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结合,是将一因素与另一因素甚至更多因素联系起来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式。通过结合,就打破了思维固有的藩篱和事物内在的界限,一下子就打开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空间。因此,结合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事物,是动态的、开放的、多维度的思维方式。正因为内在的辩证联系属性,“结合”也成了写作学上的常用技法。在文学创作中,通过结合写物,可以把物写得逼真传神,历历如绘;通过结合写人,可以把人写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结合,也是公文写作的惯用思维和常见技法。善于结合,是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使公文内容得以拓展、主题得到升华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无结合,难成文。不注重结合的公文在思维上是僵硬的,在立意上是窄小的,在内容上是干瘪的。正是由于结合技法的运用,公文内容才体现出了应有的高度、深度和厚度。
公文写作常用的结合方式有以下十大结合:
一、上下结合。上情和下情,是公文写作必须面对的一对主要关系。公文表达的内容一般是上面传达什么,下面贯彻什么;上面部署什么,下面落实什么;上面明确什么,下面执行什么,等等,上下级部门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呼应承接关系。公文上传下达的重要使命,决定了公文写作中必须把“上”和“下”结合起来,“上”是“下”行动的根据,是“下”的全局、中心,“下”是“上”指示的执行,也是“上”的局部,上下一结合,就能使公文写作有根有据,有血有肉。当然,“上”和“下”的关系是相对的,非固定的,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如甲部门对乙部门是“下”,但对丙部否则可能又是“上”了。
二、点面结合。“点”是重点,突出个别性情况;“面”是全面,指普遍的、总体性情况。就一个人来说,既有总体性表现,也有在某项事件上或某一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就一个单位来说,既有全体同志或全阶段(年度、季度或月度等)工作的总体情况,也有某项工作的典型表现。“点”和“面”相当于影视表现手法的“全景”和“特写”。点面结合的写法,是坚持用辩证法全面的、重点的观点看问题,使我们在写作中既突出亮点特色,又不疏忽缺漏,利于我们全面地、准确地反映工作的实际情况。
三、内外结合。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每一个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无不与外界发生联系,外在的舆论、力量等,无不影响着实际工作的推进或成效。写作中,我们要善于将内外两个因素结合起来,既要着重写出内部工作的表现,也要看到内部和外部的相互影响和促进。这是内外结合的一方面,是就一事物与外部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而言的。内外结合的另一方面,是就同一事物来看,也有内外部关系,例如人,既有内在的思想动机,也有外部的行动表现,将同一事物的内外部关系结合起来考量,也是一种内外结合,换言之,是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四、正侧结合。中学时代学过一篇清人林嗣环写的《口技》,至今记忆犹新。此文可以说是正侧结合写作技法的典范之作。文章一方面正面摹写口技人技艺之精湛,对口技人“口技”的描写可谓惟妙惟肖,生动传神;另一方面,也精心描摹了“满座宾客”闻听口技的具体表现,虽寥寥数笔,但却精到高明,令人叫绝。如:“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通过一系列的神情和动作描写,从侧面状写了口技人表演出神入化的实际效果。正侧结合也是公文写作的惯用技法。“正”是直接写工作或人物、事情本身,而“侧”则是从他人(物)的反映烘托“正”的实际效果,类似文学或绘画中的“烘云托月”手法。
五、彼此结合。这是由此及彼的写作顺序,在奖惩性通报中比较常见。“此”是一开始写的、本来的表现对象;“彼”是延伸开的、相关的对象。公文的内容如文学作品的情节一样,不是静止不变的,是要向前推进和不断发展的。正是在内容的推进和发展中,公文的内容才进一步充实,主题才得到进一步升华。通过“彼”“此”结合,公文写作的空间全面打开,这是内容展开和意义生发的一个较好方式,为一拿笔就犯难的初学写作者打开了思维的闸门。彼此结合,要求写作者在写作中善于由一事物(方面)联想到相关的另一事物(方面),由一点延宕至多点,全面开启脑海中不同素材间的“连通器”,让笔下文字汩汩而出,呼呼生风。
六、虚实结合。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讲究以虚促实,虚功实作,因此,在公文写作中必须将“虚”和“实”有机结合起来。所谓“虚”,主要是指导工作推进的各种思想、理念、宗旨、目标、要求或作者的观点、见解、感受、体会等,是难以通过感官直接感知的抽象化、观念性的内容,一般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所谓“实”,是指可闻、可触、可视、可听的事实情况、实际工作等,一般用记叙或说明的表达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虚实结合也是叙议结合,或者是议论和说明、记叙相结合。掌握虚实结合的写作方式,有利于把公文写得既有高度,又有厚度;既有表达的层次,又有表达的重心,使公文既不虚空,又不平庸,是真正使公文写作渐臻佳境的重要技法之一。
七、三维结合。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是公文写作必须把握的三大结构顺序。时间顺序,是时间推移和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包括由先到后、由近及远等;空间顺序,是事物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和位置关系,包括从大到小、从整体到部分、从远到近等;逻辑顺序,是写作者的思维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们的认识规律而渐次展开的顺序,包括主次、简繁、浅深、表里等关系。公文表达既要遵循事情本身的发展规律,也要符合读者认识事物的规律以及写作者自身的思维规律。遵循这三大规律,处理好上述三大顺序,既利于写作者严谨、有序地表达,也利于读者正确、深入、全面地认识事物。
八、总分结合。这是就语言结构的方式而言的。总分结合,是文稿写作中最常见的结构技巧。先总写,后分写,或者先总写,后分写,再总写,能体现写作者缜密的思维,也有利于写作者清晰地表达。“总”要求把基本情况、普遍事实、总体效果等以概述性的语言表达出来;“分”就是依据“总”的基本思想分条列项地展开具体说明。公文写作中,开篇先对总体情况做概括介绍,再精心选取几个方面做具体展现,便于读者一下子掌握面上情况,同时又不至于失去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总分结合,能使公文写作全面而深入,严谨而有序。
九、繁简结合。这是就语言表达的用笔而言的。正如绘画用笔有浓淡之分一样,公文语言表达也必须繁简得宜,做到该突出时“泼墨如云”,该收笔时“惜墨如金”。公文语言的繁简是依据内容的主次而定的。毋庸置疑,主要的内容用“繁笔”,极尽铺陈渲染之能事;次要的内容用“简笔”,以简驭繁得精髓,绝不能当断不断,拖泥带水。概言之,繁笔,就是要全方位、多角度地选材并展开叙写,充分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式,展开由点及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等的相关联想;所谓简笔,就是要运用提取、概括、撮要等方式,力求以最简练的语言统括丰富的内容。
十、雅俗结合。这是就语言的风格而言的。公文的语言总体上要求庄重、规范、典雅、严谨、朴实、简洁等,但也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公文写作坚持什么语言风格,要依采用的文种、表达的内容以及面对的对象而定。一般而言,法定文种的语言,如实施意见,要求庄重、典雅、得体、简洁,总体上宜雅;而事务性公文的语言,如讲话稿的写作,语言总体上要求口语化,因此不妨生动活泼些,甚至可以适当运用俚语、歇后语、流行语等,也可以引经据典,展开深入阐述和说明,总体上可以雅俗共赏。语言表达中,坚持适度、适合、适用的原则,将“雅”和“俗”有机结合起来,能使我们的公文语言严谨得体、活泼生动而富于创造。
上述“十大结合”中,第一到第七个结合主要是公文内容的结合技巧,而八、九、十主要是公文语言表达上的结合技巧。总之,不论是法务性公文写作,还是事务性公文写作,我们都必须透彻领会并熟练运用上述“十大结合”方法,如此,我们必将彻底摆脱公文写作无话可写的窘境,实现由生手向熟手乃至高手、圣手的“惊人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