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慈善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无处不在,或大或小,它离我们很近,即使是小小的善举,都是一种慈善。
而这位老人,不能说是全世界,但是在整个国内,我相信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存在。
他是邵逸夫,一个被无数人记住的人,他的名字被刻在无数人的心中。
邵逸夫出生于香港做染坊生意的富商之家,共有兄弟五人,但是奇怪的是,竟然都不想接手家里的生意,而是都喜欢拍电影。
在其中学毕业之后,便和自己的几个哥哥合伙开了一家影视公司,说是公司其实也就是个草架子。
因为他们只有一部手摇式电影放映机,他们准备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打响自己的名气,于是他们不像是其他影院一般,而是直接从家庭环境比较差的地方以低廉的价格积累资金。
可惜的是,他们都没有想到同行的打压来的那么快,在一次放映过后,他们唯一一部放映机被同行派来的混混给砸坏了。
这也让兄弟几人的电影梦戛然而止。
但是和兄弟几人不同的是,邵逸夫一直把这个梦想放在心里,于是在他23岁的时候,通过家里的帮助,直接买下了一座剧院。
而邵逸夫更是凭借着这座剧院迅速的完成了自己的积累,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最终以全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的发布一炮而红。
到了1937年,仅仅的七年时间,邵氏兄弟在东南亚已经拥有了上百家影院,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手里握着庞大资产的邵逸夫,却连20块钱都舍不得花。
但是与之相反的,是他对于慈善的追求。
或许是年龄大了,对于金钱的欲望没有那么强烈又或者说是看淡了钱财。
邵逸夫开始疯狂的做慈善。从1985年到2012年,这27年间,他的累计捐款仅仅在内地就达到了47.5亿。可以想一下这笔钱在当时的年代是多么庞大的数字。
根据不完全统计,邵逸夫以及其邵氏基金在内地捐助了超过百亿,并且资助了很多的学校,医院,图书馆和教学楼。
对于教育邵逸夫更是舍得花钱。
多少学校有逸夫楼?这个数字说实话,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是,正是这些逸夫楼和邵逸夫先生的帮助,得以让千千万万的农村学子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对于逸夫楼,其实还有一个大家都不曾在意的点,那就是有的逸夫楼中的“逸”字少了一个点,其实这是故意的。
假若这座逸夫楼是由邵逸夫那边全部出资的,就是会把这个点加上,表示圆满。但是相反的,如果这个楼有其他人一起帮忙出资,则这栋楼的“逸”就会少一点。
一直到2014年,邵逸夫老先生以107岁的高龄离开了我们,但是邵逸夫老先生的恩情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结语
邵逸夫老先生的慈善事业帮助了无数人走出困境,其一栋栋逸夫楼的崛起,让我们不断见证这位老先生的丰功伟绩。
最后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的“逸夫”先生的出现,帮助一个又一个正在面临困境的人走出来。
逸夫楼会永远屹立在中华大地之上。
以上内容未经同意禁止以任何形势进行转载,图片来源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