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1842年,为了给英国远征军报仇雪恨,一支东印度公司的讨伐军再次攻入了阿富汗,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大肆破坏途径的一切地区,屠杀当地的人民,对胆敢反抗英国统治的阿富汗人进行惩罚。
总督埃伦伯勒读了本歪书——詹姆斯·米尔所著的《印度史》,这位从没去过印度,也从未认识任何印度人,更不要说习得印度任何一种语言的作家的“著作”让总督认为,当年伽色尼王朝的苏丹马哈茂德在对北印度的劫掠中曾将位于古吉拉特地区的印度教苏摩纳德神庙大门拆下带回伽色尼,并做成了自己陵墓的大门。
马哈茂德一生中十数次劫掠印度,所获颇丰于是为了羞辱阿富汗人并拉拢印度人,埃伦伯勒下令将位于加兹尼的马哈茂德陵墓的几扇大门拆下带回印度。
苏丹马哈茂德陵墓1869年时的苏摩纳德神庙可参与此事的东方专家罗林森中尉发现,这些门跟印度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檀香木门上刻着 *** 铭文、 *** 教六芒星、 *** 式花纹。门与整个陵墓的风格是统一的,根本就不是印度教世界的产物。
但上命难违抗,木门最终被拆下带往印度展览,总督在公告中骄傲地宣布自己替印度人洗刷了八百年来的耻辱,现在这些木门成为了印度战胜 *** 教的象征,千年来印度第一次战胜了北方的敌人。
各地的王公和百姓们都得以在巡回展览中一睹千年木门的风采。尴尬的是,不论底层的印度教民众还是高层土邦王公,都没有任何人对这门有什么印象,大家表示这门好像不是我们丢的啊。
阿富汗人也表示:拆门算什么本事,有本事把自己散布在整个呼罗珊地区的英军士兵尸体都带走啊。
修复后的苏摩纳德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