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NO.1329-为什么是波恩
作者:临溪主人
制图:孙绿 / 校稿:酸奶 / 编辑:养乐多
二战结束后,德国本土为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四国所占领,原首都柏林同样被上述四国分别划区占领。
英美苏法四大国军事统帅聚首柏林
德国在等待自己的命运
(蒙哥马利、艾森豪威尔、朱可夫、塔斯西菲)
(图片来自:German Federal Archive)▼
随着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阵营形成,德国也随之分裂。以两大阵营的占领区为基础,德国本土东西两地分别成立了亲苏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和亲美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
西柏林于是成为了红色大海里的孤儿▼
东德以位居德国东部的柏林为首都,但西德却选择了一个并不算起眼的小城市波恩作为首都,这就十分令人感到疑惑了。
小城市波恩是何德何能成为西德首都的呢?事情得从二战开始说起。
有200多年历史的波恩老市政厅
从没想过自家也能当上首都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Majonit)▼
破碎之地:德国的再度分裂
早在1941年二战正酣时,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便曾对苏联大使说待到战争胜利时,要对德国进行肢解。
1941年的关键性事件是“德国入侵苏联”
丘吉尔想的没错,从此英国的胜利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图片来自:National Archives & Records Administration)▼
之后的莫斯科外长会议和德黑兰会议,英美苏三国便再度针对这个议题进行了协商。不过在德国战败后召开的波茨坦会议上,盟国内部最终放弃了分割德国的想法,修正为“分区占领”政策,并谋求建立一个统一的能够接受盟国条件的德国 *** 。
接受盟军管理的前提是盟军强大的军事存在
如今的柏林仍然随处可见相关遗迹
不知道德国人看着是什么滋味
(图片来自@猫斯图 )▼
但苏联阵营很快与美国阵营发生了冲突,双方试图在对方的占领区扩大己方的影响力。此外,苏联试图建立一个中央集权式的德国 *** ,而英美方则希望联邦政体,并且按照“简单多数”原则筹建临时 *** 。
不同时段东西德人口比较
西德不光初始人口就大幅领先,而且稳中有升
东德则稳中有降,不少还是逃去西德了
如果按照“简单多数”搞的话,苏联人可以出局了▼
双方对解决德国问题商讨了多次,却始终无法达成一致看法。随着双方矛盾日益扩大,德国问题的解决越来越遥遥无期。到1947年底,东占区和西占区的合并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事。
苏联也是很清楚状况的
所以在占领区内也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
(易北河畔的东德边防警察)
(图片来自:Allgemeiner Deutscher Nachrichtendienst )▼
在此情况下,英美法三国决定撇开苏联,合并西部占领区。而苏联则针锋相对,对处于苏占区包围内的西柏林进行了封锁禁运。而西方势力对此也做出了要“在德国西部独立建国,并将其纳入马歇尔计划”的言论,并由此爆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造成柏林分裂成东西两个部分的事实。
柏林一下子成为冷战双方斗争的前线
西方阵营也开始空中支援维持西德的运转
这里仍然是西德人民心中的首都
但不可能成为实际的首都了
(图片来自: *** @Henry Ries / USAF)▼
这样一来,被封锁的西柏林再度成为新首都便不可能了。
很快,1948年7月15日,西德方专门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用以挑选即将成立的西德议会委员会(相当于制宪会议)办公地。
在初选名单中,有法兰克福、波恩、科布伦茨、策勒、卡尔斯鲁厄五座城市。
西德实在是不缺大城市
选择小城波恩,自然还是有其他考虑▼
在这些城市中,波恩无论如何都是排不上辈的。1948年,波恩的人口也才11万而已,而卡塞尔的人口超过14万人,慕尼黑的人口为83万,斯图加特的人口为44万,法兰克福的人口为40万,柏林的人口为330万。法兰克福是金融中心,斯图加特是商业中心,慕尼黑是文化中心。而且波恩的建筑以低层建筑为主,规模远不及柏林、法兰克福、斯图加特和其他德国较大城市。
然而历史就是个玩笑,西德首都的竞争最后基本是在波恩和法兰克福之间进行的,并不起眼的波恩最终成了最大赢家。
莱茵河畔的波恩,美是很美的
作为首都还是很勉强,即使今天也没有很多高层建筑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travelview)▼
制宪会议的选址困境
尽管盟国在战后德国问题上有着重大分歧,但却几乎一致认为,两次世界战争策源地之一的普鲁士军国主义重镇、同时也是希特勒老巢的柏林,不能作为新国家的首都。
在盟军眼中,柏林仿佛就是纳粹的代名词
无论德国多么衰弱,普鲁士军事传统都令人生畏
(1939年柏林街头,庆祝希特勒的生日)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Everett Historical)▼
不过在一些德国人看来却并非如此。不少德国人虽然反对纳粹思想,但却也迫切希望柏林能够成为一个统一国家的首都。但由于英美法占领的西柏林处于苏占区的包围之中,所以西柏林几乎不可能成为将来西德的首都。
纷纷在西柏林上飞机,目标:西德
(图片来自: *** @German Federal Archives)▼
出于同样的戒备心理,希特勒当年发动啤酒馆暴动的所在地——慕尼黑,自然也难以入盟国法眼了。
也是一座希特勒留过案底的城市
(慕尼黑事件被告众人 图片来自:Wikipedia@showGerman Federal Archives)▼
在制宪会议所在地的选举中,委员会主要通过三方面来评判该城市的资格:住房、基础设施和象征意义。
首先,由于波恩此前并不起眼,因此盟军在战争期间也未对其进行大规模破坏。所以当时波恩方自豪地提出,它将能提供最多五百人入住的酒店,以及 “良好的私人住所”,这在当时满是疮痍、缺乏住所的德国,是对政客的一大吸引力。
大轰炸过后,波恩隔壁的科隆
可见三线城市在战争期间有独特的优势
(图片来自: ***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Department of the Army.)▼
此外,波恩铁路交通也十分便利。而法兰克福虽然破坏度远甚于波恩,但由于其处于德国西部中心,所以从其他任意地方驱车三小时即可到达。两座城市第一回合的交锋,似乎不相上下。
法兰克福战后重建歌德故居
(图片来自:Wikipedia@Bundesarchiv, Bild 183-2005-0717-527)▼
至于“象征意义”,两大城市均提出了有力的证据。
波恩声称,它拥有“最古老的德国文化土壤”。作为知名音乐家贝多芬的诞生地,如此说也无可厚非。但法兰克福也针锋相对,援引了1848年革命的历史。当时法兰克福正是那场运动的风暴中心,而且1848年成立的德意志邦联国民大会所在地也为法兰克福。
一位始终保持紧张状态的贝多芬(波恩)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chrisdorney)▼
两座城市的争论极其激烈。但波恩之所以有底气和法兰克福争首都,除了上述客观因素外,也有大国角力的主观因素在——波恩所在地正好是英国占领区。
黄色为英占领区,蓝色为美国+法国占领区▼
此前,美国人已经主导了位于法兰克福的其他机构事务。早在战争刚结束的1946年,英国外交部为了对德国施加更多的影响力,就试图把未来德国首都定在己方占领区内。最后美国迫于后勤压力,屈服于英国的选择。在当年8月的投票中,波恩以压倒性优势正式成为未来西德制宪会议办公地。
首都的竞争再度集中到法兰克福和波恩之间,尽管也有其他候选城市,但都没有被政客深入考虑过。
1962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西德-波恩
感到满意
(图片来自:Wikipedia@Bundesarchiv, B 145 Bild-F013859-0009)▼
何以为都:成为政治中心的波恩
法兰克福在首都的竞争中,仍然提出了不少充分的理由,比如说法兰克福由于是盟军总部所在地及议会前身经济委员会所在地,还有多达30个外国领事馆,已经成为西部德国的事实中心。
后来的法兰克福也确实成为了欧洲中心
在经济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
(欧洲央行立碑纪念 图片@猫斯图)▼
有人认为,将这些机构从法兰克福转移出去会对纳税人造成不必要的负担。成竹在胸的法兰克福市政部门,在投票之前便已经开始着手规划未来与首都相关的各个部委、机关和组织的所在地。
与有着强烈盟军背景的法兰克福不同,波恩更受不喜欢有强烈盟军势力影响的政客欢迎,如未来的德国总理阿登纳,就希望新首都能有一定的自由,而不必处处看盟军颜色行事。
德国战后一代政治家,起于国家危急存亡之际
他们的所作所为,其实是最值得关注和研究的
(阿登纳,图片来自:Wikipedia@Bundesarchiv, B 145 Bild-F000656-0038)▼
钟情于波恩的人,也举出了非常有力的借口用以反驳法兰克福:尽管德国分裂东西两部的事实不可避免,但法兰克福毕竟是一座繁华的大城市,一旦它取得首都地位,必然不会轻易放弃。长此以往,容易给东部的对手发出一个将“永远抛弃柏林作为首都”的错误信号,从而影响德国在将来的再度统一。
因此,波恩的拥护者强调,在未来可能实现统一的情况下,波恩更适合作为临时首都存在,以减小到时候的压力。
他们还坚信着,德国前进的历史尚未被打断
德国人总有一天要还于旧都
(1989年,勃兰登堡门前)
(图片来自:Wikipedia@Sue Ream)▼
直到1949年5月10日对新首都正式投票那天之前,支持波恩的阿登瑙尔仍然忧心忡忡。
当天晚上10点时,首都投票结果出炉:波恩获得33票,法兰克福获得29票。波恩以微弱优势成功当选联邦德国首都。
导致波恩成功当选为联邦德国首都的因素有不少,不但需要位于英国占领区,还需要首都有足够的住房和运转良好的基础设施,而且没有明显的占领迹象,同时还不能被恶劣思想影响。
慕尼黑、柏林、法兰克福等并不完全符合这些条件,只有波恩全都满足。
波恩的德国联邦议院
(图片来自:Wikipedia@德国联邦档案馆)▼
尽管波恩确立了其首都地位,但西德官方在其当选的几个月后发出声明,表示只要柏林和苏占区内进行民主自由的选举,西德联邦议会将立马迁回柏林召开全国大选。
德国统一后,因柏林是自1871年德国统一以来的首都所在地,支持柏林的派系再度占据上风;再加上迁都柏林有利于东德地区的振兴,因此德国 *** 决议柏林正式取代了波恩成为新的首都。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Shchipkova Elena)▼
正如几十年前波恩派政客们所料想的那样,波恩完成了其临时首都的正式使命。不过,迄今为止,仍有个别 *** 部门选择在波恩办公,而且联合国也有相关部门驻扎在波恩。波恩作为德国的第二政治中心,还是难以被其他城市完全取代。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来自:shutterstock@nitpicker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