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汉代有谋圣张良,明代则有谋圣刘伯温,两人都是辅佐君主成就霸业的肱骨之臣。而刘伯温除了足智多谋外,还特别能掐会算,民间曾流传过不少关于刘伯温的预言谶语。
刘伯温曾在晚年和朱元璋讨论大明国运的时候,留下过这样一句谶语:福建出天子,三山做战场。这个预言究竟有何深意呢?后世又是怎样解读刘伯温留下的这句谶语的?
能谋善断刘伯温
刘伯温生在元末时期浙江的一个地主家庭。从幼年起刘伯温便展现出了惊人的智慧,七岁便能熟读四书五经,十一岁便考中了秀才,是家乡有名的神童。
二十三岁时,刘伯温凭借着惊人的才华,考中了大元朝廷的进士,受封了一个县丞的小官。
当时元末的朝廷 *** 异常,性格刚正的刘伯温屡遭排挤,不受重用,不愿与之同流合污的刘伯温便辞官归乡,过起了隐居生活。
刘伯温隐居期间,华夏大地上反抗元朝统治的起义的浪潮如洪水一般一波接着一波,这期间,朱元璋的起义势力迅速崛起,正是用人之际。而朱元璋在这时也听说了刘伯温的才能,便请出了刘伯温来当自己的军师。
刘伯温在投到朱元璋麾下后,便展现出了惊人的谋断能力,多次助得朱元璋在战场上料得先机,还曾救过朱元璋的命。
当时,朱元璋的水军正在与陈友谅的水军死磕,最后双方在鄱阳湖摆开了架势展开决战。
战斗打响后,双方的战船在湖面上你来我往,而朱元璋则坐镇后方的船上指挥全军,突然间一旁的刘伯温发觉出了战场形势的变化,急忙呼喊着朱元璋离开原来的战船,转到了另一艘小船上。
而后果然不出刘伯温所料,朱元璋在转到其他船只上后,原来乘坐的战船被陈友谅军击毁了。后来,朱元璋在扫平各路势力京登基称帝后,加封刘伯温为诚意伯,授资善大夫正二品官职。
天下彻底安定后,朱元璋深感刘伯温的能掐会算,便时常问起刘伯温大明未来的国运问题,而在有一次刘伯温曾对朱元璋回答了这样一句话:“福建出天子,三山作战场”。这句话让朱元璋十分不解,而刘伯温也没有向朱元璋泄露更多的天机,所以当时一直没有人知晓这句话的具体含义。那么后世对这句话又有怎样的解读呢?
预言第一种解读
明朝到了嘉靖年间,皇帝嘉靖开始沉迷修仙炼丹,不理朝政,还重用奸臣严嵩,大肆搜刮百姓钱财,导致各地民不聊生。社会环境的恶劣导致很多人都选择铤而走险,在大明东南地区的山林间,聚集了不少失去财产落草为寇的流民,而在海上也存在着不少违反朝廷禁令出海谋生的海盗。
而生在广东的张链便是这些铤而走险之人的其中之一。张链出身贫寒,年轻的时候曾当过家乡的小吏,但因为看不惯上司的各种贪污暴虐之事,选择辞官回家。
辞官后的张链在家乡结交豪杰,秘密成立组织,企图起义,不久后被家乡的宗族长告发,张链一怒之下将族长杀死,投奔了家乡附近的一支流民势力。这支流民势力的首领叫郑八,后来郑八身死,张链成了这支势力的新首领。
张链成为首领后,手下的势力开始逐渐壮大。1560年,已经累积到十万部众的张链感觉时机已到,便在闽粤交接的柏嵩关称帝登基,自号为飞龙天子,建立飞龙国。这样就应了刘伯温那句“福建出天子”。
张链起义之后的短短三年时间,便率领起义军攻陷了朝廷十余座城池,势力扩充到了浙赣闽粤四省,军队数量达二十万多人,一时间朝野为之震动。后来嘉靖皇帝派出大军七万余人水陆并进,讨伐张链。张链的部众毕竟是农民军,而讨伐张链的官军则是由名将俞大猷率领,农民军自然不是对手,很快便被打得大败亏输。
张链的部将接连被官军擒获,士兵也四散七八,在这样绝境的情况下,张链率领残余的部众,从福建渡海,在海上当起了海盗。后来又经过几年时间,张链转战到了今天的苏门答腊岛。
这时的苏门答腊岛上还是处于莽荒状态,岛上的土著人根本不是张链的对手,很快张链便控制全岛,开始发展捕鱼和海上贸易,同时还不忘扩充军队,与其他的海盗势力作战,对仍然外自称为“飞龙天子”。而苏门答腊岛又名三佛齐岛,所以这也应了刘伯温话中的“三山作战场”。
预言的第二种解读
明末时期,朝政 *** ,天灾人祸并行,大明各地流民起义频繁,最后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势力攻陷了北京城,崇祯皇帝上吊而死。但这时明朝在南方还有着一定的统治力,为了抵抗北方清军和起义军,明朝南方的官员先后曾拥护过多个朱家皇室子弟称帝。
其中郑芝龙,也就是郑成功的父亲,曾拥过护唐定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建元隆武,史称隆武皇帝,而这也同样对应上了刘伯温话中的“福建出天子”。
而刘伯温的另外半句话中的“三山”也可以指中华的三山五岳中的三山。三山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是昆仑,天山,和不周山,也有说是是庐山 黄山,雁荡山,但这些山都有同一个寓意,那就是中华天下。
明末的整个中国都成了各方势力角逐的战场,自然也就对应上了刘伯温口中的“三山作战场”。
结语
古代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知识垄断,百姓们多都不识字,会有很强的迷信思想,所以刘伯温留下的很多预言很可能是后世的各路豪杰诸侯们,为了给自身势力营造神秘性和合法性伪作的。
历史中的刘伯温能谋善断,但靠的都是自身的智慧,而不是鬼神占卜,身为现代的我们更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分析事物,而不是陷于迷信之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