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制壶大师顾景舟的一生(顾景舟大师的壶),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制壶大师顾景舟的一生(顾景舟大师的壶)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制壶大师顾景舟的一生(顾景舟大师的壶)

顾景舟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宜兴紫砂名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8岁拜名师学艺。三十年代后期至上海制壶仿古。1954年进入宜兴蜀山陶业合作社。1956年被江苏省 *** 任命为技术辅导,带徒徐汉棠、高海庚、李昌鸿、沈遽华、束凤英、吴群祥等人。一生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在港、澳、台、东南亚影响特大,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作品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收藏。

1915年生于江苏宜兴川埠乡上袁村,顾景舟可以说是历代紫砂陶艺名家中,名号最多的一位,他本名景洲,后改名为景舟、名号有曼晞、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及壶叟等。曾自创堂号为自怡轩。他在壶艺上的成就极高,技巧精湛,且取材甚广。可说是近代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所享的声誉可媲美明代的时大彬,世称"一代宗师"、"壶艺泰斗"。

早年经历

20岁左右,曾应上海郎氏艺苑聘请,仿古作陶,所仿清陈鸣远款的龙凤把嘴壶和竹笋小盂因技艺高超,竟被作为陈鸣远的传器为故宫博物院及南京博物院所收藏,直到几十年后他为北京故宫博物院及南京博物院紫砂藏品作鉴定时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的作品。这一时期可以说是顾景舟制壶生涯中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因为他有幸接触到了一大批古代名家的珍品,他每遇历代名作,都反复揣摩,悉心研究,吸取并掌握了中国陶艺的博大精华。据传顾景舟曾用家传本山老泥做一枚紫砂茶宠双狮戏球,乃不可多得之传世极品。

1954年10月,他响应 *** 号召,积极参与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生产工场的组建筹划工作。

1955年1月建社就绪,立即着手负责“紫砂工艺班”的招生和技术辅导的育才重任,培养出现今的很多位高级工艺美术人才。

1958年,他积极参予了紫砂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

1959 年被任命为宜兴紫砂厂技术研究室副主任和技术股副股长,并参与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苏厅的布置设计工作,设计了一批大型的茶具及高档花盆。

1975年起,他多次参加宜兴地区古窑址的发掘研究工作,对蠡墅羊角山宋代紫砂窑址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证。他对紫砂陶的历史沿革、名人传记、古陶鉴定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资料收集工作,先后发表数十万字有关紫砂陶艺的论文,有关紫砂的书刊都聘其为艺术顾问。

1980年,在他的支持及参与下,专门建立“紫砂特艺班”。按香港著名收藏家罗桂样先生的供样,复制历史名作,并挑选工艺师和高级工艺师每周为特艺班学员上课,奠定了紫砂技术水平跃上新台阶的基础,为整个紫砂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1981年香港第六届亚洲艺术节上“紫砂特艺班”的这批作品大展紫砂陶艺雄风。同时,顾景舟在港为紫砂陶艺收藏家罗桂祥博士加冕,为收藏的两百件藏品作出鉴定,并开办紫砂陶艺讲座。他的博学,对作品的精辟分析,绘许多国家的学者和鉴赏家留下深刻的印象。顾景舟曾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的作品受到国内外同仁的高度评价。

1982年被国家评定为工艺美术师。

1985年,顾景舟担任宜兴紫砂研究所所长,将紫砂艺术从商品化宣传上升到艺术品的文化层次,“宜兴紫砂”被国家评定为质量银质奖后,他又亲自设计指导一批紫砂精品,参加全国性的展评活动,促使“方圆牌”高级紫砂茶具被国家评定为“金质奖”。

198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授予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光荣称号。

1989年赴香港办展之际,他为紫砂陶艺爱好者又作了专题讲座,并参加评奖活动,使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一紫砂陶艺更加发扬光大,同年晋升为高级工艺美术师。

1992年,在宜兴第三届陶艺节紫砂国际文化研讨会上,他发表了《紫砂陶史概论》。

作品鉴赏

菱花套组

此套菱花套组壶为顾景舟紫砂壶拍卖首见,殊为少见。此壶通体作菱花式,盖身浑然一体,分六瓣组成,上下对称。棱线凹凸分明,有棱有廓,权衡比例,秀丽可爱。壶式由线云壶变化而来,桥钮与菱花瓣相融,嘴作棱花式,胥出自然,把弯曲恰体,端握方便,壶腹中央束一方腰带,整个菱线自壶顶至壶底相交成一点,分毫不差。壶盖六面可置换,十分严密。

云肩三足如意纹鼎壶

吴湖帆书画相明石瓢壶

反面:“为君倾一杯狂謌竹枝曲。”相明先生吴倩并题

正面:画“风动疏竹”,落款湖帆

钤印:顾景舟(盖)戴相明(底)

供春壶

壶形藩名的「供春壶」,即取老树瘿为形,树皮斑驳满身,纹理缭绕,以瓜蒂形为盖。泥色黄褐,朴质古拙,壶身轻巧端握舒适,出水流畅。化老丑树瘿为壶,大有返璞归真之意境。

笑樱壶

选料为上等天然紫泥,色泽温润,紫韵生辉。壶身微扁圆,由上而下渐收敛至圈足,壶底圆盘接底,增添了稳重之感;折腹隆肩,肩部装饰一环线,与口沿、盖沿成“三线”呼应,恰到好处;上下口沿圆润饱满、以压盖式密合;壶盖微微隆起的弧面与壶身弧面衔接自然、圆润有度;壶鋬上设计飞扣,线条优美自然,颇具动感,提拿亦稳。

牛盖莲子壶

此壶选用段泥,全手工制作而成。整器清秀敦厚、胎质细腻、色泽典雅;每一根线的始终、每一接合的过渡、每一棱角的锐钝,都极为用心,各处衔接一气贯通;口盖处严丝合缝、整齐划一;比例协调、柔中寓刚,通器散发出一股扎实有劲的精神气。

仿古壶

口延一圈与盖边上下相吻,细腻优雅。流、把顺壶肩弧度自然伸出,衔接无痕宛若生成。流浑厚而精神,与圆把前后对称,更添此壶精实可喜的韵味。

上新桥

大集玉壶

提梁盘壶

更多制壶大师顾景舟的一生(顾景舟大师的壶)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