都是最普通的生活用品:最底下是一个倒扣的绿色玻璃烟灰缸,再往上是一个正着的酒杯,一个倒着的酒杯,两个酒杯杯口扣在一起,用钻头将烟灰缸、两个酒杯从中间钻孔,让电线从孔中穿过,并在倒扣的酒杯上面粘上灯座。为了美观,老伴儿还在两个酒杯之中放上了彩色塑料编成的小装饰品。

后来,我的老伴儿去世了,这盏由他亲手做成的台灯,就成为了我的一个念想。

讲述丨@虚室生白,50后

▲ 幸福的见证。供图@虚室生白

老旧通讯工具是我们两口子爱的信物,我们一直保留着。我们相识于一次偶然的BP机错误传呼,后来就将错就错,逢年过节时就相互传呼一个祝福,一来二去就熟悉了;后来我们恋爱了,特意买了手机方便联系;结婚的时候,我们换了新的手机;后来,与大多数人一样,手机换得比较频繁,但结婚10年、20年时用过的手机,我们一直保留着,那是我们爱情婚姻的见证物,很有意义。

讲述丨@赵建平,50后

▲ 珠江s-201单反相机。供图@赵建平

珠江s-201单反相机,购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价格570元,当时这个价格的物件可以说是我最值钱的东西了。

讲述丨牧马人90791,60后

▲ 荣誉的见证。供图@牧马人90791

这是一款至今能走时的上海产机械表。1983年5月份,我旗(县)召开全旗五讲四美三热爱表彰大会,本人作为一名只有三年教龄的小学教师荣幸地被评为先进个人,那个自豪感和荣誉感就别提了,这个机械表就是奖品。拿回家后,父母见了真是爱不释手。

爸爸每天都把它擦拭干净,每晚按时上发条,保证表走时动力和准确。后来电子表多了,爸爸把它放在了书柜里保存了起来。那年爸爸走了,我又把它收了回来,放在我家的柜子里。每当想爸妈的时候,就拿出来表看看,拧上一把动力旋钮,让它走一会儿,好像爸爸妈妈就在身边一样一样的!

讲述丨@陈彦,65后

▲ 海鸥双反照相机。供图@陈彦

讲述@陈彦:

走上工作岗位后,彩色摄影已经盛行,但收入较低,而且自己有一些黑白冲印经历,为解自己摄影之乐,就买了这台二手海鸥相机和冲印设备。有了这海鸥相机,工作之余多了些追求和乐趣,自己的照片受到同事赞许更是沾沾自喜。虽然这台相机二十多年没用了,我至今还保存着。

讲述丨@陈红军,65后

▲ 天津缝纫机厂出品的牡丹缝纫机。供图@陈红军

有一天,妈妈跟我说,她的缝纫机坏了,让我帮她看看。我一向自觉动手能力强,对机械有天生的敏感,可对缝纫机这个东西我多少年来一直是敬而远之的。

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有了这台缝纫机,从那时起,它一直陪伴着我们一家,至少有35年了。小时候,看着妈妈每次翻开面板,搬开机头,在十多个各种各样的圈圈、环环里来回地穿好线,再安好梭子,然后这台机器就能进进退退地开始“吃布”,那“咯噔咯噔”的声音让我觉得好神奇,神奇得有些敬畏。这样的感觉这些年来一直保持着。

▲ 制作精美的细节设计。供图@陈红军

我上网找修理缝纫机的地方,竟然发现北京已经没有什么国营的缝纫机商店了。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在南四环边有个缝纫机城,于是记住了那个位置,终于找了个周末,卸下了缝纫机机头,找到了缝纫机城。里面其实是空城,门可罗雀。那些店铺是为那些服装加工厂和裁缝铺服务的,卖的都是电动缝纫机。我找到一家小店,店主是浙江小伙,正在吃饭,很热情地看了看,说能找到配件,可以修。虽然他们的年龄远比这个缝纫机小,但机械的原理是相同的。

20分钟,20元钱,缝纫机修好了。我带回家,装好,让妈妈试试,她可高兴了。我也无限感慨地望着这个只小我几岁的老朋友,真的觉得它还是那么神奇。

讲述丨@石头鱼,70后

▲ 德国制剃须刀。供图@石头鱼

此物具体购买时间无从查询了。同样是媳妇的爷爷1949年两航起义从香港带回来的,是爷爷的起居生活用品。70年过去了,纸壳做的盒子上还能清晰看见“捷成洋行,德国制”,剃须刀做工非常精美,刀柄、刀刃上的图案标志也保存完整如初。

讲述丨@杨默,80后

▲ “六五式”指南针。供图@杨默

这个指南针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制造,是父亲工作时候使用的。父亲是工程师,经常需要在野外勘测,当时没有手机导航等先进设备,这个指南针很有用。

讲述丨@饭火花,80后

▲ 我和我老公的文曲星。供图@饭火花

在2000年以后,还拿着5公分厚的英汉大辞典查单词,那基本就是out了。文曲星翻译机,英译汉、汉译英,还能养只宠物猫每天看(算是最早的云吸猫了吧),是那时最时髦的电子玩具了。

现在家里大点的是男版,小点的是女版,是和LG恋爱前,各自单独购买的。结婚后,大学时代的物件也合在一起放了,这俩文曲星始终都一起在写字台的抽屉里呆着,随着我们搬来搬去,但是我们始终也没有再使用他们了,都移动互联了。现在想想,80后经历的时代跨度真大!

▲ 201电话卡。供图@饭火花

现在看那时攒下那么多201的电话卡,但打的什么内容却一句也记不得了,唉。只记得大学宿舍里的上铺,大一时成为宿舍第一个恋爱宝贝——和清华一理工男网恋,每天晚上都要煲电话粥,晚上11点灯一关,上铺的“兄弟”就站在电话机旁靠着墙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说。冷的时候站在屋里,热的时候站在门口,如今只记得她想大声又得压抑的欢快哈哈哈……终于有一天晚上,宿舍一女生忍不住说了一句:“亲,你心疼下我们吧。”电话终于被挂断,夜,又恢复了它往日的安宁。

书画与票据:纸面上烙印出的痕迹

讲述丨@虚室生白,50后

▲ 知识就是力量!~ 供图@虚室生白

要说家里最值钱的老物件儿,与我而言当属我那些老书。

那都是些名著或权威的工具书等,是我在二、三十年前,甚至是三、四十年前购买的。那个期间是我入伍从军的时候,那时候电视还不太普及,更没有网络,除了军事训练、站岗执勤,是书籍伴我度过军旅生活中的单调时光。

我每月的津贴费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开支外,大都用来买了书。与现在相比,那时候的书价真的是太便宜了,但几元钱的价格对于每个月只有不到十元钱津贴费的士兵而已,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所以能用肥皂我就不买香皂,牙膏也买最便宜的,省下津贴费去买书。几十年过去了,这些老书一直跟随着我。

讲述丨@董宏伟,55后

▲ 1969年3月印制的《 *** 选集》。供图@董宏伟

我自己保存了一本50年前印刷的《 *** 选集》,这本书是用防水纸专门为黄河系统学毛著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印刷的。1970年,我当时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中学的学生,代表学生参加黄河水利委员会学毛著积极分子会。当年我才14岁。

讲述丨牧马人90791,60后

▲ 1986年的《家庭医生》半年合订本。供图@牧马人90791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公费自费订阅《大众医学》、《家庭医生》等报刊杂志学习医学知识的大有人在。后来由于订阅月刊不利于保存或是漏订,杂志社又出了半年和一年合订本,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方便。

讲述丨@老高,60后

▲ 技能:DIY明信片。供图@老高

这是我1997年制作的明信片。当年我是一个球迷,更是北京国安队的球迷,我制作了许多当年国安队的明信片,记录了当年国安队的联赛战况和中国足球的兴衰,也是一个回忆。

讲述丨@杨福添,65后

▲ 1953年版纸分币。供图@杨福添

旧版分币属于已经退出市场流通的旧版币,它作为退出流通的人民币种,是我国历史的重要见证以及承载物,一张钱币可能就是一个国家的名片,因为在上面凝聚了一代人的人文风貌和历史,最重要的是它们都是曾与人密不可分,是一个人维系生存的一般等价物。

▲ 1990-1991年版纸质十元国库券。供图@杨福添

国库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物之一,到了1990年,国库券的发行规模已经遍布了国内许多大中城市,尽管这种券已经退出了流通市场,但是它仍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 1979年版纸质壹元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劵。供图@杨福添

外汇券是我国改革开放这一非凡历史时期的记录和见证,是珍贵的一段历史的反映。

▲ 各地区纸质旧粮票。供图@杨福添

中国人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在实行粮票制度的年代,若是没有粮票,即便口袋里装着钞票,也可能会饿肚子,因此,粮票又被称为“第二货币”。一张小小的票证,现在看起来可能略显粗糙,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却囊括了一大家子的吃饭问题。粮票见证了我国从物资匮乏到物产丰富的全过程,也承载了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记忆。

讲述丨@老兵视角,70后

▲ 毛主席的周边可以说是本次投稿中的“网红”形象了。供图@老兵视角

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从我记事起,就一直挂在家里的毛主席像,到现在也有近50年的历史了。

讲述丨@王忠政,70后

▲ 辽宁省1983年发行的布票。供图@王忠政

这组布票,至今已经36年的历史了。45岁以上的人应该还记得,小时候无论买粮食还是购买其它商品,都是凭票购买,每家每人的票是有数的,所以每家都节省着用。

记得我10岁的时候,正上小学,冬天寒假,快过年了,妈妈叨念着要给我和弟弟妹妹做一件新衣服,可家里布票不够了,可把妈妈愁坏了。正巧三姨到家里串门,说知道我们家里不富裕,新年要给孩子们做新衣服,所以就给我妈妈带来10尺布票。我看着自己有好几块补丁的衣服,听着三姨的话,心里乐开了花,我和弟弟妹妹们今年又能穿上新衣服了。

▲ 放大看细节。供图@王忠政

那时候国家正值困难时期,物品短缺,布票见证了当时的经济发展。现在国家强盛了,商品及其丰富,每天都如过年一样,买什么都有,也不用凭票购买了。我也把妈妈省吃俭用攒的布票珍藏了起来,见证我们家从贫穷到富裕的过程。

讲述丨@微言薄语,80后

▲ 在那个年代,有时候就连拍照本身这件事,都是奢侈品。供图@微言薄语

以前家穷,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拍照还是奢侈消费,40年前家里人狠心拍了一组全家福,那个时候我刚出生坐在小推车里,这些影像成为了家里最珍贵的回忆。

讲述丨@杨默,80后

▲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历卡。供图@杨默

上世纪八十年代,父亲在外求学。为了查看日历方便,便购买了许多日历卡,这些日历卡画面精美,具有时代气息,保留到今天实属不易。

讲述丨@郭欣然,80后

▲ 年代感和现代感并存的《毛主席诗词》。供图@郭欣然

我家里能体现年代感的,就是这本1968年再版的毛主席诗词了。书内有毛主席的彩色印刷照片。听着刘欢的新歌“带着地球去流浪”,又看见这句“东临碣石有余篇”,还是毛主席有先见之明啊,哈哈!

讲述丨@李芭樂,85后

▲ 年代感十足的车票。供图@李芭樂

前一阵看综艺节目,章子怡姐姐说起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一个公交车售票员,特别向往能拥有售票员阿姨背的小包以及用红蓝大铅笔裹上猴皮筋儿给客人撕车票的感觉。这个梦想真的是特别具有年代感了!

如今电子车卡早已替代纸质车票,地铁票价也从我那时的全程3块降到2块又变成现在的分段计价。这些公交、巴士、地铁票我攒了一堆,其实也没什么用,就是偶尔拿出来怀念一下过去。几字头的是空调车,什么样的是快车,几点钟的是区间车,几乎都了如指掌。那时,大概17、8年前,初中或高中,所有的青春好像都藏在这些车票的背后了。

▲ 年代感十足的贺卡。供图@李芭樂

这些贺卡也是年少友谊最好的“见证者”。还记得大概是从1997开始,一直到2001年,是新年贺卡盛行的年代。那时流行元旦送,年底那几天就开始在学校周边的小商店转悠,然后掰着手指头算算要给几个朋友送贺卡。最享受的就是给每个人写祝福语的时刻,总有好多想说的(所以长大后我成了一名编辑…)。最开心的就是早上一到学校,看到课桌上摆着好几张别人送的贺卡。

如今,科技飞速发展,一封手写信都很难再收到。各种祝福也是通过手机和网络。对我来说,这些都贺卡是生命中最值得纪念的东西,所以,至今我收到的每一张贺卡,我都留着。

▲ 有人不认识它吗?供图@李芭樂

特别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吃小浣熊干脆面是小学二年级。奶奶给买的,拿回家迫不及待地打开,倒进佐料包,摇匀,用小铁勺盛着吃,每勺都舍不得盛太多,希望幸福能持续得久一点。

后来上了初中,口味增多了,除了经典的BBQ烤肉味,还有蕃茄味、羊肉串味和香辣蟹味。那时候课间就冲进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买完直接倒进嘴里就吃了。吃干脆面最开心就是“集卡”,有一阵是翻翻乐,有一阵是足球明星或是卡通人物。没吃过小浣熊干脆面的童年是不完整的!对于80后一代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品牌,更成了我们青春记忆的一个大IP(注意不是广告贴哈哈哈)。

讲述丨@杨文杰,85后

▲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银行存折,那时候只有纸质的凭证。供图@杨文杰

▲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购买进口商品需要持有特殊兑换过的纸币,才能在国内购买到进口商品。供图@杨文杰

▲ (左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发放光荣青年证件。(右图)原来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每一个上班的人,单位都要发一个工作证,以便出入检查,通行。供图@杨文杰

讲述丨@蓝詻呀~,95后

▲ 姥姥和姥爷的结婚证。供图@蓝詻呀~

我姥爷姥姥就是传说中的老一辈朝阳群众,现在他们都已经去世了。他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那时候姥爷家住在地坛公园里的牡丹园那儿,姥姥家住在地坛公园里二道门内那儿,打小就认识,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我姥爷是1938年生人,姥姥小姥爷一岁。他们经历过很多,日本侵略中国时,他们躲在屋里听日本鬼子用枪到处射击的枪声。我姥姥在我妈18岁那年去世,后来姥爷也并没再娶。

还有一些散落在生活各处不起眼的物件

有着小小的、闪亮的意义

讲述丨杨兰青,40后

▲ 40多岁“高龄”的铁皮暖壶。供图@史家胡同博物馆

这只暖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朋友送给我的。那个年代很时兴送暖壶、镜子和脸盆之类的生活用品,这在现在的年轻人看来可能有些不可思议。不过,就是这些看起来很“不值钱”的东西,在那个年代对我们来说却是非常珍贵的。

讲述丨牧马人90791,60后

▲ 大公鸡算盘。供图@牧马人90791

1986年的、幼儿玩的大公鸡算盘——这是大姐的姑娘小时候玩的、距今已有30多年的老物件玩具。大姐是当老师的,对孩子的启蒙教育非常重视,专门订上幼教刊物学习,用理论指导孩子的成长。大姐有了时间就用这把算盘和孩子互动交流,使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发展。如今,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地读完了大学、读完了博。

讲述丨@胡天耀,65后

▲ 两仪四象,花鸟鱼虫~ 供图@胡天耀

这是我曾祖父流传下来的太极调色盘,据老辈人口述,该碟为当年祖辈作画时使用的,至今保存完好。

讲述丨@宋汉晓,70后

▲ 铜鸡报晓。供图@宋汉晓

铜鸡报晓,高约5厘米,做工精细,惟妙惟肖,明清时期的工艺。你猜它是做什么用的?小时候一直作为电闸绳子坠用。

讲述丨@王忠政,70后

▲ 陪伴我32年的口琴。供图@王忠政

图中的口琴我一直保存到现在。这只口琴,还是当年一个女生送我的。那时我刚上初一,特别喜欢乐器,而且喜欢吹口琴。我在小学时表姐把她不用的口琴给了我,但口琴有几个音已经不准了,可我却当宝贝一样,有时间就拿出来吹。有时候中午吃过饭,也会在教室里给同学们吹。

记得一天中午,教室就剩我自己,因为我带盒饭,没去食堂吃,这时一位女同学快速跑进教室,然后把一个用手绢包着的包裹放到我面前,低声说到:“这个是我托亲友在城里买的口琴,送给你,希望能经常听到你吹的口琴。”女孩说完又快速地跑出了教室。

▲ 其貌不扬,却令人一生难以忘怀。供图@王忠政

我看她跑出教室,当时那心跳得,每分钟估计达到了200下,就是两个字,激动。

那时候一只口琴8元左右,而那时一个工人的月工资才30多元,她竟然用自己的零花钱给我买了这么贵重的礼物,我特别感动。我们真正恋爱了,每天心里想着对方,甜甜蜜蜜的,学习也有了更大的动力。不过好景不常,一个夏天的夜晚,我们在公园约会,被也在公园约会的校辅导员老师发现,第二天就把我们父母叫到学校,然后又把我们分到了不同班级,彻底把我们拆散了。

后来她随父母搬到外地,期间我们还通过书信,再后来我们就失去了联系,可能她们家动迁,我写了很多封信也没有回音。一晃,时间已经过去了30多年,但在我心里的一个空间里,一直保存着当时的记忆。这只口琴,有时候我也会拿出来吹一曲,就当她在我眼前,我在为她演奏。

讲述丨@郭欣然,80后

▲ 新生儿专用套装。供图@郭欣然

▲ 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两枚古币。供图@郭欣然

我跟家里人提起老物件,他们首先给我拿出来的就是这一幅“新生儿专用”挂饰。左边这个是挂脖子上的,右边是放枕头边的,都是正儿八经的银饰。这是从我爷爷辈儿就有的东西。

至于这两枚钱币,尤其是崇祯通宝,应该就不是我爷爷辈能hold住的了。一代一代传下来,到我这还没丢,我就完成任务了。

讲述丨@林少波,80后

▲ 做红龟粿的模具正面。供图@林少波

在福建厦门,每逢年关祭拜,家家户户都会供奉、分享造型独特的粿饼——红龟粿。龟在闽南文化中象征着吉祥、长寿,当地人过年、祭祀、做寿、礼佛,甚至小孩满月,都会做一笼红龟粿祈福。做红龟粿的模具分两面,正面是龟纹,背面是花纹。区别主要是祭拜场合的隆重程度,也用来分别里面的馅儿的不同。模具两侧还有门道儿,一个是长条形的,一个是寿桃形,用来制作一些较小的红龟粿。

▲ 做红龟粿的模具背面。供图@林少波

于我而言,红龟粿还有更多可以说的。每次回到故乡,奶奶最高兴。而老人表达爱的方式,就是给我们弄吃的。奶奶的手很巧,炒花生、做鱼松,做红龟粿,这是我知道的其中三件。奶奶做的红龟粿,是全村乃至相邻几个村最好的,现在每到什么节日,都有人来预订。

一个人,出生后的第一口饭,是亲人来喂的。因了无限的疼爱在里面,我们才尝到了五谷杂粮那种透心的自然香味。从此,我们的味蕾就有了浸心的记忆,至到终老,也不会改变。

因为好看,妻子把奶奶做红龟粿的一个用旧了的模具带回北京,成了摆在书架上的一个有味道的摆设,也能时刻提醒我,故乡在哪里。

讲述丨@杨文杰,85后

▲ 写有“ *** 百货大楼友谊商店经营部”字样。供图@杨文杰

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百货商店的金银饰品都是拿的这种小盒子装的,很统一的风格。

讲述丨@李芭樂,85后

▲ 年代感十足的文具。供图@李芭樂

左上角的白色橡皮直到今天,还能闻出淡淡的香气。上学时,每次买来都有好一阵舍不得用。甚至每天都要拿出来闻上好几次。红色桃心图案的自动铅笔也是那个时候我的最爱,忘记是15还是20块一支,咬咬牙买一支,生怕摔碎。同学来借笔,都是先把它藏好,然后拿出其他款式借给她们。用现在的话,可以说是非常心机婊了~~~

讲述丨@张诗琳,95后

▲ 中海油发给姥姥的25周年厂庆纪念品。供图@张诗琳

想来,在当年那个举国开发石油的岁月里,姥姥作为一个年轻女子,却深入油田进行勘探绘图;是全队里唯一的女绘图师,但从来没掉过链子。在石油蓬勃发展的岁月里,也有姥姥遍布油光的青春。这个刻着日历的纪念品可能没有很高的价值,岁月消磨也没了最初的精致,但姥姥的青春是无价的,这是她青春岁月的见证。

-END-

征稿 编辑丨Geethan

设计丨Q年

封图供图丨蓝詻呀~

特别感谢丨今日头条图片频道

史家胡同博物馆 北京朝阳门街道办事处

更多00后10后20后30后40后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10后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