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范特西》是周杰伦的第二张专辑,在我个人的划分里,会把周杰伦的前三张专辑,归为他音乐生涯的第一阶段。而在这个阶段里,《范特西》也是我认为最好的一张专辑,360度无死角,而且真的是火力全开。
《范特西》这张专辑,也是“台湾流行音乐百佳专辑”(1993年至2005年)之一,不过在这个榜单上,它只位列第十四位,就这张专辑的历史地位来讲,这个排名显然是低了点,起码也得是前五的专辑啊!
现在说《范特西》这张专辑的音乐性,就是事后诸葛了,没什么太大的意义。倒是我至今还是觉得有一个问题,就是专辑虽然是杨大纬做的混音工程,但我始终觉得《范特西》这张专辑的录音和混音,显然有些单薄有些空,至少对比同时期近似风格的陶喆、王力宏专辑,《范特西》听起来总觉得过于脆了……
专辑里的作品,现在想起来最有意思的,就是关于《忍者》这首歌的创作来历。原来这是一首给张惠妹写的作品,也理所当然的被当时的张惠妹给“退货”了。直到现在,还是有点觉得奇怪,当年的周杰伦,为什么胆子可以大到觉得张惠妹可以接受这样有违伦常的作品哈哈。当然,也有可能是李玟唱了《刀马旦》,给了周董错觉。
不过,也挺可惜的,如果千禧年的时候,张惠妹就能唱《忍者》,那阿密特得早出生好多年了。
这张专辑,即使在“全台湾都在R&B、全美国都在Rap”的时代,还是玩的不一样。从文本的角度,《范特西》确实融合了动漫、武侠、神话、传奇还有哥特故事等等元素,整张专辑虽然没有突出什么概念,但听起来却有一种近似的暗黑氛围,而且很有一种打魔幻通关游戏的感觉。
虽然从这张专辑开始,周杰伦“口齿不清”的问题,越来越得到多方的“关照”,但其实复盘这张专辑的作品,尤其是《忍者》和《双截棍》这样的作品,他真的是在断句、发音上,都下了很多功夫。
尤其是把日语发音特点融入到作品的表达,也形成那种很扁平的语感,这不仅是英文说唱所没有的,也是此前无论是MC Hotdog的台式说唱,还是崔健式的北京说唱都没有的体验。
其实,玩音乐除了创新、精神、突破之类空泛的点,文字的变化、语音的改变等等内容,同样是创造音乐新时代的重要环节。
当然,这张专辑除了周杰伦天马行空的才华之外,同样重要的还有填写六首歌词的方文山,以及林迈可、钟兴民和洪敬尧这三大编曲。编曲与歌词对于《范特西》这张专辑的贡献,真的不亚于作曲和演唱的周杰伦。也可以说,这四个幕后也是《范特西》这张专辑里的四大金刚!
比起周杰伦自己填的《安静》,徐若瑄的《简单爱》和《开不了口》,方文山的那六首作品,就真的不是同一个纬度的文本。虽然周杰伦和徐若瑄写的也很在理、也很投入、也很感性,但方文山写的可是天文、地理、宗教,是穿越时空的剧情。
现在想想,有时候历史的创造也是很难解释的事情,就是在对的时间,有那么几个对的人凑到了一起,然后同时“疯了”。因为不疯,说明只能拘泥于传统,哪能在当时芭乐还没退潮的主流市场环逼下,写出《威廉古堡》和《忍者》这样的作品。毕竟在那个年代,你要是把Demo给李宗盛,那……
不过,周杰伦填词的《爸,我回来了》,倒是一首堪比方文山水准的作品,家暴题材加上音乐里的对话等设计,尤其是大提琴这种往伤口洒盐式的编排,让整首作品都快成为一个可以让很多人共情的公益短片了。
在我印象里,周董前三张专辑的时候,其实给他配置的宣传资源,还并不是最好的。就像“阿尔发”的老板吴宗宪,最初给周杰伦发专辑时,也没想到他能真正火一样,当时的市场大环境,尤其是更高层面拥有市场及专业话语权的人,显然还对周杰伦的音乐,保持了一种怀疑的态度。
不过,周杰伦、陶喆等歌手的出现,在当时我觉得并非仅仅只是因为他们唱的是R&B,而是改变了一种传统,即像李宗盛说的那样,“听众是猪,喂他们吃啥他们就吃啥”的传统。
从九十年代初的香港四大天王,到后来各种流水线泡制出来的工业作品。当华语流行音乐市场的歌迷受众,开始进入80后歌迷的时代时,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改变了以前被动听歌的传统,从80后开始选择周杰伦后,市场也不能再忽视年轻歌迷的需求了。
歌迷,也开始当起了主人。
至于《范特西》这张专辑,其重要性,甚至也是经过周董本人盖戳的,毕竟,五年之后的他,还出了一张名叫《依然范特西》的专辑,致敬了自己和这张专辑。
《范特西》这张专辑的封面,当年初看到时,我以为是谢霆锋。而后来几年,又越看越像韩寒。
而《范特西》这张专辑的发行,也同步了华语流行音乐的某些历史。在专辑最初推出时,是制作公司“阿尔发”,交给了“BMG唱片”代表。随着“BMG唱片”被“索尼音乐”收购,此后的再版,也交由Sony & BMG(新力博德曼)发行。之后,周杰伦回购了版权,成立了“杰威尔”,发行模式也换成了“杰威尔”+“索尼音乐”。
二十年过得真是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