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2022年我读的第一本书是薛兆丰老师的《薛兆丰经济学讲义》,2023年我读的第一本书还是《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薛兆丰老师在书中将经济学分为稀缺、成本、需求、价格、权利、耐心、供应、信息不对称、合作和协调10个部分,有的部分我们可以直接用于研究公司,比如成本、需求、价格、供应。
更重要的是经济学还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决策,薛兆丰老师在书中展示了很多案例,让人耳目一新。
我从《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中提取了很多概念,然后形成了我的经济学思维模型,当然这些概念对我来说还只是概念,之后我还需要实践、思考、总结,最终形成我自己的一套理论。
下面我为大家准备了两个版本,一个是详细版,包括概念和解释;一个是清单版,只有概念。
如果大家对经济学感兴趣,最好还是去阅读原著,相信我,你绝对不会失望。
经济学思维模型清单版:
经济学思维模型详细版:
成本理论
成本模型
成本是放弃了最大价值。
要素:
负面成本不是成本
你的成本是由别人决定
货币成本不是全部成本
沉没成本模型
成本是放弃了最大代价,而如果没什么可放弃的,也就不存在成本。沉没成本就是指那些已经发生但不可收回的支出,当我们没办法再收回、没办法再放弃时,就不存在成本。
应用:
如果我们故意付出一些不必要的沉没成本,就会让别人觉得我们打算长期干下去,不会事情做到一半就走人了,就能够取信于人。
案例:
酒店里的床单、毛巾印上自己的标志。
供需决定论
一个企业家,当他的产品生产出来,放到市场上卖的时候,他会根据供需关系决定产品的售价,他能卖多少卖多少,能赚多少赚多少。
寻租模型
所谓租就是对资产的付费,只要能够带来收入的资源都叫资产。
经济学界把那些向 *** 争取优惠政策,让自己得到好处,同时社会总资产发生耗散的行为称为寻租。
科斯定律
社会总成本模型
科斯认为,所有的伤害都是相互的,我们得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不是一方在伤害另一方,而是双方为了不同的用途,在争夺相同的稀缺资源。
谁避免意外成本最低,谁的责任就最大。
谁用的好归谁模型
在交易费用为零或足够低的情况下,不管资源最初的主人是谁,资源都同样会流到价值最高的用途上。
一项有价值的资源,不管一开始它的产权归谁,最后这项资源都会流到最善于利用它、能最大化其价值的人手里
科斯忠告
不要活在那个以为交易费用是零,以为只要一个政策,人们就能执行的社会里。你永远要看到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种种障碍。我们得考虑、关心、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黑板上的问题。
需求理论
需求第一定律
当其他情况不变时,只要价格提高,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价格降到一定程度,需求量就会增加。
供给和需求并没有截然不同的区分,只要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原来的需求者就会变成供给者。
需求第二定律
随着时间推移,需求对价格的弹性会增加。
它的意思是,当出现新的情况、新的冲击时,人们寻找替代方案的范围一开始可能没那么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选择替代方案的空间会越来越大,能够找到的对策就越来越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对价格的弹性会变得越来越高,也就是说替代品会越来越多、应变的空间会越来越大。
弹性模型
需求对价格的弹性,就是需求量随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变动的程度,它等于需求量的变化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其含义是:每当价格变化百分之一,需求量就会变化百分之几。
任何商品都既可以是奢侈品,也可以是必需品,这完全取决于价格的高低。当商品足够便宜的时候,它自然是必需品;当价格贵到一定程度,它就自然是奢侈品。
需求第三定律
好东西运到远方去定律。
含义:每当消费者必须支付一笔附加费时,高品质的产品相对低品质的产品就变得便宜了,这笔附加费越高,高品质产品相对就越便宜。正因为这样,我们也把这个定律叫做“好东西运到远方去定律”。
边际模型
边际效应效应递减定律
在单位时间内,随着人们消耗的某种商品的数量不断增加,消耗这种商品所能带来的新增享受迟早都会下降。
边际平衡概念
把资源分摊到不同的用途上,并确保资源在这些不同用途上获得的边际效用都趋于相等。
我们应该利用自己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在自己所能涉及的所有领域、所有活动、所有选项当中,根据边际平衡的规律来分配时间、金钱、精力和其他资源,从而使总效用达到最大。
主观价值论模型
主观价值论,是指所有的物品,本身并没有什么内在的价值,只有人对它的判断,人觉得它有价值,它就有价值。
价格
分配模型
人面临最基本的约束是稀缺,东西不够,人们是怎么分配的?暴力、智力、论资排辈、社会身份、劳动时间、随机分配、按需分配、先到先得、价格体系。
价格体系模型
价格可以传递稀缺信息、指导生产、做出奖惩。
按出价高低竞争,可让社会财富高速增加。
按照出价高低竞争,造成的无畏损失是最小的。
短缺和过剩模型
短缺是指因为价格受到抑制,人们仅仅用出价的办法买不到这种商品,而只有采取其他的竞争方式才能得到这种商品的情形。
过剩不是供给过多,而是商品的价格被人为地提高,以至卖家必须搭配其他竞争手段或服务,才能把商品卖出去的现象,过剩是价格被人为拔高的结果。
价格管制模型
价格管制下,形形 *** 的违法活动将会依次出场
权利
产权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
产权保护模型:财产原则、责任原则、不可转让原则
公用品和私用品模型
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排他性是指一件商品在实际使用时,物主能不能很方便地把其他的使用者排除在外。如果能比较方便地做到,就说它有排他性;不方便做到,就说它不具有排他性。
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一个人能用,别人也能用,我们称之为“没有竞争性”;一个人用了别人就不能用,我们称之为“有竞争性”。
耐心
耐用品和易耗品模型
易耗品,能一次性消费完毕的物品。例如,一个苹果、一个鸡蛋、一杯牛奶。
耐用品,它提供的服务、发挥的功能,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慢慢发散出来。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享受的物品,叫耐用品。比如,一幅油画、一颗苹果树。
不耐模型(确定性偏好)
人们总是希望早一点消费,因为早一点消费是确定的消费,晚一点是不确定的消费,所以不耐也被称为确定性偏好。
年龄、想象力、时局、传统和文化都对人的不耐产生影响。
不管是什么原因影响不耐,人与人之间的耐心不一样,他们对手上耐用品的估值就不一样。有些人看重商品今天发挥出来的效用,有些人看重商品未来所蕴含的价值,有些人喜欢现货,有些人喜欢期货。
利率模型
这些偏好现货和那些偏好期货的人之间就会产生交易,也就是说不耐产生交易。而在这个交易中,现货和期货的比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利息率,简称利率。
贴现率模型
贴现率就是未来价值(期值)转化为当前价值(现值)的打折程度。不同利率对资本的现值(即今天资本的价值)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未来越不确定,补偿就越高,利率就越高。而未来越不确定,那些在未来才能实现的价值,在今天看来就越不值钱,打的折扣就越大,贴现率的概念就源于此。
一个人是否自律,跟自己的贴现率也有很大关系。
现值等于期值除以(1+贴现率)的期数次方。
投资是时间上的平衡消费模型
我们每一个人追求的不是今天的消费最大化,也不是明天的消费最大化,我们要追求的,是终身每一个时间点的收入之和最大化。
回报率模型
在竞争之下,任何资源所能够获得的回报,会接近于这个资源本身所带来的边际收入。
供应
比较原理模型
原理:在一个社会里,每个个体如果把有限的资源,包括时间和精力,只用来生产对他们来说机会成本比较低的那些产品,然后跟别人进行交换,这样整个社会产品的总价值就能达到最大,而且每一个个体的境遇都能得到改善,而不论他们的绝对生产能力是高还是低。
员工在一个企业里的议价能力,取决于他在别出的机会。他在别处的机会越多,他在这个企业议价能力就越高,因为他随时可以选择离开。如果一个人在别处的机会已经用尽,目前的收入已经是众多选择中最高的,那么他就没有什么议价能力,只能老老实实在这个企业里工作。
市场竞争模型
完全竞争(受价者)
市场里有数不清的买家和卖家,交易的都是同一种商品,任何一位买家或者卖家,都不能通过控制买卖量来影响价格,因为他个人的买卖量跟整个市场的买卖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与此同时,任何一位买家或者卖家,都可以随时进出市场;市场的信息也是完全自由流通的,大家都可以知道他们要买卖的商品是什么,价格是什么。
不完全竞争(觅价者)
市场上每一位卖家所卖的产品,在品质上都不一样。当然,我们也假定,在这样的市场里,信息不完全流通、不完全对称,交易费用是正的,存在讨价还价、尔虞我诈的现象。在这种市场,卖家对价格和产量具有一定的操控权。卖家面对的是一条倾斜向下的需求曲线,我们把这种卖家称为“不完全竞争者”。
在这种市场,卖家对价格和产量具有一定的操控权。卖家面对的是一条倾斜向下的需求曲线,我们把这种卖家称为“不完全竞争者”。
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寡头
价格歧视模型
价格歧视就是区别对待,就是卖家根据用户不同的身份、位置、购买量、购买时间等,收取不同的价格。
行业竞争程度模型(护城河理论)
在市场中,竞争程度到底激烈还是不激烈,不看企业数量,只看行业入口有没有人为设置的障碍。品牌、特许经营权、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网络效应、转让成本。
信息不对称
解决信息不对称模型
重复交易
第三方背书
通过附加成本发信号
担保、延保与共享合同
沉没成本、人质与抵押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