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作者| 赤木瓶子
如同作家郑执在《一席演讲》上“带火”的沈阳穷鬼乐园一般,近段时间,漠河市38区的唯一一家舞厅忽然备受关注,而这源于音乐人柳爽的一首原创作品《漠河舞厅》。
《漠河舞厅》于10月下旬在抖音迅速蹿红,截至发稿前,#漠河舞厅词条下视频播放超过24.8亿次,#一百种版本演绎漠河舞厅词条下视频播放超过5.5亿次。
一批又一批的人去这家地下舞厅寻找一位叫张德全的老人,以致于老板宝哥曾公开表示,请不要再来找张德全,因为这里全是“张德全”。此曲的原创作者柳爽也发表博文,表示“别推了,可以了,再刷就变味了。路走慢点挺好的。”
这是一个非典型的旧曲翻红故事,公众认知当中,旧曲的一夜翻红,往往与翻唱等二次创作手法相关联,大部分情况下,相较于创作故事,碎片化音乐时代更在意副歌够不够抓耳,作为bgm对画面的情绪渲染够不够契合。
而旧曲翻红的另外一面,在短视频平台中以更常规的方式被讲述。十月,抖音博主“聂可以”凭借使用“夹子音”翻唱旧曲《MC来了》,一夜涨粉180万,并引发了一种自发性的创作形式——夹子音、钳子音的创作方式,迅速在短视频平台翻红。
不同的翻红方式背后,被算法与情绪选中的歌曲背后,是短视频平台的推力升级。
带火地下舞厅、引“夹子音”挑战,《漠河舞厅》《MC来了》为何翻红?
“晚星就像你的眼睛,杀人又放火。”《漠河舞厅》的这句歌词宛如点睛之笔,被诸多网友引用、分享。东北小城、地下舞厅、三十年前的一场火灾、独舞老人关于思念的故事,这些故事碎片,拼凑出了《漠河舞厅》的故事原型,也成为歌曲引 *** 感共振的契机。
《漠河舞厅》开始在各大社交平台被模仿传唱。卧室翻唱版、吉他cover版,甚至还有《白日焰火》《山河故人》剪辑版,电影《树先生》剪辑版“漠河舞厅MV”在B站获得了41.1万次播放。观众不单为歌曲本身点赞,其背后的爱情故事更成为极佳的二次创作素材。
创作故事带动作品本身出圈,地方 *** 也加入“背后故事”的分享阵列。10月25日,黑龙江省漠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在短视频官方账号上发布了《漠河舞厅》的内容介绍视频,并且连发几天更新相关视频,配上了舞厅画面、漠河市影像、火灾历史资料等内容进行传播。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在1987年5月,位于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的这场特大森林火灾,张德全的妻子康氏便是彼时遇难的200余人之一。
柳爽曾于去年3月发文介绍了歌曲的创作灵感。一位在1987年大兴安岭“五·六”火灾中失去妻子的老人,柳爽在距离火灾仓库原址不远的舞厅遇到了这位老人。视频拍摄时,柳爽正在老人的旁边跟随他舞蹈,老人告诉他,自己的妻子生前很爱跳舞,他们常常在旧仓库里点起灯一起学习舞蹈。
“谨以此歌献给张德全老人及其已逝爱妻”,《漠河舞厅》最后的话,也促使更多网友对背后故事的探寻,在线音乐平台的评论区,《漠河舞厅》也沦为大型故事分享现场,爱情故事背后有着时代苦难,而这首发表了一年半的歌曲的迅速蹿红,离不开推波助澜的互联网生态。
另外一个爆款制造故事,来自一种在抖音风靡的创作方式——夹子音。
夹子音的“鼻祖”,是一位抖音ID为“三十七度八”的作者,她在5月20日发布了一条10秒短视频,内容大致为自己买了一个小风车。随后,这条平平无奇的视频登上了抖音热搜榜,并开始引发“夹子音”的概念与挑战。
随后,抒情歌曲演唱者“聂可以”无意中用温柔的“夹子音”方式演唱rap,吸引了300万网友点赞,并一举成为“夹子音天花板”。账号近30天涨粉180万,夹子音也因此继6月的那次火完再在抖音翻红,并且在后续掀起了全网人人都可夹子音模仿热潮。
“哦台北下了雪你说那是保丽龙,耶诞夜的配色也不配黄绿红,叮叮当......”伴随着洗脑式的“夹子音”,截至发稿前,抖音#夹子音词条下播放量超过17.8亿次播放,#有效夹子音太上头了词条播放量超过10.6亿,#方言版有效夹子音播放量超2.5亿次。
抖音上甚至还有网友出了夹子音教学视频,有博主总结了夹子音“三步走”:先模仿小孩的音色,把发声位置往前移,再加一些向外的哈气声,最后提高声调,利用鼻腔共鸣发出声音。新抖数据显示,近30天至少有48个和夹子音相关的带货作品。
从病毒式效仿到情感共振,短视频平台的“差别式”走红
同样是突然引发公众关注,创作的差别式“走红”,也侧面印证了短视频平台的传播特性与爆款制造趋势的更迭。无论是“夹子音”,还是“漠河舞厅”效应,当我们探究这两种翻红路径,也能窥见到短视频平台对于歌曲的助推方式正在变得多元与非常态。
相较于《MC来了》,《漠河舞厅》的传播显然更遵循创作者的本意,通过创作故事而不是哗众取宠的方式打动观众,既能够反哺音乐内容,又能够形成扩散式传播。这不仅是音乐创作者们的喜闻乐见,同样也是打破以往公众对于短视频平台创造“碎片式”爆款的重要案例。
而《MC来了》推红的“夹子音”,则是更为典型的病毒式传播案例,它的风格强烈,随机性也强,同原创作者、原创本意的关联性更弱,同时复制难度低,加入跟拍成本低廉。但在短视频平台,这样的案例更为普遍。如此前由越南DJ创作的歌曲《Phut hon》,因为作品当中的一段音乐旋律,便成为抖音上被用户频频拍摄效仿的“摇摆神曲”。
在#phuthon话题下的视频获得超过1.5亿次播放,并进一步推进了一款名为《MuseDash》的音乐手游翻红,可以说,短视频的出圈发酵,直接促成了《MuseDash》这款游戏的销量“回春”。
再比如近两年来从短视频平台翻红的“金曲”,如SHE的《RingRingRing》、杨千嬅的《处处吻》、告五人的《爱人错过》、黄义达的《那女孩对我说》等等,这些单曲的翻红背后,都离不开抖的音"二次带火"。
从短视频平台的娱乐内容建设来看,音乐赛道长久以来是短视频平台的重要场景。短视频平台的原创音乐人的崛起,逐渐改变了用户的音乐聆听习惯。当我们复盘《野狼disco》《处处吻》《酒醉的蝴蝶》《那女孩对我说》等新歌旧曲的出圈路径,会发现它们的的轨迹大致相似,而它们在短视频平台成为爆款音乐的背后,都离不开短视频平台对原创音乐的重视及其独特的音乐宣推模式。
“夹子音”的走红被普遍认为是短视频传播的常态,而当《漠河舞厅》开始走红,故事的两面性才开始显现。一方面是通过洗脑式传播,引发公众注意并加入观望或是跟随行列,创造一种娱乐性的价值,不过,被消费的厉害也会让人本能地避开。另一方面,当歌曲作为主体,更多的创作故事与创作者的本意才能够被完整呈现,当歌曲本身的附加价值开始被公众注意并成为传播的主体,在这套逻辑下,短视频平台的音乐传播生态才开始愈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