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其实我之前没有特别在意青年建筑师,在我自己还是青年建筑师的时候。
只是这次参加FA青年建筑师评选路演,用了一整天听完十二组青年建筑师的介绍,被深深的打动了。
因为我看到了一片生机勃勃、快速成长、充满希望的大好青年,远比韭菜还是麦子什么的漂亮。
那么就先写一下这十二组青年建筑师吧。
如果考虑到多达190份申请和40份入围作品,而且这还是必须“有一项真正建成作品”的高难度红线过滤之后的结果,那么当代的青年建筑师群体,可以说已经长成为一大批茂密的热带雨林,无尽的生机,多姿多彩,如此美好。
建筑师的使命,无非是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而所谓美好的世界,则必然是如同热带雨林般包含无限多样性和生命力的,庞大的生态系统。
在这样的生态系统里,草长莺飞,物竞天择,万类霜天竞自由,山间苍松和河畔杨柳并不需要互相认可或者互相借鉴,更不需要统一的价值观,而只是各自可劲儿的猛长。与之相应的,是这四十年中国社会和经济的突飞猛进,民富国强。
这多么的美好。
美好到让我忍不住要对十二组优秀的青年建筑师多扯几句。
2018FA青年建筑师奖决赛现场路演答辩会live.leju.com/house/sh/6511496716926653209.html傅英斌,33岁。
这么年轻,所有十二组里第二年轻。
但与年纪完全不相称的,除了发际线,还有作品的老成。
非常接地气的乡村项目,从资金、施工、行政审批到村民关系,都不像是三十出头能搞的定的,但是确实干净利索的搞定了,思路清晰。建筑本身的审美和工艺控制,也是妥妥的科班出身,虽然披着村落文化和适应技术的外衣,但骨子里的现代主义精神完全藏不住。完成的作品,也不只是财神庙和步行桥,村落里同步进行的多项设计,都相当的强劲,实际上他多年的主要工作,也都集中在乡村建设。
但是,就和其他几位三十出头的年轻人一样,
左边拿话筒的秃头胖子就是傅英斌建筑师嘴皮子的功力实在稚嫩,与作品完全不相称。而三十八九的几位,个个头头是道舌灿莲花。显然,吹牛皮的功夫,还是和年龄正相关的。
安徽太阳乡财神庙 / 傅英斌www.gooood.cn/the-design-of-a-temple-for-the-god-of-wealth-at-sun-township-anhui-china-by-fuyingbin.htm韩文强,40岁
全黑帅哥韩文强大叔,当时就有人问为啥又是一身黑虽然多数作品是改造和室内,但水岸佛堂仍然是扎实全面并富有创造性的建筑设计作品,唐山有机农场更是现代木结构的完整实现,并不因他美院属性和文艺性而折损整体性和建筑性,这是颇令人佩服的。
当然我也期待如果有一天他进入到更大规模的城市建筑领域,美院文艺路线能否带给我们传统建筑设计企业所没有的惊喜。
韩文强--建筑营设计工作室(ARCH STUDIO)创始人/主持建筑师|ikuku.cn|在库言库www.ikuku.cn/person/hanwenqiang-jianzhuying-shejigongzuoshi-zhuchijianzhushi孟凡浩,39岁
长发胖子孟凡浩老总,其实细声细气是个读书人胖子长头发其实是造型大忌,这一点刘欢老师已经亲身证明。
但孟凡浩的名作东梓关村回迁房我是非常服气的。他供职的GAD作为典型的大型设计公司,以大型公共建筑和大规模住宅设计见长。但这完全不影响他在小型文艺类建筑包括乡村建筑中达到很高的水准。甚至说正是对复杂难缠的大型商业建筑的游刃有余,才让他能够在面对乡村建筑时牛刀杀鸡。毕竟,我们只有一个建筑学,建筑学的原理和方法,是相通的。
而东梓关村这个项目,我更认为,这无关乡村或是城市,无关低造价还是低技术,无关地域性还是现代性,无关法规还是经济,它只是建筑中纯艺术部分的集中表现,它让我们再次相信艺术形式本身的力量。
孟凡浩:关于杭州东梓关乡村实践的几点思考mp.weixin.qq.com/s/8npCMMs7jD4IE3FbWzMcgw林再国,32岁
板寸小伙林再国一看就是社会人其实是个正经的工程师32岁,最年轻的一位,真的是非常单纯和稚嫩,嘴皮子果然一样的不善言辞。
而他的经历,也是如此的简单,建筑学毕业,读了硕士,然后在大设计院里工作,默默而辛苦的做着建筑设计,网上甚至很难搜索到他的信息,在很多大工程里,排名都在大佬们之后。但我们都知道,他其实正是我们很多人的代表,年轻时做着最苦最多的工作,期待着有所成就。
但相比他展示的两个基督教堂作品的文化特征,更引起我注意的,是他纯正的理工科思维与工作方法,其中的严谨和力量,与他的年轻一样,更值得赞赏。于是刚才,我搜索到他的职位 UAD(Z-CODE LAB)算法建筑实验室——很好,这才是最有意思的。
UAD · 建筑万象丨新建造论坛对谈嘉宾 - 门阁&林再国丨11月12日mp.weixin.qq.com/s/2C502fAa3pVdZVPPi5lmgA张海翱,37岁。
中年领导张海翱同志的坎坷上半身,其实人家很年轻在这次演讲之前,我真不知道他已经有这么多网红经历,他原来真的是网红建筑师,而俞挺只能算是另类网红建筑师。可见作为一个不看电视、不看娱乐八卦的人,我对媒体实在是没有什么了解。
37岁虽然不算小,但比起他这上半生持续不断的打怪升级的经历,效率实在令人叹服。读建筑,读硕,读博,进设计院,获奖无数,竞赛无数,媒体曝光无数,他作为东北人在上海的求生欲望暴露无遗,也足够励志,虽然这种成功并不容易复制。
网红,有时候确是贬义。但他的诚恳和专业精神,对媒体、对名利的正确态度,消除了其中的贬义。他更让我看到,努力追求专业上的成功并不丢人,而且付出终有回报,天道酬勤。
只是这么早就回到高校任教,我想可能早了,特别是对我们建筑师来说,有点可惜。也许是这样拼这么多年,太累了吧。
张海翱 | 建筑师没有想象的那么伟大mp.weixin.qq.com/s/X9RYo6qr81e3XeyvlbmUog叶晋亨/吴镇麟,39岁
叶吴一对小帅哥怎么都觉得像在看无间道两位来自香港的艺术家,有着香港文化特有的精致与极致,面相中也透出老一代香港影星的味道。虽然空间的极度拥挤限制了他们的发挥,但仍然不能掩盖他们的才华与老练。
当然作为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也更接近装置艺术而非建筑,但其中的室内与小微建筑并不应排除出建筑学,设计品质与空间趣味也颇有新意,更有一种比上海还上海的特色,很令人喜欢。
派意馆第73期讲座预告 │ LAAB──形态与肌理的探究mp.weixin.qq.com/s/RTI7HMN9QpNRNiHl_X7DlQ水雁飞,37岁
水雁飞老师让我觉得可能以后建筑师只有板寸或者长发两种选择了。水雁飞应该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别人家的建筑师。
同济本科,普林斯顿硕士,OMA工作,回国创业。思路清晰理性且接地气,团队完整执行力强且细致缜密,眼界宽广,因地制宜,趣味丰富,从小装置到大规划,从概念到施工样样精通。大概是挑不出任何毛病的,教科书般的标准行业精英。
唯一的问题或许是:为什么他不去创造更大的奇迹?
Naturalbuild 直造www.natural-build.com/王宝珍,38岁
王宝珍老师显然肯定毫无疑问大概是个佛教徒基本上佛相僧装已成定局王宝珍的造型和口音都是纯正的乡土风情,跟水雁飞正好对偶。看起来也老得怎么都不止38岁。
但他的设计却也是纯正的学院传统,甚至中国传统造园文化的正牌继承。师从北大董豫赣教授,也传承了他的造园思想。而他的几个园子,正如我事前感想和他自己陈述的,不是做景观设计,而是完全的古典造园。
每一个园子都是数年以上的沉浸与投入,憨实质朴的言语和信念的另一面,是空间设计和说服甲方的强力机巧,这种反差如此之大,比他的个人造型和设计作品的差异更令人印象深刻。
王宝珍:与造园相关的两个闲话|讲座视频+全文mp.weixin.qq.com/s/tkZ4Je0rgX_5hwm4efAhOA王求安,38岁
王求安是一个异类,他没有读过建筑,却在实践中颇有成就。
远在左下角的王求安同志非常端正果然还是真正能做好基层工作的派头他不只是设计作品漂亮,更创造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一种类似于地产开发、工程施工和连锁销售的乡村设计商业模式。他能以项目公司的方式扎根一个个乡村多年,与村民和地方 *** 打成一片,将乡村生活和设计、施工、运营完全打通。也许这正是中国乡村建设本应有的方式,也只有他这样没有被城市的精英建筑学教育洗脑的纯粹实践者,才能全身心投入这种建造方式。
他是自学成才,正如安藤忠雄所做的。但他毫不民科,因为也如安藤所做的,他并没有缺失真正的建筑学习——他的五年自考建筑学经历,恐怕比很多正规五年制建筑学毕业的学生,要坚实的多。作品骗不了人。
在所有的答辩人里,他最令我敬畏,我其实无法评价他。
王硕,37岁
王硕的胡子也长了证明年轻人都喜欢扮老以提高设计费王硕是我师弟,小我三届。上次见到他还是在王得主获得普利兹克奖的颁奖现场,当时我胡乱敷衍他几句,就去跟漂亮女生吹牛去了,至今我还为此感到抱歉。
王硕也正好和前一位的王求安形成对偶,也跟水雁飞相当神似。清华本科,莱斯硕士,OMA的工作经验,甚至微胖的脸型和圆框眼镜。他有着学院精英典型的宏大叙事、理论思考和精细实践,并且致力于打通从宏观到微观的理路,关心城市,关心文化,关系青年人的生活。
同样的,我也只是想知道,他什么时候完成他的实验和思考,去创造更大的奇迹。
袁媛/李伟,33岁
小伙子也扮老成扮乡土,小姑娘真精神真活泼,就是吃亏在名字太普通可以考虑起个艺名如此小的年纪,不多但却少年老成的作品。没有建筑师刻意的强迫症,但有着学生特有的正规学院训练下的青涩和纯真。
他们的对建筑的理解其实并不深刻,更谈不上玄妙,但却敏感而动人。在我们这些老油条评委眼里,看到的是他们自己也许都没有重视的,天然的认真和朴素的美好。这种原生态的设计状态弥足珍贵,谈不上天赋,但确有很大程度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或许这要归功于几十年来中国人对教育对下一代的付出,终于让社会环境不再污染大多数年轻人,少年们有机会不再成为新一代的恶龙,而是成为第一集的哈利波特和偶像剧。
沈庭增,38岁
沈工绝对儒雅稳重口音端正举止大方就是发型不劲爆影响营销台湾建筑师沈庭增,虽然参评的是两个很小的作品,但其实也曾在台湾大元工作多年,参与过很多大型知名建筑,只是可以想见,台湾的建设规模限制了他的发挥。
但即使是如此小的建筑物/构筑物/室内设计,也能看得到他的精细度、成熟度和创造性。如果他能够从此在大陆得到更多的机会,相信前途会相当远大。
一般来说,四十岁已经是中年人,人生过半。
但对建筑师来说,真的只是刚刚起步。甚至在确定以四十岁作为青年建筑师上限这件事上,很多同行们表示太严格,应当放宽到四十五。
而结果也表明,并没有30岁以下的作品进入答辩,而所有三十出头的建筑师们,也确实(在建筑学尤其是吹牛皮上)仍然青涩。 这真的是个老年人的行业。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显得有所建树的青年建筑师弥足珍贵。
我们每一个建成过作品的建筑师,都知道“实际建成”这道坎,何等的残酷。法规,预算,结构水电暖专业配合,设备材料技术,施工消防安全,投资运营盈利,即使对经验老到的老总工、大设计院甚至开发商,都没有敢说十分把握的。哪怕即使只是掌握理论上的全面知识,也需要很多年的积累。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多少英雄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想想看,23岁本科毕业到40岁,其实已经17年,有的行业已经可以退休的年纪。即使是还十分稚嫩的33岁,也已经工作10年,在很多行业也是资深年纪了。
所以祝贺所有能够提交作品的190多位,入围的40位和最后的12组青年建筑师,能够建成,已经是胜利。
青年,是行业的希望。
至于这次的朱旭东和俞挺及张智强联合创立的FA青年建筑师奖,之所以能以民间草根的出身,获得这么多的报名,也是因为众多同行对他们所持理念的支持。行业太需要青年了——特别是当我们劝退了大多数不适合这个艰苦行业的年轻人之后,剩下少数还能够适合并能够坚持下去的年轻人。
而采用大规模评委团的方式,也是我支持这一奖项的原因。120人的评委数量,还是因为初次举办条件有限,以后还会继续增加评委人数,向奥斯卡评奖看齐。这与弊端重重的小圈子少数人评奖模式背道而驰,我相信这样更有利于行业发展、造福社会。
当然人家奥斯卡评委已经突破七千人,咱的经费恐怕短期来说支撑不起的。
建筑设计不是个大行业,从业人员不过几万人。但毕竟整个国家的城市建筑以及乡村规划几乎都要经由建筑师之手,建筑学终究不是少数人的建筑学,是所有人的建筑学。所以,建筑学应当有足够多元的价值观和生态多样性。
只是也因此评选变得更难抉择。即便现在,我还不确定到底选择那两个最终大奖,能够达到“让此奖项对整个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推动效果最佳”的目标。我得再谨慎斟酌一下,即使我这1/120的投票权重如此之小。
我很赞同俞挺的一句话:如果这个世界不够美好,就让我们创造一个新的。
要创造美好的新世界,需要的就是多姿多彩、恣意生长的年轻生命。
每个生命有自己的生长逻辑、价值、审美和对待世界的方式,他们甚至互相矛盾,但并不妨碍他们共同组成一个新的世界,甚至正是因为这种多样性,才能共同让世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