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话说,位于中国湖南和江西的交界有一座绵延不断、长达八百里的山脉,名叫罗霄山脉,该山脉是湖南、江西两省的自然界线,也是湘江和赣江的分水岭。
组成罗霄山脉的座山岭成东北往西南走向,最北端为九岭山,往南依次是武功山、万洋山、诸广山。主要山峰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笠麻顶为海拔2120.4米,其周围海拔2000米以上的姐妹峰有神农峰、湖洋顶、封官顶、猴头岗、火烧溪、八面山、齐云峰等。
在罗霄山脉中段,有一大片方圆五百里的山脉,其东连江西泰和、遂川两县,南邻湖南、炎陵县,西靠湖南茶陵县,北接江西永新县,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端的是群峰巍峨矗立,万壑争流,林海苍茫,气势磅礴。
这段山脉包括五指峰、松峰顶、笔架山、桐木岭等等,其主峰高达海拔2120米。
史学家根据拿山长牛岭古汉墓挖掘考证,这一地域自东汉开始有人类繁衍生息,在西晋太康元年(280)起,分属庐陵郡西昌、遂川县地管理,其后,尽管朝代的转换和建置的不同,但这一地域仍分属永新、遂川和泰和辖地。
元至顺年间,该地域被以“长宁之义”设县为永宁,县治设升乡(今古城),隶属于江西行省吉安路。而元至正十二年(1352),迁县治于瓦冈(今新城)。
元末朱元璋起义获胜初,于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改吉安路为吉安府,县属吉安府。
明洪武九年(1376),废元置行中书省,设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划全省为5道,统辖府县,县属湖西道吉安府。清顺治九年(1652),县属江西省吉安府。
民国元年(1912),撤销府一级建制,县由省直辖。
民国三年(1914),因国内“永宁”同名地有四,避而改县名为宁冈,县属庐陵道。
民国十五年(1926)撤道,县直属省。
到了民国十六年,即1927年,这一地区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大小五井特别区。
而这一带山脉,也于1928年起,有了一个誉满全球的名字:井冈山!
现在,因为井冈山的名头太响,很多人以为,井冈山的名字也与其他名山的名字一样,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其实,差矣!
在1928年之前,从来没有井冈山这个名称,即使你翻遍翻烂所有有关1928年之前的文字记载,都不可能找得到“井冈山”这三个字。是红军到了这儿,才有了“井冈山”之称。
1927年10月秋收起义后,主席率领部队来到五指峰下的茨坪,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也还没有“井冈山”的字眼,只是提到“大小五井山区”。
大小五井是指当时江西省遂川县大井、小井、上井、中井、下井五个村落的总称。
显然,大小五井、大小五井山区比当时红军占据的范围要小得多,用大小五井、大小五井山区并不能准确说明红军的活动地域。
所以,仅仅一个月之后,即1928年11月25日,主席给 *** 中央写了个报告,该报告的标题是《井冈山的斗争》,明确提出了“井冈山”的概念,以充分说明红军活动区域范围。这篇文章一共提了十多次“井冈山”,完全弃用了原来的“大小五井”、“大小五井山区”。
也就是说,主席已有开始有意识地用井冈山代替了大小五井。
这,也是“井冈山”三个字首次真正在文献中出现。
那么问题来了,“井冈山”这三个字到底又有什么出处呢?
原来,在江西省罗霄山脉万洋山五指峰北有一个村庄,名叫井江山村。井江山村四面是高山,村在中间,像在井里一样。又因为当地方言“江”、“冈”不分,已经演变成了井冈山村。
主席就信手拈来,用这个村子的名,代替了“大小五井”、“大小五井山区”。
特别值得说明的是,主席在提出“井冈山”的概念时,原意并不是想表达一个山,而是指红军割据的地域,包括山地、村庄、城镇。然而,有趣的是,主席的无心插柳之举,最后竟然成就了一座山,让这座山成为了可以扬名海内外、标榜青史的红色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