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传播学选择题及答案,传播学概论题库及答案,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传播学选择题及答案,传播学概论题库及答案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传播学选择题及答案,传播学概论题库及答案

新传,一门酷爱考课外拓展内容的学科。课外拓展内容不仅体现在考题上,还体现在答题上。仅依靠书本上的理论,如使用与满足、议程设置理论,很难让理论表述锦上添花,答题角度容易高度雷同。

因此学姐 *** 十个高频超纲理论,并附带适用“场景”。

狂欢理论

01

2022年关于“狂欢理论”的真题

1.论述题:材料为EDG夺冠,用巴赫金“狂欢理论”论述“竞赛”这一媒介事件(2022,北京体育大学专硕)

2.案例分析题:用新闻传播理论分析“双十一”购物狂欢节(2021浙江传媒学院 334)

3.论述题:论述新媒体背景下饭圈粉丝的新表现,及不良饭圈文化的治理方案(2022,郑州大学专硕)

02

狂欢理论核心知识点

一、关键概念

巴赫金将狂欢节型庆典活动的礼仪、形式等的总和称为“狂欢式”,也可以说是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巴赫金将狂欢式规定为四种特殊范畴:第一,人们之间随便而又亲呢的接触;第二,插科打浑;第三,俯就,随便而亲昵的态庭,这一态度应用于一切方面,无论是对待价值,思想,现象还是事物;第四,粗鄙,即狂欢式的冒读不敬,一整套降低格调,转向平实的作法,与世上和人体生殖能力相关联的不洁秽语,对神圣文字和篇言的模仿讥讽等等。

二、狂欢式的特征

狂欢式具有显著的外在特征,在这些特征中它体现了狂欢式的世界感受的内在意蕴。巴赫金认为狂欢式具有两大外在特征:

1.全民性。巴赫金认为“全民性是狂欢节的本质特征”,狂欢节是一种全民性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亲密接触,与世界融为一体。“在狂欢节上,人们不是袖手旁观,而是生活在其中,而且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其中,因为从其观念上说,它是全民的。”巴赫金说“在节日中人仿佛为了新型的,纯粹的人类关系而再生。暂时不再相互疏远。人回归到了自身,并在人们之中感觉到自己是人。”狂欢节的生活是脱离了常规的生活,人们不像平日那么严肃,充满畏惧和虔诚,而是过着一种不受任何束缚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生活“是脱离了常规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是翻了个的生活,是反面的生活。”

2.仪式性。狂欢节是充满节日气氛的庆典,它是由一系列的仪式和礼仪构成的,具有一种庆典性。狂欢节最主要的仪式就是笑谑地给国王加冕和脱冕,这种仪式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狂欢式的庆典中。狂欢节上的所谓的脱冕是这样的国王被脱冕,脱下帝王服装,摘下王冠,夺走其权力象征物,还要讥笑和殴打他,而被加冕的人则是奴隶或小丑。

三、狂欢式的世界感受

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具有三种内在精神:

1.自由平等的对话精神。在日常的,即非狂欢节的生活中,人们被不可逾越的等级、财产、职位、家庭和年龄差异的屏障分割开来。而在狂欢节广场上人们自由接触,不分等级,部分老小,大家一律平等。在等级制度森严和行会隔阂的社会中,人们之间这种不拘形迹的自由接触,给人以格外强烈的感觉,它成为整个狂欢节世界感受的本质部分。

2.双重性。狂欢节上的一切仪式或形象都并不是绝对的肯定或否定。巴赫金说“狂欢式所有的形象都是合二为一的,他们身上结合了擅变和危机两个极端诞生与死亡,祝福与诅咒,夸奖与责骂青年与老年,上与下,当面与背后,愚蠢与聪明。对于狂欢式的思维来说,非常典型的是成对的形象,或是相互对立,或是相思相近。”

3.相对性。巴赫金指出“狂欢节不妨说是一种功用,而不是一种实体,它不把任何东西看成是绝对的,却主张一切都具有令人发笑的相对性。”狂欢节上的很多仪式都不具有绝对的某种意义,如加冕和脱冕就是不可分割的,是相互转化的。

其实两重性和相对性是一致的,它们都强调一种未完成的变异的精神,反对孤立自足的封闭性,反对僵化的教条和秩序。人民大众就是用这种精神向现存的固定的和僵化的制度、秩序和思想发出挑战的。

概括而言,巴赫金的狂欢范畴可以归纳总结为两个层面:一是强调全民平等自由参与的主体;二是强调俯就颠倒且粗鄙戏谑的广场形式。在这里,巴赫金的狂欢式强调的是一种全民参与的平等自由对话的内核:通过全民化的对“国王”的戏谑式狂欢,底层与上层实现了一种暂时但平等自由的对话。籍由此,狂欢节构成了一种暂时性的第二世界。

03

适用情况

可用于:表情包、网络游戏、流行语、现象级综艺、弹幕等题目中。

拟剧理论

01

2022年关于“拟剧理论”的真题

1.论述题:全民带货的现象看法(2022年北京印刷学院,专硕)

2.论述题:请用传播学理论分析明星“人设”(2021,西南财经大学 440)

3.知识综合与运用:试析微信朋友圈中“晒”的行为(2021,河北大学440)

4.论述题:根据朋友圈"分组可见""屏蔽"等现象,依照传播学 原理对自我表达进行论述(2021,中国地质大学学硕)

02

拟剧理论核心知识点

一、关键概念

戈夫曼在其《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中对拟剧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尝试对人际间的互动行为进行解释。其理论主旨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行为,在某些程度上可视为一类表演。存在于社会空间中的每个个体都是表演者,或是某些剧班中的一员,在特定的场景与空间下,基于特定目的与规范,在观众的注视下进行角色扮演。在其整个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尽可能关注某些印象,并赋予相适应的品质、品性,当演出结束回至后台,表演者又恢复其原本真实状态。

拟剧理论涵盖四类核心要素,即前区、后区、情境、印象管理。

前区是一类基于特定目的与规范的社会存在,人们扮演的通常是一类理想化角色,舞台设施、布局、装饰品、道具、布景等一系列工具都成为其塑造角色的辅助;

后区是与表演行为促成形象所不一致的发生区域,可以表述为准备区域,其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不必像前区那样约束自我,而是更为真实地呈现自我;

当一个人出现于另一个人面前时,便形成了情境,紧接着人们对于这一情境进行自我定义,并配合相适应的反应与行为。为了更灵活地进行角色扮演与定位,情境直接赋予了不同的表演框架;

任何表演意在控制或影响他人行为,尤其是对于表演本身的反馈,这类通过情境来表达自我给他人留下一类印象,则称之为印象管理,其可分为误解表演、理想化表演、补救表演与神秘化表演四类,目的在于引导他人自觉自愿地按照期望行事。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诠释了拟剧化表演在日常生活情境中通过人际互动,达成自我印象管理的具体策略。

二、具体案例分析(刘畊宏直播)

表演有前台和后台之分,直播间作为台前区域,是一个固定的演出空间,在“前台”进行着“后台表演”的现象已经成为新的媒介景观。表演者会在表演区域塑造自己想要表现的形象,而非台后真实的自我形象,刘畊宏的明星身份下无疑会给用户带来距离感。而刘畊宏在直播中加入夫妻日常对话、岳母做客直播间等一系列台后形象的展示,毫不吝啬地展现明星博主的生活真实状态,拉近了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刘畊宏以弱化表演的形式,将想要强调的积极一面呈现给观众,展示自己的真性情,而观众可能察觉不到这种表演,认为是主播真实的行为和自然的情感流露,将这种积极的形象与主播和平台联系起来,实现主播和平台的双赢。

03

适用情况

可用于:网络直播、朋友圈、拟态环境、vlog等题目。

互动仪式链

01

2022年关于“互动仪式链”的真题

1.论述题:饭圈的成因、特征、趋势、影响(2022,华中师范大学专硕)

2.论述题:中央网信办开展饭圈乱象整治行动,明确提出取消艺人榜单,各个社交平台纷纷下线榜单 。①分析依托在社交媒体发展起来的饭圈文化的深层动因 。②这种社交媒体饭圈文化的特征与影响(2022,复旦大学专硕)

3.论述题:材料为“云监工”→“火神山””雷神山”的亚文化化的称呼且有粉丝后援团;主流媒体开设“打榜” ,运用新闻传播理论,自选角度,进行论述(2021南京大学学硕)

02

互动仪式链核心知识点

一、关键概念

互动仪式链的基础和核心是互动仪式。所谓互动仪式,指的是小范围内即时即地发生的面对面的人际交流,它们是生活世界中人与人之间最凡常不过的仪式 *** 往。柯林斯详解了发生于特定情境下的人际互动,如何在参与者的“情感能量”这一根本引擎和变压器的驱动下,启动、推进并结束。这一探索令我们对仪式性传播的内部运行机理一窥究竟。

所谓互动仪式链,指的是由无数发生于特定“际遇”②中的互动仪式 (复数) 联结而成的链状结构。这种结构的规模并不固定—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加入社会交往,互动仪式链便交结为中观乃至宏观级别的社会结构。就弥合社会研究领域的个体行动与社会结构这两个端点之间的鸿沟而言,互动仪式链理论毫无疑问承继了凯瑞想要终结“传播与社会模式中存在着的某种紊乱”,并进而“把社会当做一种传播形式加以考察”的理念—它为不同层级的社会现象提供了现实可考的解释模式。以往,林林总总的社会现象总是在经济、政治等这样一类宏观概念的角度下进行描述 (这也是为凯瑞所忧心和反感的话语定势);而现在,柯林斯用由情感所驱动的仪式秩序这样个体化和经验性的材料,对社会加以说明,微观互动仪式之于宏观社会结构所具有的基础性的建构作用被揭示出来。

二、互动仪式:群体团结的微观基础模型

1.互动仪式启动的“前提性要件”:群体 *** 与边界设置

互动仪式得以启动的两个“前提性要件”: “群体的聚集”,以及聚集在一起的行动者“对局外人设置的边界”。行动者在同一场所的 *** 、对局外人设置明显的边界,意在于实施互动仪式的“触发行为”—群体内部成员联合起来,以便于开展“共有行动” 或成就“共同事件” (其中,“共有行动或事件”既可以是包含常规程式的“正式仪式”,也可以是无规范性仪轨的“自然仪式”);此外,由于在社会交往中,行动者总会不可避免地带入“自己独特的经验场”,因而,只有在“对各自在文化、经验和遗传方面的背景有了相互理解”,确认“参与各方之间具有共享的意义”的前提下,人们才会走到一起,在接下来的交际过程中“将对方的经验场与自己的经验场融合为一体”。那么可以说,与局外人的边界在聚集之初就已经得到了初步的设置。

2.互动仪式运行的“过程性要件”:相互关注与情感连带

令互动仪式得以动态式推进的,是“相互关注” 和“情 感 连 带” 这两个极为重要的“过程性要件”。就成功的互动仪式而言,这两个要件之间彼此作用、相互强化。互动仪式开始时,个体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共同的客体 (事件或行动)上,通过与他人的话轮转换和行为传动,将自身关注的焦点传达示意给其他参与者。随着个体对他人所为、所感的觉知越来越强烈,以及意识到自己的所为、所感也在被他人所觉知,便会强化文化符号与情感符号的表达,以形成良性积极的反馈。这样的反馈与再反馈过程循环往复,最终在参与者之间达成了谈话和体势语的节奏同步状态,“群体团结”程度达到了最高值。

03

适用情况

可用于:粉丝社群、虚拟社群、社交媒体互动等内容。

场域理论

01

2022年关于“场域理论”的真题

1.论述题:从新闻场域的视角,论述新闻产品生产中各种力量的博弈(2022,河北大学专硕)

2.名词解释:新闻生产场域(2022,复旦大学学硕;2021,浙江传媒学院专硕)

3.简单题:网络背景对新闻场域的制约因素(202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硕)

4.辨析题:社会分成一个个空间,从传播的场域来看,这些空间是不变的(2021,武大学硕)

02

场域理论核心知识点

一、关键概念

媒介场域研究的范式建立在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提出的场域理论基础上。布尔迪厄以四个概念统摄这一理论,分别是场域、资本、惯习和幻象。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构型。决定这些位置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分配结构中,各种位置实际和潜在的处境;二是这些位置彼此之间的客观关系。场域是这些位置的占据者(用集体或个人的方式)所寻求的各种策略的根本基础和引导力量。惯习是持久的、可转移的禀性系统,将个体与其所在的场域勾连,是理解结构和个体关系的基础。而要想真正察觉到并把握住那些形式上向所有人开放的“潜在机会”,行动者必须占有最低限度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理性的”或者说合情合理的的惯习能够“推动”拥有一定数量资本的确定行动者们采取这样那样的策略,要么起而颠覆,要么退而维持,或者漠然视之,远离场域中的斗争。

场域以隐喻式的抽象概念,通过关系的角度阐释“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每个场遵循自身特有逻辑,不同位置的占据者依据掌握的资本种类和数量,运用包括惯习(性情系统)在内的各种策略进行权力斗争,旨在维续或变更场域内的力量构型。

在场域中,行动者所累积的资本是他们用以斗争的筹码。布尔迪厄划分了三种不同的资本形式:经济资本,以社会声望和头衔为符号、以社会规约形式制度化的社会资本,以及以文凭和学衔为符号、以学位形式制度化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处于所有其他资本类型的最根本处”,其他资本形式则是“经济资本的转化与伪装形式”。经济资本以金钱为符号,是最直观的物质财富的积累,代表着功利世界最显性的逻辑。文化资本可以以精神或肉体的持久的“性情”的形式,具体的、文化产品的形式即存在的形式,抑或客观化的必须加以区别对待的形式即体制的形式,这三种形式存在。其中具体化的文化资本最为重要,是其他两种形式的文化资本的基础。社会资本则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 *** 体”,“与对拥有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共同熟识和认可的关系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身处这一关系网络中的成员,既能获得物质利润,又有诸如社会声望等象征性的利润。而其所占有的社会资本的总数量,就依赖于行动者可以有效加以运用的联系网络的规模的大小,以及和他有联系的每个人以自己的权力所占有的资本数量的多少。

二、新闻场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场域理论被引入新闻领域,研究者们以此为分析工具研究新闻领域的分化、外界约束条件和新兴技术引起的变化,以及在此之下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新闻场是一个自主性极弱的场域,在两种逻辑、两种合法性原则的对立中构成。一方面,新闻场按照自己的专业标准建构了自己的独特逻辑;另一方面,新闻场又容易受制于商业逻辑,追求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后者会极大地影响甚至损害新闻业的专业逻辑。新闻场域就是身处其中的行动者在他律与自律的两极间进行斗争的领域。然而,尽管商业的力量对新闻业影响巨大,它还构不成新闻场域的全部,因此新闻业勉强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自主性较差的亚场域,其他场域对其形成了他律的力量。

随着数字化媒体的发展,场域理论在新闻领域的应用探索也在深入,同不同新闻理论的交叉成为应用研究的新取向。一项计量了近二十年间西方学术界所有关于新闻场域的学术文章的研究显示,场域理论在新闻学术中越来越受欢迎,并被用于观察新闻工作的不同方面,如新闻领域和职业角色的分层、新闻惯习、技术变革以及新闻领域的边界等。

我国学者认为,从关系角度来认识世界的场域理论与重视礼俗的中国社会有着天然的契合性,而强调变动与对抗的视角也非常适合分析变动与改革中的中国传媒业。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研究出现了将场域理论同离职媒体人的行动结合分析的尝试。陈立敏借助布尔迪厄理论系统中“惯习”的概念,认为前媒体人离职后之所以愿意参与到新闻场域,某种程度上可视为“职业习性”的延续,即无论新的身份如何,他们依然无法与原有职业角色进行完全切割,会适时继续扮演社会公共事务观察者、监督者、推动者角色,依然愿意为信息弱势群体发声。和过往研究不同的是,这一研究的视角已经触及了“前媒体人”这一职业身份,探究他们在新闻场域中参与身份的转变,有助于理解变化中的新闻业界。而本研究希望能后撤一步,回归“前媒体人”离开传统媒体斗争空间时的行动逻辑,以此映照变化下的新闻业态,通过对“退出场域者”这一行动者特殊状态的捕捉,展现行动者个体变动与场域变动间的紧密关联,为场域理论在地化补充行动者的能动视角。

03

适用情况

可用于:分析微博超话社区的网络趣缘群体关系研究、研究新闻业的空间转向等。

媒介事件与媒介仪式

01

2022年关于“媒介事件与媒介仪式”的真题

1.案例分析:利用新闻传播学理论分析援鄂医疗队送别仪式(2021,中山大学学硕)

2.论述题:媒介生活中传播的仪式观(2021,陕师大学硕 )

3.简单题:传媒仪式观对分析互联网传播活动的意义(2021,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硕)

4.简答题:谈谈对“媒介事件”的理解(2022,河北大学专硕)

5.材料:EDG 夺冠 用巴赫金“狂欢理论”论述“竞赛”这一媒介事件(2022,北京体育大学专硕)

02

媒介事件与媒介仪式核心知识点

一、关键概念

媒介事件由美国传播学者戴扬&卡茨提出,指在电视上进行现场直播的国家级历史事件,称为媒介事件。包括划时代的政治和体育竞赛,表现出超凡魅力的政治使命(总理访问),大人物们所经历的通过仪式(查尔斯与戴安娜王妃的婚礼),概括为:竞赛、征服、加冕。

媒介仪式是指广大电视观众通过电视媒介符号的传播,被邀请参与到某些重要显著的共同性活动或者某些盛大事件,最终呈现的一种象征性和表演性的文化实践过程和行为。

二、媒介事件与媒介仪式的关系

1.媒介事件是媒介仪式的发生主体。媒介事件是媒介仪式形成的前提和主体,没有媒介事件的预先组织和播出,就不会有观众的关注与参与,也就更不可能形成一种象征性的和表演性的文化实践过程和行为。

2.媒介仪式其实就是媒介事件的“仪式化表述”。正是这种“仪式化”的呈现方式,才使得以媒介事件作为主体的媒介仪式具有惊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媒介事件的特点与功能

1.特点:电视直播;中断了日常生活和日常的电视节目;事件预先策划,按脚本进行;直播解说充满虔诚与敬畏;强制性;规模的巨大——整个世界都在观看;事件的功能是促进社会整合;典型的功能是提供安慰和调和。

2.功能:说服和变革。能征服数量最多的观众,并引起社会事态的变化,还会导致社会政治的变化,促进社会运动;提高事件组织和“主演”地位;发挥社会整合功能,维持社会最高秩序的统一。

四、媒介事件存在的问题

赋予它所关注的问题以特殊的重要性,还会遮蔽其他问题;转移人们对现实社会的关注,起到麻醉的作用。但是这种现象并非绝对,受众有自己的反向解读。也就是说,这一仪式过程不单纯是传播者的意识操纵,最终意义是传播者和接受者共同协商的结果。媒介事件不仅庆祝一致性,也欢呼多元性,受众也会对这一事件引起不同的意见展开讨论。

02

适用情况

可用于:冬奥会、进博会、国庆阅兵仪式等考题。

文化工业理论

01

2022年关于“文化工业”的真题

1.论述题:用文化工业理论理解饭圈现象和治理之策(2022,东华大学学硕)

2.论述题:文化工业的主要内容,以及谈谈你的理解(2022,武汉大学学硕)

3.论述题: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还有意义吗?(2022,上海交通大学文管)

4.简答题:解释文化工业与文化产业的内涵(2022,上海交通大学837)

5.简答题:请简述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的概念变迁(2021,清华 334)

02

文化工业核心知识点

“文化工业”这一概念最早见于1947年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即“文化工业将陈旧熟悉的东西熔铸为一种新的特质,它的所有分支当中,产品都是为大众消费所设计。各个分支在结构上如出一辙,井井有条被纳入一个几乎是天衣无缝的系统。当代的技术能力以及经济和管理的集中程度,使这一切成为可能。文化工业自上而下,有意识将它的消费者整合成一个模式。”在他们看来,文化工业就是资产阶级控制大众的另一种形式,大众是被算计的对象、机器的附属,他们被动地接受资本改造的产物。因而文化工业便具有商品化、标准化、伪个性化的特征。

文化工业理论认为,娱乐制造了一种幸福感,压制了人们的反思。它许诺人们从烦恼中解放出来,然而并不提供现实的解放,而是通过制造娱乐给消费者提供充分的暂时 *** ,最终能有效防止人们思考任何替代当前社会现状的方案。通过为大众提供短暂的快乐,使得大众在幻想中习惯于成为单向度的人,顺从于权力与市场双重引导下的理念和价值观,最终依附于残酷的社会准则。

03

适用情况

可用于:偶像养成类综艺等国内同质性综艺、吃播、饭圈现象等考题。

参与式文化

01

2022年关于“参与式文化”的真题

1.名词解释:参与式文化(2022,西安交通大学专硕;2021 暨南大学广电)

2.论述题:粉丝文化相关材料,用传播学理论分析一个狂热粉丝小 A(2022,西安交通大学专硕)

3.论述题:简述新媒体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以及结合粉丝文化的典型案例,阐释新媒体文化传播的弊端的应对策略(2022,西北大学专硕)

4.论述题:材料:“云监工”→“火神山””雷神山”的亚文化化的称呼且有粉丝后援团;主流媒体开设“打榜” ,运用新闻传播理论,自选角度,进行论述(2021,浙大学硕)

02

参与式文化核心知识点

一、关键概念

以Web2.0网络为平台,以全体网民为主体,通过某种身份认同,以积极主动地创作媒介文本、传播媒介内容、加强网络交往为主要形式所创造出来的一种自由、平等、公开、包容、共享的新型媒介文化样式。

二、包含要素

(1)对Web2.0网络技术天生的依赖

参与文化顺应了Web2.0技术带来的媒介变革潮流,本质上是一种技术催生的新型媒介文化,因此,它对以Web2.0为代表的新兴媒介技术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依赖性。通过这些媒介技术,参与文化为公民营造了一种自然、灵活的沟通氛围,也强化了其所具备的将个体构建为公众的力量,即参与的力量。

(2)注重关系建立与身份认同

参与文化强化了网络社区活动;一方面它可使社区成员间的关系超出虚拟层面;另一方面,参与者的数量及其所孕育出的某种公共空间让成员间的关系本身价值凸显。在社交类网站的真实模拟下,社区成员的工作、感情和现实生活都紧密相连,相互之间传达的信息往往真实可靠。因此,这实现了人本主义的回归,也体现了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融合。

(3)推崇个性化的媒介文本

创作富有个性的媒介文化是公民参与的基本前提,也是参与式文化的基本要素。个性化的媒介创作文本被分为三个层次;用户原创内容,用户添加内容,用户的媒介使用行为本身。

(4)强调集体智慧

发挥集体智慧,通过团队协作解决问题是公民参与力量的集中体现。每个人都作为知识链中的一环,以一种自发的协同机制深度参与到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中去。例如“ *** ”、“百度百科”、“新浪爱问”等平台的协同机制,个人、群体和内容之间得到了充分互动,集体智慧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二、影响

1.随着传播模式与传受关系的改变,参与式文化对个人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与式文化强调的是一种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的传播,使传播呈现传受合一的新面貌。在内容生产机制上,参与文化尊重个体的价值,强调微内容的力量。因此,寻找、整合及传播信息的能力,识别和尊重不同观点的能力,为了完成共同目标与他人分享沟通的能力,利用替代性身份实现即兴创作能力等一系列新媒介素养将被更为强调。

2.个体交往与互动的重建

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让现代人的互动变得更加便捷和频繁。但是传统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又给人际交往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造成基于网络的个体互动虽然面广,却缺乏基本的信任和效率。新媒体对虚拟社区和真实人际关系链的利用和强化正好弥补了传统网络的不足,增强了个体在虚拟和现实双重世界的交往与互动。

3.共享性文化的发展

每个社会、每个时期都会有其主流文化,也会有众多与主流文化相区分甚至相对立的亚文化。在传统媒体盛行的社会里,这些亚文化往往受到一定的压制,亚文化群体作为小众,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表达自己的呼声,即便它们创造出一些标新立异的风格,最终也常常被主流文化收编。但是在参与式文化体系中,这些都不是问题,新媒体为亚文化群体的聚合和共享提供了足够广阔的平台,由此促进了共享性文化的发展。

4、具有构建民主的潜力

参与式文化的扁平化和去中心化,使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受到挑战。公民的行动在收集、报道、分析及散播新闻与信息的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而这种参与的意义在于提供一种民主所需的独立、可靠、准确、广泛的相关信息。个人可以较自由地进行表达、争辩和协商;个人的任何创作都会因网络的反馈、连锁效应而得到估价, *** 公民理性思维的发展;每个虚拟社区的成员都对公共事务保持高度关心,并共同解决社区内部问题。

03

适用情况

可用于:公共领域的建构、偶像粉丝群体、趣缘群体等内容。

媒介情境论

01

2022年关于“媒介情境论”的真题

1.简答题: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理论核心内容(2022年苏州大学,学硕)

2.名词解释:媒介情境论(2022年清华大学,专硕)

02

媒介情境论核心知识点

一、理论提出者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媒介技术学派代表人物,媒介情境论提出者,曾是波兹曼的博士生。代表作为《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1985)。

梅罗维茨大胆地将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和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拟剧理论”结合起来,他认为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使用打破了传统的情境定义,带来了新的情境变化,这一系统使得私人情境和公共场所的分界变得模糊,使人们的社会行为和角色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二、关键概念

1.情境

情境是一种信息系统,媒介的变化需要通过改变社会情境的形式促使人们的行为变化。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而电子媒介能够促进原来不同情境分离合并,导致新情境的产生。这样的情境概念,不仅指电子媒介产生的电子情境,还包括电子情境和传统情境融合而成的全新情境。

2.媒介情景论

在媒介情境论中,梅洛维茨认为情境是一种信息系统,媒介通过改变社会情境的形式促使人们的行为发生变化。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电子媒介能够促进原来不同的情境融合,导致新情境的产生。

该理论有三个要点:

(1)应视情境为信息系统

媒介信息系统同物质场所一样促成信息流通,由媒介所造成的信息环境甚至比物质场所更重要。电子媒介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在于它重新组织了社会情境并削弱了物质场所对情境的重要性,使人们的行为不再受物质场地即哪些人在场的影响。

(2)独特的行为需要独特的情境

不同情境的分离将使不同行为的分离成为可能,而不同情境的重叠或混淆会引起行为错乱。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情境是动态可变的,制约情境的分离和结合形式的因素包括个人的生活决定和社会对媒介的运用情况。大众传媒的运用混淆了不同情境的界限,将只适于某些人观看的演出照搬给了整个社会。

(3)新媒介的运用导致许多旧媒介的合并或分离,并导致新情境的形成,并要求人们采取新的行为来适应具体情境

电子媒介将来自不同经验世界的试听形象现实给不同的受众群,是不同阶层的受众群在更大程度上分享信息,促成许多公众话语领域的合并,并模糊了公众经历和私人经历的界限,梅罗维茨把这一现象称为“私人情境”并入“公共情境”。他认为,由电子传播媒介造成的社会情境形式的变化,正在引发人们社会角色形式的变化。

03

适用情况

可用于:分析媒介技术对人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等考题。

网络巴尔干化

01

2022年关于“网络巴尔干化”的真题

1.简答题:社交媒体“巴尔干化”是什么?以及对这一现象的理解(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专硕)

2.论述题:判断新媒体带来了群体的智慧还是群体的迷失?(2022年内蒙古大学,专硕)

02

网络巴尔干化核心知识点

一、关键概念

“巴尔干化”是地缘政治学上的一种现象,因多样化的民族构成、宗教信仰和复杂的政治历史,巴尔干半岛一定时期内处于“分裂为众多相互独立国家”的状态。这些国家之间互不往来,信息和物资处于相对绝缘状态。如同巴尔干半岛的相互隔绝,社会空间中也存在类似的状态,社会科学研究将此比喻为“巴尔干化”。具体而言,网络空间的“巴尔干化”指将网络中的用户划分为彼此不交互的小组,一群个体的行为能够推动形成社交网络中的小组。这种情况下,个体只选择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他者,从而使自己远离意识形态对立、理解偏差与沟通不畅的人群。

二、影响因素

地理空间中的“巴尔干化”是近距离的,而网络空间中的“巴尔干化”是跨时空的。线上圈层已经成为社交网络的一种典型结构现象。圈层长期存在的结果是圈层内部的不断聚合和外部的逐渐区隔,从而形成网络空间信息流通的“巴尔干化”。形成网络空间“巴尔干化”有多层面的多种因素,从微观层面来看,主要有用户和技术两类因素。

1.用户方面主要有个人偏好、观念差异和群体认同三种因素产生作用。

基于选择性接触理论,用户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存在信息内容偏好,倾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对与此不相关的内容可能会选择忽视。用户的“知识沟”已经发展到“信念沟”,即不同群体在同一问题上往往存在信念差异。受“信念沟”影响,社交媒体传播已转变为一种基于价值观的传播,用户通过观念是否一致重构交往关系。对网络用户而言,现实生活中的认同需求会映射到虚拟空间,促使其寻找与自己观念相一致的群组,在其中获得理解与身份、群体认同,从而提升自尊与社交媒体使用效能感。这种认同渴望实际上是一种情感价值诉求,是典型的社会心理,认同、归属、依赖需求均会促使用户在互联网中寻找情感支撑与依赖,从而因为情感的相近与其他用户聚集起来,区隔情感相远的用户,导致虚拟空间中的社会交往与信息传播呈现出“巴尔干化”状态。

2.在技术方面,新传播技术是推动网络空间“巴尔干化”形成的另外一类突出因素。

一是各类社交媒体群组的功能越来越优化,赋予了用户简单直接的功能选择,如拉黑、删除、邀请进群、踢出群聊、内容让部分群体可见等,这些功能使得个体在人际关系中拥有更多选择和主动权,在吸引志同道合者、排除异己的过程中加速社交网络空间的“巴尔干化”。二是算法推荐正在加速网络空间中的“巴尔干化”。一方面,就内容推荐机制而言,用户接收的信息是基于其社会属性和兴趣爱好推荐的,随着网络空间的长期使用,同质化内容会包围用户,使其原有认知、观念得以不断强化;另一方面,就协同推荐过滤机制而言,其中的重要逻辑是找到与用户相似的群体,这种情况下,算法推荐不仅在给用户推荐信息,还在帮助用户建立社交关系和圈层,让信息使用取向和行为相似、兴趣爱好相同、价值观念一致的群体集中起来,强化整个圈层的观念相似性和一致性。

03

网络巴尔干化适用情况

可用于社交媒体、圈层传播、信息茧房、群体极化等考题。

补偿性媒介理论

01

2022年关于“补偿性媒介理论”的真题

1.名词解释:媒介环境学派(2022,四川大学 专硕)

2.简答题:举例五个媒介环境学派代表人物(2021,川大学硕)

3.简答题:简述媒介环境学派代表人物及观点(2021,西北大学专硕)

4.简答题: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2021, *** 大学专硕)

02

补偿性媒介理论核心知识点

1979 年,传播学家、媒介技术学派的代表人物保罗·莱文森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了补偿性媒介的概念,认为后续媒介都是对先前媒介之不足的补偿,媒介的发展是越来越人性化的过程。

莱文森认为,在媒介的演化中,人有两个目的或动机:一是满足渴求和幻想;二是弥补失去的东西。由此,“整个媒介演化过程都可以看成是补救措施”。这种动机让我们从人类自身感知世界的系统出发,创造媒介并不断地根据人性化的趋势来选择媒介,人类要借助这些媒介来超越自身生物性的局限,在这个延伸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丢失“人类传播世界中的自然性要素的媒介”,因而需要补偿性媒介来弥补我们失去的东西。

“媒介进化论”是莱文森对媒介整体发展趋势的判断。他认为技术是人类为了生存而选择保留的最符合需求的东西,信息技术以及媒介形态都是自然界动态进化后被保留下来的。因此,莱文森提出媒介进化是一种系统内的自调节和自组织,其机制就是补偿性媒介。他认为媒介进化能够满足人的渴求和幻象。媒介作为人的感觉的延伸是因为人的需求而产生的,并随着技术和社会的进步在不断满足人的需求中发展、演进。人类借助发明媒介来拓展传播,以超越耳闻目睹的生理极限,以此满足幻想中的渴求。同时,媒介进化还能对人们失去的东西有所补救,他将整个媒介进化过程看成是补救的过程——广播是对报纸的补救,电视是对广播的补救,互联网综合了对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等媒介的改进,是对“所有补偿性媒介的补偿媒介”。

这样的观点虽具启发性,但是难以摆脱媒介中心论的倾向,从而忽视了媒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人对排除中介化、认识真实世界的永恒渴望。 从身体补偿的角度考察媒介技术的流变是一种更加人本主义的媒介考察形式,也对媒介中的社会交往动机有一定的解释力。

03

适用情况

可用于:媒介环境学派相关学者及其观点、媒介技术发展史等关于媒介技术的考题。

更多传播学选择题及答案,传播学概论题库及答案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