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碧草丹心映春辉
——写在杨北党先生作品结集《脚印》付梓前的话语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间,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忘却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呐喊》自序
家乡长辈杨北党(永智)先生,出于对文化的厚重和热爱,暨对人生的深切感悟,年近古稀仍笔耕不辍,辛丑年并将多年辛苦所写的文字整编成集,付梓前,让我提提意见。我诚惶诚恐,论年龄他是长辈,论资历,他阅历丰富,走河南,穿陕西,到过齐鲁大地,过的桥比我走过的路还多。但长命难违,王杨两家是世谊通好,自我曾祖父王之诚公就与他的祖父杨发荣公交好,祖父王建功和他父亲杨春茂先生又是过命的朋友且还有旧亲,我和其长子文乐系同窗挚友。于公于私,都推辞不过。但我深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这些文字带着岁月的足印,带着他人生奋斗的甘苦,带着他温文尔雅,谦俾恭敬的处世态度,带着他忠孝双全的赤子情怀,带着他智慧、成功,教子有方,传承“四知堂”杨姓氏清廉家风的荣光,这是他一生的总结和写照!
余一届乡晚后学,焉敢改动前辈的心血结晶!但赤子至诚,飞我又何敢草率应付!
孤灯之下,一萤闪闪,漫天星际,“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读北党叔的作品,须凝神静气,联想到家乡洛宁县城郊乡王协村的历史和时代背景,才能领会到他文章的内涵。
北党先生于抗战胜利前夕出生在洛宁城东王协村一中等农户家庭,目睹了旧社会豫西国统区的黑暗,在心灵里留下来 *** 、贫穷的深刻印象;新中国成立,红旗招展,伴随着父亲工作的足印,多地辗转求学,留下来人生难忘的印象;而立之年,移居兴华,开荒种地,成家立业,竹编贸易,镶牙谋生,心血难平;知天命之年,返回家乡,带领儿女创业 ,开创“木易牙科”及多家企业,撑起一片蓝天。
欢喜之后也有忧愁痛苦,处在杨家一个复杂的大家庭里,北党先生不怨天尤人,仁爱的秉性影像教化了多元化的兄弟姊妹,这是一个奇迹,同袍兄弟、一父两母、隔山弟兄,他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口皆碑!
重情重义,与结发妻子在患难中结为百年之好,不离不弃,晚年妻子患病,求医问药,远赴它省,妻子去后,阴阳相隔,仍割不断,离还乱,依稀在梦间。记下多篇心底情话,纸短情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忠孝仁爱”是北党(永智)先生作品贯穿的主线,无多的溢美,无多的子女成就篇章和孝道再述,诸君诸先生看到我的话语只是出自对先生作品的通读和认识,瑕不掩瑜,毕竟这只是一位平凡的智者的人生感悟结晶,虽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典故借用,且有多商榷和修改地方,但我们乐于为他的人生感悟集子喝彩!
借用曹雪芹先生的原创文字呢,我斗胆改为“满纸实在言,一把辛酸泪。都云北党痴,谁解其中味?”祝贺北党(永智)先生作品付梓!
作者简介:王嘉飞,王范人,祖籍城郊王协村,黄埔抗战老兵后裔;河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员;洛宁县卫健委职工,爱好文学书法,曾有作品在《新洛宁》、《县域经济》、《书城》、《牡丹》等杂志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