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一、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 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 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 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牧野之战中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 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二、长勺之战
公元前 684年,齐桓公派兵攻鲁,当时齐强鲁弱,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部)相遇。在曹刿的建议下,鲁军按兵不动,齐军三次击鼓发动进攻,均未奏效,士气低落。之后 鲁军一鼓作气,打败齐军。后乘胜追击,最终鲁国以一比十人数比例打败齐国,成为春秋史 乃至中国历史 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著名的“曹刿论战”即出自这次战役。
当代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 ***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齐、鲁长 勺之战的战法给予过很高的评价,说战争中鲁国“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败了齐军,造 成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曹刿论战所叙述的原则和长勺战例,成为中国 后世“后发制人”防御战略思想的宝贵借鉴。
三、马陵之战
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 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 救赵” 战法,率军直趋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
魏国大怒,决定放过韩国,转而向齐国进攻。魏惠王待攻韩的魏军撤回后,即命太子申 为上将军,庞 *** 为将,率雄师 10万,气势汹汹扑向齐军,企图同齐军一决胜负。齐军已进入魏国境内纵深地带,魏军尾随而来,孙膑针对魏兵蔑视齐军的实际情况,在认真研究了战 场地形条件之后,定下减灶诱敌,设伏聚歼的作战方针,造成在魏军追击下,齐军士卒大批 逃亡的假象,并在马陵利用有利地形,选择齐军中 1万名善射的弓箭手埋伏于道路两侧,规定到夜里以火光为号,一齐放箭,并让人把路旁一棵大树的皮剥掉,在上面书写“庞 *** 死于 此树之下”字样。
马陵之战作为一场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被记录在了中国战争史上,这次战役中孙膑利 用
庞 *** 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在这场战争中,齐国国王 值得称赞,
他任用贤才孙膑,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略,才能因此 以少胜多,大败魏
军。马陵之战让孙膑名扬天下,展示出了卓越的作战指挥才能和睿智的作 战才能。
四、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 40万降兵。此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
战争中,赵王不顾秦强赵弱的基本形势,急于求胜,错误地坚持进攻战略。中秦国离间 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急于求胜,变 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白起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 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获得战争的胜利。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 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五、楚汉战争
楚汉战争是汉元年(公元前 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十二月(约于前 202年年初),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 西汉王朝而告终。楚汉战争历时 4年多,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用兵韬略之丰富,前所未有,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楚汉战争最终实现了西汉王朝的大一统,具有积 极的历史意义。
名将韩信在战争中显示了其卓越的统帅才能。先是还定三秦之战、再破代、攻赵、降燕、 伐齐,最后在垓下全歼楚军,其中,在还定三秦之战中暗度陈仓;井陉之战中拔旗易帜、背水一战;潍水之战中以水冲敌、半渡而击;垓下之战中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韬略之丰富,用兵之灵活,在中国战争史上写下的光辉的篇章,亦为历代兵家所推崇借鉴。
六、垓下之战
垓下之战是汉高祖五年(公元前 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沱河北岸)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在垓下之战中,汉军适时发起战略追击,积极调集援兵,多路围攻,以绝对优势兵力全歼楚军,创造了中国古代大规模追击战的成功战 例,被列为世界古代著名的七大战役之一。
垓下之战是楚汉相争中决定性的战役,它既是楚汉相争的终结点,又是汉王朝繁荣强盛的起点,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秦末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基业。
七、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最终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 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公元 202年(建安七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公元 207年(建安十二年)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八、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 场。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 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逼迫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取荆州的一部分。
三国一代枭雄曹操文韬武略,一生征战赢敌无数,但赤壁之战却是其一生之痛。关于赤壁之战,后世之人的描述评价诸多,李白曾作《咏赤壁》:“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扫 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描写的正是赤壁之战的情景。而苏轼的一曲《念 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也将三国诸枭雄之间的恩怨纠葛描写得淋漓 尽致。
九、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 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此战的胜利者东晋王朝虽无力恢复全中国的统治权,但却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可以说,淝水之战保住了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并使之从“五胡乱华”后得到喘息和重新崛起的机会。淝水之战也成为以少胜 多的著名战例,载入军事史,对后世兵家的战争观念和决战思想产生着久远影响。可以说淝水之战保住了中华文化的 核心部分并使之从“五胡乱华”后得到喘息和重新崛起的机会。
十、蒙古大军西征
蒙古建国后,于公元1219年至1260年的四十余年时间,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第一次是 1217—1223年的成吉思汗西征;第二次是 1234—1241年的窝阔台拔都西征;第三次是 1253—1258年的旭烈兀西征。蒙古国将近半个世纪的西征凭借较少的军队和漫长的后勤供应战胜了所有的敌人,形成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帝国。蒙古之所以能够取得一连 串的胜利,从战略上说是从远到近、逐个击破的成功策略;从战术上说,是讲究部队作战的 机动性和战术的灵活性,并运用了汉民族制造的大炮,提高了作战水平。同时蒙古士兵一个 个兵强马壮、骁勇善战,单兵作战能力非常强,组成军队更是势不可挡。所以那些西方国家 在面对蒙古的进攻时,勉强进行抵抗,最后还是一一灭亡。
蒙古三次西征,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把当时更为先进的中华文明带 到了西方,如火药、造纸术、印刷术、罗盘等传播到西亚及欧洲,把少量西方文明带回中华 大地,平衡了双方科技的差距。