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前言:本期只是对单车几何做了解,有条件的还是做fitting,能更精确地了解身体适合怎样的车。
单车几何图
选车看最多的就是几何的激进程度(图中K,L)
几何激进还是舒适主要看三个数值:堆高Stack、前伸量Reach和STR。
堆高Stack是五通中心到头管中心的垂直距离(图中K)
前伸量Reach是五通中心到头管顶部中心的水平距离(图中L)
STR=Stack/Reach
STR=1.45是平衡点
<1.43是激进型
>1.47是舒适型
立管(图中A,B)
立管长度SEAT TUBE LENGTH (inch)(图中A):立管长度决定了车架对做点的高度调节范围和跨高
立管角度SEAT TUBE ANGLE(图中B):一般公路车立管角度都在74°左右:立管角度越大,车手中心越靠前,爬陡坡不容易后翻(一般人基本不会遇到这么陡的坡),受到后轮的颠簸影响较少,但同时后轮的制动力较弱(重心靠前了);立管角度越小,腿部发力空间和踩踏角度更合理。
头管(图中D,E)
头管长度HEAD TUBE LENGTH (inch)(图中D):头管长度和堆高相互影响,头管越长,重心越高,不易操控,但更加舒适;头管越短,与之相反,而且更加气动。
头管角度HEAD TUBE ANGLE(图中E):头管角度主要决定操控性和稳定性,角度越大,转向越灵敏,但稳定性较差;角度越小,与之相反。公路车的头管角度较大,即使车把很短也能轻松转弯;山地车的头管角度小,能提供更好的稳定性,但更难操控,所以山地车车把很长正好可以弥补操控性差这个缺点。
前叉(图中无数据)和轨迹量(图中G)
前叉偏移量fork rake:如图,为轨迹量做准备。
前叉偏移量
轨迹量Trail(图中G):头管角度和前叉偏移量的夹角,一般情况下,轨迹量越小,自行车灵敏度就会提高,转动车轮所需的力量也就越轻,如果Trail较长的话,自行车操控变得更加稳定。
上管(图中C,M)
上管长度TOP TUBE LENGTH (inch):水平上管越长,身体越前伸;水平上管越短,身体伸展越紧凑。和STR有些类似,但逐渐被取代。
上管高度STAND OVER HEIGHT (inch):一大参数,除非你坐着上管骑,基本不用看。
坐上管(UCI禁用姿势之一,挺危险的,新手不要学)
五通(图中J)
五通高度(图中无标识):五通(牙盘的位置)到水平地面的高度。
五通下沉量BOTTOM BRACKET DROP (inch)(图中J):在轮径一样的情况下,下沉量约大,五通高度越低,坐上管的中心越低,更容易压弯。
车轮(图中Q,H,I)
轮径WHEEL SIZE(如图Q):一般公路车的轮径都是700c。
轴距(轮距)WHEELBASE (inch)(如图H):两个轮子之间的距离,轴距的长度受到hen~多因素的影响,但转弯必须注意轴距,但一般问题不大。
后轮距(图中I):后轮距约长,重心越靠前,后轮的制动力较小,刹车抱死后轮容易打滑、侧翻(要是技术好可以整个漂移,手动狗头)。
前轮距(图中无标识):中轴到前轮花鼓中心的距离,距离越近,重心越靠前,前轮制动时容易前翻。
车把(图中O,N)
把立长度(图中O):把立长度也会影响前伸量Reach,把立越长,风阻减弱(都爬搁哪了)操控的灵活性降低,在减震方面有轻微加成。所以山地车的把立较短,加强操控性。
车把宽度(图中N):车把宽度还是要根据车手的肩宽决定,最适合的最好。
下把位下沉量(图中无标识,应该是这么叫的):弯把的最低端和最高处的距离(实在不懂看图),下沉量较大能有效减小风阻,也就有了小弯把、大弯把、人体工程弯把之分,大弯把的图实在找不到,大弯把的下沉量比小弯把大(具体看图)
下把位下沉量
左边为小弯把,右边是人体工程弯把
曲柄(图中P)
曲柄(图中P):曲柄的长度越长,骑行约省力,但脚在空中画的圆越大(简称路程越长),曲柄的长度也影响坐上管的感觉(新手别学)。
有任何错误欢迎指正
参考:捷安特官网
知乎 @单车基械匠 《单车基械匠:读懂自行车几何角度图,是你成为老鸟的关键一步》
美骑网 @SEKA 《自行车几何终极指南 看这篇就够了》
搜狐 @单车志Bicycling 《争当 *** 深入解读自行车几何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