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重温经典,激励后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独唱曲《松花江上》创作背景及美学分析
一、创作背景
历史告诉我们: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为了大举进攻我国东三省,在沈阳城北的柳条湖村,蓄意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诬称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并在第二天占领沈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 事变。国民 *** 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张学良奉命将东北军撤至关内,并电令时任东北军参谋长聂荣臻保存实力,消极对待日本关东军的挑畔。中国军队数十万,拱手让出沈阳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3000万东北同胞惨遭蹂躏,许多人流落他乡。“九一八”事件的发生,使我们中国蒙受了莫大的耻辱,同时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一事实,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
国难当头,民众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在这危难的时刻,蒋介石不但不抵抗日军的侵略,反倒继续“剿共”。是年,被蒋介石驱赶到“剿共” 前线的几十万东北军官兵和人民群众,携老带小,布满了西安的街头。
他们被迫流亡关内,渴望着回到自己的故乡,但有家不能归,有仇不能报,却要为 *** 反人民的内战去卖命,从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要倾吐,要爆发。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西安二中教书的张寒晖,每天看着眼前从关外到关内流浪彷徨、无家可归的人们这凄凉的惨痛景象,耳鼓充满嗟叹痛苦的呼声,此情此景,深深触动着他的心弦,于是,张寒晖以极大的 *** 挥笔写下了《松花江上》这首感人肺腑的悲歌——抗日战歌,以含着热泪的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
关于此歌的创作背景,有多种说法,以上只不过是传说中之一种。至于作者写此歌的情况,也有一些传说,如张寒晖的友人回忆:“他是噙着眼泪去写的。”张寒晖的同学姚一征在一篇纪念文章中写道:“……我记得当他唱到‘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时,两个人都以泪洗面了;以后简直是字字血泪。唱到‘爹娘啊’时,他竟呜咽得唱不下去。”由此可见,张寒晖写这首歌曲其目的就是要突出一个“悲”字,要人们流着眼泪去报仇,去夺回“可爱的故乡”。
“西安事变”前夕,西安爱国青年去临潼 *** 时,行至十里铺,张学良将军驱车赶来,劝导学生勿去临潼,怕有危险。这时,有人唱起了“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悲壮的歌声令人断肠。张学良听了,沉痛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抗战开始后,周恩来总理曾代表 *** 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出席东北军军官会议。会议结束时,周指挥与会军官唱了这首歌。悲愤的歌声激起了大家思念故乡的情绪。当歌声进入“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时,全场军官有的热泪盈眶,有的低头哭泣,有的举起了拳头,“一定要打回老家去!”的决心,充溢着歌唱者的胸膛。这悲怨壮烈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广大东北军官兵的心,竟有数万名官兵听后落泪。“西安事变”后,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情绪也达到炽热的程度。
周恩来总理在1937年12 月31 日《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和任务》一文中写道:“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伤心的人断肠。”由此更可以看出,在民族苦难深重的年代,这首悲壮的歌曲曾经发挥了多么巨大的激励和鼓舞作用。1938年7月7日晚,武汉举行了抗日周年的盛大活动,十多万群众分乘几百条木船,举着火把汇聚在长江之上。这时候,不知是谁领头唱起了《松花江上》,立即引起大家的呼应,十几万人的歌声掀起了巨大的声浪,汇成了人间罕见的、血泪凝聚的感情的交响。
二、歌曲简介
《松花江上》这首歌曲是现代戏剧活动家、作曲家张寒晖于1936年11月创作的,这是他创作的第一首歌曲,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男高音抒情歌曲,也是流传广泛、影响极大的抗战歌曲。
现代戏剧活动家、作曲家张寒晖
《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曾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而风靡中华大地的抗日战歌。这首耳熟能详的抗日战歌,真实反映了“九一八” 的耻辱和当时我们中国人心里的愤怒与无奈。
《松花江上》这首独唱歌曲以含着热泪的哭泣般的音调,唱出了人民悲愤交加的心声。张寒晖曾说:“我把北方‘娘们’ 在坟上哭丈夫、哭儿子的那种哭声变成了《松花江上》的曲调,当然,这也要变一变才成……”当时,张寒晖在西安二中教书,他把自己写的《松花江上》这首歌先教给省立二中学生演唱,接着他带领群众到西安的城墙上、街头中去演唱。后来传到东北军的学生队里,不久传遍了东北军。“西安事变” 爆发前后,西安城里已到处可以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并且迅速传遍全国,唱遍了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
当时,这首歌曲并没有出版,而且谁也不知道作者是张寒晖,可是,那旋律中凝聚的血泪却强烈地感染着爱国的中华儿女们,人们争相传抄传唱,在祖国破碎山河的上空,到处飘荡着歌曲中的呼号。在抗日战争初期,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刘雪庵把他从上海到香港流亡途中所谱写的《离家》和《上前线》(均为江陵词)两首歌与张寒晖的《松花江上》连在一起,题名为《流亡三部曲》,公开发表后,在全国广泛传唱,成为我国抗战歌曲的代表作品之一。
三、美学分析
《松花江上》这首歌曲为带尾声的二段体结构,3/4拍,4/4拍,C大调。整个歌曲以下行音调的旋律进行和我国民族音乐中常用的重章叠句的旋法为特征,情感真切、动人。
第一乐段由两个基本重复的长乐句构成(见下例①②),即由六个乐句构成,后面三个乐句是前面三个乐句的变化重复。每一乐句都以从容的节奏和流畅而深沉的音乐语言,叙述了东北故乡的富饶美丽及敌人侵占后人们被迫与亲人离散的惨痛心情。从旋律的起伏布局上看,“在东北松花江上”及“衰老的爹娘”等词句,显然是作者着意突出的地方。音乐节奏以歌词节奏为基础,旋律深沉而忧伤:
第二乐段充满悲愤的情绪,它以八度大跳进入,下行音调在这里得到更多的运用和发展,调性由第一段较明朗的C 大调转入带有阴郁色彩的a 小调。“‘九一八’ ,‘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这一乐句重复演唱了二次,当第二次结尾时,后三个音“1 7 |6 ”降低了八度,歌声使人不禁泪下:
这个乐段倾诉了流亡者背井离乡后的悲痛心情,抒发了内心的苦楚和满腔的仇恨。
接下来是滔滔不绝的、伤心的叙说,情绪低沉、感情内在而压抑。这里,旋律、节奏都与前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前面是疾声呐喊,此处则可视为内心的独白:
当唱到这个乐段的最后一句“3 |2.3 2 — |1 — —”时,激动之情终于爆发出来了。随着旋律的逐层上升,情绪不断高涨,引出了全曲的 *** 部分——尾声。
尾声是整首歌曲情感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以深沉而激动的感情,倾吐出对故乡亲人的怀念:
这个尾声以哭泣的呼喊似的音调表达出对亲人的怀念,悲怆的音乐中蕰藏着复仇的决心。
《松花江上》这首抗战歌曲,采用倾诉性的音调贯穿全曲,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旋律以回环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引伸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荡气回肠的效果。
当尾声唱出呼天喊地似的旋律时,歌曲达到了 *** ,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蕰藏着切齿的仇恨和反抗的力量,有力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
《松花江上》这首歌,虽传遍了整个中国,但在很长时间里人们却不知道这首歌曲的作者是谁,当刘雪庵把它编入《流亡三部曲》时,也只得署以“佚名”。埋头苦干的革命音乐家张寒晖,就是这样代表人民倾吐呼号,为我们留下了这首不朽的战斗性的悲歌。每当我唱起或聆赏这首抗日战歌时,心情无比激动,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九一八”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国耻日,历史的伤疤时刻提醒着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九一八” 这一天,以史为鉴,勿忘国耻。今日,重温经典,激励后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四、人物概述
张寒晖(1902—1946)戏剧活动家、作曲家。原名张兰璞、张含晖。1902年5月5日出生在顺直省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西建阳村一个衰败的书香之家。祖父琴棋书画皆通,曾考取功名,却弃官不做,终生过着一种恬淡的田园生活。父亲以教书为生,酷爱音乐,是清末革新派知识分子,是一位进步的民主主义者。
张寒晖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演奏胡琴、琵琶等民族乐器,并受到了父亲革新思想的影响。1919 年,张寒晖入保定高师附中读书,“五四”精神及新文化运动对他有很大的影响;1922 年考入北平人艺剧专学习表演艺术,成绩为全校之冠;1924 年回乡务农(后教书);1925年再赴北京,考进国立艺专戏剧系(北京戏剧专科学院),同年10 月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正式党员,曾参加演出《朱砂痣》。1929 年7 月毕业留校后,又参加演出了《黄绸衫》、《终身大事》、《英雄与美人》、《一片爱国心》等剧。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寒晖用古老民歌《三国战将勇》的曲谱填写了《可恨的小日本》;还以《满江红》的曲调填写了《告我青年》,号召青年“激奋进,齐赴国难”。从此,他开始了用民歌唤醒民众投身抗战的革命艺术生涯。1932年,张寒晖来到西安,被任命为民教馆总务部部长。这期间,他搞过民众文化工作及创办《老百姓报》等。
并亲自编导了《鸟国》等。1936年,他耳闻目睹了西安街头几十万东北军和人民流亡悲痛的声音与惨景,激起了他创作的念头。同年的下半年,他以北方失去亲人的女人在坟头上的哭诉哀声为素材,写成《松花江上》的曲调。1937 年在东北军政治部负责戏剧工作,还参与省民教馆组织的救亡宣传,成立“西安实验剧团”、“西安铁血剧团”,自己当导演和演员,演出了《不识字的母亲》《黑地狱》等话剧。并编辑出版了《老百姓报》,深受广大群众欢迎。1941 年8 月,张寒晖因被 *** 监视迫害,被迫离开西安来到了陕甘宁边区,任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1942年初,他来到延安。被任命为边区文协秘书长兼组织部长。他用陇东民歌曲调又创作了著名的《军民大生产》,这首久唱不衰歌曲后来也被收入到大型革命舞蹈史诗《东方红》中。1946年3月11日,张寒晖在延安,因长年劳累积疾而病逝,年仅45岁。他长眠于宝塔山麓,人们将他誉为与聂耳、冼星海齐名的人民艺术家。
张寒晖的一生,除了《松花江上》、《军民大生产》外,还创作了《游击乐》、《去当兵》(填词)等70多首抗日战歌。这些歌曲在群众中广为流传。为缅怀他的事迹,2002年,在纪念他百年诞辰之际,西安人民在他曾战斗过的地方——陕西师大附中校园里,为他树立了一座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