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成都盐市口的来历,成都锦江盐市口,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成都盐市口的来历,成都锦江盐市口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成都盐市口的来历,成都锦江盐市口

成都的市中心到底在哪儿?

半秒钟之内绝大多数人都会回答:太古里。之后,甚至有人标红、加粗、加下划线:宇宙中心。

但这个问题你要搁到2009年以前来问,答案兴许也会高度统一:盐市口。

如今,即便是一个天朗气清的下午,你从盐市口路过,总还是会忽感一阵偃旗息鼓。

北京华联拆了,新世界百货拆了,泰华也没得了,Ego和街对门的米瑞,连同这边的新中兴一起,虽尚存一息,但早已不复红火。

穿梭其中,你会发现,窄道变宽了,再也不挤了。本应该把“美女”“乖乖”“亲爱的”挂到嘴边的店主,也日渐从姐姐变成了嬢嬢,那种流于表面的热情,也随时消失殆尽,瞥都懒得瞥你。

盐市口的故事啊,摆出来都是泪。

大业百货

去的那天,为了拍到盐市口的全貌,新成都人@赫赫 带我这个土著去了一个楼顶,他说这是他之前玩密室逃脱的时候发现的,视角绝佳。

走到这栋楼前,我说这不是大业百货吗?@赫赫 伸手指向楼顶的招牌:喏,同瑞。

我仔细一看,是叫同瑞,可同瑞二字之下,被抠掉的“大业”还隐约可见,大概也鲜少有人发现,早已不复存在的“大业”,竟然如此侥幸地逃过了时光的冲刷和消磨。

大业百货以前是卖什么的,其实我也记不太清了。只记得负一楼有一个好又多超市。

九十年代的成都,没有太多大型的超市,好又多这样日用品集纳齐全的超市自然广受欢迎。

小学的时候,我妈几乎每周必带我去大采购一次。每次买上两三百的零食,几大袋,走不动了,就顺手喊个耙耳朵,两三元钱坐回家。

这也是我对这栋大楼唯一的记忆。

后来,财富中心的家乐福一开,这边好又多的锣鼓就再也敲不响了。只是没想到现在,门口的小餐饮和小酒店越开越密,几乎把当年盛极一时的正门完全占据。

甚至之前坊间有过一阵传说,说从古至今叫大业的下场都不会太好。

比如隋炀帝的年号就叫大业,比如那些叫大业、伟业的企业,盐市口繁华地段的这栋大业百货也难逃此劫,都是匆匆一瞥。

北京华联

2005年前后,北京华联曾是盐市口一带唯一稍微洋气点的正规商场。在很多人看来,像人民商场、百货大楼这些,牌子都没华联的洋气。

当时家住梨花街一带的@大毛 经常去华联下面的超市买菜、吃麦当劳。北京华联楼上还有家必胜客,当时是全成都市第二家。

走华联一楼出口出来,是各种从染坊街衍伸过来的个体户小铺子。

头头上的第一家,就是章鱼小丸子。我记得是那时候是5元一份,3坨,一打开就能看见木鱼花迎风跳舞。

除此之外,还有卖皮具的、卖假发的,也有卖衣服的,价格比百余步开外的泰华稍贵,传说是正宗的广货。

后来,北京华联拆了,摇身一变变成了某某皮草城。和九龙楼上差不多,这里藏着全成都最贵的贵人和夫人。

现在的北京华联,表面上看起毫无生气,摸摸索索往黑里走,走到光亮处,又会抵达另一个更加秘密的小世界。

门口耳洞店的老板正拿着激光枪给小伙子洗纹身,噼里啪啦的声响,伴着闪光,正一点点吞噬掉那些年少无知时镌刻下“I Love xx”字样。

再往里走,服装店和假发店的老板儿些圆了一桌,下午的时间太长,坐上三缺一的桌,也要大杀四方。

背面的货柜里的指甲油和假睫毛早已扑灰,几番新旧交替之后,也只有它们的斑驳,尚能见证这里的几番衰落和兴盛。

新世界百货

新世界百货差不多是与北京华联、新中兴和人民商场隔了条十字路口相望。

年轻时在新世界百货上过班的@淑华 回忆,新世界确实是这一带折扣比较大的商场,人流量也大,几乎年年月月周周都在搞活动。

当然于此相对的后果是:不打折的时候人就少一半。

我记得高中的时候最爱在新世界买高跟鞋,当时新世界一楼的女鞋品牌不少。

那时候觉得伊藤的贵了,人民商场的瓦了,但新世界的刚刚好。每次遇到买不到鞋子的时候,总能在新世界里踩上一双新鞋,打开新世界。

然而新世界的全线垮丝,也是让@淑华 和我万万没想到。

如今的新世界百货几个大字,早已失去了当年的风采。透过紧锁的玻璃浅望一眼,大致还能在脑海中勾勒出盛世时的花车、收银台、电梯和楼道的模样。

走到这儿跟前,我跟同行的@赫赫 说,你抬头看中环广场,再抬头看最上面,爪哇集团。我以前经常会问别个:像不像香港?

泰华

泰华的没落简直悄无声息。

感觉突然有一天,盐市口公交车站背后的这扇卷帘门就再也没有朝上卷开过了。只能从一些玻璃背后,窥见一点点人去楼空的匆忙。

我的朋友@李老师 说,泰华必须要提到的,就是那些死歪万恶的老板儿,嗨呀她们铺子头卖的那些衣服哦,简直pang都pang不得。

我说我印象中唯一一次去泰华,是陪高中同学去换拖鞋。她在泰华买了一双拖鞋,才穿了一回,就烂了。

只记得那老板听明来由之后,瞬间收住了本就流于表面的笑容。最后我和我们同学……被她骂得跑。

@大毛 上大学的时候,看同学在泰华买的衣服很好看,寒假的时候,她就去买了一堆衣服。她补充说:是一堆垃圾,当过年的衣服。

@大毛 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件黄绿色有点毛边的大衣,那个时候觉得很是洋气。一买回去,就拿给老母亲骂安逸了。

老母亲也很心疼:穿的啥啊?太烂了,洗一水就皱了。姨妈看了也直摇头:就给腌菜一样。

泰华小,人又多,挤一挤的,很容易把手机挤掉。@淑华 的朋友年轻时也逛泰华,当时可能是看手机壳吧,正好遇到摸包包的,想摸她的小灵通。

结果那妹儿小灵通上拴了根链子,贼娃子自以为得手正想走,结果链子刚好扯到妹儿的衣服。

妹儿转头,与贼娃子四目相对,各自心生千万个结局停留在这一瞬,半天没人说话。妹儿虽然害怕但还是鼓起勇气打破僵局:咋子喃?摸包包嗦?

贼娃子眉头一紧,又把小灵通从包包头摸出来还给她了。

新中兴

像我们这一代人再回忆起新中兴,一言以蔽之,就是卖歪美瞳、美甲以及文身、打耳洞的地方。零几年那会儿尤其兴盛。

关于歪美瞳,@大毛 有话说。

那会儿新中兴刚刚开的时候,只有一两家卖平光美瞳的,@大毛 的同事就带她去买。

从来没带过隐形眼镜的@大毛 ,戴上之后就一直眨眼睛,然后疯狂流泪。到了晚上,和丈夫一起逛华联,难受得完全睁不开眼。

@大毛 说她也分不清歪不歪的,总之这是她第一次戴美瞳,也是最后一次。

穿耳洞的故事是@Alemela 讲出来的。她说新中兴简直承载了她第一个文身和全部的耳洞。

那家店叫龙堂。还在读高一的@Alemela 进门就要打8个耳洞。见惯风雨的老板儿都吓了一跳:妹妹想清楚没有?

妹妹相当清楚:来嘛,刚得住。结果8个耳洞一打,血滴了一脖子。

逛新中兴的男娃娃不多,但我的同事@wind 必须要算一个。他带奶奶去打耳洞。

找女同学问过之后,@wind 毫不犹豫选择了新中兴。当时店员以为是奶奶带孙子打耳洞,得知是孙子带奶奶打耳洞之后,七分微笑掩盖不住背后那三分的错愕。

倒是打完耳洞的奶奶开心极了。照着镜子瞬间感觉回春了20岁。“结果第二天洗头,灌脓了”。

Ego、米瑞

Ego刚刚开起来那会儿,全成都的少年少女仿佛都看到了一丝潮流的曙光。

你说它是新中兴3.0吧,但它确实是很多正儿八经潮牌集结的地方。

虽然后来发展遭遇瓶颈,越弄越像格子铺,但我的朋友@李老师 说,Ego那种爬坡式的内部结构,跟他曾经在表参道逛过的一家商场一模一样。

一到了夏天,Ego里面人稍微一多,人味儿和饭味儿便混合到一起。Ego外面也挤,@Alemela 说,这里简直汇聚了全成都市的电瓶车。

每个走廊都是坡坡,并且以星座命名。很多人都记到的,顺到这些坡坡往下走,越往下越便宜。

错。最下面一层还有韩国城在等你。

@Mika 去问一件T恤,人家说1000。@雨桐 去问一件羊羔毛,喊价就是800。

还有一家据说是韩国设计师品牌,进去一问,一件外套2300……真的有被贵到。

相比之下,仅隔一座天桥的米瑞显得人气平平。@康康 说她对米瑞唯一的记忆就是在那儿吃了一顿兰韩。

我对米瑞的记忆,一是当年门口的人形装置。好像是一男一女,玫红色的,微笑着探出半个身子,以示热烈欢迎。

再来就是原来新中兴二楼上那家好吃的炸鸡脚筋,搬到米瑞之后我还去吃过一次。依然香脆。

不过米瑞倒也真的是藏龙卧虎。在后来的时间里,我曾经采访过一位买手店的店主,她最早发家致富的发源地,就是米瑞。

去逛盐市口的那天下午,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觉得这里灰扑扑的。但回来之后,把龙门阵一摆,话匣子简直接到接到地开。

@莉莉丝 想起了1996年-2007年那会儿做服装生意的日子。去新中兴、泰华进货,然后拉回西昌去卖。进货卖货所得,管完了一家人的吃喝拉撒。

@大毛毛 还记得新中兴背后的紫菜包饭和关东煮。以及她在二楼上买的那件、只在现场试穿时显了一次瘦的衣服。

@淑华 追忆年轻时的胆大。在新中兴一楼试鞋子,一试就是一堆。试完不安逸要走,老板儿跟到就是一句:试xxxx!她也回一句:不买试个x啊!

2005年12月,@大毛 生日,出门逛街,在盐市口的大路口,根本走不动路,生生被挤得哭。她说当时觉得太难过了,满街欢乐,人潮汹涌,而她却被逛街的人群困在路中间,气都出不赢。

只是对于如今的盐市口来说,这些早都是当年了。花园酒店楼身上的手绘早已败了色,也鲜少有人记得,这些花朵原先浓妆艳抹时的一抹亮色。

旁边三层楼的停车场,那二年辰实在是洋。几步路走到签名饼屋,还能想起第一口咬下拿破仑时的酥。

要是再遇上一个外地朋友问:这儿是哪儿?请你也一定要告诉他:这儿是成都的市中心。再标红加粗加下划线:曾经。

更多成都盐市口的来历,成都锦江盐市口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