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各野战军主要领导军衔(第二野战军将领名单军衔),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各野战军主要领导军衔(第二野战军将领名单军衔)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各野战军主要领导军衔(第二野战军将领名单军衔)

文/朱晓明

中国人民 *** 步兵第1师是一支以老红军部队为主体的英雄之师,一向以敢打先锋、善打硬仗、恶仗而闻名。该师在全军野战师中 *** 排序第一,尤为光荣和自豪。

红2军团的传人

中国人民 *** 步兵第1师前身为1937年8月,以红2军团所属部队和陕北红28军合编组建的八路军第120师358旅,旅长卢冬生(未到职),副旅长李井泉,下辖715、716团。全旅共5000余人,旅机关新建,无直属队,仅有参谋及通信排等勤务人员100余人。9月,张宗逊任旅长,10月,李井泉改任政委。1938年1月,增编714团。1939年1月,120师率358旅715、716团从晋西北开赴冀中。3、4月间,715团与冀中军区独4支队合编为120师独1旅,716团与冀中军区独5支队合编为120师独2旅。5月,358旅旅长张宗逊、代政委张平化率旅机关部分干部前往冀中,将独1、2旅组成张张纵队。9月,张张纵队撤销,纵队机关并入独2旅,独2旅改称(张)358旅。而留晋西北的358旅机关大部、714团及其他部队组成新358旅,由彭绍辉、罗贵波分任旅长、政委,故又称(彭)358旅。1940年4月,(张)358旅沿用358旅 *** ,(彭)358旅则改称独2旅(后沿革为一野3军7师)。11月,358旅兼晋西北军区3分区。1943年6月,358旅免兼3分区,调归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指挥。1945年8月,该旅改称晋绥野战军358旅,旅长黄新廷、政委余秋里,下辖第8、715、716团。1946年11月,编入晋绥军区第1纵队。1947年3月,该旅随1纵编入西北野战兵团。同年7月,改称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358旅。1949年2月,该旅改称中国人民 *** 第1军第1师,师长黄新廷、政委余秋里,所辖3个团依次改称为第1、2、3团。

◆358旅旅长、1师师长黄新廷中将(左)和358旅政委、1师政委余秋里中将。

1师是一野头等主力师,历史悠久,沿革复杂,劲旅荟萃,功勋卓著,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良的战斗作风。它起源和成长于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打了许多著名的战斗,是八路军的主力旅。解放战争时期,该部转战于作战环境特别艰苦的西北战场,能打大仗、硬仗、恶仗、胜仗,凡西北我军所历经之诸多战役,无不参与,共歼敌51677名,充分展现出勇猛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和能攻能守、长于进攻的战斗特点。

首捷卓资山

1945年10月下旬,晋绥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指示,配合晋察冀军区部队发起绥远战役,以歼灭向我挑衅进犯之傅作义集团,解放绥远广大地区。358旅艰苦转战近两月,在进攻卓资山及两打包头战斗中表现非常英勇,特别是卓资山之战打得精彩,发挥了主力应有的作用。

战役打响后,我军向绥东之敌发起反击,傅作义集团迅速收缩主力向后撤退。21日,原驻集宁、官村之敌67军军部、特务营和新编26师撤至卓资山一线,构筑工事组织防御。卓资山位于归绥城(今呼和浩特)以东75公里,北靠大青山灰腾梁,平绥铁路傍山而过,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为截断绥东敌军退路,358旅奉命担任主攻,在独1旅、独3旅(两旅主要阻援)等部协同下向卓资山发起进攻。

10月23日,358旅进抵卓资山附近。经过短促的敌情、地形侦察,旅长黄新廷和政委余秋里很快作出了战斗部署:以8团从卓资山面向龙山湾、西山顶及车站之敌实施主要突击,攻破敌阵地后即向山北侧高地发展,分割歼灭西端及西山顶地域之敌;716团从卓资山南面向街内进攻,突入后继续向山北侧高地发展;715团以1个营从卓资山东面向头号北侧高地的敌人进攻,得手后继续向卓资山高地发展,配合8团、716团围歼敌人,其余配置在二道沟西侧高地,准备阻击从东北方向来援之敌,并随时准备加入进攻卓资山的战斗。

24日18时,358旅8团从西、716团从南、715团从东,同时向卓资山发起攻击。冲击发起后,8团1营顺利地突入西营子并攻占了铁路桥,因遭新民街车站附近之敌猛烈射击而前进受阻。此时,3营向龙山湾、西山顶进攻,利用地形隐蔽接近敌之阵地。在轻重机枪、迫击炮火力支援下,攻击分队猛打猛冲,以手榴弹、刺刀突入敌阵地,迅即将该阵地守敌击溃,并立即向纵深发展。9连继续向龙山湾东北高地进攻,10连、11连向西山顶进攻。3营动作迅速勇猛,于20时占领西山顶,击溃守敌1个营。1营进攻受阻后,继续组织火力支援步兵再次发起冲击,也于20时左右突破敌阵地,21时攻占车站。此时,8团令预备队2营从1营左翼进入战斗,超越1营直插卓资山北侧高地,3营也以9连从龙山湾东北高地向卓资山北侧高地进攻,配合2营攻克敌之碉堡阵地,歼灭守敌大部,于拂晓前攻占卓资山东北高地西侧地区。

◆卓资山战斗中,358旅部队土工作业。

716团于当日黄昏首先以2营从南面向卓资山进攻,发起冲击后,因地形开阔,被猛烈的敌火阻于小河南侧地区。该团再次组织火力,调1营进入战斗,继续向当面之敌冲击,于21时左右突破敌前沿阵地,攻入卓资山街内,并乘胜向北面高地发展。此时,2营也突入街内,协同1营歼灭守敌。25日拂晓前,716团已攻至卓资山东北高地南侧地区。

715团方面,首先以1营从卓资山东南面绕至头号,侦知二道沟西侧高地无敌,当即向观音庙西侧高地展开进攻,团指及2营、3营进占二道沟以北及其西侧高地。21时,1营攻占观音庙西侧高地敌之阵地,并以1连和3连从东面、2连从东北面向卓资山高地发动进攻。因敌火猛烈射击,且上面平坦无遮而不能通过,该营遂停止于该高地东北侧地区。至此,敌阵地核心集团工事被我彻底包围。

卓资山之敌自我8团3营攻占西山顶后即表现动摇混乱,敌67军军长何文鼎率特务营慌忙从山北面向白银查汗、金盘方向逃窜,新编26师76、78团经我三面彻夜猛攻,已被毙俘大部,残敌数百人拂晓前猬集在卓资山高地集团工事内,企图固守待援。

此时,东面敌101师来援,我715团即以3营配合独1旅2团在三道沟、二道沟东北两侧高地占领阵地,坚决阻击敌人,打退敌人数次冲锋,保障了主力歼灭卓资山最后残敌。

25日8时,358旅8团、716团在4门火炮支援下,向敌之集团工事发起总攻,各攻击分队冲击迅猛,不给敌人一点喘息之机。10时许,将敌残部全部消灭,战斗胜利结束。

卓资山战斗是绥远战役第一阶段中的重要作战,358旅以迅速的行动实施战役迂回,直插绥东要地——卓资山,拦腰斩断敌军,以坚决勇猛的进攻,歼灭了敌精锐部队新编第26师大部,毙伤俘敌3093人,创造了我军反击以来的首次大捷,打乱了敌军在绥东的防御部署,使我军立于主动的有利地位。但是这次战斗因我攻击兵力有限(与敌基本一对一),战前侦察不周密,在战斗部署上没有将卓资山之敌完全包围,致敌军长率特务营逃跑。如战前将主力一部插至敌侧后,断其归路,则可以更多地歼灭敌人,取得更大的胜利。

遗恨榆林

1947年8月,为钳制胡宗南集团,配合陈谢兵团南进,西北野战军于该月上旬发起榆林战役。此为一野军史上有名的首攻榆林,我军兵力占优,决心很大,但最终功亏一篑。

榆林地处山西、陕西、绥远三省之要冲,是 *** 军晋陕绥边区总部所在地,为敌重要设防据点。守敌为邓宝珊部22军、胡宗南集团整编36师28旅以及地方团队共1.5万人。西北野战军进攻榆林的部队共8个旅4.5万人,三倍于敌,但由于当时粮食极端困难,参战人员每人只带了4至6天的口粮,榆林之战必须速战速决。

8月6日,各部队开始扫清外围据点。358旅配属独1旅35团攻歼刘官寨之敌,因我军大举逼近,该处之敌受惊逃回城内,716团于当日上午占领该村。下午16时,358旅向榆林城攻击前进。8团于24时占领南桥,7日2时占领五里墩,守敌逃窜,俘敌10余人,进逼飞机场。715团1个营也进占城西南的油房卯,主力集结于沙河口。

7日上午,西野各部完成了对榆林城的包围。为完成攻城准备,缩短攻击距离,1纵决心首先歼灭城外凌霄塔高地守敌,尔后以爆破及竖梯进行攻城。部署为:以358旅、独1旅各1个团协同攻击凌霄塔高地,另以358旅一部兵力向飞机场进攻,相机攻占三义庙。

当日黄昏,358旅716团与独1旅2团,分别从西南、东南向凌霄塔高地接敌运动,23时至24时先后向敌开始攻击。因地形开阔不易接近,即以战壕作业迫近敌人。8日5时再次向敌冲击,2团与716团先后突入敌阵地,俘敌一部。敌乘我立足未稳之际,集中炮火向阵地猛烈轰击,并以两个步兵营向我反冲击。我两团进攻各分队未能很好的利用、改造敌人的工事,又加部队建制混乱,伤亡过大,7时被迫撤离。

◆榆林战役中,我军炮兵阵地。

358旅8团1营向三义庙之敌的攻击,因飞机场地形开阔,缺乏火力支援,也未能突破,8日拂晓撤回原阵地。至此,榆林外围据点除凌霄塔、三义庙外已全部肃清。

蒋介石深知榆林地区战略地位之重要,遂在我围攻之际,令胡宗南集团主力6万余人,急速北上增援。我西野首长决心迅速攻克榆林,尔后打援,令各纵队于10日晚统一开始攻城。1纵358旅奉命以715团为主攻,由小西门爆破登城;8团由城西南竖梯登城;716团1个营在飞机场警戒,钳制城南敌人。

10日19时,715团由油房卯开始行动,20时,第一梯队通过榆溪河,担任主要突击任务的3营进至距小西门百米处,占领冲击出发阵地,组织火力掩护爆破组实施作业。24时开始向城门运炸药,因敌封锁及缺乏实际爆破经验,11日1时30分才全部完成装药。2时许,一声巨响,城门炸开,9连1排率先突入城内,即向城楼发展,因遭敌火猛烈射击,又缺乏后援,未能冲上城楼,遂退至城门洞内,仅余5人坚持战斗。爆炸后,距离城墙较远的3营观察所听到巨大响声,未做核实即向团报告城门已炸开,715团团长罗坤山即令2营(二梯队)迅速前进,随3营入城。马上又接报告说城门未炸开,原来9连连长郭显明在爆破小西门后,没有指挥全连迅速随1排跟进,反而自己带一名通信员于城外40米处隐蔽不动,并向营谎报城门没炸开。团又令3营一面查清情况,一面准备竖梯登城。同时令2营停止待命,令1营按原计划在小西门以北竖梯登城。3营接团指示后,营长即组织11连在小西门北侧竖梯子攻城。因对城门爆炸情况未能迅速查清,团指非常着急,当即派参谋去查,结果中途负伤未能完成任务。竖梯登城之1营和3营11连各突击分队,因缺乏火力支援,云梯无法接近城墙。11连指导员率1个排英勇冲破敌火力封锁进至城下,只剩9人,绕至小西门门洞内与9连1排会合,发现城门已炸开,连续派人向营报告三次。该营教导员(营长正在组织竖梯攻城,不在观察所)粗心大意,只凭通信员报告的该排在城门洞内要部队增援的情况,就认为城门没炸开,未作适当处置。几个小时过去了,团、旅指挥员仍只知城门未炸开,致使未能集中力量,及时组织部队突入。715团爆破城门的同时,8团也在城西南角附近竖梯攻城,因受敌炮火猛烈拦阻,多次冲锋未果。11日拂晓前,兄弟纵队攻城也未成功,野司遂令各部队撤回原阵地。

11日夜,我军继续组织攻城。358旅查清小西门真相后,非常后悔,也非常愤怒,严厉处分了相关人等,改由8团对小西门实施爆破进攻。冲击发起后,因敌在小西门已增强工事,不易接近,用竖梯登城又因梯子过短,不能使用,结果二次攻城仍未奏效。

此时,敌整编1军、29军已进至青阳岔、安定地区,并继续北进。整编36师5个团避开我阻援部队,沿长城外沙漠地疾速驰援,已逼近榆林。形势陡转,我西野来不及调整部署,于运动中消灭援敌战机已失。为争取主动,野司决定撤出战斗,12日对榆林解除包围,首攻榆林宣告失败。

此次战役,358旅战果较小,仅歼敌823人;损失较大,营以上干部就伤亡13人,打了一个消耗仗。在所有攻城部队中,358旅是唯一炸开城门的,但由于缺乏攻坚经验、兵力使用分散及通信联络困难等,未能及时发展胜利。特别是突击部队和分队指挥员未能亲自掌握爆破情况,听由个别畏缩不前的人员谎报情况,严重影响了指挥,贻误了战机,铸成大错,教训十分深刻。

亮剑瓦子街

1948年2月,为了粉碎胡宗南集团“机动防御”部署,西北野战军决定发起宜川战役。战前判断,我军围攻宜川,在洛川、黄陵的敌整编29军必来增援,取瓦子街线路增援可能性最大。遂以3、6纵各一部围攻宜川,集中1、2、4纵和3、6纵各一部合力打援。

2月22日,战役打响,宜川被围,胡宗南一面令宜川部队坚守待援,一面急令整编29军军长刘戡率部经瓦子街轻装驰援。26日,刘戡率整编27、90师共4个旅兵力,沿洛宜公路驰援,27日进至瓦子街地区。瓦子街是洛宜公路咽喉,距宜川约25公里,往东经任家湾、王家湾到铁笼湾一带荆棘丛生,沟深路窄,两山间形成一条长约15公里的狭谷。28日,刘戡率部继续东进,企图当日赶到宜川。为防止通过瓦子街以东隘路时遭受伏击,刘戡以整编90师61旅沿公路北侧前进(南侧不易行军),其余部队仍在沟内沿公路东进。10时,其先头部队进至任家湾、丁家湾地区,遭我3纵和6纵各一部阻击,前进缓慢。当晚敌全军就地宿营,收缩部队,形成环形防御,准备次日继续东进。

入夜,天降大雪。我各纵顶风冒雪,隐蔽向敌接近,29日拂晓发起进攻。1纵从瓦子街以西沿洛宜公路向敌侧背猛攻,歼敌后卫警戒部队后,6时许攻占瓦子街、乔儿沟北山阵地,切断敌人退路,与敌展开激战。接着,又攻占瓦子街南山4个高地。

◆特等战斗英雄刘四虎。

刘戡发觉前进道路被堵死,后路被截断,全军已陷入包围之中,决定集结兵力突围。此时,我2纵尚未到达瓦子街以南高地,而敌军已占领阵地,且正向该地聚拢。如不迅速堵住这一缺口,将给敌留下突围逃窜道路。1纵决定立即展开,迅速向敌攻击,以公路为战斗分界线,独1旅在北山,358旅在南山,由西向东全力攻击,以截断敌之逃路。358旅于7时奉命以714团附715团1个营向瓦子街南山攻击,以切断敌南逃退路;以715团(欠1个营)于11时进至小寺庄线,准备阻击洛川、旧县可能东援之敌;以716团为纵队预备队,相机使用(后投入总攻作战)。714团团长任世鸿迅速率部接替独1旅1团3营占领南山阵地,以2营沿山梁向东敌第1号阵地攻击。该团3营营长钱树登见2营已迅速行动,未待命令,机动指挥第8连攻敌左翼,形成三面包围,将该阵地占领,歼敌一部,又乘胜跟踪追击,直逼敌之军、师指挥部。敌为控制南山,以53旅159团全部,向我阵地猛烈反扑。我714团不仅巩固了阵地,打垮敌人多次反冲击,并乘敌人混乱之际,迅速攻占了第2号阵地。

29日下午,南、北山战斗皆极激烈,尤以南山714团坚守阵地更甚,已至白热化。双方反复争夺,直至白刃格斗,各达20余次。当日,714团给敌53旅等部以严重打击,在不到200平方米的阵地上,毙伤敌近千名,迄黄昏将敌击退。瓦子街东南山高地被我牢牢控制,就封住了敌军南逃唯一缺口,为全歼援敌创造了条件。敌经连日战斗,伤亡惨重。但仍作困兽之斗,犹以整编90师南、北阵地拼死顽抗。敌师、旅、团军官皆亲自督战,坚守不退。

3月1日5时,彭德怀发出总攻命令。9时许,各纵从四面八方勇猛攻击,对敌展开围歼,枪炮声、军号声、冲杀声震天动地。处在敌拼死突围地段的358旅714团表现尤为突出,全团指战员与敌展开血战,连续打垮敌人反扑,使敌不能前进一步。团长任世鸿、参谋长武治安先后牺牲,政委徐文礼负伤。后被誉为“硬骨头六连”的该团2营6连,打得更是惨烈,全连仅剩下13位勇士,仍然顽强坚守阵地。战斗中,班长刘四虎冲锋在前,只身同十几名敌人白刃格斗,一连刺倒7名敌兵,终因11处负伤昏倒在战壕里。战后,他被评为“特等战斗英雄”,1950年9月光荣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激战终日,至17时许,被围援敌全部被歼,战斗胜利结束。

瓦子街战斗,358旅打得英勇顽强,气势如虹,共歼敌5670人,其中毙伤2100人,俘虏3570人,自身伤亡也很大,仅营以上干部就有11人牺牲或负伤。

从摩步师到两栖机步师

1949年2月,全军统一部队 *** 和编制,358旅改称中国人民 *** 第1军第1师,原属714、715、716团依次改称为第1、2、3团。在哪个团能当上第1团的问题上,当时部队上下还争论了一番。715团和716团是老红军团,历史长,资格老,能征善战,理由非常充分。而714团是在抗战时期组建,只有少部红军底子。在1军党委会上,716团出身的军政委廖汉生非常公正,他提出,714团虽然资历浅,但在西北战场上打得很好,诉苦运动带了头,在瓦子街和荔北战役中两次受到野战军通令嘉奖,他们的工作堪称第一。结果大家统一了思想,确定把714团编为“第1团”。部队整编后,士气高昂,随即向大西北进军,解放青海,把胜利的红旗插到了祖国的江河之源。

1952年7月,根据军委整编方案,西北军区1军和3军合编为重装军,仍称第1军。将1军1师和3师合编为第1师,3师7、8团分别改编为1师的炮兵团和战车团,原1师1、2、3团 *** 和建制不变,将3师9团拆散补入。

1953年1月,1师在师长罗坤山、政委刘佩荣的率领下,随1军奔赴朝鲜战场,先后参加了构筑西海岸防御工程和夏季进攻战役,共歼敌3590人。1955年2月,1师编入志愿军总预备队。1958年10月,1军凯旋,1师以百万人民志愿军中最后一批最后一个回国的作战师而载入史册。

回国后,1师进驻河南安阳。1961年1月,1师被中央军委确定为全军首批十大战备值班师之一。1962年6月,1师奉命入闽参加东南沿海紧急战备。在此次行动中,1师表现出极其过硬的作风,并总结出装备、物资管理上的“三分四定”,后来被写入我军《内务条令》。1964年1月,该师1团6连被国防部授予“硬骨头六连”荣誉称号,成为我军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模连队之一。

◆1964年2月25日,武汉军区召开“硬骨头六连”命名大会。

1975年6月,河南的1军和驻浙江的20军对调防务,1师奉命移驻杭州。1984年7月,1师随第1军赴滇参加老山轮战,毙伤敌4545人,俘敌3人。1985年6月,中央军委授予1团6连“英雄硬六连”称号,6连成为全军第二个被最高统帅部两次授予荣誉称号的基层连队(第一个为41军361团4连)。另授予 2团3连“坚守英雄连”、1团9连班长黄仲虎“战斗英雄”、3团1营副教导员兼1连指导员钱富生“英雄指导员”荣誉称号。同年百万大裁军,1师作为原一野主力部队保留,执行北方甲种摩托化步兵师编制,下辖3个摩步团和3个兵种团。1998年夏,该师参加九江抗洪抢险,2团被中央军委授予“抗洪抢险模范团”称号。抗洪结束后,部队体制编制调整,1师改编为机械化步兵师,1团和3团合并为新的1团,坦克团改称装甲团。

在漫长的革命征程中,1师这支光荣的老部队,英雄辈出,将星璀璨。产生了以“战斗模范团”、“战斗模范营”、“硬骨头六连”、“尖刀七连”及“特等战斗英雄”刘四虎、王福、“新时期硬骨头战士”嵇琪、“模范思想政治工作者”魏殿举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荣誉单位和英模个人。在该师及其前身部队工作过的我军高级将领和省级以上领导干部有百余位,如开国元勋贺龙元帅、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大将、黄新廷中将、总后勤部部长张宗逊上将、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中将)、军事科学院院长廖汉生中将、国防大学副校长张霖中将、 *** 副政委李继松中将、高武生中将、副总参谋长戚建国中将等。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

转载请注明转自《党史博采》。

党史

更多各野战军主要领导军衔(第二野战军将领名单军衔)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