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关于支持榆林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关于支持榆林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关于支持榆林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关于支持榆林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关于支持榆林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关于支持榆林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

把生态环境挺在最前面,建设美丽榆林

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加快建设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

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聚焦高碳城市低碳发展,实施碳达峰榆林行动,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突出抓好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统筹推进煤电、兰炭、煤化工等重点行业减污降碳、节能降耗,系统排查和管控“两高”项目。健全用能管理体系,开展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推进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到“十四五”末,单位GDP能耗下降13%,单位GDP碳排放下降19%。

系统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坚决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防止二次沙化及国土绿化五年行动,推进“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严格执行封山禁牧,构筑黄河流域中游生态屏障。坚持“四水四定”,推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减损,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统筹推进矿区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抓好黄土丘陵沟壑区、沿黄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散小乱污”企业整治“四河四川”治理、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等重点工程。

积极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严格落实林长制、河长制,推进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地方立法。建立市域统筹的横向生态补偿和生态价值转移支付机制,推进生态补偿市场化、多元化。加强系统监管和全过程监管,健全生态环境绩效评价与问责机制,全面推行排污许可制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公益诉讼制度。

聚焦发展第一要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资源开发由“三个转化”向保障国家综合能源供给安全转变、产业体系由能化主导向多元融合多极支撑转变、发展动力由资源驱动向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转变。

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建设高水平载体,全力推进科创新城建设,积极引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技项目。加快秦创原榆林创新中心建设,深入推进秦创原创新资源与榆林创新需求对接,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试验示范项目。攻关高水准技术,创建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成投运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推行科研攻关“揭榜挂帅”制度,设立 *** 性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大力发展各类科技中介,系统绿色人才“引育留用”问题,积极引进培养一批“高精尖缺”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扛实能源稳价保供政治责任,加快优质煤炭产能释放。推进国家级煤制油气基地建设,形成千万吨级自主清洁油气储备能力。加快存量煤电灵活性改造,新建榆林至河南、华东等电力外送通道,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建设陕北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推进“新能源+储能”和多能融合互补,打造“西部氢谷”,推动风电装备制造安装维护一体化发展。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提高到50%以上。

推动能化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存量项目扎实推进低碳化再造和循环化改造,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达到行业标杆水平。增量项目重点发展以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塑料等为代表的高端专用化学品和高端化工新材料。实施“煤化工+氢”耦合等示范项目,建设现代煤化工零碳园区和零碳排放项目。氯碱、电石、金属镁等传统特色产业,要围绕降能耗、提能效加快改造升级,以严格的用能权和排污权倒逼落后产能出清。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围绕八大主攻方向和19条重点产业链开展链长制招商,做大做强镁铝合金、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无人系统和通航、轻纺、大健康等新兴产业。实施“上云用数赋智”工程,布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拓展5G应用场景,推进机器换人、生产换线,“十四五”末全市所有煤矿建成智能煤矿。

以更大气魄深化改革开放。推动能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矿业权原则上一律以公开竞争出让,可再生能源以竞争性方式配置,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进油气领域体制改革,构建公平竞争的能源市场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榆林国际航空口岸和陕西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支持榆阳、靖边、绥德建设区域性商品集散中心。实施稳外资三年行动,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联系对接,打造陕西向西向北开放门户。

更多关于支持榆林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关于支持榆林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