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瞭望智库导读
2014年,中央严抓造谣传谣,国家网信办副主任任贤良还强调,要扶持和推出我们自己的大V和话语领袖。于是乎,大V大谣日渐式微。舆论环境虽在好转,但兴风作浪者也不是没有。煽动性新闻一出,群众有伸张正义的冲动也是人之常情,但光速传媒时代,这种人情还是很容易超越对信息真实性的谨慎和质疑精神。好在有比往年更多的理性读者站出来,摈弃立场之见,辨析真伪,减少了狗血剧,却上演了更多反转剧。
反转新闻之一:医生手术台 *** 事件
【事件回放】
12月21日,网友“当维美不再唯美”通过微博发出西安一家医院的医生在手术台上玩起了 *** 的组图,文字说明是:“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想说难怪医患关系这么紧张,手术同时你们在做什么?”此微博一出,广大网友就“医患关系”、“职业道德”展开讨论,对当事人进行抨击,“手术台 *** ”就此被推上热门话题。众多媒体迅速跟进,事态进一步扩大。
21日晚上,西安市卫生局通报“医生手术台 *** ”事件调查情况,责成西安凤城医院就此事件向社会进行公开道歉,并进行全面整改,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医务人员行为,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事件真相】
“手术室 *** ”事件并没有因为医护人员被重罚而完全平息。随着媒体对事件的继续披露,照片背后的真相也逐渐清晰。经过调查,网上所传照片拍摄日期为今年8月,因为手术室即将搬迁,相关医护人员在病人手术成功后,为了留念而拍摄的。公众的态度也逐渐发生变化。
“我一年要做大概一二百例大手术。有时候一天就好几例。”心力交瘁的郑晓菊医生略感无奈。受到了相应的记过处分后,23日,那天手术台上的病人最终看不下去了,涉事病人白文海出面澄清:“医生们拍照我知道,也同意了。医生辛苦那么久保住了我的腿,想不通为啥大家要批评他们。”
西安凤城医院医务科主任段治国称,一开始,医院主要是“急于想把照片引起来的社会负面影响消除了”,但处罚决定不会因为患者的谅解或者公众态度的变化而有所变更或撤销。
【评论】《你看到了医生 *** ,却没看到……》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卫生部部长陈竺7月在《人民日报》刊文分析困扰医患关系的原因。陈竺说,“一些媒体特别是一些小报和新媒体报道医患纠纷时,往往以偏概全、误导公众;个别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不顾客观事实,对医患纠纷渲染炒作……”这下一个反转新闻还是让医务人员给撞上了。
反转新闻之二:8·10湖南湘潭产妇死亡事件——让全国人民学会“羊水栓塞”这个词
媒体《产妇抢救失败 医生失踪》中,对发生的医闹一笔带过
【事件回放】
8月10日下午,湖南湘潭县妇幼保健院一名张姓产妇,在做剖腹产手术时,因术后大出血死亡。当地电视台记者于当晚12点即赶到现场,视频报道直观记录全过程。患方有行为过激之处,院方的处理方式也让人难以接受。遗憾的是,此后的文字报道一味煽情,甚至未就“羊水栓塞”等病症作出专业解读。
家属不理解为何产前没有检查出“羊水栓塞”,也不了解这种情况的凶险性。就在悲剧发生后不到一周(8月16日),一位上海产妇也遇上羊水栓塞,经过多家医疗机构联合接力抢救,40多位医护人员忙碌一天,输血53袋,被成功救治。
“湘潭孕妇死在手术台 医生护士集体失踪”的新闻一经曝光,成功将涉事医院塑造成了草菅人命、管理混乱的医院,把道德批判的矛头对准了医疗机构、把患者死亡的责任引向了医务人员。“妻子赤身裸体躺在手术台,满口鲜血,眼睛里还含着泪水,可却再也没有了呼吸。而本应该在抢救的医生和护士,却全体失踪了,房间里只有一些不明身份的男士在吃着槟榔,抽着烟。”这样残忍的画面,任由如何冷血的人都无法不愤慨。
此后,多家媒体介入调查,各方说辞不一。殒命产妇婆婆受访时一句“切除子宫怎么生二胎”引发网民关于“保大还是保小”的大讨论。其后,经新浪微博认证为湖南湘潭孕妇张宇父亲的@张宇父亲 发微博称,家属第一时间答应切除子宫;但当媒体找到张宇父亲本人,张宇父亲否认注册微博,也表示不知道是谁发布的相关消息……
【事件真相】
9月11日晚,湖南湘潭市“8·10”产妇死亡事件联合调查组通报,经湘潭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组织专家鉴定组依法依程序鉴定,湘潭产妇死亡事件调查结论为产妇的死亡原因符合肺羊水栓塞所致的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事件不构成医疗事故。
专家鉴定组根据患者的孕产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结果,认为医方对产妇入院诊断和分娩方式选择正确。在整个抢救过程中,湘潭市和湘潭县卫生部门和院方竭尽全力对产妇进行了抢救。为抢救产妇生命,湘潭市卫生局和湘潭县卫生局、县妇幼保健院及时启动危重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组织市级专家和医院工作人员抢救产妇生命,整个抢救过程持续9个小时。在产妇三次出现心跳骤停的危急情况下,现场医务人员始终在积极抢救。
同时调查组也指出,医方与产妇家属信息沟通不够。产妇抢救过程中,医方虽然多次与家属谈话,也进行了病危告知,但沟通不够充分、有效,对“羊水栓塞”病情凶险性和病程发展趋势向产妇家属解释不充分,没有让产妇家属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产妇死亡后,院方没有及时、直接告知家属产妇死亡信息,引起产妇家属不满和质疑。
大陆人民这两起反转事件因医生而起;在港台,只要一泡尿就可以引起同样的风潮啦!
反转新闻之三:大陆男童香港街头撒尿
图中清晰可见孩子母亲用尿不湿接住了孩子的小便
【事件回放】
据凤凰视频4月21日消息,网上一则视频显示,一对大陆夫妻带着孩子在香港街头小便,被路过的两男一女阻止,双方发生冲突。从网上公布的视频看,双方相互指责,两名男青年均是手持摄像设备,另一只手还拉住婴儿车,不允许大陆夫妻离开,等候警察,还指着大陆夫妻说“你莫走”。
凤凰卫视记者、主持人闾丘露薇当天中午在个人认证微博上称,孩子当街便溺,有路人拍照,遭孩子父亲抢走相机和记忆卡,孩子母亲打了路人一耳光。片中白衣青年看不过眼报警,并且阻止夫妻离开,双方争执,青年遭人用婴儿车推撞。警察到场调查后,父亲无条件释放,母亲涉嫌袭击被捕,准保释,五月中需到警局报到。
但有网民的说法与她大不相同:“内地夫妻带着两岁的女儿在香港旅游,因为女儿尿急,夫妇俩在商业街的厕所排队未果,妈妈拿出纸尿裤在街头给女儿接尿。虽然并没有弄湿路面,但有三两个香港年轻人还是对着小便的女童拍照。”内地夫妇要求删除摄有女儿隐私部位的照片未果才引发冲突。
【事件真相】
香港警务处公共关系科当值新闻主任4月23日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还原了4月15日在旺角发生的内地幼童小便事件经过。警方强调,网上传说这名2岁幼童是女孩的消息并不准确,该幼童其实是男孩。
警方调查发现,内地夫妻让2岁的儿子当街小便,引起路过的王姓男子不满,拿出智能手机拍照,叶姓男子发现后前去制止,并抢其手机,夺记忆卡。吴姓男子见到这一场面,想去阻止叶姓男子,付姓女子则用婴儿车去推撞吴姓男子。
警方表示,叶姓男子因为抢别人手机涉嫌盗窃、付姓女子因为用车撞人涉嫌袭击被警方带走,经调查,叶姓男子被无条件释放,付姓女子则获保释,需要5月中再来香港跟警方报到。
警方表示,在他们的调查资料里,不存在付姓女子打路人耳光的情节。
23日,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杜平在节目中表示,母亲在情急之下让小孩在公共场所小便,固然不雅,但两个香港青年冲着撒尿儿童拍照是“令人不齿”的,“因为他们以维护香港秩序的高尚名义,却故意侵犯了别人的隐私”。他同样在评论中指出,“恶意利用港陆摩擦更应受到谴责”。
反转新闻之四:台湾餐厅陆童当众撒尿
TVBS的报道没有采访到当事人,也没有影像或图像资料
【事件回放】
这起发生在10月2日的事件,在10月19日左右被台湾媒体集体曝出。TVBS新闻台用2分41秒报道了这起事件,标题为《扯!陆团用餐“童当众撒尿” 鼎泰丰臭翻》。在两分多钟的报道中并未提及来源,也未有新闻当事人和现场图景,只是采访了鼎泰丰公关吴怡蓉。
其他新闻媒体闻风而至,使用的标题无外乎《陆童鼎泰丰上演“尿尿小童秀” 母还要求免费换菜》(东森新闻);《陆客吃鼎泰丰 童尿急竟店内解决、沾菜还要求换新》(今日新闻);《陆童当桌撒尿 臭翻鼎泰丰 尿宝特瓶却飞溅小笼包 妈竟拗换菜》(苹果日报)。这几家知名媒体在后续报道中,也未提及新闻来源。
台湾媒体在报道中还一再强调,这是一个高档旅行团,每人团费高达17000元人民币,言语之中颇有对大陆“暴发户”的鄙夷,一心想坐实大陆人“穷的只剩下钱”的低素质行为。
10月20日,中视电视台发出澄清报道,标题为:“太丢脸!101桌边尿尿童 竟是台湾人”,指出照片中曝出的母子为台湾本省人,还采访到了当事妈妈纪女士。
到底是谁尿的?
【事件真相】
据观察者网第一时间梳理报道,原来在同一楼里,竟发生了两起童尿事件,一起为陆客,另一起有图有真相的为台湾本省人所为。
两起事件由于相近的地点,使媒体以及网民产生混淆。
一个来自山东省(TVBS报道为山东省,《苹果日报》报道为山西省)的5人旅行团在台湾知名餐厅鼎泰丰台北101店用餐,席间一名3岁男童尿急,其母亲用一个矿泉水瓶为他就地解决。尿液溅到桌上,母亲还要求服务员换菜。这则报道播出于10月19日,而事件发生于10月2日。TVBS的报道中没有采访到当时的大陆游客(仅采访到了鼎泰丰公关吴怡蓉女士),也没有当时的影像或图像资料。
同样是在台北,同样是在101大厦,又发生一起“儿童当众小便”事件。台湾中视电视台10月20日19时28分报道,在101大厦的另一家餐厅——龙记香港茶餐厅内,一名儿童站在椅子上,裤子脱下。经中视电视台调查,这名撒尿儿童为台湾人。其母亲姓纪,纪女士否认自己的孩子在饭桌上撒尿,称她当时在给自己的孩子“整理仪容”。她还在电话里反问记者:“现在有尿没尿(是否小便)有什么差别吗?”
上面两起反转新闻中,几个孩童暂且还有父母为其遮挡舆论非议。下面这则反转新闻中的孩子却要直面远超他那个年纪能够理解的媒体游戏规则。
反转新闻之五:200余村民联名驱离8岁艾滋男童
原图说:在镇上,几乎很多人都知道坤坤这个艾滋病男童,当坤坤从便利店出来后,大家自然地与他产生一定的距离。
乡党委书记李辉对此表示异议。“他们把坤坤带出去到处拍照,拍了一天,这是他们叫大家这样拍的。”
【事件回放】
据某官媒12月17日报道,12月7日,就是国际艾滋病日后的第6天,四川省西充县某村,200余位村民用写“联名信”的方式,决定要将村里一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8岁男童坤坤驱离出村。
报道称,坤坤的母亲不知所踪、父亲也已失联,只因“在娘肚里就感染了艾滋病”,被村民视为“定时炸弹”,上不了学、结交不了小伙伴,人人避而远之,甚至祖父也在联名信上按了手印。
村民联名“驱离”坤坤的新闻不断发酵,社会对于“驱离”行为感到诧异,爱心人士提出捐赠,公益机构要收养。19日,联合国驻华系统就此事发表声明,表示十分关注坤坤遭到村民歧视的情况,称羞辱和歧视是阻碍艾滋病防治进展和终结艾滋病的最大障碍。
不少外国媒体第一时间头版头条报道,底下评论都是批判谩骂。就连地方媒体譬如休斯敦电视台也作了报道,配图竟是 *** 面对国旗敬礼。
【事件真相】
事情在持续发酵中反转,来了个急转弯。坤坤爷爷罗生(化名)称,村民写联名信“驱离”坤坤一事是媒体让这样做的,“联名信的内容都是他们写好的”,他默认的目的是为了有人捐献和认养。
12月初,两位媒体记者找到罗生,说如果要报道坤坤的事,需要按照他们讲的做才能引起关注。“他们说通过写‘联名信’的方式能获得更多的关注。”
报道出来后,有张照片的图说是:“在镇上,坤坤从便利店出来后,大家自然地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乡党委书记李辉对此表示异议。“他们把坤坤带出去到处拍照,拍了一天,这是他们叫大家这样拍的。”罗生和村、乡干部说平时村民对坤坤不错,有时给他一块两块钱买零食。
但“策划”一说,遭视频拍摄者否认。他自称某网站的通讯员,对方表示是和媒体记者一同到的村里。
另据新京报报道,两位记者表示:“他爷爷想把他送走的愿望非常强烈,多次找相关部门反映情况,但没有如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言语上或许暗示过他爷爷写联名信。”承认在方式上欠妥当,“但完全出于一片好心,希望坤坤能引起关注。”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人民 *** 新闻办公室19日下午通过其官方微博,对报道进行回应称,经调查,报道内容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
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坤坤(化名),今年8岁,家住西充县某村。其父亲外出失联2年,母亲外出失联4年,现由其祖父母抚养。2012年年底被确诊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并进行了定期身体检查和免费抗艾滋病病毒治疗。
从2013年开始,该儿童每月获得艾滋病儿童基本生活费678元,每年获得2000元的救助资金。目前,当地 *** 正在组织落实该儿童的入学、宣传教育及与村民沟通等工作。
近年来,其父母长期失联,祖父母对其监管乏力,并且也不愿意再继续监管,致使其至今未能入学。
比起策划事件本身,媒体自身的反转更加富有戏剧性。
反转新闻之六:唐慧案
唐慧一度被塑造成带有 *** 圣母色彩、替女儿讨还公道的“ *** 妈妈”
【事件回顾】
2006年,唐慧的女儿乐乐遭多人 *** 后,被迫卖淫。因对女儿被 *** 案的判罚不满,唐慧屡次 *** 。2012年8月,她因“扰乱社会秩序”罪被劳教。随后“唐慧事件”被发上微博,引发舆论的强烈关注,立马上升为一起网络舆论影响司法走向的案件。
在整个案件的一、二审过程反复的七年多时间里,媒体和社会舆论近乎“一边倒”地支持唐慧一方,表达唐慧的诉求,甚至一度将唐慧塑造为带有 *** 圣母色彩、替女儿讨还公道的“ *** 妈妈”,明里暗里将矛头指向可能存在司法 *** 。
这等于造成一种只要被告不被重判司法机关就存在司法 *** 的舆论环境,在此背景下,司法机关的压力之大、“独立审判”之难,可想而知。
在本案没造成任何被害人死亡或重伤的情况下,唐慧凭借其顽强的 *** 韧力与能力,在媒体与舆论的倾斜性“帮助”下,“成功”地让一、二审法院判处两名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
回顾整个案件的过程,唐慧的缠访、闹访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她本人的执着,媒体和一些人士的鼓励和支持恐怕也“功不可没”。如已被刑拘的著名“死磕派律师”浦志强曾经代理此案,唐慧也提到曾有“华侨”资助过她。
【事件真相】
事情的逆转出现在2013年。2013年7月15日,湖南省高院判决,永州当地对唐慧劳教案作出判决,永州市劳教委败诉,唐慧再一次胜利。媒体纷纷将之称为“法治的胜利”,并希望藉此推动废除劳教制度。
但半个月后,《南方周末》刊发报道《唐慧赢了,法治赢了没?》,使整个案件的方向完全被逆转。
在这组报道中,唐慧的形象被全盘颠覆,从之前带有 *** 圣母光环的“ *** 妈妈”变成了缠访、闹访、蛮不讲理,以各种方式干预司法的典型。而且,这组报道以详细的资料还原了案情,分析了判决结果,以证明最终的判决结果畸重,早已完全偏离了法治的轨道,而永州市劳教委做出的对唐慧进行劳教的决定似乎也显得合情合理——实在不胜其烦,无法应付,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这组报道迅速引起广泛争议。反对的声音主要来自此前唐慧的坚定支持者,如律师、记者等群体,其他人在读完这组报道后多数立场转变,从同情唐慧转向同情被告、当地 *** 和司法机关。
今年6月12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永州市一看守所对“唐慧女儿案”两名被告人秦星、周军辉的死刑复核进行宣判,两名被告人的死刑未被核准,案件将发回湖南省高院重新审理。
死刑复核结果公布后,唐慧表示将会继续 *** 。但这次媒体显得谨慎了许多,少了以前的鼓励和支持意味,而转为强调让案件回归法律。
信息爆炸时代,我们究竟是离真相越来越近,还是离真相越来越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做媒体人实属不易。下面两则新闻中,考据党发挥了重大作用。希望各位小编再接再厉,细致严谨!
反转新闻之七:浑水煮泡面
【事件回放】
8月3日云南昭通发生6.5级地震,国家调动 *** 武警部队、预备役与消防部队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一锅浑水搅浑了舆论。
8月4日下午,多家媒体报道了震中龙头山镇救援人员的感人一幕,地下水和自来水因为地震而浑浊,救援人员将洁净水源让给伤员,自己用煮浑水泡面来充饥。
这则新闻引发网络讨论,微博大V也颇为关心,引经据典地指出中国军队在救灾应对措施上的落后之处。
8月5日稍晚时间,《环球时报》记者就此向前方救灾部队求证时得知,这是一则“救灾假新闻”。部队负责人希望公众勿轻信传闻,伤害前方士气。
然而次日清晨,中国广播网前方记者@李腾飞 发微博称,这则被否定的“假新闻”竟然又是真的。“浑水是这里的自来水,部队里要求只吃面不喝汤,我和同事都吃了。”随后又有多名央广前方记者发回现场“浑水”报道。
【事件真相】
据查证,《京华时报》的报道以及腾讯拍客的现场视频,都对“浑汤面”进行了证实。6日早晨9点25分,环球网要闻部副主任@paingod发微博致歉,承认标题有错。
@paingod(环球网要闻部副主任郝珺石):看了视频,部队确实吃了浑水泡面,后勤是当地组织的,不是部队做的饭,浑水是自来水,放了消毒药片。部队告诉我们不会让战士吃不干净的水,但他们没有负责给自己做饭,所以从常识上和事实上部队讲的都没错;烧水煮面的当地工作人员也没错,其他单位负责救灾,他们负责保障后勤,浑自来水是他们无法抗拒的客观条件;现场要求战士别多话吃泡面的军官也没错,向受灾群众出让自己的生活物资,面对任何情况不讲条件是他们的传统;现场报道的记者和拍客更加没错,他们报道的是事实,向在前方的中广网记者和腾讯拍客道歉;错的是我,我取的标题轻易的否定了一切,部队不会吃浑水面是常识,但吃了浑水面也是事实。只有在中国,救灾部队才会吃下老百姓给煮的浑水面。
新华社特派记者6日赴现场再次调查,发现“浑水泡面”属实,为当地群众在给养难以进入震中的救灾初期给救灾人员送上的热食。而随着道路逐步打通,救援人员和当地群众生活条件也已得到明显改善。
反转新闻之八:骆驼四肢被砍,成乞讨工具
【事件回放】
10月19日左右,“骆驼四肢被砍成乞讨工具”的新闻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一些媒体微博出于可怜骆驼、呼吁解救乞讨骆驼的原因转发扩散。更有一些媒体和网友在传播“骆驼四肢被砍成乞讨工具”消息的时候加上诸如“道德沦丧”的指责。
世界各地不少英文媒体纷纷对此进行报道,“丧心病狂”“恶意斩断”“野蛮的中国乞丐”类似字眼出现在《每日邮报》、新加坡Asiaone、Reddit等各大英文报纸和网站标题中。
【事件真相】
如果大家仔细看发布的照片,骆驼的腿并没有被砍掉,而是藏起来了……这让不熟悉骆驼习性的网友纷纷上当。
还是无法理解骆驼的“醉人”卧姿?
搜索《骆驼的卧姿为何如此销魂?》参考。
年关将至,相信各种惊悚新闻还会涌现,比如农民工讨薪死亡新闻。我们固然希望各界能为亿万农民工过好年创造条件,也希望新闻事实进一步澄明之前,媒体以及大众能够保持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