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变化,主战坦克成为每个国家的主要陆军战力,而在现代战争中,这些当家花旦并不是随时随地都会派往前线的,更多的任务则是由装甲车来完成。装甲车成为了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战斗力。
装甲车是具有装甲防护的各种履带或轮式军用车辆,是装有装甲的军用或警用车辆的统称。坦克也是装甲车履带式装甲车辆的一种,但是在习惯上通常因作战用途另外独立分类,而装甲车辆多半是指防护力与火力较坦克弱的车种。
对于装甲车的认识,每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理解,所以在装甲车的设计上,每个国家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让我们来看看全球最知名的装甲车吧!
德国"拳击手" 采用了模块化装甲,那是由钢和陶瓷组合成的装甲板块,由螺栓加以固定。这种模块化装甲在顶部可抗攻顶导禅,在底盘可抗地雷破坏。"拳击手"外形光滑,结构平整,有助于降低雷达信号强度。车上还有减低红外特征措施。
美国"斯特赖克" 公路行驶速度为每小时62英里,最大行驶里程312英里。MGS移动火炮系统的基本配置为一门105mm线膛炮,它移动射击"型无人炮塔上。MGS的装甲可防护机 *** 、迫击炮和火炮弹片的袭击。一辆MGS可装载18发105mm炮弹、400发12.7mm子弹和3400发7.62mm子弹。
芬兰AMV 采用8×8的基本设计,车体动力装置前置,发动机安装在车体前部右侧,左侧为驾驶员,车长位于车体左侧,驾驶员身后。车长座位后是体积很大的后车厢,考虑到家族化的需要,AMV 8×8装甲车车体留出了足够大的后部空间,以容纳体积庞大的C3I系统、安放担架的位置或者修理设备。
法国VBCI 作战重量26吨,全体乘员两名,炮手和驾驶员各一名,还能容纳由八名步兵和一名指挥官组成的一个战斗小组。车辆后部的动力操作斜坡门使乘载部队能迅速登上或下车。VBCI战车将会在高强度军事行动中操作,同"勒克莱尔"(Leclerc)主战坦克配合。
瑞士"食人鱼" 装置了炮长昼夜热成像瞄准镜,激光测距仪和新一代弹道计算机。车体采用高强度钢质装甲,车体外可挂附加装甲,新型车的正面采用复合装甲,包括8毫米厚的钢装甲,15毫米厚的凯夫拉纤维和22~35毫米厚的附加装甲。车内采取隔舱化措施,乘员舱安全性提高了。乘员舱内又附加防崩落衬层,能防碎片对乘员的伤害。车内装有核生化防护系统和空调系统。
中国ZBL-09式 采用"基体钢板+复合装甲"的形式,加装陶瓷披挂装甲,以满足车辆的装甲防护要求。该车最高防护等级为正面1000米抗23mm穿甲燃烧弹,侧面100米抗12.7mm穿甲燃烧弹。此外,炮塔两侧各装1组3具抛射式烟幕弹发射器,车上装有集体三防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有效地提高了战场生存能力。
奥地利潘德II 采用了抗弹性能良好的大倾角楔形结构,车体表面喷有防红外涂料,同时对发动机及其排气管等都进行了降噪和防红外设计。而在最主要的装甲防护上,"潘德II"更是下了很大功夫,如车体采用了高硬度钢装甲,四周能防7.62毫米穿甲弹,正面30。区域内能防12.7毫米穿甲弹及炮弹破片。在加装附加装甲后,车体正面可防护100米外射来的14.5毫米穿甲弹。
俄罗斯BTR-90 采用高硬度装甲钢制造,全焊接装甲结构,内有凯夫莱防剥落衬层,并可披挂被动附加装甲。它具有全方位抵御14.5毫米机枪弹的防护力,披挂附加轻质陶瓷复合装甲后,能防RPG-7反装甲火箭弹攻击。整车造型更加简洁流畅。针对车臣战场上经常遇到地雷袭击事件,车体底部和载员座椅采取了有效防反坦克地雷伤害的措施。
意大利新型"半人马座" 它还可以抵挡当量6千克TNT炸药地雷在任何一个车轮下和当量3千克TNT炸药地雷在车体腹部下的爆炸。当加装附加装甲,车重增加到28吨时,其60度倾角的前部弧形装甲还可防25毫米口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攻击,车体底部能抵御当量6千克TNT炸药地雷的爆炸。
土耳其"豹"式 完全继承了GPV 8×8装甲车的设计,采用了与沙特"法赫德"装甲车相似的中置发动机结构,全车从前到后划分为驾驶舱与前段乘员舱、动力舱、载员舱/战斗室。但与"法赫德"装甲车不同的是,"豹"式8×8装甲车的前后舱是相通的,这是因为其发动机在中部偏左布置,给旁边留出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