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舟山渔场是我国第一大渔场,素有“中国渔都”美称。
今年春节前,宁波象山渔民一网打进4900多斤野生大黄鱼、卖了957万元的消息,迅速登上了热搜排行榜。成就这一奇迹的舟山渔场是我国第一大渔场,与俄罗斯千岛渔场、加拿大纽芬兰渔场、秘鲁的秘鲁渔场齐名,是闻名世界的四大渔场之一,素有“中国渔都”美称。
舟山群岛海域正是大黄鱼主产地之一。说实话,并不遥远的上世纪80年代,不论是笔者入伍时的部队所在地象山、石沿港,还是后来工作的宁波东钱湖,大、小黄鱼和带鱼、马鲛鱼、鲳鱼等是菜市场里的寻常食材,也是部队食堂的家常菜。自己从内地参军到海边时,刚开始对连队餐桌上海鲜的海腥味很是排斥,更别说大快朵颐了。
清晰记得1984年春节将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派员找到时任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谢正浩将军(曾任第一野战军六军副参谋长兼乌鲁木齐军区参谋长),请老首长给解决几吨海鲜过年。对戍边守关老部下们的这点不过分要求,谢司令二话没说,立马指示东海舰队后勤部谢宜忠政委负责落实此事。很快,舰队捕鱼船大队迎寒斗浪前出舟山渔场捕鱼,由于时机不佳,战果不理想,不足部分后由舰后军供站联系当地渔政和副食品部门调剂解决。据说那年春节,兵团上下几乎家家都有海鲜上桌,让驻守边关的兵团官兵和家属们过了个远离大海却有海鲜的难忘新年。可见,如今这些贵得离谱、令人咂舌的野生海鲜,当年是多么地稀松平常。
苏浙沪一带有把金条叫作“大黄鱼”“小黄鱼”的习惯,如今野生大黄鱼身价堪比黄金。市面上除了一些私房菜、这“记”那“府”的偶有野生大黄鱼现身外,寻常吃到的基本都是深海养殖的。对老饕们而言,当年野生大黄鱼随随便便下面条、动辄来份雪菜黄鱼汤的日子,早已此情可待成追忆了。究其原因,一是吃鱼的人越来越多,二是捕鱼手段越来越现代化,三是捕捞时大小通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舟山渔场自古以来水产资源极为丰富,是浙江、江苏、福建和上海三省一市渔民的传统作业区域。有大小渔场近30处,渔民习惯按各作业海域,把渔场划分为大戢渔场、嵊山渔场、浪岗渔场、岱衢渔场等。舟山渔场盛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鱼等四大渔产,各种鱼类相应都有自己的生活繁殖地带和季节。近年来,为了制止对舟山渔场的掠夺性捕捞,国家规定每年6月15日至9月15日为休渔期。此举使舟山渔场的鱼子鱼孙们得到了较好的休生养息。
每逢9月16日开渔日前,早已转业在舟山沈家门和宁波象山工作的战友常会邀请我们前往,亲眼看看装扮一新的渔港,彩旗猎猎的渔轮,感受一下到处洋溢着的节日气氛。当主持开渔仪式的老者举起满碗的烧酒为所有渔民兄弟壮行,祈求年顺渔丰、满载而归并宣布开渔之后,港内汽笛、螺号齐鸣,锣鼓、鞭炮喧天。早憋足了劲的渔船,千舟竞发,浪花飞溅,开始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捕鱼季。每当这个时节,舟山渔场简直就是一个网的世界、鱼的世界。正如沈家门渔具博物馆介绍词中所描绘的:“网的天,网的海,网的滩,网的崖,好似一个网的世界。岸上织,海中撒,好似雾纱连云彩。哪条船不是满仓载,哪个人手中不是一袋袋。黄鱼满身金光闪,带鱼条条涂银彩。担连担来筐迭筐,男的挑来女的抬;起重机呀运输带,搬也搬不光这鱼的山、鱼的海。”
(任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