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静卧在广州市中心珠江河段的二沙岛,四周被江水环抱,西北角面对东山湖公园,北面与珠岛宾馆和五羊新城隔江相望,西靠大沙头码头。
优越的地理位置让这里成为「天选之子」,地位宛如广州的纽约上东区。
然而30年未被开发的二沙岛,还是一个小渔村,生活着上岸的疍民。
田里种满了黄黄绿绿的水马蹄,池塘里的荷叶随风翻飞。
八十年代,二沙岛开始吹沙填土,被规划成公园娱乐区、别墅住宅区和体育娱乐区,原有的河涌鱼塘,替换成了满眼绿意和天价豪宅。
94年第一个楼盘开盘,这个神秘小岛才公开面世。
从富人的私家后花园,到如今普通人的文艺休闲宝地,二沙岛的可体验之处远不止野餐和看展。
《城市一天》第七期,我们走进了二沙岛豪宅业主的真实生活,解锁了骑行慢游的新姿势,还发现了比和广州塔合影更有意思的小众取景地。
虽然知道二沙岛是富人区,但如果不是着意去找,很难发现二沙岛临江两岸,隐匿在高大的行道树旁的豪宅们。
岛上分布着新世界棕榈园、金亚花园、中怡花园、花城苑、聚龙明珠、岭南会、云影花园和宏城花园八个小区。
这批94年到04年建起来的小区,是当年的开发商近学香港、远学澳大利亚的成果。
游走在小区的外围,有的像东南亚岛国的奇珍花园,有的像韩剧里的白色大平层,和顶奢感扑面而来的现代豪宅不太一样。
二沙岛的豪宅临江,色调更加淡雅轻盈,大面积的落地窗和玻璃围栏的阳台,把潋滟水光和满眼绿意引入屋内,「环境」在居住体验中的排序很前。
走进八大小区之一的金亚花园,感觉不到普通小区的烟火气。
没有遛弯的老人家、推婴儿车的年轻人和玩耍的小朋友,待了一会儿,只有一位体型健美的业主下楼游泳。
据说小区里住的,有外国领事、香港商人和广州富豪,他们大多都不止一处房产,不会在这里常住,只留下保姆和司机在这里打理家事。
*小区建成时国内还没有「洋房」这种说法,于是翻译成了「公寓」而住在这里的人,生活都很有规律,上班、锻炼都有固定的时间和场所,所以很难在路上见到闲逛的街坊。
路边停靠的代步车不少是接地气的凯美瑞、老皇冠,而豪车们都停在地下停车场和私家车位,在路边不太可能偶遇一场豪车展。
放眼望去,整个小区加州公寓的感觉扑面而来,外墙刷成了有颗粒感的暖黄,弧形窗台点缀米白,屋顶铺红瓦,柔和而有手工感。
稀奇的热带植物种植在路边,有着插花般错落的美感。
能体现「豪」的更在配套上。网球场、泳池、洗衣房和会所仅供业主使用,逛遍二沙岛找不到的便利店,出现在小区楼下,被业主私享。
和高标准配套匹配的,是每月9元/㎡的物管费,放眼整个广州都算最高的了。
传说有钱也住不了二沙岛,其实是因为这边极少有房源放出来,即使有,也会很快被岛内住户消化,新贵们很难插足。
隐隐感觉到,岛内的圈层如磐石一般,尊贵内敛、无法撼动。
环岛骑行找路时,轻易就能被岛上的路名美到。
烟雨路、晴波路、蒲涧街、灵洲街......像是古诗中走出的名字。
这源于二沙岛「出道」前的隆重改名。
二沙岛曾是小渔村的时候,还叫二沙头,而岛中的道路,多叫夏源大街、沙地大街、贤窖大街这些接地气的名字。
为了迎合二沙岛的高端定位,广州市地名委员会找来相关部门、专家、学者,收集了数十套方案,三次征求意见,最终决定选用「羊城八景」的命名方案。
当时规划的5条道路和14条街道的路名,横为路竖为街,划分规整,所有选的路名即使生僻也容易记住。
像是主干道大通路和烟雨路,大通源于南汉年间白鹅潭岸边的大通寺,烟雨井是大通寺内的一口井。
如今在荔湾的恒荔湾畔花园西边一处空地,还可以看到这口古井。
春晓街源自明代八景之一的「药洲春晓」,遗址就藏在越秀区教育路中,很多人路过都会错过,但这里其实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国的皇家园林。
听起来有点现代的砥柱街,源于自清代八景之一的「琶洲砥柱」,琶洲便是双塔中的琶洲塔。
从前这是一座导航标塔。
乘船从珠江口进入广州,必定会看见这座高塔,因此,在一口通商的清代,琶洲塔被称为「琶洲砥柱」。
如今这个路名安排在了二沙体育训练中心一侧,寄托了培养中国体坛中流砥柱的愿望。
把广州历史上最精华的景致化作路名镶嵌在二沙岛,是一场毫不掩饰的偏爱。
而原住岛民记忆中渔村乡土气息,自此深埋在了厚厚的填土里。
骑行到人迹罕至的二沙岛西边,一面巨大的红色立牌叫人不得不注意。
苏炳添、全红婵、刘诗雯......这些超人气奥运选手竟然和二沙岛有关系?
抬眼一望,一栋低调的建筑上有「广东体育馆」的大名。
奇怪的是,堂堂省级体育馆,在周围人中几乎没有名气,也没听说有朋友来这里运动。
原来这座广东体育馆,实则是二沙体育训练中心,专供运动员短期集训和业余训,广东籍的运动员几乎都在这里训练过。
网传王嘉尔在二沙岛有豪宅,后来他辟谣说是在出道前曾作为击剑运动员在二沙体育中心训练过。
如今的广东体育馆,已经部分开放给市民有偿运动。
露天网球场最受欢迎,周围树木环绕,鸟语花香,偶尔还能欣赏到省队球员训练。
二沙岛的体育基因,除了在广东体育馆有所体现,在二沙体育公园更能感受到全民运动的活动。
这个对公众免费开放的体育公园,去年升级后摇身一变遛娃圣地和智能运动场。
狭长的江岸线、不被污染的空气、完善的体育场所、低密度的人群,大概没有比二沙岛更适合户外运动的地方了。
而住在二沙岛的人,大概也早已将雕刻身材作为了日常的修行。
要说二沙岛的公共设施顶配,绕不开岛心的「文艺三杰」——广东美术馆、华侨博物馆、星海音乐厅。
很多人第一次上二沙岛,就是来看一场展、听一场歌剧。
广东美术馆,除了「广州三年展」和「广州影像三年展」,馆内的日常展也十分值得一看。
像是用来举办青年艺术家个展的7号厅,是很多年轻人的观展首选。
岛内的居民,也会不时过来参观。
和普通观众不同的是,他们在欣赏之余,可能会有将画作收藏回家或私人美术馆的念头。看完展,不妨在一楼左侧的咖啡厅喝一杯咖啡。
全景玻璃屋外,有一片安置着雕塑的园林,有种在雕塑公园里叹啡的奇妙感觉。
已经开馆24年的广东美术馆,将在白鹅潭开设新馆,而二沙岛的旧址,将作为记忆留存。
在广东美术馆的对面,坐落着一个配套建起来华侨博物馆。
场馆建造时因为资金不足,除了由 *** 资助,还吸纳了不少民间力量。
当年就有泰籍华人捐款1000万港元支持博物馆的建设。
华侨博物馆在普通市民中名气远没有广东美术馆和星海音乐厅大,但却是广东华侨归乡必打卡的地方。
*华侨博物馆内唐人街展区展出的李小龙主题外刊为了让华侨们一来到博物馆就有家的感觉,从大门就选择了西关大屋的趟栊门样式。
而「镇馆之宝」红头船,据说华侨们一登上这艘船,就会想起先辈和往事,激动不已。
*工业革命以前,广东人下南洋闯美洲,靠的就是帆船。清代时,乾隆 *** 为了管理船只,规定不同省份的船船头要涂不同颜色,粤船就是红色的总认为艺术应该和巨大的财富保持距离,而二沙岛上的艺术馆们却很有自信。
有位画家说,艺术不会因此而贬值,相反,那些富人们应该感谢我们,因为艺术令他们的物业增值了。
2018年,二沙岛最后一块可开发用地被「文立方」填补,在原有的纯文艺场馆外,找到商业和文艺平衡的可能。
全开放的外廊,设计成了不同的宽度,层层交错,开阔的江景、葱茏的岛树,每层都像一个别致的景观小品。
最妙的是,广场的南入口朝着江边,东南风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中庭,整个广场都笼罩在清爽的自然风里。
文立方的最佳观景位,是5楼的二沙壹号。
无论几时,大厅里总是满满当当坐着食客,好像半个岛的人都倾巢而至。
老广永远是检验茶楼出品的试金石。
跟着隔壁桌点上灌汤包、烧麦皇、鲍鱼酥,旧菜新作,每道点心都像在拆盲盒,口感绝大部分有惊喜。
茶至三旬,走出阳台赏江景。
别墅的屋顶、广州大桥、对岸的滨江路尽收眼底,短暂地拥有了豪宅业主的同款视野。
公园里的年轻人消失了,这句话在二沙岛不成立。
因为二沙岛的公园,美得各有姿态,怎么逛都不会腻。
曲径通幽的传祺公园,像是一个热带岛屿。
平坦但有私密感的草坪是户外婚礼的首选地,中间有一片珍贵岭南树种的高大丛林,雨后有股潮湿的性感。
广州大桥下的宏城公园,是和广州塔合照的最佳位置,应季而变的花海,像是现实版的莫奈花园。
最东边的艺术公园,设计了起伏的坡度,瑞士小山坡既视感。树木不多,特别适合放风筝和遛狗。
郁郁葱葱的二沙岛,也是小鸟的理想居所。
大草坪上不怕人的斑鸠、灌木丛里的黄莺、江边的翠鸟,发展公园那几棵参天大树上,还有喜鹊筑的巢。
整个二沙岛都找不到一家酒店,比起有住地的小鸟,游人反而更像候鸟,入夜便能聆听到无声的归家的信号。
从最早只有西边一条桥和大沙头相通、扩建体育中心时建桥与北岸接连、1985年广州大道开通、8条巴士路线开进二沙岛。
到前不久海心桥开通、两年后地铁12号线将在岛内设站,二沙岛这片枕城面江的宝地,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了。
但对于岛上的富人来说,也许并不是一件好事。
公共交通在方便普通市民的同时,也带来了噪音和废气,他们担心二沙岛的「绿静美」要成为过去。
据说因为要开通地铁,岛上豪宅的楼价都有所下降。这大概是全广州唯一一个开通地铁楼价不升反降的地方了。
骑共享单车环岛,发现想停靠游玩时需要支付5元的禁停调度费,否则只能骑到岛外停靠。
这一刻会感觉自己是岛上的一只无脚鸟。
然而大多数人,确实也只能做个体验富人生活微小片段的匆匆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