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2019年11月8日
是一个不放假的节日
中国第20个记者节
选择做记者
就选择了一种
永远在路上的生活方式
把新闻做好
就是他们庆祝节日的最好方式
我们有请摄影记者C位出场
亲自讲述在新闻背后
他们是如何砥砺前行!
1
王效
2006 年至今,任成都商报摄影记者。
《英雄机长》
(获金镜头2018年度新闻人物类单幅金奖)
今年十一档,《中国机长》上映,这部影片在点映中拿下了票房第一,不少观众在影院情不自禁,泪流满面。《中国机长》由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从重庆至 *** 飞行任务中,在9800米高空,驾驶舱右侧风挡玻璃破损脱落。机组成功处置航班险情,在成都双流机场安全迫降,确保机上119名乘客安全。中国民用航空局和四川省决定授予机长刘传健“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称号。
这张图片拍摄于险情发生两天后的新闻发布会,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刘传健首次公开讲述当天险情的经历。在近万米高空,他凭借精湛的驾驶技术和沉着的心理素质化解险情。这张照片能从众多川航机长的图片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透过照片直抵了人物的内心。画面中机长的眼睛仿佛在说话,略带疲惫,又很坚毅,还带着一丝不可捉摸的神秘氛围。也许没有人知道他这时在想什么,但却能被照片营造出的情绪所吸引。
2
王飞
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主任记者,作品曾在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中国新闻摄影年赛、中国晚报新闻摄影比赛等国际国内重要赛事中获奖。
《“改革先锋”谢高华》
(获金镜头2018年度新闻人物类组照金奖)
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有着传奇色彩的谢高华进入我的视线。近年来专注于典型人物视觉化表达的我,决定为社会为谢老也为自己留下一份具有历史价值的影像读本。但此前的谢高华,于我而言只是个传说,除了他当年突破重重阻力、冒着政治风险开放的义乌小商品市场,衢州柑橘、铜山源水库、乌溪江引水工程,都深深地镌刻着他的印记,影响并造福百姓至今。如何找到近距离拍摄和观察的突破口?我找到了谢老忘年交、《谢高华传》作者邹跃华老师,请他带我进入这位传奇人物退而不休的日常生活。
通过一年的随访实践和思考,我用影像记录了这位传奇人物的多个瞬间,留下了这位传奇人物在衢州、义乌、北京等地退而不休的珍贵镜头。2019年10月23日,我刚抵达西安计划参加人民摄影“金镜头”2018年度颁奖盛典,却收到微信留言:谢老走了。立刻改签航班,提前返衢。
“家属急需一张老人家的遗像照!”在车上,我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从海量的图片库中 *** 出一张神采奕奕、个性鲜明的照片,联系当地照相馆朋友,连夜加班制作遗像。返回衢州的第一时间前往殡仪馆吊唁,谢高华的灵堂四周,已摆满了社会各界敬献的花圈,近千人自发从浙江各地赶来为他送行,我立即投入拍摄中,用虔诚影像送别一代传奇人物。
谢高华灵堂现场 王飞 摄
错过了“金镜头”颁奖盛会,没有机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新闻摄影人面对面交流,的确有些遗憾。但送别这位值得敬重的老人,对我来说更为重要,因为在一年多的贴身随访中,谢老不仅仅是我镜头中的报道对象,已经升华为创新担当、一心为民的精神符号。
在谢老人生的最后时刻,我再一次用行动体现了摄影记者的职责和使命,并让这份具有历史价值的影像读本更全面、更有意义。
3
王振宇
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视觉中心摄影记者。
《乌镇奶奶触网而变》
(获金镜头2018年度潜力记者奖)
从2008 年参加工作,到2019年正好11年。我们这一代摄影记者经历过纸媒的辉煌,见证了纸媒的关停,转型着新媒体……
非常幸运的是,我供职的《嘉兴日报》和《南湖晚报》每周仍旧保持着各一期图片故事的刊发量。相对于全国纸媒缩版的大形势,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我是幸福的。
嘉兴虽处沪杭中间,但这座江南小城节奏缓慢,气质不温不火,突发事件不是很多,就连台风都很少登陆。
对于一个摄影记者而言,新闻资源匮乏很难“出活”。但是,也正是这样平静的环境,让我有了放慢脚步的状态,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做深、做透每一个题材,在大时代背景下,有些新闻事件是不分地域的,小人物置身于大时代背景下,更能拨动人的心弦,与读者共鸣。
《乌镇奶奶触网而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世界互联网大会在家门口的乌镇已经开了五届,该关注什么?大咖需要,接地气的、有血有肉的普通老百姓更需要。2018 ,我和同事成杰把镜头对准一位80岁的乌镇奶奶,通过她的故事讲述互联网带给这个原本闭塞小镇居民生活的巨变。
科技在变,时代在变,传播手段在变,阅读习惯也在变,我们不得不变。在拍摄图片故事时拍摄制作视频短片,让图片故事“会说话”,这样的习惯我已经坚持多年,并且一直在摸索中。新闻摄影的过程是孤独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孤独但不寂寞。新闻摄影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更不知道下一个十年会如何改变,但唯一不能变的就是坚守。
4
张磊
2008年至今在天津日报社担任摄影记者,曾获得第5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当代热点类一等奖。
《寒潮下的中国最北海上油田》
(获金镜头2018年度非突发新闻类组照金奖)
辽东湾锦州9-3油田群位于渤海湾最北部,是我国重要的石油产出地,由于纬度偏高冬季气温非常寒冷,平台上每年冬季都会有近百名石油工人临时组成“抗冰保产”冲锋队,他们想尽各种办法使得采油平台不受冰冻影响正常作业。
在极寒天气下,我必须克服巨大的困难和难度。通过在海上几天的采访拍摄,我深刻体会到海上石油工人的艰辛与孤独:海冰的撞击犹如地震让他们在独腿平台上晃动得无法站立,已工作了30年的破冰船老船长如今在海上工作两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在这座平台上有着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而这些对于海上石油工人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我使用多角度结合时空线上的拍摄手法,令观看者如临其境,凸显出神奇大自然威力下人类的顽强和艰辛。
5
张茂
2010年度“中国十大新锐摄影师”,现供职海南日报社。其作品曾在国家博物馆、大理摄影节等展出,连续10年获海南新闻奖,曾参与全国两会、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海世博会、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等新闻报道。
《雾锁琼州海峡!“银河战舰”离岛难》
(获金镜头2018年度非突发新闻类单幅铜奖)
2018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受琼州海峡历史罕见持续性大雾天气影响,海口三大港口连续8天间断性停航,导致10多万辆车和70多万名旅客在各港口附近滞留,滞留车辆最多时排队长达近20公里。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新闻事件,8天里我始终坚守新闻现场,持续关注事件的变化。我记得一位摄影前辈曾说过,面对重大新闻事件,摄影记者不仅亲临现场,而且要跳出新闻现场来宏观把握题材、琢磨画面。于是,我在拍了大量的常规滞留车辆、旅客等新闻图片后,进一步思考,追寻能最直观呈现新闻事件核心信息的决定性瞬间。
21日正是旅客返程高峰点,海口航空运力饱和,返乡、返校等客流骤增,加上大雾天气持续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导致海口出现“万车大滞留离岛难”的困境。通过我多年新闻报道所积累的经验,预判当晚滞留情况会更严重。于是,当晚8点多我赶到车辆滞留最严重的核心区——海口秀英港码头,在距离海边约400米的空旷区域,冒着强海风操控无人机低空起飞,在夜空中盘旋寻找最佳角度。当夜里的车流开灯缓缓有序移动时,这个宛如巨型“银河战舰”的画面直击我的内心,一幅“万车滞留离岛难”的画面在我的脑海闪现。于是,我立即操控无人机选择在车流最密集的地方垂直升高,达到最佳高度并调准角度,采用手动慢快门模式高空定格这个令人震撼的画面。当晚,我赶回家里将图片发回报社,并第二天编发在南海网,并被国内外近百家报纸、网站及新闻客户端刊发转载,广泛传播,引发强烈社会反响。
6
金立旺
新华社摄影部主任记者。曾先后在上海《文汇报》《东方早报》、北京奥组委工作。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人民摄影“金镜头”、华赛等奖项,2017年被评为新华社十佳记者。
《世界生命科学重大突破!两只克隆猴在中国诞生》
(获金镜头2018年度文化及经济新闻类组照金奖)
克隆,不仅是生物科学中最高深、最神秘也是最具争议性的课题,对新闻摄影而言,也是极具挑战的题材。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团队突破世界性难题,成功培育出两只克隆猴。我初步了解此项科研突破的原理及意义所在,也对这两只克隆猴产生了十足的兴趣。
我们从上海驱车前往位于苏州的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平台实验室,拍摄了科研人员做实验的不同环节,全过程记录了科研流程。经过这个过程,让我对两只克隆猴产生的不容易,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我带上鞋套、穿上无菌防护服、戴上口罩,穿过两扇房门,进入克隆猴所在的保温室。两只猴子在保温箱里,自有性格,一只比较活泼外向,另一只比较收敛内向。看到有陌生人进来,它们偶尔会透过小窗户对外张望,充满好奇。我从多个角度向观者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信息,赋予了这组照片图像以外的更多价值,真切地呈现了这一举世瞩目的成就。
7
李雨泽
新华社江苏分社全媒体报道中心副主任,两次入围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荷赛)奖,两次获得人民摄影金镜头奖,八次获得江苏省新闻奖金奖、银奖,曾获第十届平遥国际摄影展新锐摄影师奖,2016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选为首批全国中青年摄影人才。
《共享经济三年间》
(获金镜头2018年度优秀奖)
每一次这样的采访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心灵上的洗礼,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我们也在自己的新闻战线上用执念和 *** 讲述这个时代具有温度的中国故事。
用别人的话说,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风里雨里节日里,我们都在新闻现场里。记者不是在采访,就是在采访的途中,行走世界,穿梭世间,记者,记着。而我们记录的是这个时代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奋斗的人们。
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奋斗在每一条战线上的追梦人,更离不开站在他们背后默默支持他们的家人。在这样一个新时代,每一股力量都是熠熠闪光的燎原之火。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
8
袁婧
上海文汇报摄影美术部摄影记者。从事新闻摄影工作7个年头,多次采访报道北斗导航卫星发射任务,参与首届、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国两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重大活动采访报道。
《养心殿百年大修》
故宫博物院首次尝试古建筑研究性保护修缮
(获金镜头2018年度优秀奖)
故宫在即将迎来600岁生日之际,做出了一个历史性的决定,准备重新修缮养心殿。此次维修保护被确定为“研究性保护项目”,这在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历史上是第一次。大修当日,我有幸踏上养心殿屋顶,见证了宝匣从屋顶正脊取出的历史性时刻,也标志着大修正式开工。养心殿历史底蕴深厚,本次拍摄运用了多种拍摄设备,多角度全方位表现这一著名历史古建筑的风貌、建筑细节、修缮状态等,并加入采访文字细节,阐述养心殿对故宫的重要意义。
故宫养心殿修缮是一项广为社会关注的工程,在得到这一消息后,我第一时间与故宫相关部门联系,并前往北京采访拍摄。在拍摄手法上,也采取了多种方式,直观、全景展示了这项工程开工时的场景。这组报道也成为上海地区唯一一家全景记录这项工程开工的独家图片报道,凸显出了报纸的人文定位。
作为一名女摄影记者,需要付出更多,克服更多。但每当拿起相机,按下快门,看到好的作品出现,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以上精彩内容均选自《人民摄影金镜头2018年度新闻摄影作品评选获奖作品》画册
画册推荐
人民摄影金镜头
2018年度新闻摄影作品评选
获奖作品
150元/本
人民摄影官网有售
“金镜头”
聚焦摄影记者的高光时刻
人民摄影报“金镜头”年度新闻摄影作品评选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8届,该评选旨在筛选每年国内最优秀的摄影作品,鼓励和表彰在新闻摄影领域的优秀新闻摄影工作者,进而促进和推动中国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多年来,这一极具学术性、专业性、权威性、广泛性的赛事,不断推陈出新,从赛事中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新闻摄影记者,成为当今中国新闻摄影舞台上的领先者和佼佼者。
“金镜头”新闻摄影评选不仅仅是一个新闻摄影比赛,更多地折射出当今中国新闻摄影发展的现状;它评选出的也不仅仅是某一个新闻事件画面,更是重大事件里面摄影者的表达和态度。透过每一年的获奖作品,我们都可以清晰地了解当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其特有的新生事物。作为行业内的一个重要新闻摄影赛事,“金镜头”成为众多摄影师心中一盏引领新闻摄影方向的明灯。
那些往日匆忙奔波于新闻现场、隐身于镜头后面的记者们,通过“金镜头”走到台前成为闪光灯聚焦的主角,接受新闻摄影生涯中崇高的荣誉和嘉奖,也享受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
扫描直接购买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