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传播学研究论文(传播学的理论),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传播学研究论文(传播学的理论)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传播学研究论文(传播学的理论)

直接上理论,希望这些理论可以对你的论文写作有所帮助。

1)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产生是传播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之前传播研究大多站在传播者的角度,就传播者如何影响受众进行研究,而“使用与满足”理论则把研究焦点转移到了受众身上。传统的理论认为媒介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说服受众,受众是被动的,而“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是有特定需求和动机并得到“满足”的过程。

2)议程设置

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

3)知沟理论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而移动互联网时代,则被定义为“数字鸿沟”。比如老年人在电子设备上的劣势,而互联网企业也纷纷推出适老版APP,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产品上的“数字鸿沟”。

4)涵化理论(培养理论)

培养理论也称为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这种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格伯纳主持的“培养分析”。“培养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害程度的判断。格伯纳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

理论指出了大众传播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效果,强调大众传播在形成社会成员对社会的“共识”中的巨大作用;培养理论可能适用于特定种类的电视节目,但不支持总体上的电视内容,电视与其他变量也是相互作用的,期待整体的电视观众产生培养效果是不可能的。

新媒体环境下培养理论的变化:受众互动性和参与性的提高弱化了传统的以电视媒体为主导所构建的符号现实。新媒体的发展使得电视媒体的涵化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与媒体的互动性以及参与性增强,培养理论的效果受到冲击;二是,个性化传播的新媒体时代,受众的选择性提高,可接触的媒体内容也增多,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对媒介的解读也就呈现多元化;三是,从媒介素养这方面来说,新时代的受众批判意识增强,媒介营造的“象征世界”未必会对受众的“主观世界”产生影响;四是,新媒体时代,人们也进入了一个“风险社会”,周围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轩然 *** ,而人们也正是通过不断的媒介消息来评判危险系数;五是,媒介涵化受众”与“受众涵化媒介”为一个双向互动过程,媒介要不断根据受众的反应来调整传播内容和模式。

5)把关人理论

在群体传播中,信息的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而在互联网空间中的把关人角色就更多,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平台及 *** 监管起到关键性作用。短视频平台中存在很多问题,国家最近准备实行的开展“清朗·整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专项行动就起到第三方把关人的角色。

6)第三人效果

人们在判断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我"或"你"未必产生多大影响,然而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7)创新与扩散

创新扩散这一过程分为知晓、劝服、决定、确定四个阶段,并提出了“创新扩散”的基本假设创新是一种被个人或其他采用单位视为新颖的观念、实践或事物;创新扩散是指一种基本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观感受到的关于某个新语音的信息被传播。

8)信息压力与趋同心理(沉默的螺旋)

信息压力指的是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要大于少数人,基于这种信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的态度。趋同心理——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这导致了少数拥有不同声音的人不敢说话。然而,对多数意见的服从决定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基于理性判断做出的。在不少场合,群体压力也会带来错误判断,形成对多数意见的盲目服从。

9)警钟效果(恐惧诉求)

恐惧诉求通常是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这是一种常见的说服方法。它具有双重功效,一是,它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可最大限度的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二是,它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以使人们需素的采取对应行动。

10)归因理论

创始人是佛利茨·海德尔。该理论通过分析和推测行为的因果关系,控制人们的环境及其影响下的行为。海德依照产生个人行为的主客观条件,把归因区分为:(1)情境归因。把行为的来源归结为客观外界环境的力量,如运气、机会、任务难度等因素。(2)个人倾向性归因。指个人行为是个人自身的特点,即个人的兴趣、态度、能力、努力程度、性格等特点造成的。这两种归因分别又称为外归因和内归因。每种归因都包含着稳定性因素和非稳定性因素,不同的归因会影响人的态度和将来的行为。他指出,把过去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归之于非稳定性因素比归之于稳定性因素,更有助于使个人建立信心。如传播者作为普通个人在传播某事件成功之后,自然会去找成功的原因;相反,失败后,也会去找失败的原因。传播者的主动归因对于下一步的传播工作有者十分重要的意义。

11)符号互动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卢默于1937年提出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其后有多种流派,包括以布卢默为代表的新芝加哥学派、库恩为代表的衣阿华学派以及戈夫曼为代表的剧作艺术学派等。但基本思想都与G.H.米德的理论有关。认为社会心理学的核心问题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互动过程。包括有符号参与的互动和非符号的互动。符号是传递某种意义的动作,主要指人的言语系统。符号互动突显人对意义的理解。该理论的基本观点:(1)事物本身不存在客观的意义,它是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赋予的;(2)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根据自身对事物意义的理解来应对事物;(3)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可以随着社会互动的过程而发生改变,不是绝对不变的。符号互动理论强调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应予肯定,但它却忽视了社会因素对人格的重要作用。

12)社会互动取向理论

社会互动取向是按照媒介与面对面互动模式的远近程度来对媒介进行分类的。传统的广播媒介强调的是信息的传输,因而忽视了互动的可能性。这类媒介可以被视为“信息媒介”。因此,它们是一种把现实传递给使用者的媒介。相形之下,新媒介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并且为“个人化传播”赋予了新的意义。在这方面比较具有代属皮埃尔·莱维对“万维网”的研究。他在1997年出版的《塞博文化》一书中指出,人们通过“万维网”参与到一个更具互动性。以社群为《赛博文化)书中指基础的,以“其享”和“赋权”为中心的民主世界中。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通过互联网阅读、点赞、评论、转发等深度参与、互动的行为,是传统媒介难以比拟的。这也证实了社会互动取向相关研究的准确性。

13)社会整合取向(传播仪式理论)

社会整合取向的相关研究主要是从“仪式”的角度去解释媒介。从语义学来说,仪式是“系列正式的、 具有可重复模式、表达共同价值、意义和信念的活动”。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詹姆斯.凯瑞提出了一种仪式性的传播模式。他认为“传播的仪式观不是指空间上讯息的拓展,而是指在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它不是指种信息或影响的行为,而是共同信仰的创造、表征与庆典”,“其核心则是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 起的神圣典礼”。社会整合取向的研究者大卫.霍尔姆斯在其2005年出版的《传播理论:媒介、技术和社会》一书中,从“仪式”的角度解释了新媒介即 人们如何使用媒介来创造社群。他认为,媒介的首要功能并不是传递信息和获得个人利益,而是让广大的受众聚合到某种形式的社群中,从而为他们带来一一种归属感。社会整取向的研究认为,新媒介往往被人们当作一种共享的仪式来使用。联系到今天,我们也会发现,新媒介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被仪式化了。比如,人们总喜欢随时随地开着微博或者微信。也许人们并不是为了从微博或微信上获取什么信息,而是这一个过程已经完全融入生活,完全被仪式化。

14)媒介偏向论

媒介偏向论由技术决定论的奠基人英尼斯提出。他认为,任何传播媒介都具有时间偏向或空间偏向。这种偏向影响了社会稳定和文化状况,以及政治形态。并且在此基础上,将媒介化分为两类:偏向时间的媒介和偏向空间的媒介。

伊尼斯的 “媒介偏向论”有着深厚的经济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跨学科背景。他所采用的历史 “宏大叙事”和整体考察的文献研究方法明显不同于他同年代的学者所作的那种分析性的和非整体性的媒介研究方式。以人类文明史和加拿大本土经济史为研究视角,英尼斯关注的焦点是文明发展进程中媒介技术的作用,他的媒介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人文关怀。虽然有人对其 “媒介偏向”理论提出过质疑,虽然也有人认为他的理论存在某种 “技术决定论”的局限。但是,英尼斯关于传播的主导性媒介必然会影响历史性社会的发展的观点,特别是他对现代西方文明过于强调物质科技的力量而忽视道德力量的批判性思考仍然给后人以极大的启迪。

而新媒体的偏向主要是:

第一,空间的偏向。新媒体帮助人们在不同超链接间跳转,获取海量信息,并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在网络遍布绝大多数地区的情况下,空间障碍被进一步克服。其次,新媒体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利于信息快速、广泛传播。空间偏向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第二,时间偏向。云存储技术将新媒体中用户的信息资料存放在云端数据库,以便人们联网随时调用信息,并在不同节点间共享数据。极大提升了新媒体的信息存储能力与稳定性,随着技术发展,信息存储将越来越安全,存储能力提升,存储时间也越来越长,为新媒体的时间偏向性提供了技术条件,甚至可与其空间偏向性抗衡。

从口语传播的时空相对平衡,到书写突破空间,到印刷补救时间,再到传统电子媒介突破空间,新媒体在延续传统电子媒介空间性能的同时,利用新兴技术对时间偏向性进行补救。

15)媒介情境论

媒介情景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乔舒亚·梅罗维茨(J.Meyrowitz)在其著作《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是对麦克卢汉及戈夫曼相关理论的创新和完善。

他认为麦克卢汉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新媒介的诞生会改变人们的行为,而戈夫曼的“剧场理论”忽略了角色和社会秩序的变化,没有揭示出“场所”对交流情景如此重要的真正原因。即麦克卢汉的理论则侧重于媒介的效果,却忽略了面对面交往的结构特征;戈夫曼理论的重点在于面对面的交往,却轻忽了媒介对于他所描述变量的影响和作用。所以他将二者互补结合,提出了媒介情景理论。

梅罗维茨提出,电视的出现使社会中不同社会地位和不同阅读习惯的受众都可以接受到同样的信息,由于电视节目是集画面和语言为一体的一种编码方式,可以看做是现实生活在电子媒介中的重演和再塑造过程,与受众所感受到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不同于报纸杂志,受众不需要接受语言和文化的教育就可以明了电视节目的内容,受众的种类限制也被打破。

梅罗维茨认为,私人情境和公共情境不仅是一对对立的变量,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二者相互融合的程度也随之加深。随着电子媒介技术的快速提升,它向不同群体的大众传达有差异性信息,特别是在视听方面。这种因人而异的传播极具人性化特点,使得不同社会角色的个体面对庞大的信息有自主选择性,促使私人情境中出现的信息范围被扩大到公共情境中。

由于电子媒介传播信息具有的自由性和生动性,信息在公共情境和私人情境中互相交叉,使得分辨它们的界限变得模糊。大众可以通过电子媒介觊觎他人的隐私行动,这加速了私人情境向公共情境融合的进程。

16)拟剧理论

拟剧理论是指美国学者戈夫曼提出的一种解释人类行为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就像舞台上的演员,要努力展示自己,以各种方式在他人心目中塑造自己的形象。其核心概念是“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意即在人际互动过程中,行动者总是有意无意地运用某种技巧塑造自己给人的印象,选择适当的言辞、表情或动作来制造印象,使他人形成对自己的特定看法,并据此作出符合行动者愿望的反应。

他引入戏剧表演中的“舞台”一词,将人类的表演场也称作舞台。舞台又被划分为前区(前台)和后区(后台)。

前区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存在,人们所扮演的通常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理想化和社会化的自我 。前区的活动离不开两个基本要素——舞台设置和个人前台。前者包括舞台设施、装饰品、布局以及其它一些为人们在舞台空间各处进行表演活动提供舞台布景和道具的背景项目;后者是能使观众确认表演者的传达性配件,体现了表演者的身份特征并期望表演者将它们带入舞台设置中去。

后区活动破除了条条框框的限制,更多的是自发性主我的流露。在后区,人们不必像在前区那样关注自身形象以及布景的限制,其行为是自然放松的。不过,后区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地点,前区和后区也只是一组相对的概念 。

不可否认,拟剧理论在网络社会中仍具适用性,但究其元素在复杂多变的网络中已受社会活动的条条框框限制,因网络社会每时每刻转换着不同的场景模式,模糊了其元素在原有的社会场景的分界线,台前与幕后间清楚的区分界限模糊,相应地造成其表演者身份认证的模糊。

17)框架理论

1974年,美国社会学家E·戈夫曼(E·Goffman)出版《框架分析》一书,将“框架”的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戈夫曼将框架定义为:“框架指的是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

新闻框架的研究包括三个领域:

①媒介的生产框架研究,即研究媒介新闻框架生产背后的制约因素是什么。

②新闻文本的框架建构研究,即考察特定的新闻框架是通过什么机制和策略建构和呈现出来的。

③涉及新闻框架的影响和效果问题,与受众框架有着紧密的关系。

框架是人们接触外在世界,组织事件的心理原则与主观解释过程的基础。对新闻工作者而言,他们在处理新闻事件的时候,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启动他们已有的认知框架。他们会根据已有的经验框架判断事件新闻价值的大小,同时在考虑这个事件和公众的关系以及社会意义后,再把它转换为新闻报道。但是正因为经验框架的存在,人们往往有意无意地忽略框架以外的真相,形成刻板印象。

18)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受经历的限制,我们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刻板印象固然有省事省力的好处,但不少情况下却会出现耽误大事的判断错误。惯例、常规、传统,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便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思维定势。时间越长,这种定势对人们的创新思维的束缚力就越强,要摆脱它的束缚也就越困难,越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刻板印象有超越事实的生命力,一旦形成就很难因为新信息而改变。

如果觉得有用,收藏点赞一下,可达鸭新传学长在此表达感谢。

可达鸭新传学长17 次咨询5.01152 次赞同去咨询

更多传播学研究论文(传播学的理论)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